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人力資源 > 薪酬管理 > 9個常見的薪酬管理失控點

        9個常見的薪酬管理失控點

        發布時間:2017-09-01編輯:曉玲

          引導語:HR知道9個常見的薪酬管理失控點是什么?薪酬管理對幾乎任何一個組織來說都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企業的薪酬管理系統一般要同時達到公平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三大目標,企業經營對薪酬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就薪酬管理來講,受到的限制因素卻也越來越多,除了基本的企業經濟承受能力、政府法律法規外,還涉及到企業不同時期的戰略、內部人才定位、外部人才市場、以及行業競爭者的薪酬策略等因素。

          9個常見的薪酬管理失控點

          薪酬管理對企業的人員結構、士氣、績效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直是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而且,與薪酬有關的溝通也占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么薪酬體系在建立和運行過程中應著力避免哪些事項,以降低薪酬體系的運行成本,并真正發揮其吸引、維系和激勵優秀人才的作用呢?

          本文針對企業的9個常見的薪酬管理失控點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一些參考。

          1、薪酬戰略模糊

          薪酬戰略明確了薪酬管理的目標,明確了薪酬管理的內外部制約因素,是企業薪酬體系設計與運行的基本原則與綱要。

          企業薪酬戰略模糊主要表現為:管理人員僅僅知道應該向員工支付薪酬,但不知道為什么要支付、根據什么支付、以什么方式支付、究竟付多少等等。

          薪酬戰略模糊在薪酬體系設計階段會造成諸如不同職位序列之間的薪酬水平失衡、不同人員的薪酬組合錯位、靜態薪酬與動態薪酬的比例失調等一系列內在矛盾。從而在實施過程中為企業的人員招聘、薪酬調整、績效考核以及績效工資的發放等造成困難。

          薪酬戰略模糊是多數企業在薪酬管理上所犯的通病,也是導致其他關鍵點失控的根源。

          2、薪酬理念缺失

          薪酬理念明確了企業在薪酬管理方面所倡導的價值導向,是薪酬體系的靈魂。

          企業薪酬理念缺失主要表現為:管理人員不知道是應該按照員工所承擔的責任和風險為基礎來支付和調整工資,還是應該按照員工的行政級別、服務年限、技能水平、工作業績等其他因素為基礎來支付和調整工資。

          薪酬理念缺失在薪酬體系設計過程中會使設計人員在選擇付酬因素的時候非常困惑,往往產生抓不住薪酬體系應該傾斜的重點對象、付酬因素選擇不當、付酬因素權重設置不合理等問題。這種在內部一致性方面嚴重先天不足的薪酬體系在運行后,會造成一系列的薪酬溝通障礙,向員工解釋的時候常常自相矛盾,而且導致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無效人工成本逐漸升高,人員結構失衡等現象。

          3、薪酬基礎與組織結構不匹配

          薪酬基礎是企業進行內部價值分配的依據,常見的有以職位為基礎,以能力(或技能)為基礎和以業績為基礎三種形式。

          薪酬基礎與組織結構不匹配的現象主要集中在那些以職位為基礎進行薪酬體系設計的企業。比較典型的情形是企業的組織結構因業務發展或其他因素頻繁調整,任職者的工作范圍和職責也經常隨之變動,致使以職位為基礎的薪酬體系無法很好的體現任職者的工作價值,失去了內部一致性。

          一般來說,對于采用直線職能制,且組織結構比較穩定的企業,宜采用以職位為主、以能力(技能)和業績為輔的薪酬體系;對于以矩陣制為主,經常進行項目制運作的企業,宜采用以能力(技能)為主、以職位和業績為輔的薪酬體系。

          4、薪酬定位不準

          薪酬定位明確了企業的薪酬水平在市場上的相對位置,決定了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是企業薪酬外部競爭性的直接體現,是衡量企業薪酬體系有效性的重要特征之一。

          企業薪酬定位不準確主要表現為:企業在薪酬定位時選擇了錯誤的勞動力市場、選擇了錯誤的參照對象,導致錯誤的薪酬定位,薪酬水平或者過高,或者過低。錯誤的薪酬定位會對企業的人工成本支出水平、人員結構、人員流動性等造成嚴重影響。它也是導致員工滿意度下降、內部管理成本加大、體外循環增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5、薪酬結構失衡

          薪酬結構是由各種薪酬單元組成,這些薪酬單元一般可分為靜態薪酬(基本工資等)、動態薪酬(績效工資、獎金等)和人態工資(福利、津貼等)三類。

          薪酬結構失衡主要有兩種表現:一是薪酬結構殘缺,一是各類人員的薪酬單元組合比例失調。薪酬結構殘缺會致使企業的薪酬體系在運行過程中缺乏足夠的靈活性,無法滿足多數員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而薪酬單元的組合比例失調,如固定工資比例過高,績效工資比例過低則容易導致薪酬的激勵作用無法有效發揮。

          6、等級范圍過窄

          等級范圍是指薪酬標準中同一薪酬等級上下限(最高薪酬與最低薪酬)之間的跨度,是衡量薪酬體系是否具有足夠彈性和延展性的重要標志之一。

          薪酬等級范圍過窄導致員工薪酬的提升空間過小。在以職位為基礎的薪酬體系中,容易導致員工之間因為職位晉升而進行排擠等惡性競爭行為的發生。

          同時,過窄的等級范圍大大削弱了薪酬體系對組織內部結構調整的適應性。(隨著外部環境當中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多,企業對組織結構進行調整的頻率已經變得越來越快。)

          7、等級重疊度過小

          等級重疊度是指相鄰等級范圍的重疊程度,是衡量薪酬體系是否具有足夠彈性和延展性的另一個重要標志。

          等級重疊度過小所導致的后果與等級范圍過窄的后果相類似。

          8、動態薪酬靜態化

          薪酬結構中的動態薪酬在設計時一般都是與企業的經營業績、團隊業績或者個人業績相關聯,以實現企業與員工之間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一種制度安排。

          動態薪酬靜態化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是績效工資和獎金的發放沒有和績效考核結果掛鉤,導致“干多干少一個樣”、“出工不出力”現象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另外一種常見的現象是動態薪酬的發放雖然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但是績效考核結果不是實際績效的真實反映,使得動態薪酬的發放流于形式,無法有效發揮激勵作用。

          9、薪酬調整方式不當

          薪酬調整是薪酬管理過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但恰恰被許多企業忽略的一項工作。薪酬調整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市場薪酬水平的變化趨勢、組織的發展狀況、經營管理模式的調整以及戰略重心的轉移對現行薪酬體系進行調整,二是根據職位變動、個人業績、個人能力等對員工個人的薪酬水平進行調整。

          許多企業的薪酬體系在實施后的幾年里一直都沒有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是導致企業薪酬水平與市場水平嚴重背離的一個根本原因。

          對于采取以職位為基礎的薪酬體系的企業,常常由于職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職位的職能范圍發生變化和調整后沒有及時對該職位的相對價值及時進行評估,重新確定薪酬等級和薪酬標準,也會導致薪酬調整失靈。

          對于采取以技能或者能力為基礎的薪酬體系的企業,缺乏與之相配套的技能或能力認證機制,或者認證機制不完善,也會導致薪酬調整失靈。

          [知識拓展]

          薪酬管理的定義

          所謂薪酬管理,是指一個組織針對所有員工所提供的服務來確定他們應當得到的報酬總額以及報酬結構和報酬形式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就薪酬水平、薪酬體系、薪酬結構、薪酬構成以及特殊員工群體的薪酬做出決策。同時,作為一種持續的組織過程,企業還要持續不斷地制定薪酬計劃,擬定薪酬預算,就薪酬管理問題與員工進行溝通,同時對薪酬系統的有效性做出評價而后不斷予以完善。

          薪酬管理對幾乎任何一個組織來說都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企業的薪酬管理系統一般要同時達到公平性、有效性和合法性三大目標,企業經營對薪酬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就薪酬管理來講,受到的限制因素卻也越來越多,除了基本的企業經濟承受能力、政府法律法規外,還涉及到企業不同時期的戰略、內部人才定位、外部人才市場、以及行業競爭者的薪酬策略等因素。

          薪酬管理的特殊性

          薪酬管理比起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而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敏感性

          薪酬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因為它牽扯到公司每一位員工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在人們的生存質量還不是很高的情況下,薪酬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員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體現,員工往往通過薪酬水平來衡量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所以薪酬問題對每一位員工都會很敏感。

          2、特權性

          薪酬管理是員工參與最少的人力資源管理項目,它幾乎是公司老板的一個特權。老板,包括企業管理者認為員工參與薪酬管理會使公司管理增加矛盾,并影響投資者的利益。所以,員工對于公司薪酬管理的過程幾乎一無所知。

          3、特殊性

          由于敏感性和特權性,所以每個公司的薪酬管理差別會很大。另外,由于薪酬管理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管理類型,如崗位工資型,技能工資型,資歷工資型,績效工資型等等,所以,不同公司之間的薪酬管理幾乎沒有參考性。

          薪酬管理的原則

          1、補償性原則要求補償員工恢復工作精力所必要的衣、食、住、行費用,和補償員工為獲得工作能力以及身體發育所先行付出的費用。

          2、公平性原則要求薪酬分配全面考慮員工的績效、能力及勞動強度、責任等因素,考慮外部競爭性、內部一致性要求,達到薪酬的內部公平、外部公平和個人公平。

          3、透明性原則薪酬方案公開。

          4、激勵性原則要求薪酬與員工的貢獻掛鉤。

          5、競爭性原則要求薪酬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6、經濟性原則要求比較投入與產出效益。

          7、合法性原則要求薪酬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

          8、方便性原則要求內容結構簡明、計算方法簡單和管理手續簡便。

          薪酬管理的內容

          1.薪酬的目標管理,即薪酬應該怎樣支持企業的戰略,又該如何滿足員工的需要;

          2.薪酬的水平管理,即薪酬要滿足內部一致性和外部競爭性的要求,并根據員工績效、能力特征和行為態度進行動態調整,包括確定管理團隊、技術團隊和營銷團隊薪酬水平,確定跨國公司各子公司和外派員工的薪酬水平,確定稀缺人才的薪酬水平以及確定與競爭對手相比的薪酬水平;

          3.薪酬的體系管理,這不僅包括基礎工資、績效工資、期權期股的管理,還包括如何給員工提供個人成長、工作成就感、良好的職業預期和就業能力的管理;

          4.薪酬的結構管理,即正確劃分合理的薪級和薪等,正確確定合理的級差和等差,還包括如何適應組織結構扁平化和員工崗位大規模輪換的需要,合理地確定工資寬帶;

          5.薪酬的制度管理,即薪酬決策應在多大程度上向所有員工公開和透明化,誰負責設計和管理薪酬制度,薪酬管理的預算、審計和控制體系又該如何建立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