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并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互相聯系,共同反映教學內容。
班主任三生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主任三生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班主任三生教育教學工作總結1
忙忙碌碌,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又接近了尾聲。在與孩子們相處的日子里,我竭盡所能關心和愛護他們,力爭無愧于家長的期待、校領導的信任、孩子們的愛戴和自己的良心。良好的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艷。這學期我把做一位快樂成功、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作為我不斷努力的目標,把培養學生擁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作為我工作的宗旨。在這里,我想簡單就自己的一些工作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以身作則給學生做榜樣
班主任要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學生,要用自己的熱情和朝氣去感染學生。無論是授課還是平時言談,班主任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我平時不僅保證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而且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得體,力爭把每一個細節做好。平時,我隨手撿起地上的紙屑、隨手關燈、隨手關上忘關的門窗等等,目的只是想讓孩子們從我的行動中收到感染,從而達到一定的教育效果。雖然有時收效甚微,但我絕不灰心,我會盡可能地把工作做細、做實、做活。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我便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入手。在抓學生常規方面,我是高標準,嚴要求,自上學期對學生抓常規教育以來,我便經常利用讀報堂、周會課等機會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對一些頑皮的學生所犯的錯誤,我會緊抓不放,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和耐心的教育;對一些涉及到生活中的禮儀規范我會利用課下的一些時間來教給他們,從而扎實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常規訓練。另外我還注意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班里大多數學生的家境較好,學生中存在很多浪費的現象,如吃零食、浪費沒用完的橡皮、本子等現象比比皆是。面對這種情況,我專門利用周會課進行思想教育,給他們講名人故事,讓他們想想戰爭年代人們的生活,并叫孩子們各抒己見,談談父母掙錢的不容易。漸漸地,班里浪費的現象少了許多。當然,由于學生年齡小,好的行為習慣不能長久保持,“冷熱病”重,這就需要我及時對他們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們逐步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
分析三生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比較
導語:“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互為一體的,滲透式教學是一個必然的趨向,我們應該通過不斷的摸索與實踐,更好地開展和落實兩種教育,讓學生受益終生。
1“三生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對比思考
1.1原理相同
“三生教育”強調學生的體驗、態度和感悟,這正是人本主義的精髓。人本主義重視人的本性、需求、動機、興趣和愛好,強調“來訪者中心”,這些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反映。“三生教育”是一種完善人的生命,促進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動,這與積極心理學致力建立積極的“心理免疫力”異曲同工,而積極心理學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
1.2內容相似
“三生教育”主要分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大類,具體細化內容可以涵蓋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角色轉換和適應(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專業發展、學習方式轉變與同伴互助、人際交往與社會實踐、戀愛、婚姻與性、擇業與就業等;這些內容都是囊括在“三生教育”之中的。
1.3原則一致
堅持主體教育、認知教育、行為教育、差異教育、全面教育,著力促進認知、體驗、實踐和感悟,這是“三生教育”的實施原則。“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遵循教育性原則、全體性原則、差異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和保密性原則這六大原則。除“三生教育”未涉及保密性原則外,其余各原則兩者均是一致的。
三生教育中的地理教學新使命論文
摘要:“三生教育”提倡教育的價值應更關注人的生命意義、生存能力和生活品位。三生教育資源在地理學科中無處不在,本文結合地理教學實際,了解三生教育的真諦,從而尋找地理教學與三生教育有機整合的途徑。
關鍵詞:三生教育;地理教學;生活教育
“三生教育”注重學生通過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從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地理新課標指出:“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學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比逃诘乩斫虒W中的應用,既是新課程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地理教師與地理課程所應承載的責任與義務,教師應在教學中滲透三生教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生命教育讓教育更有價值
生命教育是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憂患意識,懂得生命的不易,感受生命的價值。地理教學以人地關系為核心,涉及全球都關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在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中富有生命教育元素。學生在浩瀚的宇宙、廣闊的大海中感受生命之渺小;登長城、游故宮能感受生命的可貴、人類的偉大。地理學科與生命教育有機結合,開展繽紛多姿的生命教育活動,根據地理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珍愛生命的價值、認識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意義。【案例1】方便面與紅猩猩的故事在“東南亞”一課的學習中,活動涉及由于人類大量食用方便面,賴以生存的熱帶雨林消失了,野生的紅猩猩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永遠從地球上消失。學生們在閱讀文章后,展開了一次以“保護紅猩猩,少吃方便面”為主題的討論會。在討論中,學生們為紅猩猩傷感、難過,為人類的行為感到可恥,最重要的是,學生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珍愛生命不僅僅是珍愛人類的生命,而是珍愛具有生命體征的所有個體!景咐病繕O地地區極地地區原始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其成為科學考察的寶地。在“極地地區”一課中,必須和學生們提到的就是我們學校的杰出校友———楊惠根博士,他是現任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曾帶領隊員們去南極科考,他們頂著嚴寒、干燥、大風等惡劣環境,就是為了獲取更多極地的地理信息。楊惠根博士是學生身邊的人,他的親身經歷更有助于學生感受到勇于探索、不畏艱難、堅韌不拔的高尚品質。楊惠根博士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應該在有限的生命中拓展生命的內涵。
化學課堂教學中開展三生教育的思考論文
【摘要】現代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需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還需要重視引導并且培養學生正確的對待生命、生存、生活。在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開展三生教育,要以生命教育為前提,基于生存教育,實現生活教育。
【關鍵詞】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三生教育;教學反思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使得三生教育理念被廣泛的應用于各科教學活動中,意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生教育理念下所培養的學生,不僅具有豐富的學識,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素養,重在培養具有較強生存能力、重視生命、適應能力強的人才。
1.三生教育概述
這里所說的三生教育指的是: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開展生命教育意在讓學生能夠理解生命的意義所在,使得學生能夠尊重并且珍愛每個生命。開展生活教育意在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識與技能,進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開展生存教育意在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能夠掌握生存之道,更好的適應生活。
2.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三生教育的地位
2.1生命教育是前提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生命教育是前提。生命教育理念倡導的是以個體生命為起點,構建關愛并且互助的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習內容中尋找生命教育的素材,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針對性教學方式,逐漸的引導學生樹立珍愛生命的意識,理解生命的本意。
2.2生存教育是基礎與核心
教育主要是圍繞生存開展的,教師傳授給學生的除了書本上的知識外,還包括生存技能,這需要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能夠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生存技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開展生存教育則需要不斷增強學生的生存意識以及能力,使其能夠掌握生存必需的技能。生存教育是以知識為依托,在化學教學課堂中需要教師能夠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在一起,為學生引申生存之道,進而通過化學知識,來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
中學政治教學中滲透三生教育論文
1把握好知識點與三生教育的結合
大量的研究調查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于認識事物和現實之間的那些關聯。能把握好這些關聯,才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如何思考和理解那些關聯,如何將現實與三生教育理論合理的結合起來。這樣,在授課的時候肯定能取得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效果。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從具體到抽象的講解,由個別到一般,符合認識的規律,也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愉快輕松中學到抽象的知識。
2聯系熱點時事,激發學生興趣
很多學生在對國際時事、國際爭端研究的頭頭是道。但是,卻不喜歡學習政治,因而也就更不會去體會老師在課堂上穿插的三生教育的思想。這時候,就要抓住他們的強烈的好奇心,將這些熱點時事,與三生教育理論聯系在一起,給他們從政治、經濟、人權等方面,分析熱點、焦點。這樣,學生們能將時事政治和三生教育的理論知識聯系在一起,主動的熱情參與到政治的學習中,從中深刻的體會到三生教育理念的真諦。
3場所情景,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成效,主要取決于學生的認知,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能夠轉化為他內在的素質,那,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可以考慮創設情景,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它自己的主管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三生教育的思想。比如:我們可以使用現實中發生的一些案例,將學生自己放置于其中,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選擇。在輕松快樂中理解三生教育。
關于政治教學新視角的三生教育的論文
一、“三生教育”概念解讀
“三生教育”旨在提高人的生命能力、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叭逃敝卦谂囵B人的興趣能力、思維能力、言語能力、適應能力、創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責任能力!叭逃迸囵B人的廣泛興趣,使興趣作為人成功的基石;培養人的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辯證思維、直覺思維;培養人在適應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的能力;培養人的合作競爭意識和公平正義能力[2]。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為核心的“三生教育”立足于幫助個體健康成長、成人、成才,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這不僅是教育規律的反映,也是教育本質的回歸,既對學生本身給予了極大關注,也對人的社會化和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教育視角。
二、“三生教育”理念融入政治教學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課內容政治色彩較濃,理想性成分較多,與學生身心發展相脫離。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過分地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社會性、價值性、創造性,體現不出新課改要求的教育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
1.思想政治課內容理想化和缺乏實踐性經過幾次的課程改革與調整,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包括政治經濟學知識、文化生活與唯物主義哲學,增加了選修課程。內容更加豐富,貼近社會生活,貼近學生生活。思想政治新教材打破了原來的嚴謹的知識體系,增加了不少的圖片材料,設計了不少的探究問題,讓學生共同探究,但是有些例子卻不見得有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生活。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與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應有的知識水平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只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沒有考慮到學生其他方面的需求。教學內容的單調,與社會生活缺乏廣泛的聯系,與復雜的社會問題及現象相比較理想成分和政治色彩都過重。更沒有針對學生者的實踐需求和思想實踐,使得學生在政治課教學中參與度低,缺乏教育的參與性和實踐性。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三生教育
一、轉變語文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教師講的筋疲力竭,可是學生卻沒有記住多少。這種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并且呆板,缺乏課堂激情,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學生個性的發揮也是一種壓抑,不利于新課改要求下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要求。這種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仍然是高分低能,缺乏社會生存適應能力,生活幸福指數也不會很高,不符合三生教育的要求。語文課堂教學要與三生教育相互滲透,也是積極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就要引導學生不斷走出分數第一的誤區,改變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激發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力,讓學生在主動和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在社會生存的能力,提高學生幸福指數。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ㄒ唬╊A習和交流
預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教師要在課前先根據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對學生提出各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和探究,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理解和分析問題,最后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通過預習之后,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心得和體會,讓學生通過交流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學習。教師對學生的討論和交流進行適當的引導,對于學生的問題進行積極的回應和補充,對于學生好的見解和想法進行恰當的鼓勵和表揚,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突出三生教育理念
新的語文教育教學模式要以學生文本,在教學中不斷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培養和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討論和交流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轉變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全面地、健康地發展。
高校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構建論文
近年來高校頻發大學生危及自身乃至他人生命的事件,大學生不尊重生命,不懂得珍惜生命以及生活沒有目標等諸多問題已為社會所關注,為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敲響了警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活觀并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成為高校必須研究的問題。“三生教育”作為云南省首創,其課程開設的時間不長,目前的研究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且相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意義探討方面,關于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的研究還顯得單一和薄弱。為此,探索集高校教學、管理和社會資源于一體的“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題。
一、“三生教育”的概念及內涵與教學模式的一般界說
1.“三生教育”的概念及內涵2008年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首次提出“三生教育”的概念并對其進行了科學界定:“‘三生教育’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三生教育”是一種全新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在整個教育實踐過程中體現了教育本質、教育規律的內在要求,是以人為中心的、全面的、系統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時代要求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過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互為基礎,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又各具特點,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是關鍵;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