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評估之所以能夠幫助公司獲取競爭優勢,是通過兩種途徑來體現的。一是監督員工的行為以確保實現組織目標,二是引導員工的行為服務于組織的目標(引導職能)。所以,績效考核的最重要的任務是將這兩種職能有效地協調起來,在給員工壓力的同時,又要使員工感到服氣,并從績效評估中得到收獲。
尤其是年終的績效考核,更應該引起管理者和人力資源工作者的重視。年終考核直接對應的就是職位和薪酬的升降,也即我們通常說的激勵的最基本手段:位置和票子,既然關乎利益得失,員工一般都會格外關注,不患寡而患不公,要做到公,考評的準確便成為基礎。
評價標準若非按價值判斷,評價結果便無法做到客觀,獎罰也就有失公允,勤無褒懶無貶,優不獎劣不懲,就難以服眾,一方面可能使優秀人才投向競爭對手的懷抱,更為糟糕的是留在企業中的員工的價值判斷標準會發生變化,不再努力工作,而是如何偷懶和應付領導,那么企業的創造力枯竭,執行力下降,這將直接影響企業創效能力甚至生存能力。
所以,要做好有效的年終考核,首先,保證有盡可能準確反映績效的指標和盡可能多的量化標準,而且這些指標和標準是經過大家討論并獲得普遍認可的。
在許多企業里,考核指標由并不十分了解業務的人力資源部制定,指標泛泛,未必能衡量績效,標準含糊,操作復雜困難,到最后大家就糊弄,績效結果準確性、公平性就無法保證,以此為結果漲薪調職,勢必會搞的天怒人怨;若遷就民意,績效結果就無法與升職和加薪掛鉤,績效就喪失了指導、引導,并且激勵員工的作用,不但增加大家無謂的工作負擔,更助長了形式主義風氣。
其次,靠每一級管理者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技能技巧,這有賴于人力資源部門日常的培訓和輔導。評價的流程和制度,數據和表格,非量化指標的評價度把握等等。
即使指標和標準都是明確的,不同的評價主體的不同尺度也會將績效結果搞的五花八門,難以在一起統一和比較。當然現在績效管理有工具可以修正評價主體的個體尺度差異,但修正并非完全消除,任何的不嚴謹都可能造成結果的不準確。
再次,還要強化管理者對于績效認識的培訓,績效考核是管理者有效激勵下屬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幫助各級管理者通過溝通、指導、評價,不斷提升下屬的技能和績效水平,如果各級管理者不能認識到這一層,對績效重要性的認識模糊,甚至不理解或抵制,再怎么評價也難有理想結果。
最后,還要加強績效文化的建設,績效文化依托公司的企業文化,對于那些只關注個人能力而不注重團隊建設的管理者,或者企業文化更關注個人表現而不是團隊文化的組織,論資排輩風氣盛行,管理者在如何評價下屬方面是很難有客觀立場,也很難客觀執行績效考核的相關標準和流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