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魂斷藍橋》經典影評
大凡于解放前引進我國的西方電影都會被我們冠以一個具有東方神韻的譯名,而《魂斷藍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據說當年這個名字是來自一位女士的建議,既富美感又易上口,且頗合嚴復所倡“信、達、雅”之精神,比英文直譯的“滑鐵盧橋”不知強出多少倍。
事實上,之所以有“藍橋”一詞,乃出自于《莊子·盜跖》中尾生抱柱的故事。相傳周時有一叫做“尾生”的魯國書生,在赴秦國投考為官時認識了一個姑娘,兩人相約在藍橋下幽會。姑娘有事未來赴約,適逢天降豪雨,河水暴漲,而尾生卻不愿離去,死死抱住橋下石柱直至被河水淹沒。之后姑娘趕來,悲慟欲絕,遂抱著尾生的尸體投河自盡。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殉情故事,亦留下了“藍橋”這個著名的愛情符碼。
除了片名之外,在《魂斷藍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許多其他蘊含著東方韻味的地方。在我國古代經典愛情故事中,往往存在著這么一些關鍵詞:才子佳人、一見鐘情、私定終身、殉情而亡等等,而這些詞語恰恰能與《魂斷藍橋》的故事一一對應。
陸軍上尉羅伊英挺俊朗、前途無量,芭蕾舞女瑪拉嬌美可愛、溫柔善良,是為“才子佳人”;兩人相逢在滑鐵盧橋,甫一邂逅便有情投意合之感,是為“一見鐘情”;第三次見面時,羅伊提出訂婚,瑪拉欣然接受,是為“私定終身”;而最后瑪拉投車自殺、香消玉殞,是為“殉情而亡”。
同時,影片中所重視的貞操觀、門第觀、以及君子一諾千金、女子至死相隨也頗合東方傳統文化的元素。瑪拉誤信羅伊戰死沙場,并因窮困潦倒而淪為風塵女子。沒想到之后又與羅伊重逢,羅伊信守諾言,執意要和瑪拉結婚。然而面對羅伊的深情、羅伊家人的關懷,瑪拉對自己已遭玷污的貞潔深感愧疚,不僅與羅伊家的望族身份難以匹配,更對不起來自羅伊的濃濃愛意。于是,她毅然離開了羅伊,用死亡來證明自己靈魂上的清白和高貴。
“幸福嗎?”“是的。”
“幸福極了?”“是的。”
“陶醉了?”“是的。”
“不懷疑了?”“不。”
“不猶豫了?”“不。”
“不泄氣了?”“不。”
“親愛的,那為什么你眼睛里含著恐懼?為什么?”
這是最令人黯然神傷的一段對話,悲與喜僅一線之隔,卻又似橫亙著一座讓人窒息的大山?芍^“山盟海誓人憔悴,月缺花殘長恨天”。
成亦戰爭,敗亦戰爭。若說羅伊和瑪拉的愛情全拜戰爭所賜亦不為過,如果沒有戰爭,也就不一定會有橋上的邂逅,即便相識之后也不會因時間的緊迫而那么快地訂下婚約。也正是因為戰爭,令他們的感情受盡了艱辛與挫折,以致最終的天人永隔。《魂斷藍橋》的故事既讓我們唏噓于偉大的愛情,也成為了痛恨戰爭的理由。
在悠揚雋永的蘇格蘭名曲《友誼天長地久》中,羅伊與瑪拉的愛情落下了帷幕。雖然此“橋”非彼“橋”,但《魂斷藍橋》和“尾生抱柱”的故事所傳達的愛情信仰卻是一樣的——信守諾言、不移不易。在愛情越來越不值得相信、只有“性”而沒有“信”的今天,羅伊和瑪拉的形象有著永恒的意義與價值。
【《魂斷藍橋》經典影評】相關文章:
《臥虎藏龍》經典影評09-19
《一九四二》編導影評10-26
影評的寫作要求07-17
《愛樂之城》影評08-06
《斷背山》經典影評10-23
《畢業生》經典影評09-14
編導專業《臥虎藏龍》影評09-29
影評寫作如何攻破10-02
編導考生影評技巧06-25
《羅馬假日》編導影評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