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里都在搞年終績效考評,這項工作,如果換在十幾年前,大部分叫作干部考核和職工考核,F在企業里的人事部都改稱人力資源部了,干部考核之類的名詞也搖身一變全是績效考評了,但實際上,對于這樣一種現代考核的變化,很多總裁、很多管理者還是有很多誤解。
誤解一:績效考評就是對人進行考核
績效兩字,英文中的原意是“表現”,也就是說,現在企業管理當中的績效考評,本意應該是對工作表現的考核。這就意味著在考核對象方面打破了傳統。
傳統的考核是對人的德、能、勤、績的考核,這是從政府的行政部門的考核中延伸過來的一種考核,它實際上考核的是人,而不是人的工作表現。
而現代的績效考評則強調:我們不是考核人。
對一個人來說,組織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作為組織,對一個人進行考核,也并不需要考核他的全部,只需考核這個人與組織目標達成相關的部分。
過去我們在搞考評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一種評價,如某人表現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按照現在績效考核的要求來講,這話幾乎等于廢話。為什么這樣說呢?現在的績效考核只考核他和組織目標相關的部分,至于你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那首先要看是否跟組織目標有關系。
誤解二:績效等于業績
既然績效考評是對工作表現的考核,很多企業管理者又走入了另外一個誤區,就是把績效等同于業績,把績效考核簡化為對某幾個財務指標的考核。
這就錯了。對一個員工的績效考評,并不簡簡單單就是指一兩個財務指標的完成情況,它包括很多內容,至少要有來自客戶的指標、來自管理方面的指標、來自學習發展的指標。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全面、正確的評價一個人對于組織的貢獻和價值。
對績效考評的6種誤解
發布時間:2017-04-26編輯: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