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通用15篇)
《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郭思樂教授提出了:“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蹦敲匆韵率切【帪榇蠹艺淼年P于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1
《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郭思樂教授所提出的“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令我耳目一新,其觀點新穎,見解獨到,內涵豐富,立足學生,放眼發展,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是新課改背景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源泉,是一本對各個學段、各種教育方式都具有適應性的“有突破性的教育專著!弊x后讓我重新審視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生本教育”從根本上鮮明地解剖了當前我們所從事的教學模式,大膽提出了解放老師、解放學生、解放教育的思想,倡導旨在張揚學生天性,依靠學生內部自然發展學生的學習的新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讓學生寓學于樂,寓學于自然天性的釋放,以實現“人的完滿發展”。這一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它是一種能讓師生產生快樂的“靈丹妙藥”,從而讓學生喜歡數學,為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生本教育體系要求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大量進行活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據所學內容設計合適的游戲讓孩子玩得開心,學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樂於學習的知識,并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通過不斷的、快樂的游戲,孩子的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頭腦變得十分靈活,學習成了十分開心的事,學習成了自己內在的需要。
賞識教育要深入教學,學會用放大鏡觀察孩子的優點,同時我們一定要充滿愛心,要懂得原諒,要學會用發現的眼光看待學生,盡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古語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內心是極其敏感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從本質出發,相信他們。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和引導。
生本教育體系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耙磺袨榱藢W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人人可以創新”“兒童潛能無限”,相信“兒童的獨立性”。這些最基本的理念平時不以為然,然而今天在書中讀來竟蘊含著深厚的內涵,當然,更深刻的理解還需要自己在教學中深刻體會。期盼著在自己今后的課堂中,自己的學生也能如此的成長、如此的學習,期盼著“在美麗的教育世界里,兩個生命——兒童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游蕩,構成了整體領悟的教育樂章!
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終身學習,不斷提升個人素質,提高個人魅力。每一個學生都有屬于他們自己的天地、成長于不同的環境,擁有不同的個性,這就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永遠不要看到一個側面就覺得了解一個人的全部,而對學生做出不客觀的評價。我們應盡量多關心他們,從而達到進一步的了解,從生活、學習、家庭不同的方面了解他們,形成既是師生又是朋友的關系。
我們還必須時刻跟隨時代的腳步,堅持生本教育理念,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讓其能自由的成長,在不斷學習的道路上,我一定嚴于律己,不斷進步,做新時代教育理念下的優秀教師!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2
《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郭思樂教授所提出的“一切為了兒童”的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讓我重新審視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一切為了兒童的價值觀:郭思樂教授在書中提到:“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認識和把握兒童這個本體,把一切為了兒童作為教育價值原則。我們每天都在面對教育對象,但傳統觀念使我們對教育對象缺乏完全而準確的認識和把握,并沒有把兒童當作活生生的人;我們的教育過程,并沒能從對象的生長和生成規律去設計;我們的教育常常為社會習俗所左右,從而偏離了教育對象的本體。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認識,把教師的教育設計誤認為是為兒童設計的,教師的`意志誤認為是兒童的意志,教師的興趣誤認為是兒童的興趣,F在,我們教師迫切需要的是把為教者設計的教育,轉變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即是把師本教育轉變為生本教育。而我們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視了教育主體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備課,以自己的內心想法去揣度學生的內心想法,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學生為本,學生學習的效果當然也不會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樣的狀態下學習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這就要求我們應充分調動孩子的快樂情緒,運用能激發孩子快樂情緒的方式方法,讓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主動地去學習。任何生命都會對某些對象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一旦他們發生興趣時,也就是教育的好時機!芭d趣是學習和求知最大的動力”,這句話在今天和以后都不會過時,這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類知識獲取的一個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法則。同樣,“誘導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最好的方法”,這句話今天和以后都不會過時。
教育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們不是一個需要填滿的罐子,而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種。兒童的潛能是不可限量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既不能像裁縫那樣對兒童進行裁剪,也不能像理發師那樣對兒童進行修剪,更不能像牙醫那樣對兒童進行打磨。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兒童的外部,不是裝飾兒童,而是改變兒童自身。我們可用語言來影響他,用環境來教育他,用活動來培養他,但就是沒有辦法像裁縫、理發師、牙醫那樣地對兒童進行裁剪、打磨。
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兒童自己去最后實現,這一點似乎有點無奈。然而,一旦我們醒悟這一過程的必然性,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就是兒童自己,我們教師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所有教師都應力爭做到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教學中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總之,生本教育體系充分相信學生的潛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耙磺袨榱藢W生”相信“兒童的獨立性”。今天在書中讀來竟蘊含著深厚的內涵,當然,更深刻的理解還需要自己在教學中深刻體會。期盼著在自己今后的課堂中,自己的學生也能如此的成長、如此的學習,期盼著“在美麗的教育世界里,兩個生命——兒童的生命體和知識的生命體在嬉戲游蕩,構成了整體領悟的教育樂章!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3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明確指出“師本”教育體系的不足,旗幟鮮明地、大膽的提出當今教育應該走“生本”教育之路。通過對本書的閱讀,我發現:
一、生本教育體系的特點:
1、它力圖不僅僅在方向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不滿足于局部改革,而是探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整個體系問題,因而具有徹底性。
2、它把過去的教育基本上看成是師本的,在對比的基調上揭示生本教育的存在和意義,因而較以前的研究有更多的根本性和鮮明性。
3、它提出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的改革框架,因而有較強的課操作性。
二、生本教育體系的基本理念:
1、從價值觀上:一切為了學生。
2、從倫理觀上:高度尊重學生。
3、從行為觀賞上:全面依靠學生。
就像郭教授在書中所言:“快樂的感受是人生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鞓返娜兆邮谷寺斆鳎谷水a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笨上攵斠环N教育體系能為孩子、家庭、學校、社會帶來快樂、幸福的時候,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懷疑它呢?
縱觀過去的“師本”教育體系下的整個教育過程,無不是只關注教師的“精彩”,很少關心學生的感受。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既是演員、主角,又是導演,而學生充其量只能算個觀眾,教師演什么、怎么演,學生不知道;學生想什么、怎么想,教師不知道,整個“教與學”嚴重脫節。在這種體系中,學生缺乏學習的內動力,更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何談幸福感;學習任務不是靠學習者來完成,而是靠“教者”來實現?梢哉f,完全是一種違背教育規律的教育體系。因此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怎能得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又怎能得到提高。
放眼當今世界,國與國、人與人的關系,已遠遠不是從前那種單一的關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橫向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體現在“人才的綜合能力上”,我們培養出的只會做幾個“考試題”的人才,也只能成為社會的廢品。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改變“師本”教育體系,盡快想辦法把中國的教育體系引領到符合教育規律的軌道上來。
當然,“師本”思想對國人的影響可以說“根深蒂固”,欲改之,很難一蹴而就。那么怎么辦呢?筆者認為:
一、堅持“生本”理念
堅持“生本”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關注教師的“精彩”轉移到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上來;把關注教師的能力轉移到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上來。也就是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力求當個好觀眾,多了解學生、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二、徹底改革目前的`人才選拔制度
目前的人才選拔,還是把重點放在“考試”這一環節上!耙粡埧季矶ńK身”的思想仍然隨著人才選拔制度的不徹底改革而困擾著廣大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爸贫取边@條指揮棒,可以說是目前“削足適履”式教育的罪魁禍首,因為,所有的家長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成龍”、“成鳳”的先決條件就是學會“考試”。因此“師本”體系很難打破,“生本”理念很難實現。要想改變如此現狀,唯有一法,那就是徹底改革目前的人才選拔制度。
三、高度尊重學生,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奧修把這樣一句稱為偉大的鑄文:“當鞋子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這句話給了我深刻的啟迪:腳被忘記,也可以說腳處于“忘我”的狀態,忘我的工作,工作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就會疼,腳就會被時時記起,就很難把路走好。因此,當今,就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子,我們急切需要給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梢韵胂,當我們的教育適合學生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孩子們會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動力自然也起了作用,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也會得到空前提高。這種教育體系可以說就是“生本教育”。
四、充分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教師當好后勤
韓愈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與弟子”。相信是最好的尊重。在“生本”教育體系中,要求教師去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不要重演過去“教師設套讓學生鉆”的教學模式,依靠學生,交權與學生,做好學生的后勤,把好學生的成長關。特別應該提出的是,這一環節中,教師面對多數學生提出的許許多多的問題,如果準備不充分,可能會經常掛在黑板上,這是正,F象。這也正說明你的學生“學習了”、“發展了”,“生本”教育體系起作用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它體現了“生本”教育體系的成功。
五、正確看待“生本”教育的方法論
“生本”教育的方法論就是:“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不教而教”。目前看來,這一方法已得到證實,如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還有杜郎口中學的小組合作學習以及現在的“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等都與“生本”教育的方法大同小異,其基本理念完全相同,也非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都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的強大生命力。
六、建立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評價體系,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師本”教育的評價體系,只注重學生的分數,可以說,學生的分數就是教師的能力體現。而“生本”教育則不同,它是以學生的發展,綜合能力的提高來評價教師的能力。因此,在這種體系下,我們必須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評價體系,更多的關注學生多方面的成長,有利于學生各自特長的發展。
認真反思我們當今的教育,確實有太多、太深的東西去思考。有些為了迎合新形勢,即使穿上“生本”的新鞋,走的還是“師本”的老路,“師本”的幽靈在其內心深處總是揮之不去。我們說: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不是喊出來的,是腳踏實地做出來的。落實好“生本”理念的任務迫在眉睫,但路還很長,它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4
學生就像花木一樣,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內在潛質和外在表現。教師需要了解他們的特點,因材施教,給予適當的肥料、水分和培養,使他們茁壯成長。教育是為了引導學生正確發展,而“生本教育”正是這種引導的最佳方式。通過了解學生的天性,找到適合他們的教育模式,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自身價值和意義,從而達到教育目標。因此,教育人就像種花一樣,需要用心呵護,讓他們在陽光和雨露的.滋潤下絢爛綻放。
在教學中,我通過個別談話、階段目標達成檢測、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綜合評價,得出了所教學生已有生物學知識結構與能力等級,同時對學生未來發展做出合理的推斷,分別把學生“分為目標組、邊緣組、特困組三個單元,在實施教學時,我把課時學習目標分成了“高、中、低”三個能力等級,潛移默化地把目標問題分別下放給三個單元,讓他們都能拿到適合自己(理想)的問題,然后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引導他們進一步把問題擴大化。
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既發揮了學生的個性特質,也促進了學生技能與情感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學生在學習中體驗了充分體現自我能力(張揚天性)的成就感,同時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釋放、學會欣賞、學會審美、學會歡樂、學會嘗試、學會成功。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5
教育大師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所有人都有才能,只是需要教育者去發掘和引導。
教育者要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長、興趣和愛好,為他們提供條件和正確的引導!边@其中所涉及到的“特長、興趣和愛好”,也就是孩子們的天性,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個性表現。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深刻揭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即認同孩子的天性,積極發掘并為之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因此,教師要積極擔當引導者的角色,將所有的教學活動轉化為孩子天性發展的輔助力量,而非簡單的灌輸知識。
教育者應該成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天性的'教育方式和平臺,從而激發他們的潛在能力。這需要教師有勇氣擺脫舊的教學模式,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致力于發掘、運用和完善孩子們的天性,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傊,只有真正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將其貫徹到教育實踐中,才能實現教師和學生的解放,推動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6
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一改傳統課程結構單一,內容陳舊,教師、學生、教材、課堂教學程式化,而代之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核心,推行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新課程理念,更“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力求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等方面得到提高”。更多的強調了教與學的靈活性和特異性,以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和持續性發展。這與“生本教育”不謀而合。
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是要基于新課標的.理念與要求,教師要“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教師要在充分研究教材、教法、學情的基礎上,找到適合每一個學生學習天性的方法與途徑,引領學生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盡情開發開放而富有求知天性,通過行之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探究、分工與合作完成歸納總結、形成結論,實現知識的內化與升華,讓課堂真正成為“木欣欣以向榮”的歡樂舞臺。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7
我聽說過“生本教育”很久了,但直到最近讀了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專著后,才真正領悟到它的精髓。經過近十年實驗總結出來的“一切為了兒童,高度重視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的教育理論,讓我感到耳目一新。郭教授的觀點新穎、見解獨到、內涵豐富,立足學生、放眼發展,具有很高的理論和實用價值。在新課改背景下,它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源泉,對于各個學段和教育方式都有適應性,是一本具有突破性的教育專著。
“生本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從根本上批判了現有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解放老師和學生的觀點,旨在發掘學生的天性,促使他們自然地發展學習能力。這種教育模式追求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他們在快樂和自由中學習,以實現“人的完美發展”的目標。在我從事高中生物教學時,我也深受其啟發,嘗試著將其理念融入到我的課堂教學中。
首先,我試圖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注重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讓他們主動去探索和學習。例如,在教授細胞結構時,我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顯微鏡下的`細胞,讓他們自己去發現細胞的組成和結構,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其次,我也注重在課堂中營造積極的氛圍,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和交流,讓他們在互動中學習。
例如,在探究環境因素對生物影響時,我組織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并在小組內交流數據和結論,讓他們在實踐中掌握科學方法和思維。最后,我也重視課堂之外的教育,例如組織學生參加野外探索、科普活動等,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生命的奧妙和多樣性。這種學以致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
總之,“生本教育”是一種充滿朝氣和創新的教育方式,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內在動力,促進其個性化發展。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和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讓我的學生能夠在快樂和自由中茁壯成長。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8
生本教育體系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學生。它致力于讓學習變得愉快,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掘兒童內在的天性來進行教育和教學。以下是我對這一理念的一些感受。
一、學生是活的教育資源
生本教育體系要求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大量進行活動。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學生的喜好設計合適的游戲、教學環節,讓孩子玩得開心,學得容易。把一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樂於學習的知識,以學生為中心,依托學生資源來進行教育。通過不斷的、快樂的游戲,孩子的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頭腦變得十分靈活,學習成了十分開心的事,學習成了自己內在的需要。
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作者通過讓學生自主證明線性代數的50條定理來展示他們具有更高的數學成熟度和研究意識,以及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之前已經提到,學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資源,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并調動這一資源呢?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再進行教學。
在這里我最深刻的印象是,通過將學習與教學相結合,利用兒童已有的經驗和內部資源,教師能夠在合理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喚起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的情感。這樣,上課時間變得美好而愉快,兒童的學習成果和效率也會大大提高。這樣的場景真是令人向往,每個老師都渴望實現這樣美好的教育環境。
三、 評價:為兒童創造創新的情境
生本教育的.激勵機制讓我為之一振:無休止的表揚與批評會使學生麻木。最重要最強有力的獎勵機制就是給兒童以創造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自我實現力量同科學和藝術美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動人的提升。因為創造的氛圍和環境會使人永遠向上。生本教育體系就是促使學生奮發向上的情境。
這種評價理念很多教師都懂,但是沒有用心思考如何付諸實踐,教師應遠離這種惰性,積極探索為兒童創造良好的氛圍,使其自主追求,積極向上;盡量把這種理念體現在教學中。
當教育為孩子、家庭、學校和社會帶來快樂和幸福時,我們沒有理由反對它。這種教育可以讓不喜歡數學、甚至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感到快樂。學生們會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展現出耀眼的光彩。沒有人會拒絕快樂,每個孩子都有權利快樂地度過每一天。當面對快樂時,學生們怎么可能不喜歡數學、不喜歡學習呢?作為教師,我們需要真正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真正實施以培養學生的本性為目標的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9
讀完郭思樂教授《教育走向生本》一書,掩卷長思,我被郭教授在書中展示的生本教育成果沉醉不已,那是我作為老師夢寐以求祈望看到的,而郭教授用兩個字“生本”就做到了。
這本書留給我最深的印象和最大的啟發在以下兩個方面:
忘我——課堂教學的應有境界
郭思樂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指出:“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適合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就可以看到兒童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兒童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空前提高了。”“越是忘我,自然的力量就越能發揮出來。人的內部自然——被我們忘卻了的一種最豐饒的礦藏,就會自動地發揮作用!
他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忘我的境界: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初讀到這里時我有些不解,這與教育有什么聯系?當我再讀并反復思考時,我恍然大悟,原來它與教育有著如此巧妙的異曲同工之妙。腳被忘記了,也可以說腳處于“忘我”狀態,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腳,腳疼了,腳就被時時記起。今天,如同給腳提供合適的鞋,我們需要提供給兒童合適的教育。當教育適合兒童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兒童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在學習。這時人的內部自然起作用了,他們就會忘我的活動,兒童的熱情和學習效率有了空前提高。
我在思考我的課堂教學方式時,曾經采用了嚴厲的.手段來約束學生,這樣反而影響了教學中應有的和諧氛圍。我一度認為是因為學生年齡較小、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郭教授說:“教師的認識規律不一定等同于學生的認識規律!边@讓我深思,開始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我明白,在課堂上,學生們需要的是一個充滿靈性的空間,一個可以互相交流、喚醒、碰撞、分享的成長環境,這是師生共同成長歷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深信課堂教學是學生一段重要的人生經歷,是人生中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因此,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讓我的學生在課堂上煥發生命的活力,展現自然的本性,感受快樂的氛圍。不斷地反思和實踐,才能嘗試出最好的方法來創造一個更有意義的學習環境。
無為而為——蕩滌學習的輕塵
莊子強調的是無為“有為當然能做成事。但無為能做成的事更多,許多事可以通過意志來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過沒有意志來做成,初看到這段話。覺得字字句句說到我的心坎上”我欣賞老莊的無為哲學。
我一直以來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去教授學生,希望他們能取得好成績。但現在我開始反思,這樣做是否真正符合學生的需求?對于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我是否只是簡單地要求他們多加練習,而不了解學生的認知和心理規律?閱讀了《教育走向生本》之后,我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呢?
關鍵要同時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觀念,調整老師與學生的心態。
對于學生,讓他們以“無為”的心態,輕松活潑、如理如法地學習,相信在考試中并不至于失敗,語文要求的聽、說、讀、寫的水平都可以大幅提高。培養出這樣良好的心態,在學習中、生活中其價值并不見得比一張100分的考卷為小。應當帶著樂趣、從容不迫地學習,學到一定階段,什么考試都可以應付?傆袑W生妄想學習能速成,但學習是個漸進、積累的過程,絕不可能速成!兜赖陆洝返诙恼抡f:“跂者不立,跨者不行!滨谥_跟站立,大跨步奔跑,必然堅持不了多久就會累倒。第十五章又說:“孰能濁以靜之以徐清,孰能安以動之以徐生?”
雖講的是養生、練功的道理,同時也是做人、做事的法則?创蛱珮O拳、練氣功的,動作、呼吸都是慢悠悠的。做事呢,要不焦不躁,亂”濁”徐生“慢慢地來”態度從容,悠然自得,急近事功者則往往手足無措,自亂陣腳。
急功近利的“苦學”既然不可取,我們就應當“樂學”帶著興趣和樂趣學,不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者,知道語數重要所以才去學。為了考試升學”應付父母的壓力才去學。
老師的作用就體現于此。正如書上所說“上無為而下有為”,我則嘗試“師無為而生有為”,老師同樣具備“無為”的心態,當然不是徹底無為,什么也不作,而是起“導”的作用,這就如郭思樂教授所提的“小立課程,大作功夫。”——“教給學生的基礎知識要盡可能地精簡,而騰出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大量地進行活動!痹趯W習中成為學生的朋友,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則是平等的個體,讓學生信賴我,成為幫助他們的人。我正在努力嘗試。
期望我最終也能實現“教少學多”理想:學生能敘述的教師不替代;學生能提問的教師不先問;學生能操作的教師不示范;學生能發現的教師不暗示。
感謝好書,給了我一個靜靜沉思的機會。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10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語)。學生就像花木一樣,他們有著不同于其他個體的內在潛質和外在表現,他們是天性的個體和渾然天成的群體,是“帶著問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教師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育目的,就要根據不同個體特性以及群體的共性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模式,而“生本教育”恰恰是對這一要求的最好體現。
在教學中,我通過個別談話、階段目標達成檢測、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綜合評價,得出了所教學生已有生物學知識結構與能力等級,同時對學生未來發展做出合理的推斷,分別把學生“私下”分為目標組、邊緣組、特困組三個單元,在實施教學時,我把課時學習目標分成了“高、中、低”三個能力等級,潛移默化地把目標問題分別下放給三個單元,讓他們都能拿到適合自己(理想)的問題,然后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引導他們進一步把問題擴大化,往他們想知道的地方去探究、去總結,最后,把三個單元研究的結果讓學生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總結,得出結論。
通過這種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既發揮了學生的個性特質,也促進了學生技能與情感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學生在學習中體驗了充分體現自我能力(張揚天性)的成就感,同時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釋放、學會欣賞、學會審美、學會歡樂、學會嘗試、學會成功,我也看到了學生久違的笑臉與開心,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了許多。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11
生本教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學。而教師則要退后,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這不僅僅是教育方法的轉變,更是教育觀念的變革。
以下是我對生本教育的一些認識:
教學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而是依靠學生的學。我們經常會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愿地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發現自己失敗了,學生不領情,因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樹苗一樣對學生進行外在的改造,我們對學生所施加的影響教育都要通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自我建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來達到,教育過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我們只不過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過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種需要,而不是外在壓力的結果。教育的一切行為都應該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從而使他們內在的生命力、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課堂應該在給予學生充分的前置性學習的經驗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討論、思辨,能學會的自己學會,不能學會的創造機會讓他學會,真正實現教育是為了幫助學生,而不是限制學生。
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而不是一張白紙讓我們涂抹最美的畫。這告訴我們,一方面是學生對學習充滿了好奇、欲望和創造欲,另一方面在他生活的經歷中積累了學習的資源和學習的能力,而不是一張白紙。人的起點非零,在基礎教育階段,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僅僅是教材中。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孩子的學習能力,把脫離了生活、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感受的知識符號學習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讓學生自己去做、去發現、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質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內在力量。教育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質,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發展,從而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實現人的現代化。
生本課堂帶來的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和成長。教學中封閉的資源和方式必將產生學習結果的單一和學生思維的僵化,于是學習變成沒有個性的重復和驗證、記憶,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都被禁錮,沒有創造性的工作讓教師在重復、單調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惡性循環,教師厭教學生厭學。而關注生命活力的課堂是開放多元的,在吸引學生的同時也在挑戰教師。
建立在美好學習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內容就是養成教育,我們以前的德育過分注重外在的說教與德育活動促進學生的內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種“向善”的本能,他是與生俱來的,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樣讓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沖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發揚,讓孩子的生命中充滿著善帶來的積極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實踐著這一理念。生本課堂上的學生的方式,都是在前置學習的基礎上以小組內合作的形式進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師對學生的觀點也是照單全收,學生處處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對學生不采取短期的評價考試而是采取評研保證學生整體地學習。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12
通過學習郭思樂的生本教育,我了解到“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打破常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目前,學校一直在研究“教育。如何讓“生本”
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以往我們的課堂是教師在上面講的聲嘶力竭。學生在下面似聽非聽,現在的初中生我就有著非常明顯的感覺。上課的時候,我一個人在上學講,總是有的學生不聽。也是還難調動學生的興趣,有時讓學生自己來講解吧。還扭捏不大方,聲音小的只有自己才聽得到,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的熱情越來越低,生本教育“并不這樣認為”
學生通常不會輕易接受外界強加的規范,因為這些規范并不是他們內心所認可的。對于教育者來說,關鍵在于如何讓學生認同這些規范,并使之符合兒童天性的發展需求。我們應該尊重人類自然規律,積極發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天性。如果我們能夠以學生為本,高度尊重他們,全方位地依靠他們進行教育,那么或許能夠取得比以前更好的.成果。這就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即以學生為中心,全力推動其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的教育模式。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覺得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在課堂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學生自主地學;善于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教學情境;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鞓穼W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13
閱讀了《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后,使我受益匪淺。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吧窘逃本褪亲寣W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干巴巴的坐在那里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吧窘逃币蠼處煼艞壷v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上,我盡量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松,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愿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后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 —— 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 ”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于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吧窘逃彼枷,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么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引導孩子、做小結,并不是什么都不說,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后的課堂上繼續努力學習。
三、努力打造高效的生本教育課堂
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還要看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說:“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鞓返娜兆邮谷寺斆,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來說,從教多年來,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想作做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那么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郭思樂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許多讓我們困惑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怎樣想教師的觀念、教育態度、教育境界,如果能很好的思考這些問題,那么再教育方面也就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14
高中生物課程改革已經擺脫了傳統單一的結構和陳舊的內容,F在,我們的新課程注重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學習,并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我們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力求在探究、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好的.發展。我們還希望通過這門課程,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等方面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為了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和持續性發展,我們更加注重教與學的靈活性和特異性。這樣的課程理念與“生本教育”不謀而合。
高效課堂的建設需要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教師應該將開發文化寶庫的鑰匙盡可能地傳授給學生,通過充分研究教材、教法和學情,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學習天性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和未來,從而充分發揮他們求知的本性。
通過行之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生探究、分工與合作,學生們可以完成歸納總結和形成結論,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升華。最終,高效課堂將成為一個充滿歡樂、興趣和激情的學習舞臺,讓學生們在其中茁壯成長。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 15
《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郭思樂教授提出了一種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兒童”的生本教育體系,讓我重新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主導角色。
兒童是教育的核心,郭思樂教授在他的書中指出,“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主體”。生本教育的一個關鍵特征就是真正理解和把握兒童這個獨特存在,并將一切教育活動都以兒童為中心。盡管我們每天都與教育對象打交道,但傳統觀念使得我們對教育對象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夠全面而準確,沒有將兒童視為有血有肉的個體;我們的教育過程也未能從對象的成長和發展規律出發來進行設計;我們的教育常常受社會習俗的左右,從而偏離了教育對象的本質。我們經常錯誤地認為,教師的教育設計就是為了兒童而設立的;我們錯誤地將教師的意愿當作兒童的意愿,把教師的興趣誤認為是兒童的興趣。
因此,我們教師迫切需要的是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即將以師為本的教育轉變為以生為本的教育。然而,我們目前的教育模式正是忽視了教育主體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和備課,試圖用自己的內心想法猜測學生的內心想法,這是不足夠的,并不能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效果,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孩子在什么狀態下學習最有效。事實上,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效果最好。因此,我們需要積極調動孩子的快樂情緒,運用能夠激發他們快樂情緒的方式和方法,讓他們在愉快的狀態下主動地學習。每個人都對某些事物表現出特別的興趣,一旦孩子產生興趣,就是教育的良機。"興趣是學習和求知最大的動力",這句話在今天和將來都不會過時。它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古老法則,代表了人類獲取知識的核心原則。同樣地,“引導”也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最好的方法”,這句話今天和以后都不會過時。
教育所面對的是一群有生命力的個體,他們不是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被點燃的火種。兒童的.潛能是無限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像裁縫那樣剪裁兒童,也不能像理發師那樣修剪他們,更不能像牙醫那樣打磨他們。我們要改變的不是兒童的外在,不是裝飾兒童,而是改變兒童自己。我們可以用語言影響他們,用環境教育他們,用活動培養他們,但是沒有辦法像裁縫、理發師、牙醫那樣直接改變他們。我們所做的一切,最終都要由兒童自己去實現,這似乎有些無奈。然而,一旦我們意識到這個過程的必然性,就會明白教育過程中的主角和主要推動者,原來是兒童自身,而我們教師只是為兒童自主發展提供服務。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所有的教師都應該努力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總之,生本教育體系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潛力,并致力于充分發掘學生的能力。我們的教育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我們相信孩子們具備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今天在閱讀書籍時,我深深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豐富內涵。當然,更深入的理解需要在實際教學中逐漸領悟。我期待在我的課堂上,我的學生也能夠成長、學習,像這樣充滿希望。我期望在這美麗的教育世界里,兒童的生命與知識的生命相互交織、共同進步,譜寫出完整的教育樂章。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筆記05-15
走向“生本”的高職11-24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心得10-28
生本教育心得通用05-12
《教育走向生本》讀后感10-27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心得大全11-08
教育走向生本讀書心得集錦04-07
生本教育研修培訓體會08-12
2022年教育走向生本讀書心得10-11
窮小子無本創業走向國際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