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在顧慮:
這些年“大師”怎么會層出不窮?企業如此質疑的聲音,意味著培訓業已亂像叢生,師資狀況讓人無所適從了。那么接下來掛著各類“著名、第一、首席”頭銜的人在游走企業,只有步步“火焰山”、次次“華容道”的結果了,其間只有“剪刀+漿糊”本事的人、喜歡往自己臉上不停貼金的人,炒作的泡沫多會被企業扎破,讓“大師”變成“狗屎”。
二、行業在洗牌:
把演講當培訓者,缺少互動容易導致臺上天花亂墜,臺下的昏昏欲睡;把講座當培訓者,聽得懂不代表做的會,受訓者課堂上聽的心醉,工作中做心碎;缺少實戰經驗的培訓師會形成講的天衣無縫,受訓者做的時候四處裂縫……,不能確保受訓者知行合一的老師,“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命運就注定了。
三、技術在驅動:
孔子的年代,知識需要刻在竹簡上才能存儲,資源的稀缺導致學生要跪著聽,老師可以躺著講;蔡倫的年代,知識可以毛筆寫在便攜、低成本的紙張上,易流傳的局面打開,使學生站著聽,老師坐著講的格局形成了;
畢昇的年代,活字印刷術的成功讓知識可以大量普及,學生坐著聽,老師站著講的時代來臨了;3G的時代,想獲取的知識可以手到擒來,沒有在營銷各層面真刀真槍的領悟過的老師,恐怕連學生躺著聽,老師跪著講的資格都沒有。
四、員工在思量
我的能力在導入期企業給“蘿卜”吃,期盼其早早長大;剛進入成長期當“炮灰”使,讓我傷痕累累;成熟期更有“大棒”吃,體力智力被壓榨的奄奄一息;進入衰退期企業就像彈“煙灰”一樣把我彈掉。肝腸寸斷的員工一旦看透企業如此伎倆,心靈契約會迅速背叛,導致培訓好了就培訓跑了的結局意味著培訓師費力不討好、企業“燒錢”也無效。
五、流程在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