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應鏈管理基本定義知識
供應鏈管理是同一供應鏈上的所有節點企業,包括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將所處的供應鏈中的各種資源進行集成,并對供應鏈中的各種運作進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供應鏈管理基本定義知識,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供應鏈管理:是同一供應鏈上的所有節點企業,包括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等,將所處的供應鏈中的各種資源進行集成,并對供應鏈中的各種運作進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從而形成高度競爭力,使得該供應鏈的產品在快速多變的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的一種管理模式。
供應鏈式圍繞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運送到消費者手中,同時將供應傷、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物理有效性供應鏈:主要體現在供應鏈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將原材料轉化成零部件、半成品、產品,以及在供應鏈中的運輸等。
市場反應性供應鏈:體現供應鏈的市場中介功能,即把產品分配到滿足用戶需求的市場,對未預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等。
推動式供應鏈:指根據商品的庫存情況,有計劃的將商品推銷給客戶。在傳統的推式模式中,商品是被“推向”顧客的。
拉動式供應鏈:在拉動模式中,消費者是供應鏈的開端,因此也叫需求驅動模式。
平衡的供應鏈和傾斜的供應鏈:根據供應鏈容量和用戶需求的關系劃分為平衡的供應鏈和傾斜的供應鏈。一個供應鏈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的設備容量和生產能力,但用戶需求卻處于不斷變化中。當供應鏈的容量能滿足用戶需求時,供應鏈處于平衡狀態;當市場變化加劇,造成供應鏈成本增加、浪費增加等現象時,供應鏈處于傾斜狀態。
物流:是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以滿足顧客需要為目的,從商品的生產地道消費地,對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終成品及其相關信息的流動與儲存,進行設計、實施和控制的過程。
聯合的物流計劃系統:為了更好地做好供應鏈物流業務過程的總體計劃,需要對每一作業流程進行計劃,因此要有供應鏈計劃、庫存計劃系統和運輸計劃系統。
供應物流:指物資供應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間的物流,即為生產企業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時,物品在提供者與需求者之間的實體流動。
銷售物流:指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出售商品時,物品在供應方與需方之間的實體流動。
逆向物流:是商品退貨、回收和廢氣物流。
物流網絡:是由固定的物流設施組成的具有物流能力的物理結構。
市場區間:市場區間的本質,就是將大市場分割為幾個較小的市場,使每一個小市場中的客戶對該營銷商而言,都具有某些類似而重要的性質,如需要、偏好、購買習慣、使用類型與媒體影響等。
市場利基者:產業內的一些小廠商,它們的市場占有率不高,公司規模小但卻仍可生存在各大廠商之間,且各大廠商的行動不致于對它們發生太大的沖擊。它們不會追求整個市場或是市場中的某一個大區間,相反地,其目標皆放在區間中更小的區間,或稱為利基。
吸脂性定價策略:吸脂性定價是建立高價位并吸收所有市場需求曲線上端的客戶的策略。
快速掠取策略:廠商定高價并支出較高的促銷費用來推出新產品,此種營銷策略之所以制定高價格,主要是希望能夠盡快地賺取足夠的利潤,以抵回投資成本。
緩慢掠取策略:緩慢掠取策略指以高價格與低促銷支出水準的方式推出新產品制定高價格的目的,是為了盡快獲得單位銷售額的毛利潤而低促銷水準則是為了降低營銷費用。
快速滲透策略:快速滲透策略指以低價格與高促銷支出水準的組合方式推出新產品。此種策略可為公司帶來最快速的市場滲透率及最大的市場占有率。
復式渠道策略:復式渠道策略指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渠道來運送物品及服務。該市場必須被區分以使得每個區間得到所需要的服務。并使客戶愿意為其需要的服務支付,而非為不必要的服務付款。
排他性渠道:排他性渠道指的是一個特定的零售商僅在某一特定區域享有專屬銷售一種產品的權利。
關系營銷:所謂關系推銷或稱咨詢推銷,就是建立、維持并增進和客戶互動關系的一種做法,為的是要透過共通互惠的合伙關系,讓雙方培養出長期的滿意心態。
需求計劃(DP):主要對客戶需求制訂計劃和實現監控
供給計劃:用于決定何時、何地為何種需求提供供給,如物料、部件、設備、車輛、人工和設施等資源,以實現供與需的平衡,滿足客戶的訂單與需求。
供給調度:主要是配合供給計劃實現對瓶頸資源的合理利用。
供應鏈伙伴關系:是指為了實現特定目標兒子供應鏈內部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成員之間形成的一種協調關系。
供應商關系管理:供應商關系管理是一種用來改善企業與供應商關系的管理理念。
動態企業聯盟:是由一些相互獨立的企業(如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客戶等企業)由市場機會所驅動,通過信息技術相連接的臨時結成的供應鏈業務聯盟。
整合性:所謂整合性,是指客戶數據庫與企業其他資源的整合,一般客戶關系管理要求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效的整合:客戶信息、客戶聯系信息、業務流程、外部公司及合作伙伴、前臺系統與后臺系統等。
業務外包:就是將企業的資源集中在核心競爭力上,以獲取最大的投資回報,而將那些不屬于核心的或企業不擅長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他人的資源,包括利用他人的技術、時間和資金三方面的資源。
OEM生產模式:主要是指擁有自主產權的企業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負責產品的設計研發、市場營銷等專業業務,而把具體的生產加工業務委托給其他EMS(“電子制造服務商”,也代表承包方、委托方)企業承擔。
OTO一對一營銷:所謂“一對一營銷”,就是企業愿意并能夠根據客戶的特殊要求來調整自己的經營行為。
持有成本:克服時間距離所發生的成本稱之為持有成本。
移動成本:克服空間距離所發生的成本稱之為移動成本。
周期庫存:是指在訂貨過程中必須持有的平均存貨,它可用訂貨批量的一半來描述。
安全庫存:當不確定因素已導致更高的預期需求或導致完成周期更長時的緩沖存貨,安全庫存用于滿足提前期需求。在給定安全庫存的條件下,平均庫存可用于訂貨批量的一半和安全庫存來描述。
訂貨完成周期(提前期):訂貨完成周期與提前期往往是通用的,二者都是指定訂貨的傳輸、處理時間與運輸時間之和,即從發出訂單至收到貨物所花費的時間。
周期檢查補給策略:每隔一定時期檢查一次庫存,并發出一次訂貨,把現有庫存系統補給到最大庫存水平。該策略可設再訂貨點也可不設再訂貨點,但必須設固定檢查周期和最大庫存量,每次的訂貨量為最大庫存水平減去檢查時的庫存量。
周期因素:任何循環出現于趨勢線上方和下方的點須序列并持續在1年以上的,可以叫做時間序列的周期因素。
循環庫存:是指供應鏈中建立的平均庫存量,其產生的原因是,供應鏈某一階段生產或采購的批量大于客戶需求量
批量庫存:以大于目前所需的數量來獲得物品,由此造成的庫存就是批量庫存,這種庫存產生的原因是企業不可能按照物品的銷售速率來制造或采購物品。
屏障庫存:對于大量使用價格易于波動原料的公司,如礦產品或農牧產品可以通過低價時大量購進而實現可觀的節約,這種庫存就叫屏障庫存,也叫投機庫存。
獨立需求庫存:指需求變化獨立于人們的主管控制能力之外,因而其數量與出現的概率是隨機的、不確定的、模糊的。
相關需求庫存:指需求數量和需求時間與其他變量存在一定得相互關系,可以通過一定得數學關系推算得出一段時間內全部庫存所占用的資金總和。這一指標可以告訴管理者,企業資產中的大部分是與庫存相關聯的。
庫存周轉率:庫存周轉率等于年銷售額除以年平均庫存。庫存周轉越快表明庫存管理的效率越高。反之,庫存周轉率慢意味著庫存占用資金量大,保管等各種費用也會大量發生。
可供貨時間:是指現有庫存能夠滿足需求的時間,這一指標可用平均庫存除以相應單位時間內的需求量來得到,也可以分別用每種原料的平均庫存除以相應單位時間內的需求量來得到。
運輸:就是為了將產品從生產者手中轉移到消費者手中而發生的生產的空間位移。
運輸工具成本:是指承運人購買或者租賃運輸工具所發生的成本。這項成本不論運輸工具使用與否都會產生,承運人在短期運營決策中把它當做固定成本,但當制定長期戰略或中期計劃是,這些成本是可變的。
固定運營成本:包括所有與運輸樞紐建設成本、機場建設成本及與運輸是否發生無關的勞動力成本。
運輸成本:包括為將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向不同承運人支付的總費用。這項成本主要取決于不同的承運人的報價,以及托運人選擇的運輸方式,即選擇廉價但較慢的運輸方式,還是選擇高價但較快的運輸方式。
服務水平成本:是在沒有完成貨物運送義務時所承擔的費用。
“送奶路線”:是指一輛卡車將從一個供應商那里提取的貨物送到多個零售商店時所經過的路線,或者從多個供應商那里提取貨物送至一個零售店所經過的線路,豐田稱做為“巡回取貨”。
聯合計劃、預測與補貨(簡稱CPFR):是一種建立在貿易伙伴之間密切合作和標準業務流程基礎上的經營理念。CPFR研究的重點是供應商、制造商、批發商、承運商及零售商之間協調一致的伙伴關系,以保證供應鏈整體計劃、目標和策略的先進性。
EDI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推出使用的國際標準,他是指一種通過電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貿易伙伴之間傳播標準化的商務貿易元素方法和標準。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用于在計算機間交換商業單證。EDI可傳輸的單證包括訂單、發票、訂單確認、銷售和貨物數據及提前運輸通知等。
QR(Quick Response)即是(快速反應):指通過共享信息資源,來建立一個快速供應體系來實現銷售額增長,以達到顧客服務的最大化及庫存量,商品缺貨,商品風險和減價最小化的目的。QR是一種全新的業務方式,它體現了技術支持的業務管理思想,即在供應鏈中,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各環節間都應進行緊密合作。
平均產銷絕對偏差指標:該指標反映在一定時間內供應鏈總體庫存水平,其值越大,說明庫存費用越高。反之,說明供應鏈成品庫存量越小,庫存費用越低。
供應鏈產品質量指標:供應鏈產品質量是是指供應鏈各個節點企業生產的產品或零部件的質量、主要包過合格率,廢品率,退貨率,破損率,破損物價值指標。
柔性:反映客戶需求的能力,供應鏈柔性主要包含連接柔性和管理柔性兩部分,連接柔性體現了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緊密程度,可以根據約束來衡量供應鏈成員之間關系的柔性;而管理柔性體現了供應鏈價值在傳遞過程中的無損程度可以表示為價值增值能力。
敏捷性:是一種業務能力,它包含組織結構,信息系統,物流流程,特別是思想觀念。敏捷組織的一個關鍵特性是柔性,敏捷性是一個來源于制造系統的業務概念。
信息分類編碼:是指將具有某種共同屬性或特征的信息合并在一起,把不具有上述共性的信息區別開來,并在此基礎上,賦予信息某種符號體系,一般用代碼加以表示。
電子商務:是指借助于因特網進行商業貿易活動。供應鏈上的信息流,產品流和資金流讀可以涵蓋電子商務中。
信息編碼技術:是指大量的信息進行合理分類后,為了對編碼對象進行唯一標識而用代碼加以表示,的從而實現對管理對象的正確識別。信息編碼技術可分為信息分類編碼與標識代碼兩大類。
標識代碼:標識代碼對編碼對象不進行事先分類,而是對不同的對象分配不同的,唯一的號碼。
數據自動識別和采集技術:自動識別和數據采集工作過程是將被識別物品的信息裝入可由機器試讀確定的標簽,并能由識讀器自動轉換為人工可識讀或與計算機兼容的數據格式傳入計算機,實現信息的自動與數據采集。
加權移動平均法:是移動平均法的一種變形,移動平均法計算中的每一個值都得到相同的權重,而加權移動平均法為每一數據值選擇不同的權重,并將計算出的近似n個數據值的加權平均值作為預測值。
德爾菲法:原先是由蘭德公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展起來的,這一方法試圖通過“小組內一致”以進行測評。在它通常的應用中專家組成員——所有都被相互隔離彼此不知——被要求對一系列調查作出回答,第一個調查表的回答被制表并被用于準備包含整個小組信息與意見的第二個調查表。然后每個回答者要根據所通過的小組信息,進行重新思考,并且如果可能的話,修正他或她的回答。這一過程持續到協調者感覺已經達到了某種程度的一致
場景描述法:被稱做場景描述的定性過程由建立在一組精心假設上的概念化場景形式。不同組假設會導致不同的場景。決策者的任務是確定每一種場景的可能性并由此作出決策。
平衡計分卡模型:最著名的有關顧客價值模型,此模型是由Kaplan和Norton于1992年提出來的。該體系提出了一套系統評價和激勵企業績效的方法,共由四組指標組成,即財務指標,客戶指標,內部運營指標和學習成長指標
【供應鏈管理基本定義知識】相關文章:
供應鏈管理的基本風險知識06-24
供應鏈管理基本知識大全07-25
精益供應鏈管理基本知識08-29
物流管理的基本定義06-25
供應鏈管理入門基本知識問答11-03
供應鏈定義09-10
供應鏈采購基本知識要點10-24
秘書的基本定義07-05
供應鏈管理基本概念06-14
供應鏈管理基本意義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