關于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得到的最多的結論是缺乏團結力量,互相推卸責任和義務。其實。從這個小故事,我們也可以領悟到許多道理。
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個和尚時,由于生存的需要,沒有逃避的可能性,只有自己去挑水。同樣的道理,當你讓某個人全權負責某項事情,他沒有絲毫推卸的余地,往往及時甚至提前完成任務,圓滿解決問題。
當出現兩個和尚時,人的惰性和依賴性明顯體現,要么每個和尚負責一天的挑水,要么共同去抬水。雖然抬水好像不合算:每次兩個人才抬一桶水,與一個人挑兩桶水相比,足足差了四倍,人力和時間都不合算。但是,這非常公平,不存在互相找借口不去取水,給予他們的是公平的感覺。為什么中國人在改革開放前人民安于相當低的生活水平,而改革開放后,盡管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人民卻紛紛抱怨?原因也在于此,人寧愿享受較低的生活水平,卻無法容忍分配上出現的不公平。例如,給你和同事都是1000元的工資待遇,你也許不會抱怨;但是當你發現同事的工資是1200元,而自己的卻是1100元時,盡管他的收入提高了,但是他卻更多的是疑問同事為什么比自己多得100元。關注的重心并不是收入的多少,而是收入的差距。
而出現三個和尚時,人的惰性和依賴性,使得每個人忙于推卸責任,指望別人去承擔義務,而自己享受成果。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政府部門人多了反而處理事情的效率和能力并沒有提高。例如,當你安排幾個人負責解決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任務,其過程可能是張三將任務推給李四,李四推給王五。結果到了預定時間,許多事情仍然在彼此的推卸中轉圈,仍然沒有完成任務或者解決問題。這時,大家可能互相推卸責任,找出種種借口,互相指責對方。結果,任務可能不得不推遲或延期完成,即使完成,其效果很難達到預期要求,遑論取得超出預期的圓滿效果,甚至可能由于時機的耽誤任務永遠無法完成。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機會往往是稍瞬即逝,如果耽誤時機,可能將自己推向十分不利的境地。關于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得到的最多的結論是缺乏團結力量,互相推卸責任和義務。其實。從這個小故事,我們也可以領悟到許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