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通用2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征文吧,征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開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寫起征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
中華傳統美德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我們任重而道遠,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傳承兩條命脈:一個是孝道,二個是師道!兜茏右帯分兄v到首孝悌,其實質就是強調人要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就是要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為他人服務,而且要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只要我們人人心里都裝著一顆愛人的大愛之心,就一定能夠解決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曾經有一則新聞報道,說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為了獲得一部手機,竟然下毒毒死了父母,為的就是毒死父母后,能領到一筆豐厚飛的人壽保險金,然后用這筆人壽保險金去買一部手機。這是令人發指而又真實的案子,追根溯源,就是父母從小沒有對孩子進行很好的孝道的教育、感恩教育。一個沒有孝道教育的家庭,是不幸的家庭;一個沒有孝道教育的家庭,是一個不和諧、不幸福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不和諧,社會必定會混亂。我們渴望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那就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從學孝道做起。
目前,我國正在構建和諧社會,那根本在哪里呢?根本就在孝道,它是一切教育的源頭、起點和根本,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儒家說:“百善孝為先”,“孝心一開百善皆開”。作為光榮的教師,應當首先帶頭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長輩,尊敬師長,才能傳承我們中華老祖的.尊師重道的命脈,血脈才能得以延續下去。
胡小林董事長在學習《弟子規》時說:誠敬在改過中去找,要改過先得懺悔。只有真誠的懺悔,改過,我們的心才會寧靜,才能真正做到善念、心善、行善,恭恭敬敬孝養父母恩師。
《士兵突擊》中有一情節:七零二團的團長對許三多說:如果你想要,又想得到,那只有先做到,才能得到,這就是力行。《弟子規》中也說到:“但學文,不力行,長浮華,成何人。”也是在強調踐行要重在力行。那如何力行孝道呢?我們要胸懷感恩之心,感謝國家的培養護佑,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辛勤教導,感謝同學關心幫助,感謝農夫辛勤勞作,感謝大眾信任支持。力行做到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從給父母洗腳開始力行孝道。
讓我們以至誠恭敬的心學習《弟子規》,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規》的圣賢教誨,以身作則,正己化人,踐行孝道,從我做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2
華夏歷史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以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中華傳統文化顯示出了強大的傳播力,文化傳播遍及東亞和南亞地區,至今在世界上一些國家中,仍留有中華文化的。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也產生過彷徨和曲解,特別是在上世界60、70年代,出現了“批孔”和“破四舊”現象,對傳統文化的破壞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然而歷史的進程是曲折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卻是頑強的,并未被時代所拋去,試看當今孔子學院遍布全球,中國禮儀引領世界風尚,既是最生動的現實表現。
中華傳統文化提倡“忠、孝、仁、義、禮”,對如何做人做事進行了全面的注釋,他不僅適用于古人,更適用于當下。改革開放30余年,市場經濟引領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然而隨之帶來的就是人們思想的開放,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日漸淡薄,出現了一些與傳統文化格格不入的現象,以丑為美、以恥為榮等屢見不鮮,商業與互聯網的炒作,顛覆了人們的審美觀;社會上出現子女拒絕贍養老人,甚至毆打老人現象,喪失基本人倫;商業欺詐和由此引發的失信,誠信經營嚴重缺失,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人與人之間進入一種“互害模式”等等諸如此類造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這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民族的興盛是以文化的興盛為前提。中華美德深深鐫刻在我們的.傳統文化當中,從個人方面來說有尊老愛幼、勤儉持家、誠信待人的基本內涵;從集體層面來說,有善存天下、以和為貴、天下大同的升華。她需要我們每個中華民族的成員去遵守、去弘揚。今年黨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設想,“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上的一帶一路,也是中華文化傳播的一帶一路,古代的絲綢之路和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將當時中國實力展現在世人面前,也是一次文化之旅,一次傳播之旅,一次彰顯美德之旅。在抗擊埃博拉病毒上,在也門撤僑上,在尼泊爾抗震救災上無一不彰顯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現今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在出境旅游上我們應當自覺愛護當地的環境;在出境購物上,要遵守商場的秩序;在餐館用餐時,應當照顧他人感受等要將自身良好的形象展示在世界人民面前。在走出去路上,我們的一言一行代表著中國,代表著我們的文化,讓我們做一個中華文化和中華美德的傳播者、倡導者和彰顯者。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3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我們要努力的去傳承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為這幅文化長卷,添上異樣的色彩。
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崇禮重德,尊師重道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從身邊的點滴做起,遇到老師,要說老師好,要禮貌地對待每一個人,不能亂講臟話,當別人有困難時,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更要注重自己的個人修養。如果我們都這樣做,生活才會更加地美好。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里,曾經有那么一群人,為自己的國家而費心費神,為自己的國家而浴血奮戰,他們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只為國泰民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虎門銷煙”的林則徐;“辛亥革命”的.孫中山……他們都在為祖國而奮斗,他們的目標也只有一個——保衛家園。
在歷史的舞臺上,中國從未拉下過帷幕,“她”在那散發著耀人的光輝,照耀著每一個龍的傳人,我們不僅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要努力的學習、奮斗。讓她在歷史的舞臺上開出絢麗多彩的花朵。如果你問我為什么,我會告訴你!耙驗槲覀兪驱埖膫魅!”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4
翻閱古書、古籍,一個“孝”字,一個簡單又意義非凡的字,貫穿古今扎根在每個華夏子孫的心中!靶⒏改,敬師長”這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真理。
我的家坐落在群山環繞的小山村里,村里住著一個讓父母羨慕,讓同齡孩子敬佩的小男孩。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自主獨立,他今年只有8歲。在一個靜謐中略顯神秘的.夜晚,他那雙稚嫩的小手端著沉甸甸的水盆,小心翼翼地走著。那時,她的媽媽正在縫衣服,衣服上大大小小的洞洞數不勝數,媽媽用一針一線認真地縫著?芍^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當他那年僅8歲的兒子端著水盆進來時,母親有點不知所措,他將水盆端到母親面前,母親呆呆的坐著,盡力壓制著快要奪眶而出的淚水,孩子脫掉母親的鞋與襪,用心地給母親洗腳,終于母親忍不住了,豆大的淚珠奪眶而出,孩子揚起了頭,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媽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時時間好像都停止了,周圍沒有一點聲音,就連窗外蟲兒的叫聲也早已消失。
這是一個簡單的值得深思的故事,一個肅然起敬的故事,村里小男孩那顆幼小的心靈中刻上一個永不磨滅的“孝”字。大家都知道說“孝”人人都會,但是做一個有孝心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呢?“孝”是五千年傳承的文化,請不要讓它離我們遠去,讓我們“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吧!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5
中華傳統美德是歷史悠久,傳統美德有中秋之夜,既是對親人的思念,也是對中國的傳統美德贊美。
傳統美德是美好的,有尊敬師長的,中國古代經典,《禮記·禮運》描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薄袄嫌兴K,壯有所用,幼有所有,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描寫表達了古人對社會和諧的憧憬,對人的良好生活的期待,在生活中,我們尊老愛幼,在車上看見老人上車要主動讓座,這是對老年人的最起碼的尊重,看見長輩最起碼要對他們一聲稱呼,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國傳統文化既有先進的,也有落后的,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在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當今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現實,不同國家的文化要以平等的態度、開放的'胸襟去尊重、學習其他民族的傳統:對待不同性質的文化要弘揚先進文化和傳統美德。
中秋之夜是對家人的思念,每年中秋都是團圓的節日,也有許多人在節日連夜趕車排很長的時間才買到票,為的就是能和家人團圓,說到團圓。我不禁想起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邪惡詩句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別人都說月亮代表我的思念,其實在外面要回來跟家人團圓。這就是傳統美德。
尊老愛幼是每個人必須尊重,特別是青少年要對老年人的尊,在路上,看見老人著扶著,在老人推車時,要主動幫著推,時時要幫別人,別人也會幫著你的。在學校里也要尊重老師和同學,在老師面前不能頂嘴,要服從老師的意志,不能隨意的,要在學校有紀律,在同學面前要同學之間互相尊重。
建設和諧文化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對社會的傳統美德,對家庭的傳統美德,要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6
時間在飛逝,人類在進步,在歷史的長河上又多了無數深深的烙印。這其中就有令我們無比自豪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在那無比艱苦的條件下創造了那么多奇跡,那么多財富,令全世界都無比震驚,名聲響徹云霄,雖然他們的已灰飛煙滅,但是他們的靈魂依然存在,精神不可磨滅,并且還在一代一代的延續,更加的發揚光大。
祖先們是聰明的,也是無私的。他們把自己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精華毫不保留的傳承給了我們。這里面既包含物質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然而精神方面的財富才是永恒的。雖然它是無形的,但是它又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帶給我們的`力量是無窮的。真是這強大的力量使我們奮發圖強,努力拼搏,進取創新。
顯然這強大而又無形的力量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這些傳統美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影響了多少有志青年。因為它們是精華,是真理,是大家都承認和認可的。所以它才能世代相傳,被子孫后代們繼承和弘揚。
那么,作為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我們該如何繼承和弘揚這些優良傳統美德呢?如何利用這批寶貴的精神食糧呢?這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首先,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廣泛的了解歷史,了解我們的祖先做了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深刻理解傳統美德的本質與內涵,明白他們那崇高的思想。只有清楚什么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才能談該怎么做,做什么。
其次,作為活力四射的大學生,我們是祖國的棟梁之才,未來的接班人,承載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應該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用不同的方式把傳統美德傳播發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理應看得更高,望的更遠。我們要把自己的傳統美德在全世界發揚光大,讓世人領悟我們的風采和強大。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盛,民族才會更加團結。
我們都是有知識的青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理應知道這些傳統美德對我們一生的作用。我們要時刻把這些傳統美德放在心里,作為規范和約束自己的總則。繼承和發揚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行動中體現的。只是知道而不去實施,那么這些精華是絕對不會被繼承下去的,更不能被發揚光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可能被遺忘。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不幸,那是多么的可悲啊。我們絕不能讓這種悲劇上演的。
作為志向高遠的大學生,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就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真真切切,實實在在,淋漓盡致的把它們繼承和發揚光大吧。
偉大的中華民族,偉大的優良傳統美德,將會是人類前進道路上一條永遠亮麗的風景線,為了理想,創造奇跡,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7
回顧祖國在五千年的文化歷程中,燦爛的文化,和不朽的民族精神。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在書中我讀到了中華民族愛國精神,那是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走進歷史,我清晰地看到那一股浩然正氣,那是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著追求的民族氣質。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的“餓死不領美國糧”詹天佑的“一定要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他們無比無不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的精神,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在書中我領悟到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我看到了毛主席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臥薪嘗膽”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在人生途中,我們胸懷鴻鵠大志,奮發圖強。
在書中我看到了蘇秦的“頭懸梁錐刺股”。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鬃拥摹耙伤紗枴,“不恥下問”。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來自于多少袋人的勤奮苦讀啊。所以我們在學習中要勤學好問。
在書中我讀到了中華民族的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肮潈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就能證明這句話。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升華。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鑄造了我們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發
展壯大的精神源泉。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8
“和諧”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態,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而創建和諧校園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荚嚂r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要打照和諧的學生群體,打照和諧的人際關系,打照和諧的校園文化,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的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成長!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9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當我呱呱落地時“誠實、孝順”便伴隨我的成長。
先來說說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爺爺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悄悄地把家里的花瓶拿出去和小伙伴玩,一不小心把小花瓶打碎了,回到家,我沒敢和媽媽說。過了兩天,媽媽無意中問到我看到花瓶了沒有?怎么找不到了?這時的我支支吾吾,站在那兒都沒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菲菲,你一定知道咱家的花瓶哪兒去了是不?”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爸爸并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花瓶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買不到的!蔽铱粗职郑昧Φ狞c點頭,并把他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
再來說說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善孝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了我的腦海中。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里的大事小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不停地討好。事后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去年暑假,奶奶的腳受傷了,躺在床上休息,一個暑假,在醫院工作的媽媽下班后,會馬上來照顧奶奶,看著媽媽每天忙碌著,很是辛苦,這些我都看在眼里。媽媽曾經對爸爸說過“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后也要像爸爸媽媽那樣,做個孝順的女兒。
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了這些優秀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更加幸福。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征文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好家風、好家訓”的倡導之后,爸爸就經常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于是在這個假期里,應爸爸的提異議,爸爸、媽媽和我分別給對方設定了規定和準則,都希望對方能改掉他的壞毛病。
當天,爸爸正式的召開了家庭會議,拿出了紙和筆,開始制定規定,聽說我有權利給媽媽設定規矩我很興奮,給媽媽足足設定了八大條,其中就有“晚上不許玩手機”和“不準打罵孩子”這樣的規定,設定完畢交給爸爸審核,居然全都通過了。當我看到自己的規定時發現居然有那么多,而且竟然有“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驗算紙使用要整潔干凈”,“書本不許卷書角”等等這樣的規定。我當場舉手表示反對,因為這些都是我不愛做的事情。爸爸采取了投票的方法舉手表決,沒辦法,少數服從多數,我的—被駁回,我無奈的'在規定上簽了字。
開始幾天,我很難完全遵守,因為這些都是我以前身上的毛病,但是我看見了媽媽不再玩手機了,也不再大喊大叫了,也在努力的按照規定去做時,我在心中默默給自己加油,媽媽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我鼓足了信心堅持做到規定上的每一條,慢慢的這些以前很難做到的也變的不那么難了,不少毛病現在也都被改正了。說來也奇怪,自從我改掉了這些壞毛病以后,經?梢钥吹嚼蠋熌樕蠈ξ业男θ,有的老師還因為我的轉變給予了我口頭表揚。
其實我知道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通過規矩以身作則,改掉自己毛病同時,也改掉我的毛病,我要堅持按制定的家庭規定去做,不斷改掉自己的毛病,讓壞毛病從我的身上消失掉。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0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大禹治水”、“完璧歸趙”和“孟母三遷”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這篇故事講了洪水淹沒了農田,禹決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帶領下,他們吃盡千辛萬苦,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全身心無私地奉獻到了治水事業中。洪水終於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大禹。因為他堅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撓、信念堅定,和老百姓們一起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歡的故事是“完璧歸趙”。講的是趙王得到了一塊絕世寶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個城與越王交換。趙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會給十五個城,但還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藺相如用自己的膽量和智慧,將寶玉和氏璧送還趙國。
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藺相如,因為他既忠誠又聰明。他猜到秦王會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讓步。
我第三喜歡的故事是“孟母三遷”。講的是戰國時期,有一個大學問家叫孟子。孟子小時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鄰居家的小孩把學辦喪事當做游戲玩。因為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連搬了兩次家,最後搬到學堂附近,以保證孟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
其中我最喜歡孟子,因為他很聰明。明白孟母把織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學東西要持之以恒,從而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歡孟母,因為她很關心孟子,為了他的學業做出很大的'犧牲。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時寫了許多我們要學習的品德。我們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學習先人的精華,這些中華傳統美德,是幾千年的道德精髓,對我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用處。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1
我非常之榮幸的參加了寧?h的首屆公民道德公益大講堂,本次大講堂的主題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講堂的目的是構建和諧社會,再現中華盛世。
談起中華文化這四個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繪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句話,可是,要是問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身為一名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不知道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
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卻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由于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光陰來學習和踐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大講堂的整個學習經過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還有免費的紀念品!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據我所知,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義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見人鞠躬一定到達九十度,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教師,每一次臺下觀眾鼓掌,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四天來,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數也數不清。在這些義工當中,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在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哪里稱得上是教師啊?他們,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教師!這些義工們,給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只想講一句,
感恩,感謝!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2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優秀民族,作為一個文明法國,中國民族具有優秀的傳統美德。自古中國就有"禮儀之邦"這樣的美稱,而當一個文化發展到今天這樣繁榮時,中華美德的光芒卻因為受到外來文化的不良思想文化的沖擊,被人們忘卻。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把這份傳統美德繼承發揚下去。
作為祖國的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傳承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弘揚傳統美德,首先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志士為了弘揚傳統美德維護祖國的榮譽和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后人們做了好的榜樣。無數為國捐軀的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的愛國精神,然而在中國歷史方面對物質世界的求榮的人大有人在,這就提醒我們要時刻從祖國利益為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要立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想要立于不敗之地就一定要奮發向上,有志者事竟成。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于創新,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勞好問是密不可分的,杜甫的"讀萬卷書,下筆如有神"和古人"懸梁刺股"的故事都說了說明勤學的道理,讀書還要善疑好問,不學不問怎么能有所提高?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圖報的美德,但也要有"知恩不報非君子"的古訓。
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3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就以"以和為美"的理念、"大公無私"的胸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見賢思齊"的人生哲理……而影響著世代中華兒女。
談仁愛孝悌
中華民族的"孝"是享譽世界的。漢文帝劉恒以孝而聞名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每逢其母吃藥他比先嘗,確認無誤才讓其母放心食用。我國晉朝的吳猛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那時家窮無蚊帳,每到夏夜他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去叮咬父親。這表明了中國兒女對父母的敬重。我國古代"仁"的代表莫過于唐太宗李世民了,李世民愛民如子,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論重義輕利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道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重義輕利。岳飛是這之中當之無愧的.代表!金兵攻城,岳飛抑制不住報國殺敵之心。臨行前深明大義的岳母為兒子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憑借他的英勇成為了抗金的一員大將,為抗金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卻不料為奸人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毒害了。但岳飛英勇抗戰的愛國主義精神千百年來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義志士,為國家和民族的興旺取義成仁。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畢生追求的美德。
說謙和禮讓
"滿招損,謙受益",謙讓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品德,在這之中"孔融讓梨"的故事已家喻戶曉。東漢魯國,孔融的父親買了很多梨,而孔融卻拿了最小的。他說:"我年紀小,大的應該讓給哥哥,而我比弟弟大,應該拿最小的。"是啊,他是禮儀的化身。他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民族尊長愛幼的美德,使這一美德得到傳承。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說不盡的,要我們去認真的品味,去體會它的奧妙。它所透出的魅力不斷吸引著我們華夏兒女乃至外國友人都紛紛效仿。
總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其名垂千古,激勵和鞭策我們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4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仆仆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并沒有什么明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而,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范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教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擾教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好久,程一覺悟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范,是表現了對別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本人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暖和后,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捉住白天鵝,使者在擔憂害怕之余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實老實,不辱責任,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干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能夠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當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己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認本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以為本人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要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講:我是中國人!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5
小時候,媽媽就告訴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走進學校,我從老師那里又了解到“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晏殊以誠實樹立起信譽,博得宋真宗的信任;商鞅“立木為信”,推廣變法,強盛了秦國;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漢高祖的殺戮……古代名人的誠信故事讓我認識到誠信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道德標準,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誠實守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條件。為此,我暗暗下定決心:我要傳承中華美德,成為一個“講誠信”的孩子,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一、誠信閱讀,伴隨成長
我從小就是個愛讀書的孩子。記得小時候,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狼來了》。我曾經天真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后來大人們都不去救那個小孩呢?”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因為他撒謊騙人啊!孩子,你以后可一定要做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啊!”我看著媽媽,肯定地點點頭。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過的古往今來有關誠信的書籍也越來越多:樊無期舍生守信,避免秦國挑起戰爭;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自取其辱,身死國亡;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誤砍櫻桃,勇于認錯,農民企業家魯冠球以誠信管理企業的三步棋……我不僅在故事中懂得“誠信”的重要性,更搜集了許多和誠信有關的名言和同學們交流。什么“言必行,行必果”,什么“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什么“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什么“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等等都已經讓我倒背如流,爛熟于胸了!
在閱讀中我領悟了誠信的重要,充分感受了他人誠信的品格,樹立了誠實守信的思想,當然也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效仿誠信的行動,爭做誠信少年。
二、誠信學習,從我做起
我常?吹接械耐瑢W沒做作業卻偏偏說“沒帶”,欺騙組長欺騙老師;也有的同學試卷忘記給家長簽字就把家長以前的簽字剪下來貼在試卷上……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好的。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覺得“誠信”首先應從學習做起。
學習中的誠信我歸納為三句話,那就是“目標明確不放棄、自主作業不抄襲、誠實考試不作弊!蔽以趯W習中總是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獨立完成試卷,但是我想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并且我能為堅持我的目標付出努力,從不弄虛作假。
記得有一次,老師在評講數學試卷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有道題我的答案和老師講的不一樣。這是怎么回事?我的心里敲起了小鼓。我瞟了一眼同桌的試卷——她是對的,而且和老師說的一樣!我想:應該告訴老師,我不能要這虛假的100分;可是我的第一名……雖然我思考了一番,但是我還是在課下找數學老師將成績修改了過來。老師夸我是個誠實的孩子,媽媽也說我做得對。我想我雖然丟了一個100分,但卻是誠信大贏家!
三、誠信做人,合作共處
我是班級的大隊長,同學們十分相信我,老師也非常信任我,將班級的“誠信角”交給我管理!罢\信角”是我們班班主任老師為了強化同學們的誠信意識而設立的。同學們撿到的東西,比如紅領巾、衣服,鉛筆,橡皮等放在“誠信角”,由我來做好記錄,誰什么時候撿到什么。如果誰在教室里丟了東西,可以向誠信角找尋并做登記,我還會請他向撿到他的東西的同學道謝。在我認真負責,井井有條的管理下,不僅丟失了東西的同學能及時找到他的物品,那些拾金不昧的同學也受到了老師的表揚,使誠信品德在班級蔚然成風。
我不僅幫助班級管理誠信角,更以身作則,堅守誠信。記得那一次,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位同學生病了,老師讓我和另外一位附近的同學利用星期天一起去她家幫她補課。誰知道,住在外地的阿姨竟然帶著小哥哥來到我家。阿姨讓我別去了,帶小哥哥逛逛蕪湖。我可真為難了,但再一想:說好的事怎么能不算數呢?我最后還是去了生病的同學家。雖然失去了白天和客人一起玩的機會,但是我覺得我做了一個很正確的選擇。令人高興的是,因為這件事,那位同學病好后更加信任我了,成為了我的最好的朋友之一,這難道不值得嗎?
四、誠信處事,養成習慣
爸爸媽媽的教育,老師的辛勤培養,讓我將誠信逐步養成了一種習慣。無論在家、在學校還是在任何地方,我都不忘“誠實守信”。
教室里,操場上,我撿到的鉛筆、橡皮甚至硬幣大部分都找到了它們原來的主人;而我丟的鉛筆,哪怕和“誠信角”中的有一絲不同,我也不會伸手去拿;集體活動中,我從不遲到;書法學習中,我頂著冷雨寒風,堅持上課,從不缺一堂課……就是面對陌生人,我也堅守我的誠信信念,將誠信堅持到底。
一次,我和小區里的孩子一起玩滑板車,其中還有兩個是我不認識的。因為天氣很悶,其中一個孩子把脫下的衣服讓我幫他拿著。我正好滑累了,就答應了。誰知道他一去就沒了蹤影,等周圍的孩子都回家了,還沒見他來取衣服。天快黑了,我有些著急。媽媽來叫我回家時讓我把衣服放在小區門衛那兒。可我想:他是交給我拿的,他怎么知道就在門衛那里呢?我在原地又等了好一會兒,終于想起一個主意:回家拿粉筆在原地寫了個留言,才把衣服寄放在門衛那里。第二天,我一直惦記著,直到門衛告訴我有個和我形容得一樣的男孩取走了衣服我才放下心來。
中華民族歷來把誠信自我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一種文明。社會在發展,但誠信不能也不會改變。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七彩斑斕,一個人的舉手投足能顯示出他道德素質的高下。我,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邁出了誠信的第一步,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我一定會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現代少年,我也一定會努力讓誠信這一中華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中蔚然成風!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6
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淘盡了千古紅塵,日月星辰見證了多少的風云變幻?多少個春秋將那些曾經的繁華、榮耀都一并帶走;一次次的歲月風化,終究還是讓那些成王敗寇化作塵土,無處可尋。然而,那些高尚的美德,雖在歷史的塵埃中,歷盡滄桑,卻依然散發出奪目的光芒,與日月同在,一起照耀著你我。比如信、仁、義,又或者禮。
禮,自古以來就未曾被遺忘。
古人認為:人有禮,方能免于粗俗。孔子也說:"不學禮,無以立。"孔融七歲知禮讓,"孔融讓梨"成為千古佳話;劉備知禮賢,"三顧茅廬"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唐太宗、唐玄宗知禮節,才使唐朝內外和睦,四方來朝,也就有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不難看出,正是因為有了禮,才有了人與人、家與家、乃至國與國的和諧。試想如果社會上人人不講禮,見人三分惡,社會又怎能安定?兩國來往,如果都不講禮節,出言不遜,那兩國還會有外交可言嗎?
正是因為有了禮,才有了和;正是因為有了禮,才有了美;正是因為有了禮,才有了德。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生生不息,除了自強的精神,還有講禮的美德。也因此才有"禮儀之邦"的美譽。
時光飛逝,曾經的"禮儀之邦",似乎把禮當作迂腐的象征,漸漸被人遺忘。今者,排隊時插隊者有之;當街對罵者有之;公交車上亂作一團,你推我搡也大有人在。網絡上,粗言穢語滿天飛,中國人禮的缺失讓外國人為之咋舌,難怪有些國家把中國人列為最討厭的游客。身為中國人,我們是否應該反思再反思?
難道這個時代禮已經不需要禮了嗎?不!還記得剛剛過去的亞運會嗎?我們在贊嘆熱火朝天的比賽時,可曾注意背后那些志愿者們的笑臉?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廣州亞運會璀璨生輝。
文明之所以文明,是因為有了禮。在這個呼喚文明的時代,禮更不應該被遺忘。禮不是圣賢發明的,而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自然形成的.。禮其實不遠,就在我們身邊。說話多一句"請",多一句"你好",多一句"對不起"或"沒關系",相信人與人便會多一份友好,少一分隔閡;多一份關懷,少一份冷漠;多一份寬容,少一份沖突。"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以禮待人,生活便多一份陽光,給人溫暖,自己的品格也得到升華,何樂而不為呢?這種幸福感,即使人均GPD1萬美元也無法替代。
禮代表對一個生命的理解、關愛與尊重。心中常播禮的種子,讓古老的"禮儀之邦",在新世紀煥發新的活力。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7
引言: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使中國有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各朝各代都創設出了無數璀璨的文化瑰寶,這都是中國最為珍貴的財富。作為中國人,我們深感自豪。然而,怎樣使這些文化瑰寶得到最好的傳承和發展,散發出耀眼的光輝,是我們每個人都肩負的責任,應當認真考慮的問題。
新春再度來臨,與往年一樣的熱鬧喜慶,但有一樣傳統事項發生了變化,沒錯,是放鞭炮。今年放鞭炮的數量明顯少了很多,院子中不再像往年一樣夸大的滿地炮紙。這是由于中國大多數地區面臨著嚴重的污染問題,污濁的空氣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鞭炮的燃放會加劇大氣污染程度。因而,大家開場重新審視放鞭炮這一傳統風俗。
放鞭炮的風俗代代流傳至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發生改變的。這同樣是我們的珍貴文化,也不應該放棄。所以我們應該合理燃放,適量燃放,做到綠色、科學,比方購買正規廠家的低污染鞭炮,遠離易燃易爆地區和居民區,少量購買等。鞭炮聲少了,不意味著年味就會有所減弱。
傳統文化也會有不合理之處,所以發展的趨勢應該變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適應我們如今的社會形勢。
經常會獲知這樣的.信息:中國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對漢字的把握水平,包括正確書寫,美觀書寫等都大幅降低。反映出這樣一個問題:隨著當代高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漢字越來越不注重。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鍵盤書寫,提筆忘字現象越發嚴重。針對漢字手寫危機,為了喚醒更多的人對文字基本功的把握和對漢字文化的學習,拯救中華文化,中央電視臺播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播出后收視率很高,這個節目讓觀眾也單純的介入其中,在比賽游戲中學習,領略漢字的美。
我的學校也開展了(漢字聽寫大會)的活動,我有幸成為了一名選手,代表班級參賽。準備期間,同學們的熱情很高,重新拿出很久不用的(新華字典)學習漢字。在感受漢字的神奇與美時,我們也深深意識到本人對漢字的把握程度還很缺乏。
漢字不僅僅是表意符號和溝通工具,還蘊藏著的豐富的中華文化與藝術。漢字手寫的普及程度,直接關系到中國書法藝術乃至中華文化將來的命運。作為青少年,我以為我們有責任學好漢字,傳承中華文化。這樣,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
與漢字聽寫大會類似的,中央臺也推出了(中華好詩詞)節目。相比漢字,很多人會以為詩詞要高深復雜得多,只要在學生時代才需要背幾首。很多人也會疑惑,在當代繁忙的生活中詩對我們中國人來講,到底是必需品,還是奢侈品?或許它比起房貸、車貸、子女學費來講真的成了一種奢侈品,但我想,只要我們真的愿意相信詩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真的就能夠活的詩意盎然。
有人講,沒有宗教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然而詩就能夠作為我們的宗教,詩教會我們一種生活觀念,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對大自然寄予無限深情,并用一種藝術的目光看待人生。
可見,中國詩歌在中國人生命中獲得了如此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心靈的托付。那么就讓我們喚醒本人心中的詩意,傳承詩文化吧!結束語:傳承與發展中華文化的重任在我們青少年,
讓我們行動起來,體會中華文化的魅力,將傳統文化融入我們的生命,使之代代相傳。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8
中華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提起"中華"這兩個字,首先浮上我心頭的就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欣慰,更要繼續發揚這種傳統美德。一直以來,有多少傳統美德的事例,它們如同暖暖的春風,感染著我們,打動著我們純潔的心靈。
感恩父母、尊老愛幼、謙虛謙讓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長輩教育了我們成長,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朋友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的童年充滿陽光。
子路是個很勇敢孝順的人,在子路小的時候,他家境貧困,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呢?子路想:要是能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黃香也是勇敢孝順的孩子。在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就鉆到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身體把被子暖熱。夏夜炎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枕席扇涼。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孔融是個聰明機敏、懂得謙讓的孩子。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客人問小孔融為什么撿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客人聽了孔融的回答直夸獎他。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美德故事不僅僅只發生在遠古的時代,現代,也有許多感人的美德故事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是誰無怨無悔地照顧母親?是誰帶著母親上大學?是誰從8歲到20歲,4000多個日子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照料養母,她任勞任怨,不離不棄。2009年,她被距離家鄉百公里外的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錄取,不放心養母的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繼續悉心照料著養母。她就是"最美的孝心女孩"——孟佩杰。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要,讓我們的校園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之花,讓我們的傳統美德得到永恒,讓我們擁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評語:作者從古至今講述了一個個美德故事,贊美了一個個美德少年,告訴我們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語言生動優美,寫法新穎別致,思路條理清晰。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19
文明美德,伴隨我們成長,如影隨形。
一個民族的文明與美德,體現在這個民族每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上。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時期是最美的;而在青少年時期,良好的道德品質又是最可貴的、深層次的美。這種內在的美,只有通過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才能表現出來。
著名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很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人年輕的時候!鼻嗌倌陼r期是一個養成文明習慣、培養美德修養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我們首先要從我做起,要個要求自己,天天堅持,時時提醒,日積月累。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轉化為一個人的內在修養、情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的人,這會影響人一生的發展。
《札記》中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边@是商湯刻在洗澡盆上用于自勉的箴言,意思是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太陽每天升起,開始嶄新的一天。文明傳承需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文明美德將與我們同行。
復興中華
在世界所有民族、國家和文明之中,如同中華民族、中國和中華文明這樣將國家、民族和文明結合的如此緊密、渾然一體,形成醫一元的、同意的、龐大的實體,并保持了這么漫長的歷史延續性的現象,可以說是唯此一例。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們青少年要以積極的態度,自覺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從小樹立遠大理想,以實際行為弘揚、培育民族精神。
巨大的責任。偉大的時代,為我們帶來了特殊的壓力和機遇,也帶來了他書的眼界和胸懷。只要我們能燃燒起來青春和理想,釋放所有的光和熱,中華五千年的東方大字,必將被照得更加燦爛!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相信,通過大家共同努力,使青少年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傳承文明,踐行美德,他們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譜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華章。
傳承文明 踐行美德
傳承文明,踐行美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我要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讓自己在“文明之光”的照耀下快樂成長。
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同的財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者、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使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文明的歷程
人類文明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既包含人類體質的進化,也包含了人類心性、精神和思想情感的不斷豐富、充實、積淀。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科學技術是一種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今天,科學技術更加彰顯出推動社會發展的無與倫比的力量,成為國家綜合國力與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當然,科學技術也是一把鋒利無比的雙刃劍,科學技術為社會造福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諸多的負面影響。
文明的多樣性是文類文明的重要特征。各種文明之間的交流,在促進自身的豐富和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整個人類文明不斷提高。21世紀的今天,各種文明和社會制度長期共存,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應是各種文明的相處之道和共同追求。
文明的內涵
文明是相對于愚昧、野蠻而言的。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社會的素質!
文明隨著歷史進步的過程不斷趨同,表現著人類普遍的行為和成就。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財能獲得文明。
尊重生命是人類人文關懷的表現,敬畏制度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這是文明最基本的內涵。有了這兩個前提,人類社會才會有光明和溫暖,真善美才會與我們同行。
讓我們珍愛生命,履行社會職責,盡可能地奉獻愛,讓文明永葆青春,更加和諧。
文明的外延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規范,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文明外延的第一要義,就是人作為一個社會人,公德意識不可丟。公德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大而言之,它指的是人們在公共場所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文明規范,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小而言之,它指的是一個人在公共場所的文明行為,如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讓座、公共場所不喧嘩等。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20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我以為,辭讓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以為只是外表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車先讓老人先上,看見老人要讓座辭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教師就教誨我們要學會辭讓,隨著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里辭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記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車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滿了人。到了宛平南路這一站時,上來了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還帶著一位年幼的小孫子,竟然沒有人讓座。那位老奶奶領著孫子從車門口一直走到車尾,可滿車的人卻毫不在乎,視若無睹。坐著的人心安理得,連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們。沒有幾個人像我這樣看著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個站點,都會播放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您我想,這是在浪費電。我聽了幾百遍了,想必經常做車的人聽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滿座的人,面對他們卻不加理會。
近期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哈爾濱市一家企業公開招聘人員,一位前來應聘的女大學生,各方面素質相當不錯,就由于她屢次主動給別人讓座,被招聘單位講成是缺乏競爭意識而拒絕聘用。我以為,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講,讓座只是我們應盡的一種義務。如今,人們都把本人的利益看得很重,誰也不愿意吃個虧正如讓座這個簡單的動作。此刻的讓座已成了那變質的面包,像個足球似的被人們踢來踢去。
我們大家在學校里也會有一些事發生。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也是應該要相互辭讓的,我們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這樣,我們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也將變得愈加美妙。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妙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21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創造”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
那是一種可以讓人改變親情的東西。孝敬父母,似乎是個久違的話題,也似乎是個老掉牙的話題。孝敬父母是人類最樸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最容易遺忘和忽略的環節。
古時候,以仁孝而聞名天下的漢文帝,為母親“親嘗湯藥”;神話中,人類之母女媧受人類祭拜。這些雖然有實有虛,但這種美德應該被中國人學習并且繼承。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的陸績在六歲時,跟隨父親陸康到九江拜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在地上,袁術笑道:“陸郎來我家里做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道:“我的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痹g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我還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氐郊抑校赣H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為孩子做表率、創建其樂融融家庭,進而創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讓它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重大作用。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22
寒假之前,老師給我們推薦了《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一開始,我還不以為然,今天閑來無事,看了一期,看完之后給我帶來極大的震撼。
第一環節,一共有五位選手。規則是根據題目來輪流背誦古詩詞。每一位選手都能熟記很多古詩詞,朗朗上口、滔滔不絕,這樣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大腦不斷的運轉中,總后出現一點差錯,隨著倒計時的不斷減少,我的心情也跟著緊張起來。只剩下兩位選手了,四號選手在倒計時間中,臨危不亂,最終想出答案,贏得這個環節的勝利。此時,我由衷地欽佩她,在這樣緊張的環境中,還可以沉著冷靜的.思考,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下一個環節,是美德大考驗。導演帶選手去吃飯,可這是一場特殊的比賽:比的是選手們是否在生活中行知合一,學以致用,比的是誰更有禮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選手們在入座前互相謙讓,還有一位選手上廁所說是更衣,一開始我并不明白,后來我才知道,這是禮貌用語。后來上菜時,一共有六人而只有五只大蝦和五個雞蛋,這時選手們互相謙讓讓我很感動。因為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當成了小皇帝,所以在生活中沒有意識到謙讓的重要性。最后,選手們還總結自己的錯誤,知錯就改。這使我想到自己平時有錯誤就想隱瞞的不好的習慣,真是受益匪淺。
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中華美德并沒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一些點點滴滴的普通小事。而在生活的小事中,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眼神,都可以度量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品德。
我也要改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習慣,踏踏實實,學習知識,活學活用。在日常生活中尊敬長輩、關心他人。人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也要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中華上下五千多年,其中有多少為人留下的經典名著,也留下了優秀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在歷史的長河中遨游,廣泛誦讀經典,讓經典永駐心間;傳承中華美德讓美的伴隨身邊。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23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和完整的禮儀規范,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文明外延的第一要義,就是人作為一個社會人,公德意識不可丟。公德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大而言之,它指的是人們在公共場所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文明規范,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小而言之,它指的是一個人在公共場所的文明行為,如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讓座、公共場所不喧嘩等。
文明并不是空中樓閣、無本之木,而是建立在厚重的`“尊重”基座之上的。因此,尊重是文明之本。尊重就是自尊,尊重他人,尊重知識,尊重自然。
要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必須要“知書”,認真學習先進文化!爸R”只是手段,“達禮”才是目的。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 24
孝這個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形似一個少年人牽著一位老人的手,慢慢的走著。孝字從右上到左下那長長的一撇,正如老人飄蕩的胡須。這種說法體現了一種恒遠的溫馨,一種人類對生命的感懷,一種年輕的個體對老去的長者的敬重和挽留!对娊洝分姓f“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备袊@和贊美了父母養育之恩。孝,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更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現代社會,孝道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和破壞。 也許在走向現代文明的時候,實在難以騰出個地方留給傳統, 所以我們常?梢砸姷竭@樣的鏡頭: 遇見長輩可以直呼其名,遇見老師可以無需行禮,而遇見家長則完全可以視若不見。 孝道,似乎離我們,離現代的中學生越來越遠。 當代中學生是一個思想活躍,進取心強的群體,他們有思想有活力,看問題尖銳,敏感,但是他們 多出自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長輩的寵愛,生活環境的優越,使他們身上傳統美德的烙印越來越淡,孝道離他們的生活也是漸行漸遠:不能說孩子們不愛他們的父母,但是現在的孩子對父母感情轉淡是普遍現象;不能說他們對于傳統孝道一無所知,但是他們道德實踐遠遠跟不上道德認知也是不爭的事實-- 中學生身上自己中心,自私任性,不會關心他人等不良現象,隨處可見。
難道,孝道過時了? 中國有句老話 說 :“百行孝為先。”孝 , 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當代不少倫理學家 也 把孝敬父母看作是處理家庭成員關系的行為準則 , 處理人際關系 的起點,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熱愛祖國等到品德形成的基礎 。對當代中學生來說,孝道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它 是營造諧融洽家庭氣氛的良藥。家庭是心靈棲息的港灣,人回到家里都想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休養,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學習,能否達到這個目的,取決于家庭氛圍的融洽與否。而孝道就會使父母保持精神愉快,為家庭營造融洽的氣氛。同時,這種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有利于學習成長中的孩子自身的健康,他們心理還比較脆弱,良好的家庭氛圍會增強他們的自信,使他們心無旁婺地投入學習。其次,它 是提高當代 中學生 道德素質的起點。 孔子說:“孝,德之本也。”也就是說孝是人倫之愛的基礎,一個人能愛其父母,才能進而愛兄弟,愛朋友,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 子女生下來后,最先接觸的人際關系是父母,最先從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間的愛,這種愛必然培養并生發出子女對父母以及通過他們對人類的愛。
孝的本質是一種愛與敬的情感與行為,因此,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 。再者, 它 是形成和諧人際關系的價值淵源 。 美國人際關系學家 卡耐基說過:“和諧的人際關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健康的人際關系,是中學生走上社會后可以依賴的最重要的外在資源。此外,中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必須想辦法排遣,這時,很可能會想到尋求社支持,而這個社支持之一就是良好的師生,同學間的人際關系。最后,孝道是愛國報國心的發端。祖國是從祖籍 — 祖先生息的地方演變而成。愛國就是愛祖國,源于愛親祖。愛國思想是親親感情的連鎖效應,愛國是孝意識的延續。我們中學生,首先要愛自己的家,推及愛自己的祖國,孝,有助于他們愛國心的養成。
孝道,應該成為我們中學德育的重要內容。但是,當前 中學生孝道現狀讓我們感到坐立不安,傳統道德的傳承任務迫在眉睫。與其坐著說,何如立起行?學校,家長,中學生應合作共進,為孝道教育作出切實的努力:
學校教育 , 潤物細無聲
一項調查顯示,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學生認為學校重視孝道教育。確實,在本應成為孝道教育主戰場的中學,教育資源貧乏,手段簡單,時間缺失。雖然一些學校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相對于整個中學教育而言,僅為滄海一粟。所幸的是,那些先行者們為我們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讓后來者們有了可供借鑒的藍本:北京,上海,天津一些學校開展孝星評選活動,濟南一中設立“孝敬日”,大連二十四中開了孝敬課,教育學生尊敬父母,并將之付諸行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取得良好效果。這也說明,發揮學校教育優勢開展孝道教育,具有切實的可行性。具體方法可以如下:
開設孝敬課,注重知識性: 孩子們耳濡目染都是 孝敬 ,自然會在他的心靈中播下愛的種子 。 學?删幹 校本教材,中國傳統古籍中孝文化珠礫并存,其中許多東西一旦被賦予新意,便可成為我們新的道德體系的思想資料,將孝文化潛移默化。還可收集一些淺顯上口的歌謠,象“父母養活兒,恩情重于山。人老年紀大,千萬不能嫌。衣被勤換洗,飯菜應煮爛。生病請醫生,侍奉在床前。入冬添衣被,老人怕天寒,入夏蚊子多,掛帳睡的安!边@樣淺顯上口的歌謠,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具體影響。傳統道德中許多警語名言,民間傳說至今仍閃爍著哲理的光輝,收集古今名人關于孝敬的名言,陳述一些古今生動的孝道故事等等方式也是可行的,象陳毅同志為臥病在床的老母洗尿褲的故事,現在的學生就會感到既新鮮又可敬。
輔之具體措施,注重實踐性: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準則,只有當它被學生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彼,實踐是學生們良好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徑。學?梢栽趯W生中利用班會,黑板報開展宣傳活動 , 利用 征文比賽和互聯網等平臺展開討論,在日常作業中補充 " 家事 " 作業,在學生中樹立關于 " 孝道 " 的先進典型,營造 " 盡孝為榮 " 的校園氛圍。 如 邵陽市資江學校在全校學生中開展的讓學生擔任一天 " 小家長 的 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學會理解父母,體貼父母,關愛長輩。學校對學生當一天 " 小家長 " 之后的表現進行跟蹤,與家長保持聯系,交換意見,達到讓家庭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生孝心的目的`。
老吾老及人之老,注重 深入 性:孝敬,不應該僅僅只局限于父母;尊重,也不應僅僅只局限于家庭。 對父母的 “ 孝 ” 還應該 引伸為一種對別人的關心、一種奉獻 , 化小愛為大愛 。如在學生中開展 “ 一個都不能少 ” 的資助貧困生活動和 “ 你的不幸讓我心痛 ” 的助殘行動,以及 “ 三農 ” 問題的調查等。這些活動 可以 讓學生的 “ 社會心 ” 明顯增強 。 這樣,學生由 " 親親 " 起逐漸積累德行,使思想升華,今后能以國家利益為先、以民族責任為重,達到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的境界 ?傊,學校有著充足的教育優勢,只要對孝道教育加以重視,即可發揮出巨大的正面影響。古人說,小勝在智,大勝在德。真正懂教育的人是不會放棄孝道教育這塊寶貴的德育園地的。
父母傳教,身教重于言教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靈的最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品德老師。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說“:家庭生活在兒童生活生長的每一個時期,不,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奔彝ブ械男⒌澜逃,必須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通過多種形式進行,且要持之以恒。具體來說,父母可在以下方面努力:
讓孩子體會理解父母的艱辛。不少中學生聚在一起,喜歡吹噓自己父母的地位怎么顯赫,家里怎么有錢,事實上,很多中學生根本不知道父母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錢來得如何不易。由于不了解,當然談不上尊敬和孝敬 , 行動上就只知道向父母要這要那。如果父母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工作場所,讓其親身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再讓孩子觀察自己忙了一天下班還要為家務操勞,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心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意。如有可能,還可以讓孩子適當參加父母的勞動,以加深其體會。
讓孩子獲得表達孝心機會。孩子表達孝心需要實踐,如果一直沒有機會,久而久之 ,滿腔孝心也被掩
埋和泯滅了。因此父母要“舍得教育”,不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做不好,擔心他們太累,擔心他們學習分心,就不給他們表達的機會。如果孩子覺得父母不需要他們的和幫助,時間長了,就會對父母的勞累和難處無動于衷,對家庭事務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心態。因此,父母平時可以有意識的要孩子給自己倒杯水,捶捶背,父母生病時讓孩子來陪護照顧,孩子放寒暑假時給上班回來的父母準備好簡單的晚飯,購物時讓他們分擔負擔等。只要父母舍得,讓孩子有機會為父母付出,時間長了,他們對父母長輩的付出就會發自內心覺得理所當然。
讓孩子在父母言傳身教中受到熏陶。要想孩子有孝心,首先要父母以身作則,“以身垂范而教子侄,不
用誨言之諄諄也”。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給孩子作出尊老敬幼的表率,對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尊重孝順,對待所有長者要禮貌有加。父母作為孩子心目中的楷模和權威,應注意自身形象,為子女樹立良好的道德模范。應當指出,這種行為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做給孩子看。孝心是真是假,瞞不過孩子。孩子一旦發現父母是作秀,它將給孩子的心靈毀滅性的打擊。另外,以父母的言傳身教來啟發孩子的孝心,決非朝夕可就,那種認為“講清道理,做一遍就行”的想法,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中學生絕對是不可以也不可能糊弄的。
讓孩子感到孝敬父母時的幸福。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孝敬父母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是對父母的恩賜,是一種強迫勞動。因此,一旦孩子表達了孝心,父母應及時表現出欣慰和滿足,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鼓勵,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行動非常值得,非?鞓,非常有滿足感。毋庸贅言,孩子若能一次次滿腔幸福地付出對父母的愛,那么,離孝心最終養成,為期不遠矣。
三、身體力行,善小亦為之
唐代孟郊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了孝敬父母的渴望。一個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具有起碼道德觀的孩子,其精神世界是不完善的,中學生應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 謹身節用,學會體貼父母。中國古代有句話,叫作:“謹身節用,以養父母”,就是說,當子女的自己要節約一些,省儉一點,這樣就能有充分的物力來贍養自己的父母。雖然,現在的父母不需要上中學的子女贍養,但經濟上需要子女對父母的體貼與理解。一些中學生不顧家庭經濟條件,電視廣告上最新推出什么,他們就攀比著吃喝什么,什么最流行,他們就穿什么;什么最高檔,他們便用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錢為自己買面子,給同學點歌,慶賀生 part y……一些工薪階層的父母為了滿足孩子的欲望只得勒緊褲帶,那些虧損企業提前下崗的學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針對這些現象,可以布置學生開展一次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讓班級干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論節儉的警句和名人故事,讓家長對孩子亮家底、講苦衷,通過這些活動,讓中學生感受父母的辛苦和壓力,學會體諒父母,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
思想溝通,學會尊敬父母!熬础笔恰靶ⅰ钡闹匾獌热?鬃诱J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于父母,不僅要“養”,更要“敬”,他點明了孝的本質在于敬,F代社會,父輩與子輩之間減少了一些可以觸摸的,物質化的內容,因此,表孝心必然更加心理化,對父母表達依戀,尊重,關切,感激成為現代人孝心的主要內容:中學生和父母分享一下成績和進步,讓他們體會付出后的回報感。多向父母請教自己的困擾,增強父母對自身生命的價值感。常和父母溝通談話,消除他們的孤獨感。每天問一問父母上班累不累,讓他們陶醉于養兒育女的快樂感。許多父母都表示希望與孩子在思想上能不斷溝通,大多數事情的看法能夠統一,彼此能原諒對方的錯誤行為,父母遇到工作或生活的煩惱了,孩子能對父母加以撫慰和支持。總之,父母希望孩子在思想上能尊重孝順父母,這正是中學生孝道要努力的方向。
小事入手,學會關心父母。古人云: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父母為了子女更專心學業上的競爭、包攬了一切家務,以至于大多數中學生“高分低能”,自理能力弱,有些學生習慣于父母對自己的悉心照顧,卻很少關心整日為自己操勞的父母。為了促使學生將孝敬父母的道德觀念轉變為關心父母的道德行為,可以讓學生在家做些力所能及家務:每天早起自己疊被,自己收拾房間,自己動手刷鞋、洗襪子和內衣褲。雙休日還可以幫父母買菜,打掃家庭衛生。暑假里給父母當幫手參加一些勞動等。還要懂得從點滴小事入手學會體貼父母:父母下班了,問候一聲,父母勞累時,請父母休息一下,父母外出時,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父母有病時,主動照顧,多說寬慰話。吃飯要等父母到才可以開飯,父母吃完才可以離開飯桌。對一度出現的“教育創新之舉”———“洗腳作業”,筆者不以為然,孝道教育不能簡單化、模式化。孝敬父母完全可以選擇多種方式,但像布置作業一樣,讓每個學生按照統一的“洗腳”模式來“孝敬父母”,而且只洗一次,不可能從內心觸動學生,漣漪過后很快會水面無痕。德行的培養應如涓涓細流,所謂靜遠流深。平時于細微處培養有助于他們養成一種習慣;回到家不是向父母要這要那,而是給予父母自己所能給予的,不是習慣于父母的照顧,而是習慣于去照顧父母。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靈支柱,他們的給予和照顧不僅能讓父母感到無比溫暖無比自豪,更能凈化孩子自身的心靈,讓他們體會父母平日的辛勞,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自尊自強 ,學會回報父母
中國人傳統觀念中,養育孩子的目的之一就是光耀門楣,因此,孩子是不是爭氣是父母關心的大事。父母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只要孩子爭氣,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覺得值得。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父母就覺得無比光榮。這里,父母養育孩子雖然有某些功利色彩,但是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父母的殷切希望未嘗不可以成為孩子努力學習的動力。中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努力發展自己,既培養了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將來的事業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又滿足父母的殷切期望,讓他們獲得極大的心理愉悅,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當代社會,繼承父母志業,實現父母期望,為父母爭光,令父母感到榮耀,依然是許多子輩的心愿,父母對子女的情感價值蘊涵其中。 當然, 我們 也反對為了父母的面子和虛榮,一味的在學習上給自己難以承受的壓力。更反對只注重學習忽視其他的行為。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征文】相關文章: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征文600字(精選16篇)12-09
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征文600字(通用23篇)04-19
中華戲曲的審美精神11-18
中華武術的精神含義09-22
中華茶文化禮儀01-28
中華茶道泡茶步驟11-21
中華插花的基本花型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