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糖尿病的癥狀及護理方法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下面介紹一下糖尿病對身體引起的不適現象。
一、糖尿病對身體引起的不適現象
1、突如其來的視力減退
糖尿病病人的晶狀體會因水分滲入而膨脹,變凸,增加屈光力,發生近視;還會因視神經損害和眼底血管病變、視網膜靜脈擴張、出血,甚至剝離,導致視力模糊。對發生突然、迅速加重的近視和視力模糊者,應查一下血糖。
2、餐后低血糖
在糖尿病早期,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高峰時,餐后血糖高峰已過去,會發生低血糖反應,表現為餐后3-5小時出現頭暈、眼花、心慌,甚至昏迷。屢發餐后低血糖者,應警惕患糖尿病的可能。
3、無痛性心肌梗塞
糖尿病可影響心臟的神經、心肌、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硬化,引起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時由于痛覺神經變性而不敏感,有24%-42%的人無疼痛反應。對發生無痛性心肌梗塞者,或出現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衰者,應考慮可能是糖尿病所致。
4、迅速發展的白內障
糖尿病患者眼內房水中滲透壓的變化,使晶狀體纖維腫脹、斷裂、崩解,最后混濁而形成白內障,患者視力會迅速下降,甚至失明。當出現突然發生、迅速發展的白內障時,應警惕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
5、皮膚水皰
糖代謝異常導致皮膚營養障礙和微血管損害,引發皮膚水皰,特點是:好發于指、趾、手足的背部;單個或多個出現,大小不等;皰壁薄,內含透明漿液;無痛,皰周有紅暈;發生突然,可以自愈,但反復出現。故對反復發生灼傷樣皮膚水皰者,應檢查血糖。
6、陽痿
男子性功能受植物神經控制和調節,糖尿病病人因植物神經功能降低或喪失,會導致陽痿。陽痿病人,特別是中年、肥胖的陽痿患者,應考慮到患糖尿病的可能。
7、尿潴留、尿失禁、“氣尿”
高血糖會損害盆腔的神經系統,導致逼尿肌張力下降,出現排尿困難或尿潴留。膀胱括約肌麻痹時,出現尿失禁。含糖的尿液易生長產氣菌,排出的尿液多泡沫,稱為”氣尿“。凡有上述排尿異常,特別是原因不明者,應當檢查一下血糖。
8、纏綿不愈的感染
糖尿病患者白細胞的防御和吞噬能力降低,高糖又有利于致病菌生長,常使皮膚、口腔、肺臟、尿路、陰道等器官發生感染。所以反復發生感染,并纏綿不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應查尿糖和血糖。
9、發展迅速的肺結核
資料顯示,約10%-15%的糖尿病病人并發肺結核。由于病人抵抗力降低,高糖環境又有利于結核菌的生長繁殖,所以肺結核病灶容易蔓延、惡化。因此,結核病人,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如病情重、發展快、療效差,應進一步檢查血糖。
10、肢端麻木
糖代謝障礙常并發周圍神經炎,出現手足麻木,感覺減退或消失,行走時似踏在棉墊上。此類癥狀在40%的糖尿病病人中出現。所以,有原因不明的手足麻木者,應查血糖。
11、肩周疼痛、僵硬
糖代謝紊亂會導致動脈硬化和神經炎,導致肩關節周圍神經、肌肉組織發生病理改變,出現肩周疼痛、僵硬、抬手和轉肩吃力。因此,肩周不適且經久不愈的人,最好查一下血糖。
12、娩出巨大胎兒
孕婦患有糖尿病,高濃度的葡萄糖可刺激胎兒的胰島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加速脂肪和蛋白質的合成,胎兒的生長發育特別快。凡娩出的胎兒重達4000克以上的婦女,均應檢查一下尿糖和血糖。婦女腰圍和臀圍的比值大于0.85 研究資料顯示,婦女上體肥胖者,不論體重多少,糖尿病的發病率都比正常婦女高8倍,而下肢肥胖者無此現象。因此,腰圍與臀圍之比值大于0.85的女性,應做有關糖尿病的檢查。
13、頑固或間歇性腹瀉
糖尿病病人易發生胰源性腹瀉,特點是:日排便2—10次不等,常于餐后、夜間或清晨發生;大便呈糊狀或水樣,或表現為脂肪瀉;腹瀉可與便秘交替出現。有上述特征的腹瀉,特別是脂肪瀉,應做有關糖尿病的檢查。
二、引發糖尿病的原因
一、感染:與病毒感染有密切的關系,感染本身雖然會誘發糖尿病,卻可以使隱性的糖尿病對外顯示出來。
二、體力活動減少:生命在于運動,體力活動減少必然容易導致肥胖,是患者的幾率大大增高。
三、飲食:多食膏梁肥甘之品容易導致肥胖,長期飲酒能引起鉻和鋅的缺乏,導致肥胖增加,成為糖尿病極其并發癥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肥胖: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肥胖有家族遺傳的傾向,也與生活富裕、飲食不合理、體力勞動較少有關,肥胖患者的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受體減少,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弱。
五、糖尿病家族史與糖調節受損:是誘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六、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也許令你驚奇,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糖尿病。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糖尿病中起作用。
七、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八、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九、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茖W家的研究提示: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三、糖尿病護理的措施
對癥護理
1、藥物護理
(1)口服降糖藥物護理。
1)教育病人按時按劑量服藥,不可隨意增量或減量。
2)觀察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通過觀察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評價藥物療效。
口服磺脲類藥物應觀察有無低血糖反應。
(2)胰島素治療的護理
胰島素治療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糖反應、胰島素過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縮或增生。低血糖多見于1型糖尿病病人。發生低血糖時,患者出現頭昏、心悸、多汗、饑餓甚至昏迷。一旦發生,應及時檢測血糖,并根據病情進食糖類食物或靜脈推注50%葡萄糖。胰島素過敏的表現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癢、蕁麻疹為主。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變而導致胰島素吸收不良,應有計劃地改換注射部位。
2、預防感染的護理
(1)加強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
(2)進行皮下注射時,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傷口感染。
(3)預防糖尿病足關鍵是預防皮膚損傷和感染。
3、并發癥的護理
(1)酮癥酸中毒的護理:護士應準確執行醫囑,以確保液體和胰島素的輸入。應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況,每l~2h留取標本送檢尿糖、尿酮體及血糖、血酮體等。
(2)低血糖護理:當病人出現強烈饑餓感,伴軟弱無力、惡心、心悸甚至意識障礙時,或于睡眠中突然覺醒伴皮膚潮濕多汗時,均應警惕低血糖的發生。發生低血糖時,采取的措施包括:有條件應先做血糖測定,然后進食含糖食物,靜脈推注50%葡萄糖和肌注胰高血糖素。
一般護理
1、飲食護理嚴格按糖尿病飲食進餐。
(1)熱量標準對兒童、孕婦、乳母、營養不良者每日酌情增加5kcal/kg左右。
(2營養不良或低蛋白血癥者,蛋白質為每日1.5~2.0g/kg,有腎臟功能損害者,蛋白質每日小于0.6g/kg。
(3)最好是粗纖維含量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纖維較多的飲食能增加胃腸道蠕動,促進排空,減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
(4)合理安排膳食結構,蔬菜應選擇含糖分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蘿卜、空心菜、芹菜等為主。水果如香蕉、西瓜、梨子等因含糖量較高,故不宜多食。
(5)烹調宜用植物油。
2、運動的護理
(1)要求病人堅持長期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
(2)采取的鍛煉形式應為有氧活動,如步行、騎自行車、健身操及家務勞動等。
(3)活動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l5~30min為宜。此外,為避免活動時受傷,應注意活動時的環境;顒訒r最好隨身攜帶甜點心及病情卡,以備急需。
四、糖尿病飲食
(1)口蘑冬瓜
材料:冬瓜,口蘑,蔥、姜末、食鹽、味精適量,烹調油。
做法:將冬瓜去皮,切成3cm見方的片,口蘑以頂刀切片。鍋內放油加熱,放蔥、姜熗鍋,放少許清湯、食鹽燒開,放入冬瓜、口蘑旺火炒熟,放味精,出鍋即可。
保健功效:冬瓜是天然利尿消腫劑,對糖尿病人有良好的消腫作用。
(2)生菜包松仁魚米
材料:生菜,玉米,松子仁,色拉油,青魚,豆瓣醬,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青魚改刀成粒狀,上漿。起油鍋,煸炒松仁、玉米,加入魚粒,翻炒,加鹽和味精后起鍋。生菜洗凈,吃時用整個生菜葉包炒熟的松仁魚米及豆瓣醬即可。
保健功效:生菜富含維生素,松仁含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E,魚米含優質蛋白。
(3)葛根粉粥
材料:粳米100g,葛根粉30g。
做法:將葛根洗凈后,切成片,加清水磨成漿,沉淀后取淀粉,曬干備用。粳米淘凈。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煮至米半熟,加葛根粉,再繼續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
保健功效:具有解熱、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
(4)山藥
保健功效:用于尿頻、下肢浮腫、清熱降火等。
適應的食物
1、科學攝入優質脂肪和蛋白質,如烏雞肉、兔肉、三文魚、金槍魚、鱈魚、鰻魚、牛奶、酸奶、雞蛋、花生等。
2、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綠豆、海帶、玉米面、燕麥面、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
3、黃豆及制品,如:腐竹、豆腐絲、豆腐干、豆腐腦、黃豆粉等。
4、清淡蔬菜和具有治療作用的食物,如:小白菜、大白菜、油菜、山藥、冬瓜、小麥、綠豆、苦瓜等。
【糖尿病的癥狀及護理方法】相關文章:
雞眼的癥狀表現與治療護理方法09-21
糖尿病老人初期的護理方法04-26
腦梗塞的起因癥狀和護理方法介紹02-25
夏季中暑的癥狀及急救方法05-26
登革熱形成、癥狀與預防方法10-11
春困的癥狀及緩解春困的方法10-27
登革熱臨床癥狀及防控方法03-20
寶寶生病各種癥狀的護理技巧08-06
嬰兒的護理方法10-24
護理兒童的方法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