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分析
引導語:文章從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相關概述入手,著重分析了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形成原因,并探索了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的策略。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占據著主導作用,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安全保障。因此,我國十分重視國有企業的發展。而資本運營是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擴大生產規模和市場占有份額,提高國有企業的競爭力。但是,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由于外部環境不完善以及企業內部管理不足存在著很大的運營風險,使國有企業的運營和發展面臨著巨大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資本運營風險管理成為國有企業的重要工作,受到國有企業和社會各界的關注。研究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不僅能夠有效防范資本運行風險,而且對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直接作用。
一、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相關概述
(一)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內涵
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主要指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習慣過程中存在著運營環境的變動性、運營活動的復雜性以及國有企業自身存在抗風險能力的有限性而造成的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達不到預期目標的現象。首先,資本運營的復雜性主要指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資本的循環和周轉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其次,外部環境的變動性主要指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環境、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法律規定以及資本市場的不斷變動;再次,企業主體的制約性主要指國有企業本身在發展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最后,企業抗風險能力的有限性主要指國有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風險意識和風險處理能力。
(二)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類別
按風險影響范圍不同,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主要包括基本險和特殊風險。首先,基本風險主要指由于受經濟、政治以及社會文化環境影響所產生的風險;撅L險是國有企業普遍存在并難以避免的風險,主要包括政策風險、政治風險、體制風險和自然風險。其中政策風險主要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變動所帶來的風險,體制風險主要指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未完善,國有企業的資本運作難免會受到行政機關的影響,政治風險主要指政治因素變動而帶來的資本運營風險,自然風險主要指自然因素的�化,如地震、火災、洪澇災害等自然因素對國有企業運營帶來的風險。其次,特殊風險主要指國有企業由于錯誤經營、資金短缺、資本結構不合理等因素產生的風險。特殊風險只會影響個別國有企業的收入,而不會影響所有國有企業的運營。特殊風險主要包括財務風險、管理風險、信息風險、法律風險、技術風險以及經營風險等。其中財務風險主要指國有企業的資金難以支持企業運營而產生的風險,經營風險主要指國有企業經營變化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管理風險主要指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錯誤操作而帶來的風險,法律風險主要指企業為避免法律限制而在收購過程中加大交易成本帶來的風險,信息風險主要指國有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由于企業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風險,技術風險主要指企業技術開發或企業技術運用泄密而產生的風險。
二、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形成原因
(一)企業資本循環與周轉的制約
首先,國有企業資本循環中斷會引起資本運營風險。如果將企業的資本全都放在某種資本形式上,一旦這種資本形式出現了中斷,那么國有企業的運營便將難以形成。另外,國有企業的資本在某個投資階段轉向下一個投資階段的時候,如果發生靜止狀況也會導致企業的資金循環中斷,帶來資本運營風險。其次,資本周轉緩慢會引起資本運營風險,資本周轉緩慢會影響到國有企業的資本保值和國有企業增值,導致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下滑,甚至產生巨大的生存危機。
(二)外部環境的制約
首先,政府過度干預會帶來風險。政府過度干預主要指政府對國有企業外部資本運營推動作用過大,背離了資本運營的驅利性,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導致企業面臨資金風險。另外,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行政條條框框管理模式阻礙了國有企業的跨區域發展,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其次,政策法規不完善。我國現有的市場經濟資本法律法規和政策法規仍不夠完善,缺乏穩定性,而且部分政策法規和法律法規內容十分落后,難以適應國有企業的發展;再次,資本運營平臺不穩定,產權交易市場缺乏相關部門的統籌規劃和宏觀指導,并購行為不夠規范,證券市場行政化嚴重、市場結構單調,缺乏風險規避功能;最后,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當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缺陷,社會保障服務對象沒有完全覆蓋,國有企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嚴重影響了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行,導致國有企業產生資本運營風險。
(三)國有企業自身風險免疫力的制約
首先,資本結構不合理。資本不足是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并且在“撥轉貸”政策下,國有企業的負債率大幅度提高,極大地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生產效率,導致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資本運營風險。另外,當前我國國有企業中還存在著國有股權過度集中、資本結構不合理等現象,內部控制現象嚴重,難以形成高效的治理結構,導致國有企業缺乏科學的資本運營;其次,缺乏抗風險意識。部分國有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戰略決策和內部管控來開展經營,在這種狀況下,國有企業的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不夠強烈,缺乏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國有企業自身風險免疫力不高。
三、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的策略
(一)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的特點
首先,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具有動態調整性特點。因為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具有較強的動態性,資本運營的過程中隨時會產生新的狀況,加之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破壞性,企業的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必須根據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新情況來制定管理決策;其次,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具有科學性,資本運營風險管理不僅要針對不同內容、不同性質和不同規模的風險制定針對性管理決策,而且還要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和資金運營的規律。
(二)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的原則
1. 方向性原則。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應積極遵循方向性原則,制定明確的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目標,為資本運營風險管理提供正確方向,實現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過程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 信息性原則。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需要以科學的信息為基礎,掌握及時、準確的信息,為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并且,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需要對豐富的信息進行篩選整理,進而形成真實的、可靠的信息系統。
3. 預測性原則。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需要對風險管理的科學性、企業發展前景、行業發展趨勢等進行預測,正確把握企業資本運營所面臨的經濟形勢。
4. 民主性原則。國有企業在資本運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民主的作風,積極調動相關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國有企業員工參與風險管理決策集體智慧。并且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必須要杜絕領導說了算的現象,積極實施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增強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的科學性。
5. 可行性原則。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工作應積極運用先進的風險管理理論知識和科學的風險管理策略,認真分析風險管理方案的利弊,探析風險管理方案實施的可行性。
三、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優化資本運營外部環境
首先,明確政府的治理邊界。政府應重新審視職能定位,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改進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采取間接管理的方式積極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引導,減少對國有企業的行政干預做到放權和管理的融合。政府相�P部門應制訂國有企業發展的宏觀調控政策,加強國有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健康的市場體系,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提供平等的競爭環境;另外,政府部門應積極規范自身的行為,做到依法行政,簡化國有企業項目評審、技術咨詢以及風險投資等各個環節的程序,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其次,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完善我國現有的國有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加強對國有企業資本的政策規定,建立完善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為國有企業發展解除后顧之憂;再次,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搭建資本運營平臺,堅持國家發展與產權交易市場宏觀指導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完善國有企業的并購法律,規范國有企業的并購行為。最后,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積極拓寬社會保障覆蓋面積,加強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監督,切實保障國有企業員工的基本生活,保證國有企業的正常運營,降低資本運營風險。
(二)塑造理性主體
首先,明確國有企業職能,明確國有企業在股東大會出資人代表出資人權益等方面的職能,積極調整國有企業的資產及股權結構提高國有企業的影響力。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應與國有企業職能劃分界限,避免國有企業和相關管理部門職能重復的現象;其次,完善國有資產的委托經營。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國有資產委托機構的監督和激勵,積極完善經營決策機制,設立國有企業科學決策體系,避免國有企業經營收入決策產生的資本風險。我國相關部門應積極完善國有企業信息披露機制,加強國家和國有企業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完善國有企業的自我約束。積極完善國有企業管理人績效考核機制,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能力,增強國有企業管理的科學性;最后,克服國有企業短視行為。國有企業應積極克服短視行為,著眼于企業發展的長遠利益,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制定風險防范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資本運營風險。
【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管理分析】相關文章:
資本運營管理中的風險與防范05-12
闡述企業資本運營中的風險管理08-05
文化企業資本運營模式分析06-29
民營企業資本運營分析08-03
風險管理—戰略風險案例分析08-23
拓展訓練風險管理分析08-24
國有企業資本運作的策略06-02
國有企業的資本運作淺析09-18
從蒙牛看資本運營10-17
關于資本運營的定義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