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基礎心理學知識點: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時間:2024-09-22 03:18:41 心理咨詢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是,心理咨詢師考試《基礎心理學》科目的重要知識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復習復習!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

          1.腦的進化:

          (1)神經系統的發生: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變形蟲)——沒有專門的神經系統、感受器官和效應器官。多細胞動物-腔腸動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專門接受刺激的特殊細胞,形成了專門的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同時出現了協調身體的神經系統,組成了網狀神經系統。水螅已經具有了高等動物的反射弧的雛形,這也是神經系統的最初形態。

          (2)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蚯蚓-出現了神經節,頭部神經節發達,稱為發頭現象。發頭現象的出現為腦的產生準備了條件。蚯蚓的神經系統是鏈索狀的,稱為鏈狀神經系統。昆蟲-形成了三個大的神經節:頭部、胸部和腹部。它們的神經系統稱為節狀神經系統。

          (3)低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脊椎動物的體內背側有一條脊柱骨,稱脊椎。脊椎動物是管狀神經系統且其神經組織是空心的。管狀神經系統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腦泡(前腦、間腦、中腦、延腦、小腦)。爬行動物出現了大腦皮層。

          (4)高等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哺乳動物-(嚙齒類、食肉類、靈長類)。哺乳動物的神經系統更加完善,大腦半球開始出現溝回,腦的各部位的機能也日趨分化。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的最高部位。

          2.從低等脊椎動物到高等脊椎動物腦得進化:

          (1)腦的相對大小的變化——腦指數

          (2)皮層相對大小的變化——皮層指數

          (3)皮層內部結構的變化——腦的功能區

          3.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

          (1)神經元——1891年,瓦爾岱耶提出。是具有細長突起的細胞,它有胞體、樹突和軸突三部分組成。胞體:最外是細胞膜,內含細胞核和細胞質。細胞質有神經原纖維、尼氏體、高爾基體、線粒體等。其中神經原纖維和尼氏體是神經元特有的結構。樹突——較短,負責接受刺激,將神經沖動傳向胞體。軸突——較長,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經原纖維。軸突作用是將神經沖動從胞體傳出去,到達與它聯系的各種細胞。

          神經元按突起的數目分為:單極細胞,雙極細胞和多極細胞。

          按功能分為:內導神經(感覺神經)、外導神經(運動神經)、中間神經。

          (2)膠質細胞——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有大量的膠質細胞。膠質細胞對神經元的溝通有重要作用。1,為神經元的生長提供了線路,并恢復受損的細胞;2,在神經元周圍形成絕緣層,使神經沖動得以快速傳遞;3,給神經元輸送營養,清除神經元間過多的神經遞質。

          4.神經沖動的傳遞

          (1)神經沖動的電傳導——神經沖動在同一細胞內的傳導

          (2)神經沖動的化學傳導——神經沖動在細胞間傳導

          神經回路是腦內信息處理的基本單位。最簡單的神經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系統的中樞部位、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

          5.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有神經元構成的一個異常復雜的機能系統。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

          (1)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腦神經、植物性神經。

          A.脊神經發自脊髓,穿椎間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經纖維混合組成。脊髓前根纖維屬運動性,后根纖維屬感覺性;旌虾蟮募股窠浭沁\動兼感覺的。

          B.腦神經: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

          C.植物性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使機體應付緊急情況的機構;副交感神經起著平衡作用,抑制體內器官的過渡興奮。

          (2)中樞神經系統:脊髓和腦

          A.脊髓。作用:1,脊髓是腦和周圍神經的橋梁;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簡單的反射活動。

          B.腦干:包括延腦、橋腦和中腦。

          延腦在脊髓上方,背側覆蓋著小腦。作用: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腸胃等活動,叫“生命中樞”。

          橋腦在延腦上方,是中樞神經與周圍神經之間傳遞信息必經之路,它對人的睡眠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中腦位于丘腦底部,小腦、橋腦之間。

          C.間腦:丘腦和下丘腦

          丘腦-所有來自外界感覺器官的輸入信息通過丘腦導向大腦皮層,從而產生視、聽、觸、味的感覺。對控制睡眠和覺醒有重要意義。

          下丘腦-調節“植物性神經”,對維持體內平衡,控制內分泌腺的活動有重要意義。

          D.小腦:有小腦皮層和髓質。作用:主要是協助大腦維持身體的平衡與協調動作。

          E.邊緣系統:有扣帶回、海馬回、海馬溝、附近的大腦皮層。邊緣系統與動物的本能有關,還與記憶有關。

          6.大腦的結構和機能

          (1)大腦的結構:三大溝裂:中央溝、外側裂和頂枕裂。四大葉: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大腦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經細胞和無髓神經纖維覆蓋,叫灰質,也就是大腦皮層。大腦半球內面是由大量神經纖維的髓質組成,叫白質。還有橫行聯系的胼胝(PianZhi)體。

          (2)大腦的分區和機能:布魯德曼的皮層分區。分成初級感覺區、初級運動區、言語區、聯合區。

          A.初級感覺區:視覺區、聽覺區和機體感覺區。視覺區-第17區,產生初級形式的視覺;聽覺區-第41,42區,產生初級聽覺。機體感覺區-第1,2,3區。產生觸壓覺,溫度覺,痛覺,運動覺和內臟感覺。軀干、四肢在體感區的投射關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B.初級運動區:-第4區,稱運動區。功能是發出動作指令,支配和調節身體在空間的位置、姿勢及身體各部分的運動。

          C.言語區:主要定位于大腦左半球。其中有一個言語運動區覺布洛卡區,即布魯德曼的第44、45區。這個區域損壞會發生運動失語癥;威爾尼克區是一個言語聽覺中樞,損傷將會引起聽覺失語癥。

          D.聯合區:感覺聯合區、運動聯合區和前額聯合區。

          大腦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語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負責言語、閱讀、書寫、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右半球則主要負責知覺物體的空間關系、情緒、欣賞音樂和藝術。

          7.腦功能學說

          (1)定位說:

          開始于加爾和斯柏茲姆的“顱相說”。真正的定位說開始于失語癥人的臨床研究。1825年,波伊勞德提出語言定位于大腦額葉,并且控制是在左半球。功能定位于大腦的某一區域

          (2)整體說:

          弗羅倫斯實驗采用局部毀損法發現,動物可以恢復功能。從而提出腦功能的整體說。拉什利的腦毀損實驗發現腦損傷后對習慣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礙,并且這種障礙于損傷的面積有密切的關系。提出了均勢原理和總體活動。大腦皮層的各個部分幾乎以均等的程度對學習發生作用;并且大腦以總體發生作用。

          (3)機能系統學說:

          魯利亞,認為腦是一個動態的結構,是一個復雜的動態機能系統。在機能系統的個別環節受到損傷時,高級心理機能會受到影響。從這個意義上看,大腦皮層的機能定位是一種動態的和系統的機能定位。

          魯利亞把腦分為三個緊密聯系的機能系統:

          第一機能系統即調節激活與維持覺醒狀態的機能系統,也叫動力系統。由腦干網狀結構和邊緣系統等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腦皮層的一般覺醒狀態,提高它的興奮性和感受性,并實現對行為的自我調節。第一機能系統并不對某個特定的信息進行加工,但卻提供了各種活動的背景。當這個系統受到損傷時,大腦的激活水平或興奮水平將普遍下降,并影響對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對行為的調節。

          第二機能系統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儲存的系統。它位于大腦皮層的后部,包括皮層的枕葉、顳葉和頂葉以及相應的皮層下組織。其基本作用是接受來自機體內、外的各種刺激,對它們進行加工,并把它們保存下來。

          第三機能系統也叫行為調節系統,是編制行為程序、調節和控制行為的系統。它包括額葉的廣大腦區。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調節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反應;實現對運動的組織,制定運動的程序;產生活動的意圖,形成行為的程序,實現對復雜行為形式的調節與控制。

          魯利亞認為,人的各種行為和心理活動是三個機能系統相互作用、協同活動的結果。其中每個機能系統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魯利亞的研究,特別是關于心理機能定位的研究,豐富和發展了腦功能的理論,引起了各國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的普遍重視。

          (4)模塊說: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認知科學和認知神經科學中出現的一種重要理論。認為:人腦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由高度專門化并相對獨立的模塊組成的。這些模塊復雜而巧妙的結合,是實現復雜而精細的認知功能的基礎。認知神經科學的許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塊學說。

          8.內分泌腺分類和機能

          (1)腺體-分外分泌腺(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和內分泌腺(無管分泌腺)如內分泌物和荷爾蒙。內分泌腺對人類行為的影響可以決定:1、身體的發育;2、一般的新陳代謝;3、心理發展;4、第二性征的發展;5、情緒行為;6、有機體的化學成分。

          (2)內分泌腺分類和機能:科學家發現共有27種內分泌腺。

         、偌谞钕-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

         、诟奔谞钕-保持血液和細胞內鈣的濃度有重要作用。

         、勰I上腺-維持體內鈣離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④腦垂體-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種不同的內分泌腺,因而稱為“主腺”。

         、菪韵-分泌性激素和促進第二性征的發育。

          附:名詞解釋

          1.【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機能的單位。由胞體、樹突和軸突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傳送信息。

          2.【神經沖動】當任何一種刺激作用與神經時,神經元就會由比較靜息的狀態轉化為比較活動的狀態,這就是神經沖動。

          3.【靜息電位】在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對K+有較大的通透性,對Na+的通透性很差,其結果是K+經過離子通道外流,而Na+則被擋在膜外,致使膜內外出現電位差,膜內比膜外略帶負電,這就是靜息電位。

          4.【動作電位】神經受刺激時的電位變化。當神經受到刺激時,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鈉離子通道臨時打開,帶正電荷的鈉離子被泵入細胞膜內部,使膜內正電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電位。這一變化過程就是動作電位。

          5.【神經—體液調節】所有內分泌腺的活動都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神經系統通過內分泌腺的激素影響各種效應器官的活動,這就是神經-體液調節。

        【基礎心理學知識點: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相關文章:

        2017心理咨詢師考點:心理的神經生理機制03-03

        2017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意識和注意12-27

        2017心理咨詢師考試基礎心理學知識點整理03-04

        基礎心理學知識:動機06-03

        基礎心理學知識:情緒03-29

        基礎心理學知識:能力05-30

        基礎心理學知識:語言11-19

        基礎心理學知識:學習06-16

        2024考研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真題預測10-0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