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就能讓員工幸福嗎
企業的主人是誰?勞資雙方對這一問題的不同理解導致的角色定位,正成為企業家們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過程中的首要問題。
誠然,就所有權來說,企業的主人是資本方,但海亮集團董事長馮亞麗則認為,只有將職工作為企業的主人翁,企業才會有凝聚力、創新力,才會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總希望讓每一個員工在海亮品味成長的快樂。”
但是,很多人抱有嚴重的打工心態:工作都是為老板做的,自己就是為了掙點工資——這就是讓老板和管理者困惑不已的打工心態。在企業中,絕大多數人都會從自己的個人利益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
“比如說,《勞動合同法》規定,所有員工必須繳納各種保險,企業是不惜增加成本給員工保險,但是一些員工卻不愿意繳納,而是要求把錢直接發到他手里。”一位浙商說。
勞資關系,擺在第一位的當然是薪酬,這也是矛盾最為突出的。老板們總是認為,你用什么來證明你的市場價值呢?那當然是業績,員工要先干好了,我自然不會虧待你,加薪、升職都不是問題。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數員工認為,你用什么來激勵我呢?你給的基本待遇夠高,我肯定會好好干。
以上的種種現象想必老板和員工都會有相似的感覺。為什么這種現象在大部分的老板和員工中存在并且一再延續,周而復始地上演呢?對立總是會削弱戰斗力,不是一條心怎能擰成一股繩?怎樣改善呢?換位思考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如果說,老板能從員工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那么至少對有效管理和員工互通方面是大有裨益的。同樣的道理,員工要是能從老板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對自己的工作安排和與老板的溝通方面也能有大大促進作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所長常凱針對企業家們的困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如何體現員工的主人翁地位這一課題上,企業家要推行“全員參與性的管理”。
“這種參與管理法鼓勵員工為實現組織的目標充分發揮創造力,使員工在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事務上擁有一定的發言權,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常凱還認為,單純的股權共享激勵機制不能完全給員工帶來歸屬感,管理者為他們創造參與條件,使得員工能夠感受參與的樂趣和成就感,并最終獲得收益和上級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