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應鏈管理基本原理及運行機制
供應鏈是一個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那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應鏈管理基本原理及運行機制,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原理
資源橫向集成原理
資源橫向集成原理揭示的是新經濟形勢下的一種新思維。該原理認為: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僅靠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自己有限的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對企業所提出的要求。企業必須放棄傳統的基于縱向思維的管理模式,朝著新型的基于橫向思維的管理模式轉變。企業必須橫向集成外部相關企業的資源,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戰略聯盟,結成利益共同體去參與市場競爭,以實現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快速響應顧客需求的同時給予顧客更多選擇的目的。
不同的思維方式對應著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企業發展戰略?v向思維對應的是“縱向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企業的發展戰略是縱向擴展;橫向思維對應的是“橫向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企業的發展戰略是橫向聯盟。該原理強調的是優勢資源的橫向集成,即供應鏈各節點企業均以其能夠產生競爭優勢的資源來參與供應鏈的資源集成,在供應鏈中以其優勢業務的完成來參與供應鏈的整體運作。
該原理是供應鏈系統管理最基本的原理之一,表明了人們在思維方式上所發生的重大轉變。
系統原理
系統原理認為,供應鏈是一個系統,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供應鏈的系統特征首先體現在其整體功能上。這一整體功能是組成供應鏈的任一成員企業都不具有的特定功能,是供應鏈合作伙伴間的功能集成,而不是簡單疊加。供應鏈系統的整體功能集中表現在供應鏈的綜合競爭能力上,這種綜合競爭能力是任何一個單獨的供應鏈成員企業都不具有的。
其次,體現在供應鏈系統的目的性上。供應鏈系統有著明確的目的,這就是在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下,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為用戶提供最滿意的產品和服務,通過不斷提高用戶的滿意度來贏得市場。這一目的也是供應鏈各成員企業的共同目的。
第三,體現在供應鏈合作伙伴間的密切關系上。這種關系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關系,供應鏈系統目的的實現,受益的不只是一家企業,而是一個企業群體。因此,各成員企業均具有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的系統觀念。
第四,體現在供應鏈系統的環境適應性上。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企業面對的是一個迅速變化的買方市場,要求企業能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作出快速反應,不斷地開發出符合用戶需求的、定制的“個體化產品”去占領市場以贏得競爭。新型供應鏈(有別于傳統的局部供應鏈) 以及供應鏈管理就是為了適應這一新的競爭環境而產生的。
第五,體現在供應鏈系統的層次性上。供應鏈各成員企業分別都是一個系統,同時也是供應鏈系統的組成部分;供應鏈是一個系統,同時也是它所從屬的更大系統的組成部分。從系統層次性的角度來理解,相對于傳統的基于單個企業的管理模式而言,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針對更大系統(企業群) 的管理模式。
多贏互惠原理
多贏互惠原理認為,供應鏈是相關企業為了適應新的競爭環境而組成的一個利益共同體,其密切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之上,供應鏈各成員企業之間是通過一種協商機制,來謀求一種多贏互惠的目標。供應鏈管理改變了企業的競爭方式,將企業之間的競爭轉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強調核心企業通過與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之間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以強強聯合的方式,使每個企業都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價值增值鏈上達到多贏互惠的效果。
供應鏈管理在許多方面都體現了多贏互惠的思想。例如:供應鏈中的“需求放大效應”使得上游企業所獲得的需求信息與實際消費市場中的顧客需求信息存在很大的偏差,上游企業不得不維持比下游企業更高的庫存水平。需求放大效應是需求信息扭曲的結果,供應鏈企業之間的高庫存現象會給供應鏈的系統運作帶來許多問題,不符合供應鏈系統整體最優的原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在國外出現了一種新的供應鏈庫存管理方法———供應商管理用戶庫存(VMI),這種庫存管理策略打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體現了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思想,其結果是降低了供應鏈整體的庫存成本,提高了供應鏈的整體效益,實現了供應鏈合作企業間的多贏互惠。再如:在供應鏈相鄰節點企業之間,傳統的供需關系是以價格驅動的競爭關系,而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則是一種合作性的雙贏關系。
合作共享流程
合作共享原理具有兩層涵義,一是合作,二是共享。
·合作原理認為:由于任何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在所有的業務領域都獲得競爭優勢,因而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就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與此同時,企業必須與全球范圍內的在某一方面具有競爭優勢的相關企業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將本企業中的非核心業務交由合作企業來完成,充分發揮各自獨特的競爭優勢,從而提高供應鏈系統整體的競爭能力。
·共享原理認為:實施供應鏈合作關系意味著管理思想與方法的共享、資源的共享、市場機會的共享、信息的共享、先進技術的共享以及風險的共擔。
信息共享是實現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準確可靠的信息可以幫助企業作出正確的決策。供應鏈的協調運行建立在各個節點企業高質量的信息傳遞與共享的基礎之上,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地推動了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它可以節省時間和提高企業信息交換的準確性,減少了在復雜、重復工作中的人為錯誤,因而減少了由于失誤而導致的時間浪費和經濟損失,提高了供應鏈管理的運行效率。共享信息的增加對供應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可以做到共享信息,供應鏈上任何節點的企業都能及時地掌握到市場的需求信息和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情況,每個環節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與其他環節進行交流與共享,從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現象,消除了需求信息的扭曲放大效應。
需求驅動流程
需求驅動原理認為:供應鏈的形成、存在、重構,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場需求而發生,并且在供應鏈的運作過程中,用戶的需求是供應鏈中信息流、產品/服務流、資金流運作的驅動源。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供應鏈的運作是以訂單驅動方式進行的,商品采購訂單是在用戶需求訂單的驅動下產生的,然后商品采購訂單驅動產品制造訂單,產品制造訂單又驅動原材料( 零部件)采購訂單,原材料(零部件)采購訂單再驅動供應商。這種逐級驅動的訂單驅動模式,使供應鏈系統得以準時響應用戶的需求,從而降低了庫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庫存周轉率。
基于需求驅動原理的供應鏈運作模式是一種逆向拉動運作模式,與傳統的推動式運作模式有著本質的區別。推動式運作模式以制造商為中心,驅動力來源于制造商,而拉動式運作模式是以用戶為中心,驅動力來源于最終用戶。兩種不同的運作模式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市場環境,有著不同的運作效果。不同的運作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經營理念,由推動式運作模式向拉動式運作模式的轉變,反映的是企業所處環境的巨變和管理者思想認識上的重大轉變,反映的是經營理念從“以生產為中心”向“以顧客為中心”的轉變。
快速響應原理
快速響應原理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經濟活動的節奏也越來越快,用戶在時間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用戶不但要求企業要按時交貨,而且要求的交貨期越來越短。因此,企業必須能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作出快速反應,必須要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和快速組織產品生產的能力,源源不斷地開發出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定制的“個性化產品”去占領市場,以贏得競爭。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里,一切都要求能夠快速響應用戶需求,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僅靠一個企業的努力是不夠的。供應鏈具有靈活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通過各節點企業業務流程的快速組合,加快了對用戶需求變化的反應速度。供應鏈管理強調準時,即準時采購、準時生產、準時配送,強調供應商的選擇應少而精,強調信息技術應用等等,均體現了快速響應用戶需求的思想。
同步運作流程
同步運作原理認為:供應鏈是由不同企業組成的功能網絡,其成員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存在著多種類型,供應鏈系統運行業績的好壞取決于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是否和諧,只有和諧而協調的關系才能發揮最佳的效能。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就在于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之間的聯合與合作以及相互之間在各方面良好的協調。
供應鏈的同步化運作,要求供應鏈各成員企業之間通過同步化的生產計劃來解決生產的同步化問題,只有供應鏈各成員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保持步調一致時,供應鏈的同步化運作才能實現。供應鏈形成的準時生產系統,要求上游企業準時為下游企業提供必須的原材料(零部件),如果供應鏈中任何一個企業不能準時交貨,都會導致供應鏈系統的不穩定或者運作的中斷,導致供應鏈系統對用戶的響應能力下降,因此保持供應鏈各成員企業之間生產節奏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協調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信息的準確無誤、暢通無阻,是實現供應鏈系統同步化運作的關鍵。要實現供應鏈系統的同步化運作,需要建立一種供應鏈的協調機制,使信息能夠暢通地在供應鏈中傳遞,從而減少因信息失真而導致的過量生產和過量庫存,使整個供應鏈系統的運作能夠與顧客的需求步調一致,同步化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動態重構流程
動態重構原理認為:供應鏈是動態的、可重構的。供應鏈是在一定的時期內、針對某一市場機會、為了適應某一市場需求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當市場環境和用戶需求發生較大的變化時,圍繞著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必須能夠快速響應,能夠進行動態快速重構。
市場機遇、合作伙伴選擇、核心資源集成、業務流程重組以及敏捷性等是供應鏈動態重構的主要因素。從發展趨勢來看,組建基于供應鏈的虛擬企業將是供應鏈動態快速重構的核心內容。
供應鏈管理的運行機制
合作機制
供應鏈合作機制體現了戰略伙伴關系和企業內外資源的集成與優化利用。
決策機制
處于供應鏈中的任何企業決策模式都應該三基于網絡的開放性信息環境下的群里決策模式。
激勵機制
為了掌握供應鏈管理的技術,必須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使我們知道供應鏈管理思想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給予企業改進和提高,以推動企業管理工作的不斷完善,也使得供應鏈管理能夠朝著正確的軌道與方向發展,真正成為能為企業管理者樂于接受和實踐的新的管理模式
自律機制
自律機制要求供應鏈企業向行業的領頭企業或最具競爭力的對手看齊,不斷對產品、服務和供應鏈業績進行評價,并不斷改進,使企業能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并得以持續發展
風險機制
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合作會因為信息不對稱、信息扭曲、市場不確定性、政治經濟法律等因素而導致各種風險。為了使合作滿意,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規避風險。對風險的防范,可以從戰略層面和戰術層面分別考慮。主要措施包括:
·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加強信息交流與共享,優化決策制定
·加強激勵機制的應用
·柔性設計
·風險的日常管理
信任機制
在供應鏈企業的相互合作中,信任是基礎。如果企業間沒有信任,那么任何合作關系、利益共享等都只能成為一種愿望。因此,建立供應鏈企業間的信任機制是至關重要的。
供應鏈管理是什么意思
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商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供應商、承運人、倉儲設施、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絡結構模式。
一、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是指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以便將顧客所需的產品在正確的時間,按照正確的數量、正確的質量和正確的狀態送到正確的地點,并使總成本最低。
二、供應鏈管理的內容
供應鏈管理主要涉及到4個領域,即供應、生成計劃、物流和需求,供應鏈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的生成計劃為指導,以各種技術為支持,以互聯網為依托,圍繞供應、生產計劃、物流(主要指生產物流)和需求來實施的。
在以上4領域的基礎上,可以將供應鏈管理的內容劃分為職能領域和輔助領域。其中,職能領域主要包括采購管理、生產管理、庫存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而輔助領域主要包括設計工程、會計核算、人力資源和市場營銷等。
由此可見,物料實體在供應鏈中的流動只是供應鏈管理的內容之一。除了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運輸問題和實物分銷外,供應鏈管理還包括戰略性供應商和用戶等合作伙伴的關系管理、供應鏈產品需求預測和計劃、基于供應鏈的用戶服務和物流(運輸、庫存、包裝)管理等內容。
三、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
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橫向一體化”的管理思想
“橫向一體化”又稱水平一體化或整合一體化,是指企業收購或兼并同類產品生產企業以擴大經營規模的策略!皺M向一體化”的管理思想強調企業狠抓核心資源,以提高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有助于保持和強化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關系。
(二)系統思想
系統思想強調把供應鏈看成是一個整體,而不是由采購、制造、分銷、零售等構成的一些分離的功能模塊。
(三)合作性競爭
合作性競爭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與過去的競爭對手相互結盟,共同開發新技術,成果共享;二是將過去由本企業生產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給供應商,雙方合作,共同參與競爭,這實際上也提現出核心競爭力的互補效應。
(四)以顧客滿意度為目標
讓最終顧客滿意是供應鏈全體成員的共同目標。供應鏈節點企業可以通過降低產品價格,改善產品質量和提高服務水平等措施來增加顧客所期待的那部分“價值”,從而提高顧客滿意度。
(五)追求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工作流和組織流的集成
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總成本,包括采購成本、運輸成本、庫存成本等。這就需要節點企業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大道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工作流和組織流的集成。
(六)借助信息技術實現管理目標
供應鏈管理中常用的信息技術有條碼技術、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等。這些信息技術在供應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用信息技術實現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決條件。
(七)更加關注物流企業的參與
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物流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縮短物流周期比縮短制造周期更為關鍵。供應鏈管理強調的是一種從整體上響應最終用戶的協調性,沒有物流企業的參與,這一目標無法實現;
【供應鏈管理基本原理及運行機制】相關文章:
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金融的關系10-25
企業供應鏈的管理05-28
供應鏈的采購管理06-20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06-01
供應鏈管理的優化07-07
供應鏈的風險管理09-11
供應鏈的管理與優化05-29
項目管理對供應鏈管理的作用07-22
企業供應鏈的采購管理07-24
供應鏈管理理念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