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管理人員來說,嘴上講的是“績效管理”,實際上心里想的、手頭做的卻是“績效考核”。
張經理最近情緒糟糕透了,臨近年末,除了要做好銷售總沖刺外,公司年中才開始推行的“績效管理”還要做。
張經理嘆了一口氣:“天天講管理,市場還做不做。管理是為市場服務,不以市場為主,這管理還有什么意義。又是規范化,又是考核,我們哪有精力去抓市場。不過,還得要應付,否則,公司一個大帽子扣過來,自己吃不了還得兜著走。”
好在“績效管理”也是輕車熟路了,張經理給每位員工發了一份考核表,要求他們盡快完成自評工作。同時自己根據員工一年來的總體表現,利用排隊法將所有員工進行了排序。排序是件非常傷腦筋的工作,時間過去那么久了,下屬又那么多,自己不可能一一都那么了解,誰好誰壞確實有些難以的區分。不過,好在公司沒有什么特別的比例控制,特別好與特別差的,自己還是可以把握的。
排完隊,員工的自評差不多也結束了,張經理隨機選取6名下屬進行了5-10分鐘考核溝通。問題總算解決了,考核又是遙遠的下個年度的事情了,每個人又回到“現實工作”中去。
看到這樁案例,恐怕大家都會想到:“這樣的績效考核到底有什么好處?這算不算是績效管理?”
從人力資源部來講,考核內容是人力資源部費盡心血,不知耗費了多少腦細胞苦思冥想出來的,但到了各級管理者手中,它象一個死程序、死循環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重復使用著。
從員工來講,年復一年的、重復撰寫的工作總結,公司和管理者根本就沒有仔細看過,考核不過是一種“形式”。
從管理者來講,平時工作已經夠忙了,人力資源部還要插一杠子,如果公司廢除考核或將考核權交給人力資源部,那將是一件極為開心的事情。
但從實際上來看,張經理所在的部門運作的不是很好。他的員工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務;他們對誰應該做什么不是很清楚,造成有些事沒有人做,而另外的事大家又重復做;同一個錯誤重復發生,致使每個人都感到了手足無措,但是好像沒有人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在上面的案例中,張經理錯誤地認為績效評價就是“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就是填表和交表。
因此,要想使績效管理成功,必須對一些常見的錯誤概念有清醒的認識,因為這些錯誤概念能使最好的經理暈頭。
“績效管理”不是:
•簡單的任務管理;
•評價表;
•尋找員工的錯處,記員工的黑帳;
•人力資源部的工作;
•經理對員工做某事;
•迫使員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
•只在績效低下時使用;
•一年一次的填表工作;
•績效考核;
•對事不對人;
績效管理是在目標與如何達到目標而達成共識的過程,以及增強員工成功地達到目標的管理方法。該過程是由員工和他的直接主管之間達成的承諾來保證完成,并在協議中對下面有關的問題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
•期望員工完成的工作目標。
•員工的工作對公司實現目標的影響。
•以明確標準說明“工作完成得好”是什么意思。
•員工和主管之間應如何共同努力以維持、完善和提高員工的績效。
•工作績效如何衡量,即績效標準是什么。
•指明影響績效的障礙并提前排除或尋求排除的辦法。
實際上,績效管理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幾個重要的構件:目標/計劃、輔導/教練、評價/檢查、回報/反饋,僅盯住系統的一個構件,是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的。
績效管理不是一個什么特別的事物,更不是人力資源部的專利,它首先就是管理,管理的所有職能它都涵蓋:計劃、組織、領導、協調、控制,因此,績效管理本身就是管理者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想躲都躲不開;難怪有不少管理者在接受績效管理的培訓后發出感慨:“管理者不做績效管理,還能做什么!”
績效管理是一個持續不斷的交流過程,該過程是由員工和他的直接主管之間達成的協議來保證完成。
績效管理是一個循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不僅強調達成績效結果,更通過目標、輔導、評價、反饋,重視達成結果的過程。
通過上述兩大循環,我們不難發現,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的一個環節,它在績效管理中投入的精力應該是最少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能簡單的將績效管理理解為績效評價,更不能將績效管理看作是一件孤立的工作,認為它只是反映過去的績效,而不是未來的績效;認為它與管理者日常的業務和管理工作毫不相干,與員工發展、績效改進、組織目標、薪酬管理等工作沒有聯系,它僅僅成了一種擺設,這樣人們認為它毫無意義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