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審計環境是指能夠影響績效審計產生、存在和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總和,它是績效審計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審計主體必須要客觀地認識績效審計環境,并了解績效審計與其環境的融合度與摩擦,從而進行改進和調整,使二者相互作用達到和諧狀態,這是我國績效審計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由于我國績效審計所處的環境與西方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也必須從國情出發,認識目前的經濟狀況、政治體制和法律環境等諸方面因素,才能使績效審計與外部環境協調地運行,從而保證良性發展。
一、中西績效審計環境比較
1.政治環境比較
績效審計的政治環境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政治制度下形成的對績效審計產生影響的審計體制、預算管理體制等制度條件。世界各國存在不同的審計管理模式,直接而具體的制約了績效審計的行為效果。在不同的審計體制下,審計機關的權限、績效審計的重心、獨立性及組織形式等有所不同,不同的預算管理體制下,績效審計的效果不同。
在三權分立的西方國家中,立法型的審計體制通過審計的制約作用,加強了權力制衡,并且保證審計機關在組織、經費和人員上的獨立。審計機關獨立于行政部門使績效審計更有條件保持客觀和公正,審計機關對議會負責。財政部門負責預算的執行,預算的編制則由與財政部門并列的行政管理和預算局負責,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之間形成了相互制約的關系。其財政預算管理體制為績效審計創造了良好的制度條件。審計機關的經費由預算編制部門確定,對預算執行部門或單位的業績、效率進行審計有制度和經費保證。而司法型的審計體制則以審計法院為國家最高審計機關,具有最高法院的作用,這給予了審計機關很大的權力,增強了審計機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更有利于消除腐敗現象。
我國則屬于行政型的審計體制。國家審計署隸屬于國務院,地方審計機關在業務上對上級審計機關負責,在行政上對本級人民政府負責,實行雙重領導。政府行政權力比較集中,影響著績效審計職能的發揮。財政部門既編制預算,又執行預算,缺乏制衡機制,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政府績效審計的開展。
2.經濟環境
績效審計的經濟環境是指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等對績效審計產生影響的外部條件?冃徲嬍沁m應經濟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的,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其發展也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因此,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條件如何,處于何種發展階段上,是開展績效審計必須考慮的基本因素。
目前美國經濟以私有制為基礎,市場經濟體制成熟。財政支出龐大,重視經濟活動效率、效果。政府和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分工明確,政府從事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目的在于保證經濟的穩定和高效率協調運行,而企業則為追逐利潤而存在。這種環境使得國家審計機關在20世紀70年代由合規合法性審計為主轉向以績效審計為主,審計力量主要放在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審查上。
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階段,經濟相對落后,效益和效率的觀念還沒有完全深入人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待完善,公有制為基礎形成的大量國有企業改革還沒有到位。大量的各級政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等單位的效益、效率觀念有待加強,各種管理方式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計劃經濟體制的傳統影響還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因此,大規模開展績效審計的經濟環境有待改善。
3.法律環境
績效審計法律環境是指對績效審計產生影響的法律法規、執法環境、法制健全程度等因素?冃徲嬎幍姆ㄖ骗h境可以分兩個層次:一是作為社會整體一個組成部分的法制建設,包括法律法規的健全性及公民守法的意識;一是法律對審計的保護與授權。在第一個層面上,應該說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法律法規的健全性方面幾乎不存在明顯差別,但法制建設效果卻存在很大不同。在西方國家,公民普遍尊重法律和規則,社會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較強,單位弄虛作假、營私舞弊的情況相對較少,這為審計機關集中精力進行績效審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在中國,基本上處于人治社會向法治社會轉型的時期,如果片面追求效率和效果,而放棄對法律、規章遵循情況的檢查,就不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由于績效審計有關的立法是績效審計產生和發展的直接前提。無論是在哪一個國家,它總是依法而建立,依法而開展,而不能自發地產生和存在。在法制化建設的不同階段,審計重心也不同,我國的績效審計的法律基礎比較薄弱。在法制尚不健全,經濟秩序尚不規范的環境中,當前的審計重心仍然放在真實性審計、合法性審計上,而有關績效審計的法律和法規卻不多,真正適用于績效審計的審計準則尚未建立起來。而西方國家的相關的法律對審計機關應該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規定得非常詳細。
4.科技環境
績效審計的科技環境是指一定時期的科技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技術手段對績效審計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冃徲嬀哂泻軓姷募夹g性,其科學技術發達的國家,其績效審計開展得較好。
當今世界己經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技術使會計電算化、網絡化成為時代的潮流,導致了審計線索的改變、審計內容的擴大以及審計方法和技術處理手段的變化。西方國家科技水平發達,績效審計非常重視數量分析方法和決策模型研究,并融入控制論、系統論、信息論和概率論、數理統計等方面的科學理論。廣泛地以風險為基礎進行績效審計,充分利用各方面專家的專業技術,績效審計的科技含量高。計算機的運用十分普遍,不僅對計算機系統本身進行審計,也將計算機運用于審計計劃、審計管理、計算分析、審計數據庫等方面,并且己向網絡化審計發展,實現了審計電算化。
我國的科技水平相對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仍然主要采用賬項基礎審計。由于績效審計主要是對經濟活動的效益性進行審查評價,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以賬項為基礎的審計科技含量和知識含量低,不利于績效審計的開展。我國的審計機關大量采用傳統審計方法,計算機主要用來歸集數據,財會軟件、審計軟件、管理軟件運用很少,仍然是一個手工化的勞動密集型過程。這必然增加審計人員和經費支出,審計效率不高,制約了績效審計的開展。
二、我國績效審計的啟示
1.推進績效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創造良好的績效審計環境。
績效預算是指將經濟活動績效轉化為可以衡量的指標,并以各項效果指標作為編制預算的基礎,其目的是促進政府、企業等組織加強責任,改進管理,提高經濟支出的效率。目前西方很多國家都實施了績效預算模式,實現了預算撥款與績效配比,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績效預算的成功經驗,在我國逐步引入績效預算的理念與做法,建立以結果為方向的經濟活動的支出績效考評機制和績效預算機制,為績效審計評價提供可操作性的衡量標準;同時,通過績效預算管理體制的改革,使社會各界不僅關注公共資源的投入,更關注公共資源的產出和公共產品的提供,政府、企業等才會逐步從合規性受托責任轉移到績效性受托責任,為開展績效審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建立和完善我國績效審計的法制體系。
既可以借鑒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發達國家成熟的績效審計規范、指南,也可以參考目前亞洲審計環境與我國類似國家的績效審計經驗,來制訂適合我國國情的績效審計法規體系。目前,我國實際工作中開始注重績效審計的立法,審計署將適時研究提出績效審計相關的配套措施和相關審計準則。因此,政府對績效審計的重視將會使我國績效審計的法制建設指日可待。
3.加強審計制度創新。
結合當前進行的政府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變,進行審計制度創新、組織結構創新,整合審計機關內部有限的審計資源。例如按照審計目標組建審計職能部門或小組、團隊,進行柔性管理,提高審計獨立性、權威性和審計的效率、效果;有效借用外部資源,如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人力資源、科研力量,充分發揮審計職能。
4.加強對績效審計的宣傳,加大績效審計信息披露。
提高政府部門、人大、政協和有關責任單位對績效審計工作的認識,為績效審計的開展作好輿論準備、取得各方面的配合,讓權力部門、立法機構、責任單位等接受績效審計,把績效審計作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有影響的報刊上有選擇性地刊登重大績效審計項目的審計過程、審計建議和審計建議執行的效果,讓全社會關心、了解、支持績效審計;蛘叨ㄆ诎l布審計公告,發揮審計的威懾作用。
《績效審計:中西方的環境大比拼》相關文章: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