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物流基地知識大全
目前,物流基地的概念在國內還沒有一個明晰和準確的界定。一般的情況下,人們是把它和綜合物流中心等而視之的。按照現代漢語辭典的解釋,所謂基地,是某項事業建設的基礎,或是建設某項事業基礎的地方,由此推論,物流基地就是建設物流事業基礎的一個特定區域。
除此之外,界定物流基地的概念,還應考慮它具有的個別與其他的特殊個性,即它的獨立專業和公共益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物流領域與生產領域逐步分離,一些大的生產廠家,已經很難明確產品的集中生產基地,某一種產品可能有許多不同的零件生產地,出現了分類生產的傾向,為了使物品能在生產基地和部件引進地之間及時及準確地運送,必須要有專業物流企業來支撐。物流基地的產生就是適應了這種社會分工的需求,一般來講,物流基地的獨立專業性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物流基地中,原則上不單獨發展制造業,另一方面,在物流基地的服務半徑內,原則上不應該再發展分散的自用型物流業,在充分發揮物流基地的整體功能的條件下,盡可能地減少重復投資造成的浪費。
物流基地的功能
(1)綜合功能,具有綜合各種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態的作用,可以全面處理包裝、裝卸、儲存、搬運、流通加工、不同運輸方式轉換、信息、調度等工作。
(2)集約功能,集約了物流主體設施和有關的管理、通信、商貿等設施,規模大,集約程度高,是流通領域大生產的一種代表,是具有規模效益的流通設施。
(3)轉運功能,可以有效集約鐵路、公路、水運、空運,實現綜合運輸、多式聯運的最有效轉化。
(4)集中庫存功能,可以通過集中庫存,降低庫存總量,并且實現有效庫存調度。
(5)指揮功能,物流基地是整個物流系統的集中信息匯集地和指揮地。
(6)調節優化功能,使整個物流系統優化。
物流基地的象征
物流基地的公共公益是它不同于自用型物流中心的另一個特征,公共公益為特征的物流基地面對的客戶更廣泛,服務輻射的半徑更大,規模更大,配套服務的綜合性更強,從這個意義講,物流基地的產生,不僅可以提高物流行業服務的專業化水平,而且更有利于提高物流行業的資源利用效率。
綜上所述,我們似乎可以把物流基地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所謂物流基地,就是從事專業物流產業、具有公共公益特性的相對集中的獨立區域。
物流基地對于城市經濟的促進作用
降低城市運行成本,改變城市經濟增長方式
城市經濟是一個中觀集合概念,其運行成本的降低主要是通過微觀個體集合來體現,物流降低城市經濟運行成本的作用主要表現為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這里的企業包括物流企業和其他企業。
對于傳統的物流企業而言,它們多作為社會活動中的公益活動,或由國家作為公益事業投資,或作為企業組織的一部分,投入不講回報、組織不合理、服務水平低、技術落后,經營方式粗放、效益低下。如果在這些領域采用現代物流的組織、管理和技術,可以改變這些企業的經營方式,轉換其經營觀念,使其作為一種實業,走向市場,參與競爭,采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設施提高運營效率和效益,成為城市經濟新的利潤源。
對于其他企業而言,現代物流是企業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重要利潤源泉,可以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我國企業物流成本壓縮的空間十分可觀。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而根據國際有關機構的估算中國要占到15%以上,F代物流的發展可以使企業將自己的物流業務外包,一方面精簡企業組織,另一方面集中資金全部投入到生產中,避免盲目投資,并可將全部的管理精力用于改善企業內部管理。同時,社會物流的合理化可以降低企業的采購和銷售成本,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率。
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優化城市產業結構
根據城市產業結構發展演進規律,城市產業結構的發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產業結構合理化是以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來衡量的。產業結構高度化是一次產業向二、三次產業升級演進,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演進。
建設物流基地的目的就是通過興建物流業的大型啟發市場,培育并集中物流企業,使其發揮整體優勢和規模效益,促使城市物流業形成并向專業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F代物流產業的本質是第三產業,是現代經濟分工和專業化高度發展的產物。物流產業的發展將對第三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發達國家的實踐還表明,物流中心的發展,推動、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既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又增加了稅收,促進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此外,物流基地的建設還將進一步帶來商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的集聚,以及交通運輸業、商貿業、金融業、信息業和旅游等多種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都是第三產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是第三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
建設物流基地還有利于對分散的物流進行集中處理,量的集約必然要求利用現代化的物流設施、先進的信息網絡進行協調和管理。相對于分散經營、功能單一、技術原始的儲運業務,現代物流屬于技術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產業,具有資產結構高度化、技術結構高度化、勞動力高度化等特征。從這個角度來說,建立物流基地有利于城市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方向發展。
促進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市場形成和發展
一般來說,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設施和基礎建設齊全,流通人力資本高,消費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與信息發達,城市與周圍地區存在不對稱性,在這種非對稱結構中城市扮演著“中心地”或“增長極”的作用,以其為核心樞紐將其他地域“極化”成一個商品流通整體,所以在此意義上講,物流基地所輻射的經濟區域屬于法國經濟學家布德維爾提出的“極化區域”。物流基地建設對于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為:
(1)促進區域經濟的形成。物流基地的建設,特別是狹義的物流基礎設施,即交通、運輸設施的完善,能使新的資源開發及已有資源有效的分配成為可能,以能源、原材料的物品數量平衡為基礎,以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軸心,區域內自給自足體系為特征的“計劃經濟時代型”經濟區域轉向以各區域比較優勢為基礎的,與其他區域的分工關系、物流狀況為軸心的較為現實的“市場經濟型”經濟區域。
(2)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物流產業的發展,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同時,可以從整體上提高地方經濟的競爭能力,結合資源開發和其他產業的發展,逐漸形成各地的比較優勢,由此來促進產業在不同地區之間的合理布局,通過比較優勢和地區之間的競爭形成各地區的產業結構特點,使地區經濟結構雷同的問題得到逐步的化解,使地區經濟實現協調和共同發展。
(3)有利于經濟區吸引外資。作為增長極,城市從外部吸引資本,吸收大規模投資,同時向其他地區和部門輸出大量的資本來滿足自己發展的需要。一般地,吸引外資的比重與經濟發展有很強的正比關系,達到高增長的地區是吸引外資成功的區域,也是外資所要求的物流基礎設施完備的地區。1995年由《經濟智囊團》(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對外國公司來說,在中國成功經營的最大障礙是中國落后的物流。因此,建設物流基地,優化交通運輸系統,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是吸引外資的必要條件。
(4)有利于網絡化的大區域市場體系的建立。德國學者克里斯塔勒曾指出要有益地組織生產與流通,必須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由相應的多級市場區構成的空間市場結構,優越的市場空間結構對產業配置可以產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他認為任何產品和勞務必定有一定范圍的市場區,在此范圍內可能達到的最大銷售額和營業額就是該產品和勞務的限界值。由此可見,城市物流業的發展是城市發展成為該市場區中心的一個必要條件。合理、順暢的物流能夠促使由多級市場構成的空間市場結構趨于穩定、合理,有利于網絡化的大區域市場的建立。
【物流基地知識】相關文章:
物流的管理層次-物流知識12-29
關于安踏物流的知識05-13
關于物流搬運有哪些知識-物流搬運基礎知識07-08
企業物流有哪些分類-物流知識11-06
企業物流的特點有哪些-企業物流知識10-13
企業物流的分類與特點-關于企業物流的知識09-18
物流管理的知識現狀11-07
物流與流通的基本知識09-03
大規模物流知識詳解10-19
物流師小知識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