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奇異的琥珀》公開課教案
琥珀是距今4500—9900萬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樹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稱為“琥珀”或“松脂化石”。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小學語文《奇異的琥珀》公開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要求
1.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及作者的想象依據,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重點難點
1.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
2.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及作者的想象依據,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課時 兩課時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①“約摸”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段導讀:第1自然段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久遠。
一個夏天,太陽暖暖地照著,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綠葉在樹頂上颯(sà)颯地響。 [②這句話的描寫方法是什么?作用呢?]
段導讀:第2自然段說明當時炎熱的環境,為下文“松脂掉下來”作了鋪墊。
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后來,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那里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可以聞到一股松脂(zhī)的香味。 [③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段導讀:第3自然段講小蒼蠅出場,在松樹林中飛舞。
那個小蒼蠅停在一棵大松樹上。它伸起腿來撣(dǎn)❶撣翅膀,拂拭(shì)那長著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它飛了大半天,身上已經沾滿了灰塵。[句導讀:“停”“撣”“拂拭”寫出小蒼蠅一心一意地在打扮自己,可想而知,它當然沒有注意到別的事物。]
段導讀:第4自然段寫小蒼蠅在一棵大松樹上停歇著。
忽然,有個蜘蛛慢慢地爬過來,想把那蒼蠅當做一頓美餐。它小心地劃動長長的腿,沿著樹干向下爬,離小蒼蠅越來越近了。 [④這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什么?]
段導讀:第5自然段寫一個蜘蛛發現了蒼蠅,打算吃掉它。
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陽光里閃閃地發出金黃的光彩。 [⑤這兩句話在文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段導讀:第6自然段講“火熱的陽光”“滲出松脂”,介紹了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
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句導讀:“剛好”說明事件發生得非常巧合。就在蜘蛛還沒來得及撲住蒼蠅,而蒼蠅也沒來得及飛走的一剎那,事情突然發生了,促使了這塊奇異琥珀的形成。]
段導讀:第7自然段講正當蜘蛛撲向蒼蠅時,它倆一塊兒被松脂包在里面了。
小蒼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句導讀: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黃色的淚珠”,非常形象,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似乎是在為兩只小蟲的悲慘命運而嘆息。]它們前俯后仰地掙扎了一番,終于不動了。
段導讀:第8自然段生動地描述了被包在松脂里的兩只小蟲掙扎時的狀態。
松脂繼續滴下來,蓋住了原來的,最后積成一個松脂球,把兩只小蟲重重包裹在里面。
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⑥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成千上萬只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 [⑦“誰也不會想到”這句話能去掉嗎?為什么?]
后來,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逼近那古老的森林。[句導讀:這是講地殼變動?茖W家根據地殼變動的原理推測出琥珀的形成過程。]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沒了。波浪不斷地向樹干沖刷,甚至把樹連根拔起。樹斷絕了生機,慢慢地腐爛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
段導讀:第11自然段描寫了大地發生了桑田滄海的變化,松脂球被埋在泥沙中。
又是幾千年過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❷。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生動地描述了這塊奇特的琥珀形成的過程,具有很強的趣味性。
海風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
段導讀:第13自然段講海浪把泥沙卷到岸邊,預示著泥沙深處的琥珀也能被沖到岸邊。
有個漁民帶著兒子走過海灘。那孩子赤著腳,他踏著了沙里一塊硬東西,就把它挖了出來。
段導讀:第14自然段寫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來,“這是什么?”
他爸爸接過來,仔細看了看。
“這是琥珀,孩子。”他高興地說,“有兩個小東西關在里面呢,一個蒼蠅,一個蜘蛛。這是很少見的。”
段導讀:第15~17自然段講孩子問父親硬東西是什么,父親告訴他是一塊奇異的琥珀。
在那塊透明❸的琥珀里,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❹。 [⑧這句話能去掉嗎?為什么?]還可以想象它們當時在黏稠(nián chóu)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⑨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段導讀:第18自然段詳細描述了琥珀里兩只小蟲的形態,指出了作者想象琥珀形成的依據。
第二部分(第13~18自然段):講述了這塊琥珀被發現的經過,點出了想象琥珀形成的重要依據。
1.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2.通讀課文,從總體上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及文章的寫作思路。
3.引導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簡要寫出琥珀的形成過程。
琥珀資料圖片;語文課件。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出示琥珀的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是的,琥珀是一種淡黃色或紅褐色的裝飾品。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2.本課就向我們介紹了琥珀的形成過程。(板書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為什么說是“奇異的”呢?讓我們去看看課文吧!
二 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以及不好理解的詞語。
2.教師正音:“珀”字讀pò,不要讀bó;“脂”讀zhī,不要讀zhǐ;“湃”讀pài,不要讀bài。
易寫錯的字:“澎”字中間部分的“士”不要寫成“土”;“湃”字中的“拜”字左邊不要多一橫,右邊不要少一橫;“黏”字左邊筆畫較復雜,左半部不要丟掉中間的一撇一點,不要把下面寫成“水”。
3.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
約摸:大約,估計。
颯颯:擬聲詞,形容風、雨的聲音。
熱辣辣:形容熱得像被燙著一樣。
淹沒:(大水)漫過;蓋過。
前俯后仰:形容身體前后晃動的樣子。
黏稠:像膠水那樣又黏又濃的樣子。
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遠古:遙遠的古代。
4.想一想課文大意。
主要寫的是人們根據一塊奇異的琥珀推測出它是怎樣形成,怎樣發現的,以及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是一篇說明文。
理清課文層次,課文共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寫這塊奇異的琥珀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第13~18自然段):寫這塊琥珀被發現,點出了想象琥珀形成的重要依據。
三 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第一部分,采用不同的方式簡要寫出琥珀的形成過程。例如,列表格、畫箭頭、寫小標題、文字敘述等。
2.說一說文中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
在十分巧合的情況下,一只正捕食蒼蠅的蜘蛛同蒼蠅一起被松樹上滴落的松脂粘住或包住,漸漸形成一個松脂球,蒼蠅和蜘蛛被裹在里面。千百年后,經過滄海桑田的變化,森林逐漸被淹沒。松脂球沉到海底,被層層泥沙掩埋。泥沙越積越厚,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經過上萬年的演變,松脂終于變成了化石。
3.現在,讓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這個奇異的過程的吧。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4.琥珀形成的條件是什么?
學生交流總結:
(1)必須是炎熱的夏季,必須是老松樹,這樣才會滴下較多的松脂。
(2)必須在蜘蛛撲過來的那一剎那,不然只會包一個昆蟲,或者一個沒有。
(3)樹林的不遠處必須有海,這樣地質變遷時才會形成化石。
(4)必須要很長的時間,形成化石。
5.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找出文中的句子。
海風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
有個漁民帶著兒子走過海灘。那孩子赤著腳,他踏著了沙里一塊硬東西,就把它挖了出來。
6.琥珀有什么價值呢?
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說了它的價值,我們可以從琥珀中了解很多關于遠古的事情。
四 課堂小結
1.學生默讀課文,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2.師:同學們,我們這節課了解了琥珀的形成過程和它的價值,可還有個疑問沒有解開,你知道是什么嗎?
生:為什么說是“奇異”的琥珀。
是啊,為什么呢?請大家帶著這個疑問,課下討論交流,咱們下節課再來解決這個疑問。
1.讓學生欣賞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2.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了解琥珀的科學價值,并通過交換詞語位置和去詞練習讓學生體會科學小品文在遣詞造句上的嚴謹、準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深入了解課文中這塊琥珀的奇異之處及琥珀的形成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
重點語句的幻燈片。
一 回顧初讀內容
1.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種化石,它叫什么?(琥珀。)
誰能簡單地向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琥珀?
2.課文圍繞琥珀寫了哪些內容?(形成、發現、樣子和價值。)
3.作者把文中寫的這塊琥珀稱為“奇異的琥珀”,“奇異”是什么意思?你們課下是如何交流的?
跟尋常的不一樣,奇怪而特別,與眾不同,令人驚奇而詫異。(板書:與眾不同、令人驚異)
二 深入學習課文
1.透過“樣子”,感受奇異。
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塊琥珀,它奇異在哪兒呢?
(1)相繼出示圖片和文字,指讀。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象它們當時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2)交流“奇異”之處:
“兩個小東西”:蒼蠅和蜘蛛,是一對天敵,同處一室,實屬不易。
“仍舊好好地躺著”“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完好無損,清晰可見,就像是昨天剛發生的事一樣,不得不為之驚嘆。
(3)帶著驚異之意,我們再來讀讀這幾句話。指讀、齊讀。
2.揣摩“形成”,感受奇異。
今天,我們不妨跟隨科學家們,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探索奧秘的科學精神,以文字為依托,去想象一下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
(1)在上節課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再次認真默讀課文的第一部分,完善你的想象,然后講給大家聽。
(2)這塊琥珀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誰先來講一講松脂球是怎么形成的?
(3)指名講:在聽講的時候可以在書上做一些標記,誰知道做什么標記?(精彩之處、遺漏之處、不明之處。)
為什么要做標記?(為評議作準備,免得遺忘。)
(4)聽后評議:針對精彩之處、遺漏之處、不明之處談出自己的看法。
時間漫長:約摸一萬年。
自然環境:夏天正午陽光強烈,樹林中高大的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松脂不斷地往下滴。
主人公:蒼蠅一心一意打扮自己,心情愉悅。蜘蛛一心一意尋找美食,神情專注。
(5)他剛才的講述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他哪兒講得繪聲繪色、富有情趣?
(體會生動形象語句的表達效果)
大家把這樣的句子找出來,有聲有色地讀一讀吧!
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了,松脂球就能形成了嗎?(還要有一個恰當的時機。)
這個時機在什么時候出現了?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誰來讀讀第7自然段?聽后談感受。(抓住“剛好”一詞,感受“瞬間巧合”之奇異)
(6)“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都過去了,這時為什么又提到蒼蠅和蜘蛛,而且是“成千上萬”只?(點明這塊琥珀的魅力之所在——太少見了。)
(7)自己練習完整地講一講松脂球的形成過程。
松脂球又是如何變成化石的呢?
地殼變化:淹沒在泥沙下面。
時間漫長:又是幾千年。
3.談論“發現”,感受奇異。
一個“巧”字貫穿了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那它的發現是否也存在著一種巧合呢?
自讀第二部分之后進行交流。
4.分析“推測”,感受奇異。
(1)這種種巧合給這塊琥珀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感嘆它本身“奇異”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在為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感到驚奇呢?指讀第18自然段:能夠從哪兒感受到?(“可以推測”“可以知道”。)
(2)“推測”的意思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科學家們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知道自己已有的知識、琥珀的樣子和發現琥珀的過程,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
科學家們就是依據這些,進行了合理的想象和推測。
(3)我們再來看看描寫琥珀樣子的語句,和前文中的哪些描寫相吻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想象和推測要有科學依據,不能憑空瞎想。)
作者的這段描寫也是很有層次的,我們不妨試著把它背下來吧!
三 揣摩寫作特點
1.這是一篇說明文,與你以前讀過的說明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有很多生動形象的語言,富有文學色彩,動植物富有人情味……
2.本單元也要求我們寫一篇說明文,到時可以采用這種寫法試一試,一定會有不錯的效果。
1.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多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
2.教師應將板書與學生記筆記的時間有機結合,提高效率。
3.課后布置小練筆,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寫一篇童話。
1.看拼音,寫詞語。
2.比一比,組詞語。
3.你知道文中的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嗎?
4.對比閱讀:找找課文與《黃河象》的異同點。
柏吉爾(1804~1882) 德國作家。著有《烏拉波拉故事集》《活動》《愛的代價》《琥珀的故事》等。
本文是根據柏吉爾的《烏拉波拉故事集》中的故事改寫的。從大體上看,本文屬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講故事的形式出現,使本來較為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得如此生動有趣,吸引了許多小讀者,所以也有人說《烏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話。
《烏拉波拉故事集》是一本集聚科學知識與想象情節于一體的可讀性非常強的科普讀物,一共由十五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組成,包含的范圍相當廣泛,是一本內容通俗易懂、文字生動活潑的科普著作集。
琥珀 深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裝飾藝術品。琥珀是由千萬年前的植物所分泌出來的樹脂,經過地殼變動而深埋地下,逐漸演化而成的一種天然化石。
黃 河 象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里,陳列著一具大象的骨架,這就是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長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裝起來的?,前端是三米多長的大象牙,接著是頭骨和下頜,甚至連很難發現的舌骨也保存著。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現史上是很少見的。人們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頭大象正在昂首闊步向前跑。那么,這頭大象的化石骨架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約二百萬年前的一天,碧空萬里無云,太陽炙烤著大地,蒿草叢似乎要燃燒起來了。遠處,幾棵櫟樹呆立不動,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鴕鳥走來走去。一條彎彎的小河緩緩地向東南流去,岸邊盛開著一簇簇美麗的鮮花。
一群大象,在一頭老年公象的帶領下,撲踏撲踏地從遠處走來了。疲勞和干渴,把它們折磨得有氣無力。一望見前面有一條小河,它們就高興地跑起來。
老象跑在前頭,最先來到了河邊,它伸長了鼻子去吸水?墒呛铀艿,它夠不著。它想,要是跨進水里,美美地飽喝一頓,再洗個澡,那有多好哇!于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沒想到它的右腳正好踩在一塊橢圓的石頭上,石頭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腳來不及往回收,一下就踏進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進去。又爛又軟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這樣重的老象呢?老象側起身子使勁掙扎,但是越掙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頭呼救,但是水立即向它的嘴里猛灌進去。
緊跟在后邊的象都停住了腳步,驚恐地望著在淤泥里掙扎的老象。它們嚇得顧不上喝水,呆呆地站在岸邊,又毫無辦法……
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終于不能再動彈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象被河水沖積的泥沙掩蓋起來。它的尸體腐爛了,骨骼和大牙慢慢地變成了石頭一樣的東西。
二百萬年間,大地起了巨大的變化,往日的草原上升為高原,一座座山嶺聳出了地面,在老象安息的地方出現了一條新的大河——黃河。又不知過了多少萬年。1973年的春天,甘肅省幾個農民在這里挖掘沙土,忽然發現沙土中有一段潔白的象牙。他們立即向上級報告。后來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揮下進行發掘。化石全部露出來了,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頭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站在沙土里,腳踩著礫石。從它站立的姿勢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間的情景。從它各部分骨頭互相關聯的情況可以推想出它死后就在原地沒有被移動過,所以能保存得這樣完整。
因為在黃河邊出土,這頭大象被命名為“黃河象”。
【小學語文《奇異的琥珀》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公開課《陽光》教案01-23
小學語文《詹天佑》公開課教案01-23
小學語文公開課教案《球王貝利》01-23
小學語文《畫風》公開課教案(精選12篇)12-28
2017年小學語文公開課《秋天》教案01-23
2017年小學語文公開課《觀潮》教案01-23
小學語文公開課《阿德的夢》教案01-23
小學語文公開課《怒吼吧,黃河》教案01-23
語文公開課教案《爭吵》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