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商界戰略大忌
引導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商界戰略大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您的閱讀。
一、用人大忌
1.面子大于真理
面子是:我已經這樣定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真理是:這個方向是一條曲曲折折的彎路,而且很可能此路不通。愛面子的老板說:就這么去,誰不執行誰下課,再不行干掉,玩也要玩到底。
2.知人而不自知
看人頭頭是道,看己昏頭昏腦。從來沒有看清自己在行業中領先的關鍵因素,一段成功史,滿腦糊涂賬。也因此,從來沒有清晰的戰略規劃:堅持什么,改進什么,如何創新,如何固守。
3.習慣性信用缺失
說話不算數、合同不算數、承諾不算數,靠口頭信用,最后無一兌現,這幾乎是中國商人部落最常見的景觀。對內,規則計劃變幻無窮,今天立,明天改,后天再改,讓手下無所適從;對外,合同承諾一張廢紙,視情況涂抹、打折甚至撕毀,合作者有去無回。
4.不能容忍部下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強
疑心重,為了保持心理上的優越感和便于管理,喜歡招聘和使用不如自己的人。這類企業往往缺乏活力,在競爭中越來越難以勝出。
5.生活習慣不健康
總是第二天開始鍛煉,總是在旅游的時候喊累,總是一應酬就喝,一喝酒就醉,事業充滿激情,身體充滿疲憊……
6.自我膨脹
這類商人的邏輯是:財富比別人多,所以才能就比別人強,見識就比別人廣,基因就比別人好……以此邏輯推演,一個人的自信心會在很短的時間里爆棚,一個人的命運也常在同一時間轉軌。
7.不學無術
老板每天要處理各種各樣的情況,事情一多,就不愿意學習了。很多人不讀書,不看報,不看電視,不上網,更不愿意專門花時間參加培訓。在他們看來,市場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只是裝點門面的過場罷了。由于長期沉溺于小圈子,信息封閉,知識結構老化,最終要么被市場淘汰,要么被主流遺忘。
二、投資大忌
1.投資冒險主義
拿自己“吃稀飯”的錢去搞投資,或者借來甚至騙來別人“吃稀飯”的錢去搞投資,所謂成敗榮辱在此一舉,身家性命系于一線,戰戰兢兢,急功近利,舉止失措,焉能不敗?
2.投資經驗主義
在另一個時間、另一個資源、另一個市場、另一個行業,面對另一群員工或消費者,以當年的感覺投資、布局、生產、銷售。指揮還是昨天的指揮,音樂還是相同的音樂,可這一次為何起舞者寥寥數人?
3.投資極端主義
三月前興奮地投下錢來,六個月后沮喪地要抽身離去,前腳踩油門,后腳踩剎車,企業振蕩,落英繽紛……投資者的常見毛病,主要原因是對產業投資縱深化及企業競爭復雜化的估計不足。
4.擦邊球情結
總是在法律允許和禁止的邊緣徘徊,總是希望利用政策的漏洞漁利。這些歷史上打慣了擦邊球的人,在不用擦邊更有勝算的新規則里,反而顯得茫然失措,舉手投足連連丟分。
5.強于戰術弱于戰略
這群商人的才華,幾乎都表現在挽救一個錯誤的戰略計劃上了。
6.強于戰略弱于戰術
通俗地說,是想象力很夠,行動力不夠。當然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是,一個偉大的構想總是因為執行不到位而夭折。
三、企業發展大忌
1.哥們式合伙,仇人式散伙
中國企業最常見的聚散模式——公司創辦之初,合伙者們以感情和義氣去處理相互關系,制度和股權或者沒有確定,或者有而模糊。企業做大后,制度變得重要,利益開始惹眼,于是“排座次、分金銀、論榮辱”,企業不是劍拔弩張內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
2.迷信“空降兵”
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正確的做法應該:不可不用“空降兵”,不可亂用“空降兵”,不可全用“空降兵”。這方面中國企業的教訓已經太多,可永遠會有人情不自禁地做錯:放棄身邊的人才用不好,迷信遠方的大師。
3.企業支柱親信化
一個靠人控制人,而不是靠制度控制人的中國式組織。起源于農民打江山的傳統,泛濫于信任危機加重的當代商業社會,是中國以情感為紐帶的企業走向規范治理的主要瓶頸。
4.過度追求系統平衡
企業總是由各個系統各個部門組成,它們彼此之間需要有一種動態的平衡。但老板過分看重平衡,在獎懲政策、人員提升、部門權限、業績考核等方面一味強調“一碗水端平”,最后優者不獎、錯者不罰,所有部門都吃大鍋飯,企業所要的平衡反而蕩然無存。
5.階級斗爭企業化
企業內部可以搞平衡,但不可以搞斗爭。歷史告訴我們,“挑起群眾斗群眾”最后所失去的,是企業的效率和凝聚力。
【商界戰略大忌】相關文章:
酒店服務的大忌05-16
2016年考研大忌01-11
商界人士會議洽談時應注意的禮儀03-20
不懂戰略地圖 別談戰略執行03-19
留學日本的三大忌諱03-22
企業戰略管理與戰略思維03-10
數碼攝影構圖6大忌諱03-20
什么是戰略管理03-30
戰略品牌管理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