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勞動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體系的組成部分,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加以研究,并依照認識客觀事物的一般規律,從勞動力市場現象的普遍聯系中,概括和歸納出勞動力市場的運行規律。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兩種,即實證研究方法和規范研究方法。
(一)實證研究方法
1.實證研究方法的特點
實證研究方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的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么”的問題。經濟學與勞動經濟學所運 用的實證研究方法與哲學中的實證主義雖有淵源關系,但卻是有差異的。實證研究方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經濟現實內在的構成因素及因素間的普遍聯 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實證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其一,實證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認識客觀事實,研究現象自身的運動規律及內在邏輯。
其二,實證研究方法對經濟現象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具有客觀性,并可根據經驗和事實進行檢驗。
2.實證研究方法的步驟
運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經濟現象,目的在于創立用以說明經濟現象的理論。因此,運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客觀現象的過程,也就是形成經濟理論的過程。這一過程可分為如下步驟:
(1)確定所要研究的對象,分析研究對象的構成要素、相互關系以及影響因素,搜集并分類相關的事實資料。
(2)設定假設條件。勞動經濟學研究經濟過程中的市場主體在勞動力市場的行為,由研究對象的特征所決定,試圖把所有復雜因素都包括進去,顯然是既不現實也不可能的。為此,必須對某一理論所適用的條件進行設定。
當然,所假設的條件有一些是不現實的,但沒有這些假設條件則無法進行科學研究。運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問題,必須正確設定假設條件。
(3)提出理論假說。假說是對現象進行客觀研究所得出的暫時性結論,也就是未經過證明的理論。假說是對存在的經濟現象經驗性的概括和總結,但還不能說明它是否能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
(4)驗證。在不同條件和不同時間對假說進行檢驗,用事實檢驗其正確與否。檢驗包括應用假說對現象的運行發展進行預測。
運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勞動力市場現象,必須堅持調查研究,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需要經濟學知識和均衡分析、市場非均衡分析、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方法,還需要邏輯學、數學、統計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和分析工具。
(二)規范研究方法
規范研究方法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說明經濟現象及其運行應該是什么的問題。規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觀現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標準作為經濟理論的前提,并以該標準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以及研究如何使經濟現象的運行符合或實現這些標準。
規范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規范研究方法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解決客觀經濟現象“應該是什么”的問題,即要說明所要研究的對象本身是好還是壞,對社會具有積極意義還 是具有消極意義。規范研究方法研究經濟現象的出發點和歸宿離不開價值判斷。這里的價值概念不是僅指經濟學中商品的價值,而是指經濟現象的社會價值。
規范研究方法,就是從上述價值判斷出發來研究經濟現象,并研究如何實現上述標準。
2.規范研究方法研究經濟現象的目的主要在于為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服務。實現互惠的交換當然對社會有積極意義,它有利于社會總體福利水平的提高。 但是由于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種種障礙,使互惠的交換不能實現。其主要障礙有以下三類:①信息障礙。由于信息缺陷、信息偏誤、信息不對稱,使市場主體不能進 行互惠交換。②體制障礙。交換本身是互惠的,但實際存在的某種慣例、政策及體制安排,阻礙互惠交換的實現。③市場缺陷。
潛在的交換是互惠的,但由于市場自身的缺陷,或者交換參與的主體由于觀念或習慣的干擾無法進行交換。
上述互惠交換的障礙僅僅依靠市場自身的力量很難消除甚至不能消除,需要政府制定一定的社會經濟政策及體制調整才能推進互惠交換的發展,以增進社會福利。因此,規范研究方法往往成為為政府制定社會經濟政策服務的工具。
實證研究方法排斥價值判斷,規范研究方法卻以價值判斷為基礎,但是兩種研究方法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勞動經濟學畢竟不能等同于物理學、化學等自然 科學,它無法擺脫規范問題,也就是無法回避價值判斷問題。實踐表明,規范研究方法脫離不開實證研究方法對經濟現象的客觀分析;實證研究方法也離不開價值判 斷的指導。因此,在勞動經濟學的研究中要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跳繩的方法有哪些03-15
健身方法有哪些03-11
卸妝方法有哪些03-03
激勵方法有哪些01-06
烹飪方法有哪些03-03
簡單烹飪方法有哪些03-30
綠茶的加工方法有哪些03-14
激勵員工方法有哪些03-13
學習古琴的方法有哪些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