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小學語文公開課《觀潮》教案
觀潮是蘇軾在臨終之時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道偈子。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小學語文公開課《觀潮》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
要求 1.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注意積累詞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重點
難點 1.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
2.通過重點語句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教學
課時 兩課時
觀 潮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①這句話突出了錢塘江大潮的哪兩個特點?]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農歷❶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縣的鹽(yán)官鎮,據(jù)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句導讀:這兩句交代了觀潮的時間、地點。]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臥❷在眼前。[句導讀:這句中“橫臥”一詞形象地寫出了錢塘江的姿態和氣勢。]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 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❷霧。[②為什么作者不直接寫“潮水”,而寫此刻“江面上很平靜”?] 鎮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yì)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③“早已人山人海”說明了什么?]大家昂(ánɡ)首東望,等著,盼著。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出了潮來之前江面上的景象和觀潮人的心情。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 ❹雷滾動。[句導讀:未見其形,先聞其聲,該句用先聲奪人的描寫手法,用“悶雷滾動”暗示了錢塘江浪潮的氣勢磅礴,為后文的描寫埋下伏筆。] 頓時人聲鼎沸(dǐnɡ fèi),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我們踮(diǎn)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④此處“一條白線”指的是什么?為什么潮水會是“一條白線”呢?]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ɡuàn)江面。[句導讀:寫出了“白線”的變化,用“橫貫”一詞比上文的“橫臥”更有氣勢。] [⑤“白線”有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⑥這幾個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什么?]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描繪了大潮到來時的壯觀景象。
霎(shà)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涌來,江面依舊風號[háo]浪吼。[句導讀:這一句寫了潮頭雖然西去,可是余波依舊氣勢宏大,更能突出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過了很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堤下,江水已經漲了六七米高了。[⑦從哪兒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描寫了潮頭過后,江水漲了六七米高的景象。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初步了解本文的寫作順序。
請學生課前查找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是什么樣的。
學生甲:海水漲潮時,浪頭特別大。
學生乙:海水漲潮時,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里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宏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墻。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么這里的大潮如此與眾不同?(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等。)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第6課就寫了一次觀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自讀課文,根據生字表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交流: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
3.反饋學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隨時糾正讀音。
鹽 據 臥 塔 沸 震 吼 漲
(2)多種形式認讀:帶讀、比讀、分組讀,結合生活理解詞語。
鹽官鎮——鹽
你知道生活中“鹽”的作用嗎?
據說——據
(出示課文句子)據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
用自己的話解釋“據說”的意思。
橫臥——臥
臥就是躺著、趴伏的意思,你能做一做這個動作嗎?
人聲鼎沸——沸
你感覺到人的聲音怎么樣?
(3)書寫指導。
、偎:注意別忘了寫右邊口字上的小“橫”!、诜:右邊不是兩“豎”,是一豎撇和一豎。
三 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即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
2.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3.課文可以分幾部分。
(1)指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一個內容?(第2自然段寫“潮來前”,第3、4自然段寫“潮來時”,第5自然段寫“潮頭過后”。第2至第5自然段具體寫人們觀潮前后的情景和大潮的壯觀,學生易掌握。難點在于第2至第5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的關系,第1自然段是概括地講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與下文是先概括后具體的關系。)
(2)討論明確分幾部分,說明理由。(全文按先概括后具體的結構形式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出了潮來之前江面上的景象和觀潮人的心情。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描繪了大潮到來時的壯觀景象。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描寫了潮頭過后,江水漲了六七米高的景象。
4.分段讀課文。
四 小結
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被稱為“天下奇觀”?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1.結構復雜、容易出錯的生字應給出適當的提示。如:“蒙”中間的短橫不能丟,在文中讀méng,并點明另兩個讀音:mēng和měng;“恢”中“忄”與“火”的書寫原則是先兩邊后中間;“昂”下左部不能多點或撇。
2.課文語言生動優美,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宜多讀,還要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字詞的含義。如:“天下奇觀”中的“奇”,“橫臥”中的“臥”。
3.抓住時間詞,引導學生理清寫作順序,把握全文。
1.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文中重點句子,錢塘潮的視頻資料。
一 導入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你了解到了什么?(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張開你想象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吧。
二 學習課文
1.講讀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談到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你知道什么是“天下奇觀”嗎?這個“觀”與“觀潮”的“觀”有什么不同?
(天下奇觀是指世界上不同一般的景象。兩個“觀”是不同的:“觀潮”的“觀”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
(2)師生對讀。
師:因為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生:所以吸引了無數的人前來觀看。
2.講讀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潮來前錢塘江江面的景象。)
(2)學習潮來前(第2自然段)錢塘江江面的景象,體會觀潮人的心情。
①讀中找:邊讀邊在書上畫出描寫“潮來前”江面的景象及人們心情的句子。(用不同符號標出)
、谧x中聽。(邊聽邊答)
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
重點句一:“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引導學生感受潮來前江面上的平靜。
重點句二:“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從這句中可以體會觀潮人的急切心情。
、坌〗Y:此時的江面如此平靜,人們翹首盼望,讓我們共同觀望潮來時的景象吧!
3.講讀第三部分。
(1)感受潮來時的壯觀景象。(精講課文第3、4自然段)
、倏翠浵窦ぐl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
如果你們就在觀潮的人群中,心情會怎樣?潮來時,哪兩點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②進一步體會潮的聲大、浪高這兩點。指導學生自讀第3、4自然段。找出三處寫潮來時的聲音和四處寫潮的樣子的語句。
、壑甭暋T趯W生找出后,指導學生用書中的詞語概括其聲的方法,聲音像什么?響聲怎樣?(聲音像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響聲如同山崩地裂。)
板書: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苤毙巍S蒙鲜龇椒,準確地概括出潮形,并板書:一條白線、拉長變粗、白色城墻、白色戰馬。同時,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補充有關大潮形成的資料)
、菝髌湫。觀察黑板上板書的詞語,說說從潮的聲和形的變化可以看出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潮的。(按由遠及近的順序)
還能找出表示這一觀察順序的詞語嗎?
(遠處、過了一會兒、水天相接、向我們移來、再近些、越來越近。)
、薨殉眮頃r的聲、形,有條理地說一說。先讓全班同學按板書自己練說,再加上表示觀察順序的詞語。
(2)作者寫得特別好,那么他是怎么寫的呢?
(按一定順序:遠→近;抓住潮來時的特點:聲大、浪大,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的。)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舉例說明。(如“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既有聲又有形,極為恰當、生動地說明后浪涌前浪,一排剛過一排又緊接著,說明氣勢大、速度快,給人以勢不可當之感。又如“白色城墻”色形兼具地說明浪高,直立向前推,可見潮水是洶涌而來。這不是一般的浪,是罕見的浪,潮也是罕見的潮。)
(3)激發情感。(再看錄像)
提示:想象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錢塘江大潮聲巨大,浪罕見,令人又驚又喜。請同學們體會這種感情,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第3、4自然段,評讀。
4.講讀第四部分。
(1)還能從課文中哪兒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學生讀第5自然段體會)
抓住要點,適時點撥:“霎時”表示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余波涌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恢復平靜后,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
(2)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讓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三 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江大潮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怎樣向不了解錢塘江大潮的游客介紹它呢?
2.(放錄像)編導游詞,然后向同學們介紹。(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1.結合課本上的兩幅圖畫,理解“平靜”“浩浩蕩蕩”“山崩地裂”,想象潮水的變化和聲勢。
2.第3、4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應以讀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讀中體悟,并及時評議。
3.錄像的運用要恰到好處,不能隨意、過多地播放,使學生沉溺其中,這樣反而會沖淡對課文的興趣。
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2.不改變句子的意思,把加點的詞語換一個說法。
(1)他凝視著墻上的那幅國畫。(注視)
(2)我依照媽媽的話又重新做了一遍。(按照)
(3)下雨了,警察叔叔仍舊指揮著來來往往的車輛。(仍然)
(4)那條白線很快地向前移動,逐漸拉長,變粗。(漸漸)
3.請你結合文中的語句簡單描述錢塘江大潮的變化過程。
4.除去文中直接描寫錢塘江大潮的語句,你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奇特”?
“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頓時人聲鼎沸”“人群又沸騰起來”這些地方,從觀潮的人數之多和人們高漲的熱情中也可看出大潮的“奇特”。
錢塘江涌潮的成因
雄偉壯觀的錢塘江潮的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像半島似的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千米,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千米,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于江面迅速變窄,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來,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著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的涌潮。
【小學語文公開課《觀潮》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公開課《陽光》教案06-21
小學語文《奇異的琥珀》公開課教案06-22
小學語文《詹天佑》公開課教案06-22
小學語文公開課教案《球王貝利》06-21
小學語文《畫風》公開課教案(精選12篇)05-13
四年級語文上冊公開課《觀潮》教學設計05-16
小學語文公開課《倔強的小紅軍》教案03-21
小學語文公開課《阿德的夢》教案06-21
2017年小學語文公開課《秋天》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