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第一本書教案第一課時
所謂符合科學性,就是教師要認真貫徹課標精神,按教材內在規律,結合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我的第一本書教案第一課時,歡迎大家參考!
【1】我的第一本書教案第一課時
散文之美,美在它是作家真實的內心觀照,流暢出來的華麗抑或樸實的文字定能折射出作家心中那個編織已久情結。牛漢對自己小時候讀到的第一本書的情愫也是如此,盡管這只是“一本簡單的一組畫”、曾經凄慘地“簡直是一團紙”。但沉淀在心底,隨著歲月的牽扯卻不斷地醞釀著、發酵著……
“這一本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
“還應當回過頭來說說我的第一本書,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他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從文本呈現的這些詞句中,不難看出這本書在牛漢心中的地位和價值:它是作者無法忘記的瑰寶,伴隨一生的醇醴,甚至可以說這第一本書一直縈繞著作家的思緒,是他為人處事的圭臬。所以作者在文中不僅由衷地感慨,要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更是把它作為人之根本在銘記著。
印在事中的情結
那么作者為什么會對這一本書——微不足道的書如此厚重的愛戀著、難以釋懷呢?其實原因并不在書的本身,更重要的是那些與書關聯著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切切實實的發生在作者的童年時代,就像冰糖葫蘆一樣串起來,不禁顏色人,吃起來的味道更使作者沒有幽默的童年感應到生命中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首先這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一個農家的孩子來說,能進學堂已經是件很榮耀的事情了,更不用說能擁有自己的第一本書。盡管“我”的父親有一箱子書,我也能夠好奇地在那里翻看、認畫,但那畢竟是父親的書,況且里面很多奇妙的東西我也不懂!拔摇钡牡谝槐緯筒煌,就如孩子過年必買地新衣服,我定然是無法忘記的,連那酷似德國卜勞恩地《父與子》中的一組圖的`內容也讓“我”喜歡。
其次,這本書顯現著“我”的仗義和父親的善良。“我”因為得知喬元貞買不起書,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把書擺在課桌上,就不顧會不會受責罵,毅然把心愛地第一本書用刀裁成兩半,他一半“我”一半了。當“我”淚水盈眶地把這本沒有封面,沒有頭尾的書拿給父親準備挨揍時,父親只是深深地嘆著氣,還讓“我”從喬元貞那里把那半本書拿來,連夜在昏黃地麻油燈下把兩個的半本書修修補補,裝訂成了兩本完完整整的書,使元貞終于有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本書。以致我到崔家莊小學念書,還把這本完整的不同尋常的課本帶了去。
另外,這第一本書還見證了“我”的成長!拔摇钡耐隂]有幽默,而有了第一本書,“我”的童年有了些許的快樂與夢幻:“我”很聰明,能夠把書從頭到尾背熟了,即使在父親抽查的時,也能背得一字不差;“我”很幸運,喬元貞就因為沒有念書,一輩子挎著籃子在附近幾個村子里叫賣紙煙、花生、火柴等小東西;“我”也很調皮,調教狗兒隨著喊聲汪汪叫,在哄堂大笑中使課沒法上……
藏在背后的情結
當然,圍繞第一本書,肯定會發生很多的事情,但在作者的筆下,為什么只有這些事情鮮活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透過這些事情作者究竟要告訴我們什么?在文本中,作者由第一本書牽連出了三個身份相同但處境迥異的“大人”。“我”的父親曾是北大的旁聽生,大革命失敗后只能在離家十幾里地的崔家莊當了一名教師養家戶口,但他的言傳身教卻讓我懂得了即使在困難的生活中也要同情弱者、要充滿愛心,生活中也不能失去努力的方向。喬元貞的父親和“我”的父親自小是好朋友,他在離家很遠的靜樂縣的山溝里當塾師,但極其貧窮的家庭使他的臉又黑又皺,生活的重擔壓得他的背弓得像個“馱燈獅子”,在他的身上,使“我”看到了什么是苦難,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馮百成是“我”的啟蒙老師,為人忠厚卻沒有本事,以致落了一個“弄不成”的綽號,他也的確沒有本事,只給“我”念了一本《國語》,卻沒有念《算術》和《常識》。這樣的誤人子弟,卻還帶著四個年級十幾個學生在同一個教室上課。但在“弄不成”老師的身上,我們讀不出作者對他的譴責,而可以讀出作者對他的懷念和理解,讀出了當時農村社會的落后的現實。
也許到現在,我們該理解作者寫作此篇的心情了吧。這“第一本書”應該是童年之書、成長之書、生活之書!兜谝槐緯肥菄L遍人間百味后唱出的,其中涌動著的東西,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潛藏著。它使你感到一種撞擊靈魂的力量,它能引起你的共鳴,喚醒你沉睡的生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快樂。牛漢先生一生飽經滄桑,曲折的人生形成了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堅強的品格,這一切都潛移默化地溶進了他童年生活的人、事、物中,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牛漢先生的童年與他的生存哲學,他的對苦難現實的理解,他的向不可捉摸的命運頑強抗爭的原動力,他的在危機關頭從生命深處爆發出的超常力量。他將那些被名利遮蔽的人性中閃光的天性重新發掘了出來,為我們展示出名利之外的一個純然生命的境界——人不能忘本。
我不敢說你一定要讀牛漢,但我敢說,你不妨讀一讀牛漢。誠如牛漢在《根》這首詩中所寫: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長/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中有一個太陽……在驅遣慧眼的過程中,你將會觸摸到那用生命編織的不散情結。
教學目標
1、篩選信息,感受作者對“第一本書”的獨特情懷。
2、整合信息,了解圍繞“第一本書”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3、理解信息,把握“第一本書”所呈現的深刻意蘊。
教學重點:
把握“第一本書”所呈現的深刻意蘊,尋找文本中的不散情結。
教學預設
設疑導入
提問:有誰還記得屬于自己的第一本書?
學生七嘴八舌之后,教師接過話題:在物資充裕的今天,也許我們很容易把那本微不足道的第一本書給遺忘,給丟失。但曾經讓我們領略過《華南虎》的不羈靈魂的著名詩人牛漢卻對他的第一本書念念不忘,永遠銘記。
篩選信息
1、現在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直接表達對“第一本書”情感的語句。
“這一本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
“還應當回過頭來說說我的第一本書,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他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2、學生朗讀這些語句,并用一個比喻句說說這第一本書和我之間的關系。
例句:第一本書是我的朋友,他總是默默地支持著我。
……
整合信息
呈現主問題1:那么作者為什么會對這一本書——微不足道的書如此厚重的愛戀著、難以釋懷呢?讓我們再次閱讀課文,探尋一下其中的原因。(提示:可以從書和我之間的關系著手思考)
這是屬于我的第一本書
書與我的關系 這本書顯現著我的仗義
這本書見證了我的成長
……
教師小結:發生在“我”和“第一本書”之間的切切實實的故事,就像冰糖葫蘆一樣串起來,不禁顏色人,吃起來的味道更使作者沒有幽默的童年感應到生命中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理解信息
1、呈現主問題2:在課文中,作者由第一本書還牽連出了三個身份相同但處境迥異的“大人”。他們分別是誰?他們與“我的第一本書”有什么關系?
我的父親 ——告訴我什么是愛心……
喬元貞的父親——告訴我什么是艱辛……
弄不成 ——告訴我什么是落后……
2、呈現主問題3:讀到這里,我們該理解作者寫作此篇的心情了吧。那么這“第一本書”究竟是什么書呢?請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來闡釋一下。
3、齊讀作者對第一本書的深厚情懷。
“這一本卻讓我一生難以忘懷……不過看了很難笑起來。”
“還應當回過頭來說說我的第一本書,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他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4、教師小結
牛漢先生一生飽經滄桑,曲折的人生形成了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堅強的品格,這一切都潛移默化地溶進了他童年生活的人、事、物中,《第一本書》是嘗遍人間百味后唱出的,他將那些被名利遮蔽的人性中閃光的天性重新發掘了出來,為我們展示出名利之外的一個純然生命的境界——人不能忘本。
5、教師閱讀牛漢詩歌《根》
根(牛漢)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長,
向下,向下……
我相信
地心有一個太陽。
聽不見枝頭鳥鳴,
感覺不到柔軟的微風,
但我坦然
并不覺得委屈煩悶。
開花的季節,
我跟枝葉同樣幸福,
秋天,沉甸甸的果實,
注滿了我的全部心血。
【2】我的第一本書教案第一課時
檢測預習情況:
1.認讀字詞:幽默 奧秘 酷似 摻和 磨磨蹭蹭 翻來覆去
2.交流有關牛漢的材料。
整體感知:
1.生默讀課文,或快速瀏覽全文,講述“第一本書”的故事。(提示:語言簡潔,條理清楚,交代明白)
2.再次快速瀏覽,思考以下問題:
(1)你認為文中的第一本書值不值得寫?這僅僅是一本書嗎?它有什么含義?
(2)和我們比起來,文中“我”的生活境遇有什么不同?你通過讀文有何感受?你在文中找出描寫作者境遇的語句。
明確:
(1)“我的第一本書”不僅僅指那半本課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課。這人生的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人間的溫情,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2)描寫“我”的境遇的句子如“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書和紅薯在我們村里都是希奇東西。”從這些語句可以看出“我”的童年是貧苦而枯燥的,從而更顯出書的珍貴,是書給了我人生的啟迪。
深入探討
師:在大體上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家交流一下,在讀文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了哪些問題?大家一起探究解決。
通過學生的發現大體有以下較典型的問題:
(1)作者當時是懷著一種什么心情寫這一本書的呢?通過一本書你還想到什么?
(2)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要以文字感人,更應以情打動人,本文情感的抒發是滲透在字里行間的,通讀全文體會文中描寫的情感有哪些,各是什么?
小組討論,組員作好討論記錄
明確:
(1)作者當時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感情復雜,心情沉重,通過一本書,反映出深藏的苦難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更反映出那個時代人們不幸的命運,以及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2)首先是父子之情。父親關心“我”的學習,學期結束,父親問“我”考了第幾名,“我說:‘第二名!备赣H非常高興,又是撫摸,又是夸獎!拔摇卑涯前氡尽捌鄳K的課本”拿給父親,父親“愣了半天,翻來覆去地看”。當問清原委后,父親并沒有批評和指責,只是深深嘆著氣。作者筆下的父親,確是一個知書識禮的人,這深深的嘆息,既包含著對兒子做法的默許,也為兒子同學家的生活貧困而深表同情。晚上,父親在昏黃的油燈下,為“我們兩個的半本書修修補補,裝訂成了兩本完完整整的書”。新的學期開始,父親便帶“我‘到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外村上學去了。作則對父親著墨不多,但父親的性格躍然紙上,他溫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對孩子負責,同時也人。
第二是同學、朋友之情。因為同學喬元貞家太窮,買不起書,“我“邊把這唯一的一本書分為兩半,一人半本。當父親得知孩子半本書分給別人的時候,便深深地嘆氣,嘆氣之后便修補成兩本書。父親對孩子之間友情的理解,也許來自自己少年時代與朋友相處的那一份友誼的體驗,況且,父親和喬元貞的父親恰恰“自小是好朋友”,當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訓斥一頓之后說:“看在你那知書識禮的父親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這句話雖失教師身份,卻透露出當時鄉間村鄰的友好淳厚的情義。盡管家家都非常困難,但貧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卻彌足珍貴,溫暖人心,也深深感動著今天的讀者。
第三是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這一點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單獨來一段補敘。文中寫道:“課本上的第一個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帶上。兩條狗像小學生一般規規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戶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調教好了,我說‘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幾聲,我說‘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幾聲!薄@出人狗合演的“雙簧戲”,應是最好的情境教學吧。確實,當我們讀到此處,忍俊不禁,深深被兒童時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動,何況,這是在學習條件多么惡劣、生活處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獲得的`一點樂趣啊!這,也就是作者“從荒寒的大自然間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吧。
當然,“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也來自人間的溫暖和友情。
寫作研究和探討
1.聯系全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回大括號里的問題。(學生討論交流)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怎樣的?聯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怎樣理解“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這里指什么?
2.本文在思路上不落俗套,你在作者的寫作方面有哪些發現?學生小組探討,做好記錄,班上交流(提示:結構,內容安排,情感的抒發)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不要做呆板的限制,能說出于文章的中心有關的看法即可。
總結
作者從第一本書中,不僅得到了知識,而且從中感悟到了人生的價值,上了不同尋常的人生第一課。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深刻的體會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
布置作業
請你以“人生第一課”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我的第一本書教案第一課時】相關文章:
《尊嚴》第一課時教案02-28
紫藤蘿瀑布教案第一課時02-26
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第一課時03-09
尊嚴教學設計第一課時03-10
荷葉圓圓教學設計第一課時02-27
《蝙蝠和雷達》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10
槐鄉的孩子教學設計第一課時02-28
桃花心木教學設計第一課時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