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實務》練習備考題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題
1[案例分析題]
張某,男,45歲,初中文化程度,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服刑期間張某表現良好,最近經法院裁定假釋。張某妻子已于幾年前與其離婚,變賣房產后帶著兒子移居外地。目前,張某只能與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沖突不斷,家庭關系十分緊張。回到社區后,張某感到不適應,對人高度戒備。他多次嘗試找工作,卻因文化程度低、沒有專業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戶籍辦理也不順利,再加上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張某感覺生活壓力很大,十分自卑沮喪,卻不知向誰求助。對此,社會工作者計劃以個案管理的方式為張某提供服務。
問題:
1.本案例中的張某有哪些服務需求?
2.在本案例中,社會工作者進行個案管理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解析:
1.張某的服務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生存條件的保障需要。基本生存條件包括: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經濟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條件;維持身體健康的衛生醫療待遇等。本案例中,張某的房產被變賣,只能與父母、兄嫂同住,有住房保障的需求;他多次嘗試找工作,卻因文化程度低、沒有專業技能等原因未能成功,有獲得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經濟收入保障的需求;戶籍辦理不順利,無法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有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的需求;最近又被查出患有肝病,有獲得維持身體健康的衛生醫療待遇的需求。
(2)教育、就業權益的保障需要。張某文化程度低、沒有專業技能,因此有獲得教育、就業權益的保障需求。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張某前妻帶兒子移居外地,張某與父母兄嫂同住但關系不良,其正常的家庭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因此有正常家庭生活的需求。
(4)再社會化的服務需要。張某只能與父母、兄嫂同住,但矛盾沖突不斷,家庭關系十分緊張。回到社區后,張某感到不適應,對人高度戒備。這表現出張某無法融入到家庭和社區中,有再社會化的服務需求。
2.社會工作者在進行個案管理時需要注意如下問題:
(1)要重視并善于與張某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在個案管理開始階段,張某可能會具有被動、不配合甚至抗拒的心理和行為特點。社會工作者要用接納、尊重、平等的態度來對待他,以便與其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
(2)要有重點、分步驟地制訂矯正工作計劃。矯正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過程,矯正社會工作者需要協助矯正對象解決許多復雜和艱難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很難在一個短時期內全部解決,所以矯正社會工作者必須引導張某共同參與,有重點、分步驟地制訂矯正工作計劃,逐步實現矯正工作的最終目標。
本案例中的矯正對象張某出獄后面對的問題較多:家庭問題,包括前妻帶著兒子移居外地、與父母和兄嫂關系緊張;社區適應問題;就業問題;身體健康問題;情緒問題等。社會工作者在了解張某的困難和想法后,要引導張某一起分析什么是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要善于協調多部門、多機構提供整合性的服務。個案管理是一種資源的聯系與整合的服務,其服務計劃可能涉及許多部門和機構的人員、物資和財力的配合。個案管理社會工作者此時要扮演協調聯系者的角色,在必要的時候要召集包括服務使用者在內的各相關人員進行協商,這樣既能為張某提供所需的充足服務,又可盡量避免服務的重復和資源的浪費。
(4)要著眼于張某的潛能,發掘其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忌包辦代替。個案管理目標是幫助張某恢復或重建通過正常途徑獲得社會資源的意識與能力,因此,在工作過程中,要著眼于張某的潛能發掘其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忌包辦代替。
2[案例分析題]
楊女士,35歲,因患有尿毒癥需要不間斷地去醫院進行血液透析,費用特別高。楊女士因為生病,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只能在社區找到一個看門的工作,收入十分微薄。楊女士的丈夫郭先生36歲,一年前在工地干活時受傷,治療后右手經鑒定為四級殘疾,無法繼續之前的工作,并且也沒有得到工傷賠償。郭先生因缺乏其他工作技能,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沒有絲毫的經濟收入。他們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兒子需要供養,家庭生活異常窘迫。雖然他們一家被認定為低保戶,每月可以拿到少量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但對于他們的家庭所需要的來講遠遠不夠。對此,郭先生已多次向社區居委會請求給予幫助,但是沒有任何回應。
問題:
1.請運用優勢視角的理論,分析郭先生一家的自身資源。
2.請運用系統理論分析郭先生一家的社會資源。
參考解析:
1.優勢視角認為每個人、群體、組織和社區都有其內在的能力,包括天賦、知識、社會支持和資源,只要存在適當的條件,就可以建設性地發揮自身功能。優勢視角強調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要時要善于發現和挖掘他們的優點,運用服務對象自身的優點和資源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強調服務對象自我能力的提升。
從優勢視角的理論出發,郭先生一家的優勢資源主要包括:
(1)楊女士還比較年輕,尚有勞動能力,還可以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來補貼家用。
(2)郭先生尚有年齡優勢,雖然被認定為四級殘疾,但僅右手殘疾,可以通過一些康復訓練鍛煉左手,重新恢復勞動能力;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找到適合的工作,來增加家庭收入。
(3)郭先生上初中的兒子可以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給予他們精神支持。
2.運用系統理論分析郭先生一家的社會資源包括:
(1)系統視角下的社會工作實務注重運用社會資源幫助人們解決問題,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社會資源包括: ①非正式的社會網絡資源,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鄰居、同事、親戚等提供的精神支持和物質幫助。②正式的社會網絡資源,分為兩類:一類是群體組織,包括工作單位、各種專業團體、群眾組織及各種協會等;另一類是社會性資源,包括學校、醫院、各種社會服務機構、公安局等。
(2)對于郭先生一家來說,他們可以利用的非正式的社會網絡資源有親戚朋友的幫助、社區鄰里的照顧、社會公益人士的資助等,正式的社會網絡資源有政府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殘疾人的補助金、孩子的教育救助、殘疾人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醫療救助等。
3[案例分析題]
胡老入住光榮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孑然一身的他已經年近九十,每每看到院內年齡相仿的老人去世,就會陷入一陣恐懼的情緒中,認為自己的 “大限”將近。胡老本身就患有多種老年慢性疾病,每逢病痛都會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的“豐功偉績”,對比現在的自己,胡老總是無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深陷在對生命結束的恐懼和對自己燦爛過去的回憶中,因此他總是悶悶不樂、郁郁寡歡,情況日益嚴重。
問題:
1.根據胡老的情況,請你界定他現在的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2.如果你是負責胡老的社會工作者,請簡要介紹什么是人生回顧及其介入的具體步驟。
參考解析:
1.胡老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表現如下:
(1)心理失衡。胡老本身患有多種老年慢性疾病,每逢病痛都會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的 “豐功偉績”,對比現在的自己,胡老總是無法調整好自己盼隋緒。
(2)社會地位下降。由于長期的和平環境,人們的國防意識、擁軍觀念有所淡化,服務對象社會地位有所下降。
(3)社會隔離。對孤老優撫對象多實行相對封閉的院舍式照顧,導致其與外界接觸較少。
(4)老年慢性病增加與生活質量受損。服務對象尤其是高齡服務對象往往受到多種慢性疾病的折磨。胡老本身就患有多種老年慢性疾病。
(5)老化問題。在變老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身心系統都會有某些改變,諸如嗅覺或味覺的變化,這些是慢慢發生的,個人幾乎注意不到。而另外一些類似記憶力嚴重衰退的變化,則會給服務對象的日常功能帶來重大挑戰。
2.人生回顧及其介入步驟:
人生回顧是一種通過回顧、評價及重整一生的經歷,使人生歷程中一些未解決的矛盾得以剖析、重整,幫助個體發現新的生命意義的心理、精神干預措施。人生回顧療法以完整的個體為中心,強調在關注積極回憶的同時感受消極的經歷,重新整合整個人生,以一種平衡的心態評估整個生命的過程,促進其解決過去的矛盾與沖突,從而接納自己、接納當下、重建生活的期望。
具體步驟如下:
(1)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本著尊重、接納、同理、保密的理念,耐心傾聽胡老現在的感受、面臨的困惑和問題,鼓勵他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2)回顧人生經歷。采用逆序回顧干預方式進行人生整合: ①引導胡老珍惜現在的生活,使其真實地活在當下,“學習享受活著”;②引導胡老找到往事的意義,重溫舊時歡樂時光,肯定人生中的積極經歷,以曾經的軍旅生涯來建構生命的價值;③引導胡老直面自己的局限,接納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接受自己獨特的人生;④引導胡老重新激活疏離的人際關系,尋求與自己、與他人的和解;⑤引導胡老“拓展個人愛好的圈子”,力所能及地關懷他人、服務社會。
(3)制作人生回顧手冊。社會工作者可將談話記錄整理成冊,并通過設置老照片、精彩片段回顧、心靈空間、祝福傳遞等板塊,協助服務對象梳理曾經的軍旅生涯(立功)、記錄過往人生感悟(立言)、肯定個人良好品質(立德),協助服務對象留下個人精神遺產,幫助傳承生命的價值。
4[案例分析題]
某企業為適應市場競爭采取了技術改革,并在企業內部進行了職工崗位調動,甚至導致部分職工下崗。由于這次變動涉及了多方的利益,特別是部分下崗職工情緒激動,該企業和部分職工多次就崗位調動和下崗問題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該企業的綜合部負責整個企業的勞資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社會保障工作以及老干部管理,在這次改革中,負責下崗職工的買斷金發放、養老保障的辦理等工作,他們每天要直接面對大量情緒激動的下崗職工。這段時間里,綜合部的員工有很大的壓力,既要完成企業領導交代的任務又要安撫下崗職工的情緒,他們夾在中間很不好受,甚至是有苦說不出,與下崗職工的溝通出現了障礙,有時候遇到一些頑固的下崗職工也避免不了一頓爭吵。在這樣緊張的氛圍中工作,他們已出現消極怠工、煩躁等情緒。
問題:
1.這個案例中存在哪些問題和需要?
2.假如你是一名企業社會工作者,你認為介入的目標有哪些?
3.針對上述案例中的情況,社會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參考解析:
1.上述案例的問題和需要主要有:
(1)綜合部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出現了消極怠工的情況,存在解壓等心理疏導和情緒調節的需要。
(2)部分下崗職工存在心理疏導和再就業的心理與社會支持需要。面對轉崗和下崗的安排,部分職工情緒激動,對企業心存不滿。需要一定途徑宣泄情緒、表達不滿,探索合理解決途徑。
(3)勞動關系協調的需要。企業與職工之間存在較嚴重的沖突關系,存在監督企業落實涉及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的需要。
2.介入目標有:
(1)介入職工情緒管理:為企業管理部門的員工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存在著不良情緒的職工減壓和調節情緒,以疏導和緩和其不良情緒,改善心理狀態。
(2)介入困難群體關懷:為那些轉崗和下崗職工提供幫助,不僅在精神上安撫他們的情緒,還要幫助他們得到相應的福利保障。協調企業內外的各種資源,為他們提供心理和社會支持,幫助其改善生活境況,增強轉崗和下崗后的適應和發展能力。
(3)介入勞動關系協調:建立職工和企業關系的調解機制,使職工和企業之間發生的矛盾、沖突能夠及時有效地得到妥善解決。
(4)介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如果企業社會工作者通過進一步了解情況,發現企業在勞資糾紛事件中發生了侵害職工權益的行為,應傳播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推動企業不單純追求經濟利益,履行其在維護職工權益方面的責任。
3.針對上述案例中的情況,企業社會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有:
(1)直接介入的策略:
①開展情緒問題的個案工作。針對綜合部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制訂介入計劃,實施個案工作。具體包括:與消極怠工的個別員工建立專業的關系,給予他們情感支持,通過心理輔導處理不良情緒,協助他們掌握情緒管理的技巧,調整好心態,積極工作。
②開展針對適應問題的個案工作。對情緒激動的轉崗和下崗人員開展個別輔導,調解他們的情緒,運用同理心給予其情感支持。
③開展針對權益維護與資源支持的個案工作。對轉崗和下崗職工開展再就業的心理與社會支持,開展可能因此導致生活困難的援助。
④建立支持小組,開展小組工作,使職工獲得支持。利用小組工作方法,把有消極怠工、煩躁等不良情緒的職工組織起來,開展互助小組,加強與朋輩群體的溝通,讓員工在小組中發泄情緒與壓力,獲得彼此的支持,增強正向動機和能量。同樣,針對下崗職工也可以開展支持性小組,讓他們在小組中宣泄情緒、獲得支持。此外,還可以組織綜合部員工和下崗職工組成混合小組,加強他們相互之間的溝通,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緩和他們的關系。
⑤建立教育小組:針對轉崗和下崗職工在職業技能上的不足,可以舉辦勞動技能培訓班和再就業技能培訓班。
⑥運用社區工作的方法,對職工和企業相關狀況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的相關制度,要向下崗職工清楚解釋。另外,要向企業傳達下崗職工的心聲。可制訂可行性計劃,組織企業和職工的會談活動,引導職工合理、合法表達自己的意見,維護自身權益,與企業管理方進行對話與溝通,消除因溝通不暢而引發的激烈沖突。
(2)間接介入的策略:通過介入職工以外的其他系統間接幫助服務對象,例如發動轉崗和下崗職工的家人和朋友給予其心理和社會的支持,以幫助其更好地適應生活。
【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實務》練習備考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22年社會工作師實務備考題型及答案11-11
2017年社會工作師實務模擬備考題及答案03-08
2017年助理社會工作師考題及答案03-09
2017年助理社會工作師考題及答案03-09
2017年社會工作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初級》練習模擬試題及答案03-03
2017年社會工作師工作實務基礎備考題03-08
2017年助理社會工作師基礎考題及答案02-27
2017年助理社會工作師強化考題及答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