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級管理難題:如何管理知識精英?
管理者的職責就是本著“抱團打天下”而不是“包打天下”的原則,積極組織團隊成員思考與研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界級管理難題:如何管理知識精英?,歡迎大家分享。
如何管理知識精英?
這是一個世界級的管理難題
面對知識精英,我們很多管理者幾乎是管理上的“白癡”。德魯克《管理:任務、責任、實踐》一書的核心,就是探討其中的答案。
直至今天,別以為一切已經搞定,別以為我們已經學會了對知識勞動者的管理。再重申一遍,我們不要以為已經學會了對他們的管理,不要盲目樂觀。真的不能認為自己在“管理甚至領導”一個精英團隊。這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也許我們中的許多人花一輩子的精力,未必一定學會對知識勞動者的有效管理。
現行教育體制的缺陷,至少沒有讓精英明白自己只是“高素質的普通人”,基本上不懂“人事”。一旦進入產業社會,“高薪低能”的狀況,令他們備受折磨,其中有許多人或一蹶不振,或裝模作樣混日子。
一旦出現人際關系的麻煩,沒有自拔的智慧與心理素質,往往不會給自己找臺階下;甚至日思夜想、沒完沒了地尋找理由、事實與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與無辜。知識分子一旦撕破臉,可能一輩子都糊不上。所以人們不愿意同文人騷客打交道,不爽。
公司需要一批覺悟了的管理者,依靠精神的力量,以更大的思維規模,更強的心智模式,以及更強的人格魅力,去籠絡精英們的情感,駕馭他們的心靈。只有通過“同構精神境界”,引發“思想共振”,才能打動知識分子。管理者如果不能觸及到團隊成員的心靈,是不會迸發出熱情的。不要以為“聊表心意”,就能觸及他人的心靈。
放棄“使用權力”,爭著比傻
管理者要學會徹底放棄依靠“權力”,放棄對精英團隊進行“科學”管理的企圖。萬不能依賴權力與控制系統,操縱與駕馭知識勞動者;尤其不能像個建筑施工隊的領班那樣,按工程進度進行“派活”,施以嚴格監控。
知識分子本質上是自我引導的,即便是新兵,也不能對其指手劃腳,以“指揮與命令”的方式展開管理。要小心翼翼地保護他們的自尊,迎合他們的民主意識;讓精英們能看到組織起來的威力,體驗到協同的價值;進而,把精英們變成自覺的戰士。舍此不可能建成一個精英團隊。
與精英們在一起工作是“爭著比傻”的過程。千萬不要自作聰明,尤其不要裝模作樣;當你打算拿架子、端起來的時候,得弄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弄清楚在別人心目中的實際地位,拿捏不好,相互折磨的過程就立即開始,沒頭沒腦,愈演愈烈。
也許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等級結構”,依靠手中的權力駕馭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很快獲得“秩序與效率”,使管理者從現在的“人事壓力”中解脫出來。然而,一旦這些精英們感到失去了足夠大的成長空間時,結果一定是“武大郎開店”,組織的未來隨之葬送。我們如果采用科層制,建立權力組織,無疑是在做“犧牲未來前途,謀求現實效率”的傻事。
組織中確實存在著一種“無形”的力量,不斷迫使我們屈從,把組織的結構固化,形成等級結構條件下的秩序。這是十分令人擔憂的事,如果我們屈從,意味著沒有未來;如果我們不作出反應,何以能夠減緩來自于管理者傳遞過來的人事壓力。
我們非常理解一些管理者特別是基層管理者的現實處境,不僅要完成向專業化轉化,同時還要完成向職業經理人轉化。然而,離開了組織或職務權力上的支持,去面對一群源于書生的精英,無論你多么兢兢業業,結果往往難盡人意,但我們不能因此而“依賴權力”。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就是改變觀念與提高能力;改變管理者的觀念,提高管理者的能力。這是世界級難題,每一個精英型組織都必須接受這一挑戰與考驗,都得過這一難關。
扮演“管理角色”
傳統組織管理者是“臨駕”于團隊成員之上,形成“職務”等級。知識精英型組織的管理者必須從原有的“職務等級”中走出來,以自己的實際能力和長處,完成在項目團隊建設中的角色定位。必須從自己的職業生涯的“系統動態”全過程、從團隊的實際協同過程中,逐漸認清自己的價值所在,或扮演管理協調者的角色。
要逐漸地完成這種轉化,管理者是團隊中一個“平級”的成員,扮演著“管理協調責任者”的角色。我們的精英團隊將是“扁平化”的,精英團隊也將隨之完成在經營與管理上的“自治”。精英團隊將依靠自己內生的力量,直面客戶與市場,深化團隊的能力與秉性。
團隊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團隊運作的有效性與團隊成員的成長性。團隊運作的有效性,在于“專長發揮基礎上”的有效協同;團隊成員的成長性,在于“思想互動基礎上”的智慧愉悅。
團隊建設的價值就是讓一批各有所長的人,能夠通過團隊化運作,揚長補短,有效地協同起來,放大能量,產生協同效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依靠團隊,到達成功的彼岸。與“權力組織”相對應的就是“責任組織”,責任組織強調的是在共同責任基礎上的有效協同,實現組織的目標與任務,同時滿足個人的成長需求與利益上的需要。
承擔“共同責任”
作為知識精英型組織,未來的風險在于,是否能夠留住足夠多的一流的“經驗獲得者”或專業領域的“悟道者”。唯一能避免這一風險的方法就是,盡早地學會把事業成敗的最終責任,賦予全體精英分子或精英團隊;使他們真正認同這是共同的事業,使他們沒有理由背離或背叛自己的事業。
善待精英分子,不是“三顧茅廬”的歷史故事;否定權力結構,不是“理想主義”的未來夢想。這必須成為我們現實的行動,成為我們的價值立場與做事原則。我們不能把管理職務變成“組織的權利”與“組織的地位”;我們不可能把公司當成管理職務擔當者的“掙錢機器”。我們必須不斷地開放各等級管理職務,把各管理等級職務明確為“責任”。賦予更有胸懷、更有智慧的頂尖人才,以更高的管理職務,以及更大的責任。否則,我們無法讓所有聰明絕頂的精英們相信,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
落實“成長責任”
知識精英們之所以能夠努力工作與學習,完全是因為他們“以為”在組織能快速成長、能學到真本事。我們要把他們承擔“自我成長”責任的熱情,引導到團隊的目標任務上去。這是《組織行為學》的基本假設,恐怕是對的。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認為是對的。這樣的“管理實踐”一定能為中國的產業界與教育界培養出一批真正的行家,至少我們可以知道《組織行為學》錯在哪里;弄不好,無心插柳,成為大學問者。
每個管理者必須懂得通過“關注人”而不是“關注事”來履行職責,搞不定人就搞不定事。我們每一個管理者要真心實意幫助一個團隊成員、尤其新兵找到感覺、進入狀態,要用人所長。沒有人會拒絕真誠而善意的幫助與提攜,沒有人會故意與他人作對,除非此人品格上有問題,那就請他離開。如果團隊成員的“品格”沒問題,但思想不活躍,彼此不互動,心靈不默契;或無所適從、毫無方向感等等。那么,管理者需要檢點自己,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管理者應該創造各種機會,讓更多的成員在更多的專業領域或方面一試身手,并從中發現誰有什么樣的潛質;幫助有望或期望出人頭地的能人與強者脫穎而出,幫助每一個精英早到組織中的位置。
面對有頭腦必然有個性的新隊員,管理者必須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取得相互信任是關鍵,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謹防以簡單生硬方法讓人就范,反受羞辱。要像“馴馬師”一樣,小心翼翼地去接近“烈馬或野馬”,千方百計加強溝通與交流,充分表達出你的誠信并使之確信無疑;然后,才能開始下一個進程,直至學會駕馭良駒。
精英分子是很敏感的,往往會無端從別人的姿態上進行推理;一旦認定別人在裝腔作勢,就開始防范,唯恐太尊重別人。因此,與精英分子打交道,要懂得“個人品牌管理”。不然,遇到高手,應用起“馬太效應”來,“越有越給予,越無越剝奪”,會把人逼瘋的。
每個人承擔責任的能力與意愿,與成長的機會相聯系。反之,越沒有機會、或越不給予機會,越難以駕馭,越難以調動積極性,于是,就越需要權力來駕馭;勢必造成組織結構的固化,有背我們的價值立場。管理者不應該成為組織中的“擋道者”;而應該成為“舉薦者”或“提攜者”,為組織結構的柔性創造條件。
提升“成員價值”
管理者的職責就是本著“抱團打天下”而不是“包打天下”的原則,積極組織團隊成員思考與研究。公司未來的基本組織形態,將有一群“學習型創新團隊”所構成。
管理者短期的經驗或體驗,根本不可能成為“悟道者”;不可能開啟自己的智慧與思想源泉。如果我們只能依靠別人思想的“活水源頭”,使自己的“思緒之潭”不斷得到清澈;那么,被組織中別人超越,甚至被新成員超越,是很快的事。
這是客觀現實,每個管理者都要積極依靠團隊的力量,讓自己也讓成員開動腦筋,深入思考,相互交流;有時還要進行“跨團隊”交流,主動征求組織內“學有專長”人的意見,所謂“群策群力”。千萬不要自信過頭,自我封閉;千萬不要太在意一時的成就和能力。如果不能正確估計自己,那就會封閉自己,心胸不開闊,氣度出不來,難以悟道,不能練就“葵花寶典”;只能自宮,只能以武功高強自居。
組織要主張依賴“精神素質”最強的人來發展共同的事業,寄希望于精英們能夠開闊心胸,以不斷開放的心態,獲得“向一切人與一切事”學習的本領,依靠學習能力,進而貢獻能力,確保自己在組織中的應有地位。
我們并不認為管理者必須樣樣都拿得起來,樣樣比隊員都行,才能服眾,才能使團隊組織有效,以及項目獲得成功。“蜀中無大將”,以及蜀國37年而亡,表明諸葛亮管理的失敗;這也許是“團隊建設”取代“權威管理”的歷史邏輯。“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成功,其項目經理不是科學家或頂尖專家,不是權威,而是一個普通的“管理協調者”;這充分表明現代管理的有效性,并不取決于職務上的位勢,也不取決于專業上的權威;現代組織的管理者可以成為一種角色。
提高“個人理性”
組織建設的理性化過程,必然使成員的受控程度提高,所謂天堂是自由美好的,走向天堂的路是由一系列令人厭惡的規則或約束鋪墊的;必然會引起成員的緊張,以及抑制成員的成長;最終使組織不可能在更高的能級與量級上,保持高效率運行。這是許多中國企業,不得不背離原有的業務體系以及人才隊伍,走向不相關多元化,導致進一步失效的根本原因。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在提高組織的理性同時,同步發展成員的個人理性,兩者相輔相成;直至個人理性達到一定的程度,個人的職業化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組織將依靠一批自覺的戰士或悟道者,依靠組織氛圍或企業文化,而不是管控系統,維持更高的整體運行效率,制度性規范進而組織理性才可以逐漸弱化。
個人理性強調的是“職業化”,包括責任心與專業性。責任心強調的是承擔責任的意愿、姿態與實際貢獻;強調的是職位價值的發揮程度。專業性強調的是承擔責任的能力;強調的是在分工協作體系或團隊協同中,個人在“專業素質與技能”上的水準與量級。成員應該像職業球星一樣,訓練有素,依靠自己的球藝,與團隊成員展開默契而有效的協同;依靠嫻熟的技藝,以及認真而執著的姿態,贏得團隊成員的青睞,以及觀眾的滿意;從而贏得個人價值的回報與個人的地位。
要徹底擺脫“等靠要”的思想或意識,提高自己的理性,按組織成果最大化、對團隊貢獻最大化、個人價值最大化,以及個人才干提升最大化的目標,努力工作、積極協同。在這方面知識精英也要耐得住寂寞,要勇于付出,耐不住寂寞成不了大事。圣雄甘地一生為人處世的準則是“樂于舍”,有人說成功并不難,只要不斷收受、不斷獲取即可;悟道很難,成就更難,必須不斷放棄。
與“個體理性”直接相聯系的是,要盡量避免“以個人的是非為是非”,即便是公司的領導人也不能這樣;要盡量要減少“人的主觀隨意性”。隨著業務、進而組織體系的迅速發展,每個人的貢獻與價值將趨于多樣性與復雜性,使我們根本不可能依靠“個人意志”,解決公正評價問題;所謂“質上不同量上無法比較”。否則,個體的理性化程度就不可能提高;可能的倒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現象,進而,以人劃線、拉幫結伙、玩弄權術以及政治過程的發生。古代科舉制及監察制的失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客觀公正的化身”,企圖依靠個人意志和主觀評價來決定他人的命運,用不了多久,必然“豪門多權貴,高官無寒士”。
必須導入“市場競爭法則”,使每一個成員都處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之中;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組織中“人的理性”。依靠市場競爭的壓力與機會,激勵與約束團隊成員的行為,牽引或迫使每一個人成長。而不是主要靠個別人主觀價值評價,來驅使人的行為,調動人的積極性。
成員在團隊之間的流動,逐步從“申請批準制”向“自由轉會制”轉化;團隊也將從組織安排或領導任命,逐步過渡到“自由組合”與“競爭上崗”;這就是“職業化理性”。
迫使每個管理者將不得不尋求最優秀的精英人才;千方百計按有用人才的意愿或自由意志,進行管理協調,客觀上會滿足“現代組織理論的原則”,建立“在個性基礎上的非個性化”精英團隊。
如何管理一群聰明人
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我們也都希望招攬聰明優秀,甚至天才型的員工進入自己的團隊,這些能力卓越的天才員工會給公司和業務的發展帶來突破性的成就,但同時,管理這些天才型員工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所以,怎么管理比你更聰明、更優秀的員工,是大多數管理者在職場上要面對的經典問題,那么弗萊克斯納是如何找準管理者的定位,并幫助天才們取得事業成功的呢?
轉換身份
首先,在心態上,你要轉換認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作為管理者,為了領導天才,你必須認識到自己不是天才。
做到這一點很難,畢竟承認自己不如別人聰明是很痛苦的。這時候就要求你轉換對管理者身份的認知,從一位管理者,轉變成為一名投資人。
這兩者的區別在于,當你認為自己是一位管理者時,面對你的天才員工們,你會感到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在能力和智商方面都有可能碾壓你,如果你試圖用控制的手段去管理他們,就越會遭到他們的反抗。
但如果你把自己當作一名投資人,把天才員工和他們創造出的偉大成就看作你的資產,你就樂意站在幕后為他們營造好的環境,并鼓勵他們勇于突破和創新。因為他們越是發揮出超強的能力,你未來獲得的收益就越大。這樣的心態才有可能得到一個雙贏的局面。
在創立研究院的早期,弗萊克斯納就認為自己應該是一個幕后人員,他的目標始終是幫助天才們消除障礙和限制干擾。在面對媒體采訪時,弗萊克斯納也會懇求編輯不要過多提及他,而是把報道的焦點放在愛因斯坦和研究院上。
明確方向
但是,放低姿態不意味著放任自流,管理者需要提供有效引導,為天才們創造有意義的工作。
也就是管理天才團隊的第二個要點:明確方向。
這一點上,弗萊克斯納剛開始的做法可以說是個反面教材。
愛因斯坦到研究院之初,弗萊克斯納忙著繼續招聘其他人,沒給愛因斯坦一個明確的目標,導致他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
愛因斯坦在一次社交聚會上打趣說,自己來研究院的主要目的是讓人觀賞,而不是做任何實際工作。但另一方面,弗萊克斯納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告訴愛因斯坦應該做什么,但是這種缺乏使命的情況損害了愛因斯坦的工作效率。
弗萊克斯納意識到這點后,立刻為團隊制定了一個共同愿景,那就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數理研究院。正是有了這個愿景,并且真心踐行這個目標,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才能召集那么多優秀的科學家。
設定目標
那么,管理者要如何設定這個目標呢?
首先,這個目標必須具有足夠的挑戰性,這樣天才們在完成任務時才會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并且始終保持在可實現的范圍內,使得整個團隊不會放棄希望。
其次,愿景的設置必須有意義。天才需要有意義的工作。他們要知道自己的智慧將會改變世界。當其他非常聰明的人與他們一樣對這個項目感到充滿動力時,他們才會感受到被認可。
與此同時,向著愿景一步步地靠近,可以讓個性不同的天才們轉化為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當一個愿景因為天才團隊的共同努力而成為現實時,他們會認識到,團隊的力量大于個體力量的總和。
當團隊里人越來越多之后,就要考慮第三個要點,那就是如何把這些個性鮮明的天才組織起來。所以,在組織管理上,管理者應該依據天才們的個性,配置最佳的團隊組合。
激活團隊
每個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團隊是高效的,那由天才組成的團隊就一定是最天才的團隊嗎?
當然不是,這就像高爾夫球和足球的區別一樣,每個天才都是高爾夫高手,但現在是要組成一支足球隊,就需要團隊管理者理解天才的心理,掌握每個人的才能,把他們捏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團隊。
但是,團隊就像有生命的有機體一樣,需要精心維護,而領導者的不良行為會毀掉一個團隊。
比如,厚此薄彼。如果你對團隊里的某個成員更偏愛,那被冷落的成員就會感到沮喪,工作效率也會降低。這也會導致團隊中生成小團體,被偏愛的是一隊,被冷落不滿的又是一隊,一個大團隊就形成了若干小團體,導致團隊協作效率變低。
再比如,不愿意授權。有的管理者不敢下放權力,這會讓團隊成員覺得,你并不信任他們的能力。但是,要知道天才就是能夠做到你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不給他們足夠自主的權限,那后果就是,白白浪費了天才。
【世界級管理難題:如何管理知識精英?】相關文章:
如何正確運用企業質量管理知識03-04
酒店管理知識-如何做好酒店管理者03-29
酒店管理知識12-07
如何解決項目管理的三大難題03-20
酒店安全管理知識05-29
戰略管理知識大全03-04
餐廳經理管理知識(精選)03-06
2016酒店管理知識大全03-03
人力資源的管理知識03-05
企業管理知識要點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