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拘一格創新化。創新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訓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一是要在培訓方式上創新,積極開展開放性的問題設計、多元性的思維訓練、情感性的經歷體驗、應用性的實踐活動以及發展性的培訓評價等,使培訓寓教于樂、寓教于行,提升培訓的效果;二是要在培訓手段上創新,積極引入信息化技術,推進培訓手段的多媒體化、網絡化、遠程化,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率;三是要依托信息化工具,建立一個全面、系統的企業培訓知識庫,為培訓的長期開展夯實基礎。
2.高瞻遠矚戰略化。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培訓也需要高瞻遠矚,建立戰略化的思維,以前瞻性的角度研究探討企業的培訓需求,明確企業中長期的培訓重點和培訓目標,進而制訂詳實的培訓計劃,變被動為主動,保證培訓工作的循序漸進、井然有序,促使培訓與企業發展戰略適應,與技能要求接軌,與企業文化合拍。同時,通過培訓戰略化的實施,有效地規避培訓無效或培訓微效等風險,以最小的培訓代價實現最大的培訓效果。
3.全面提升系統化。即使企業已實現了培訓經常化,仍需要保持高度重視,繼續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加大培訓組織的健全,加大培訓工作的管理,培育企業優秀、獨特的培訓文化,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培訓管理體系,實現培訓的模式化、程序化、整體化,促進培訓水平的全面提升。
4.自上而下全員化。只對員工進行培訓而領導不培訓,領導會在知識和理念上與員工產生偏差,無法讓員工信服,出現管理上的隱性沖突;只對領導進行培訓而員工不培訓,員工對領導的思路、意圖理解不到位,會導致員工對企業的經營理念理解不透徹,任務執行不到位,影響工作的開展。正如木桶理論所述,木桶的蓄水量是由最短的木塊決定的,企業的培訓也不應是少數人的培訓,而應是自上而下、助長補短的全員培訓。
5.按需施教實效化。理論上講,培訓的效益可能是培訓投入的數倍甚至更高。要提高培訓的投入產出比,就必須按需施教、注重實效。按需施教,仔細地觀察員工的行為,客觀地分析培訓重點,同時,將培訓需求置于對企業現狀、市場形勢等大環境的分析之上,明確培訓的方向。在把準方向和需求后,與實踐結合,有針對性地向員工傳遞知識和思路,教授經驗和技能,進而提高培訓的實效。
6.量體裁衣個性化。企業的培訓工作越到位,培訓積累越高,常規培訓的需求越少,而個性化的培訓需求越會凸顯出來。因此,培訓部門要加大研究力度,善于深度挖掘培訓需求,尋求培訓需求的突破口,以員工的工作實踐,結合實際環境,開展深度咨詢輔導,滿足員工的個性化要求,將培訓向深度拓展、向細節延伸。
7.重在發展人本化。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績效,而績效的提高則基于員工素質的提高。因此,培訓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為基點,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注重整體培訓目標的同時,兼顧員工的個性發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開發員工的潛能,鼓勵員工積極參與、自主學習、自我創新,鼓勵員工深入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員工創建自由發展的空間。
8.分類推進層次化。企業可根據工作崗位的不同,將員工分為領導層、培訓者層、骨干層、普通層等類別。根據各個類別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課程。例如領導層的培訓應該從企業遠景規劃、經營戰略、管理理念等層面開展;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要突出管理技能與實施能力的提升,因崗而異進行研討和練習;普通員工則應側重于日常工作基礎及技能技巧培訓。
9.跟蹤發展全程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訓是一項“樹人”的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企業要在制訂培訓計劃的同時,將培訓計劃與員工的成長結合起來,與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結合起來,以高績效模型和員工任職資格為標桿,及時更新和調整培訓方案,實現培訓的全程化,促進培訓與員工職業生涯設計的無縫聯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0.形式靈活多樣化。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業績效,由于企業里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有著不同的工作特性,培訓的形式也應靈活多樣,避免因培訓而影響企業正常的經營管理,影響企業的績效,與培訓的目的背道而馳。因此,培訓實施者要在培訓方式的多樣性、培訓安排的靈活性上動一番腦筋,探索員工自學、網絡培訓、師徒幫帶等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保證在不影響企業現有績效的基礎上,通過培訓促進企業績效更上層樓。
《企業培訓“十化”》相關文章:
1.
2.
3.有效的企業培訓
5.
6.
7.企業培訓四大敗筆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