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讀后感500字
傷仲永讀后感500字1
本文講的是一個天生聰慧的小孩子,因為父親的愚昧無知,不讓他學習,而只是為了謀利,來賺取財務,斷送了一個可以有成就的一個人。
從本篇文章,可以看出知識和文化對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比如說仲永,他因為有天生的聰慧,可以為家里賺取費用。也因為他的父親沒有文化,而是一個老實的農民。就缺少了長遠的眼光。如果當時,他讓仲永去學習,而不帶他去同縣的人家里作客。也許今后的利益比眼前的利益更加的大。而他的父親卻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這就是有知識和文化和沒有的區別。
人不能依靠先天的聰慧,必須要接受后天的教育。才能有大出息。一個人就算先天沒有優勢,但是他接受了后天的教育,并且很刻苦就能成。比如牛頓,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并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學習成績屬于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制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意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最后成為了科學的巨人。
這篇可問告訴我們,人不能依靠先天的優勢,要接受后天的教育。
傷仲永讀后感500字2
今天,我讀了一篇七年級下學期文言文《傷仲永》。
《傷仲永》,是一篇關于后天教育的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孩子,五歲的時候,還沒有見過書具,忽然有一天,他哭著要書具,于是他的父親便向鄰居借來了文房四寶,沒想到,方仲永拿起筆寫了四首詩,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父親把這首詩拿給了鄉里的秀才,秀才看了以后,大大夸獎了這首詩,從這以后,只要人們指一個東西,他就能做出古詩來,他的父親是一個貪圖小利的`人,于是便拉著方仲永,去四處做客,別人給他錢讓他作詩,過了兩三年后,再讓方仲永作詩,他就做得不如原來的那樣好了,等到了十二三歲的時候,方仲永就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了。
我通過讀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方仲永生下來雖然受到上天的眷顧,天賜予他了比其他人更加聰明的大腦,可是他沒有接受后天良好的教育,從一個天才變成了普通人。方仲永變為普通人的因素不只是他自己,更大的責任應該是他的父親。方仲永的父親為了那一點小小的利,就把這么聰明的孩子葬送在童年,一個天才就這樣隕落了。再看現在的父母,哪一個不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周末還上這個補習班,那個補習班,方仲永父親的觀點和現在的父母比起來真是相差甚遠,不管是什么年代都要讓孩子接受知識、學習文化。悲哉!方仲永之父!
傷仲永讀后感500字3
我,一個愛幻想的女孩。以前,我總會幻想:如果自己是一個IQ200的人那該有多好啊。
那樣的話,我就不用一般的人那樣乖乖地坐在教室,認真地聽課。我可以瘋狂地玩耍,不用理會那些煩人的公式,語法,單詞,輕而易舉地考到別人夢寐以求的第一名,享受著天才少女帶來的榮譽。老師會像是捧著水晶一般小心翼翼地關愛我,我會比一般人得到更多的關注,更多的稱贊。
然而,學完<傷仲永>這一古文,我理解天才的真正含義。
仲永出生于一個世隸耕的家庭,他沒有見過筆,也沒有看過書,卻可以提筆作詩,出口成章,他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天才。可,這樣一個大天才落得結果居然是泯然眾人矣,實在可悲。
仲永的悲劇一方面是他父親貪圖利益造成的,另一方面則是他自己的因素造就的。如果他一心向學,那么他父親不使學的做法也阻擋不了他。相反,如果他不想學習,那么他父親的不使學,鄉親們的以錢幣乞之,就是他不學的最好借口。
天才=1%的聰明+99%的勤奮。這句話充分的體現出:天才并不是萬能,天才更多需要的是勤奮。如果天才是一朵花的花,那么勤奮就是花的養料,甘露。
從古到今,歷史上有許多有影響力的人物,但在他們中,有誰是靠著天才聞名的?有多少人是靠著先天的聰明震撼全世界的呢?沒有。
牛頓這個被老師稱為愚蠢的無可救藥的學生,他憑借自己的好奇心和謙虛的態度,最終發現了萬有引力。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并不是最聰明的,但他絕對是勤奮刻苦,堅持不懈的人,因此他可以發明出上千件東西,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所以,我們不要仗著自己一點點小聰明而不努力學習,更不要因為自己不聰明而自暴自棄,放棄學業。要知道蠢材和天才是相互轉化的,天才可以變成蠢材,蠢材可以變成天才。但我們也要記住只有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人才有資格成為天才。
傷仲永讀后感500字4
一個天才兒童,因他的父親貪圖蠅頭小利,不讓他學習,終日帶著他四處拜訪同鄉,題詩賺錢,以至于他到弱冠之年淪為庸人,平庸無奇。王安石所撰《傷仲永》就講述了這么一個十分令人嘆惜的故事。
學完了《傷仲永》一課,我不禁對方仲永感到惋惜,本來天資聰慧,若后天有良好的教育,加以努力學習,有可能宋朝又有一位文學大家,甚至有可能與當時的王安石、蘇軾相提并論,卻因父親貪利、短見,“不使學”,而使其成為泛泛之輩,大浪淘沙,被埋沒在歷史的沙灘上。
方仲永后天沒有學習,從天才變成庸人的故事,讓我不禁想起從笨蛋變成科學家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三四歲時還不大會說話,有點遲鈍,上學后,還笨手笨腳的,經常想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經常受到嘲笑。接下來愛因斯坦醉心于幾何學,忘了游戲,忘了同伴,完全沉浸在研究數學定理并自己證明的世界里。上了大學后,他熱衷于物理學。他畢業后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得到一份工作。愛因斯坦除了工作,所有的時間都沉浸在物理學問題的思考、研究與證明上。他出門時,口袋里總會有幾張紙和一支筆,因為他散步時也在思考,這樣以便于及時地將他想到的一些思路記錄下來。愛因斯坦26歲時,他發現了“相對論”,后來又相繼有了許多研究成果,使他成為世界物理學史上一個偉大、重要的人物。
正如高爾基所言:“天才出于勤奮!狈街儆离m為神童,但后天沒有學習,未加以磨練,身上的光環便漸漸暗淡,直至“泯為眾人”,而那些不是天才、神童的人,如若不學習,那就更糟了。所以,后天教育和學習對成就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天資有多么聰慧,我們一定要不斷學習,否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傷仲永讀后感500字5
《傷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著作,雖是古文,但讀起來會令人回味無窮。
這篇課文寫方仲永長不到5歲時,就鬧著要墨、紙、硯,他當即寫四句詩,并題上了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傳給了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人們讓他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都能立即寫好,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花錢讓仲永題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可利圖,就每天讓他給同縣人作詩,不再讓他學習。過了幾年,由于不能學習的仲永,作出的詩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了。又過了幾年,他作出的詩已平平談談了,完全和普通人一樣了。
這篇課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說明人的天資與后天成才的關系,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方仲永從小就懂事,會作詩,是有天賦的。有天賦的人,比起一般有才能的人就好得多了。但他最終卻成了普通人,主要是因為他父親貪圖眼前小利,把孩子的未來不當成一回事,不讓孩子接受后天的教育。從而倒致孩子從天才論為變成了平庸之輩。然而,那些沒有天賦的,本來就是普通人的,但他們接受了后天的教育,并努力學習,從而就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了一個偉大人物。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偉大科學家愛迪生胡一句話:“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边@告訴我們要想成才,就必須努力學習。讀了《傷仲永》這篇課文,我感悟到了:后天學習對于人成才的重要性!
傷仲永讀后感500字6
今天我讀了“傷”仲永,是呀,讀完心中真的不由的升起了一絲感傷。
我不得不說,仲永是個天才,5歲時便會了“指物作詩立就,并自為其名”而且“其紋理皆有可觀者”但是到了12.3歲,才氣卻不能稱前之所聞,到了成年,竟“泯然眾人矣”.
仲永他確實是個天才,但因他后天的不努力,最終卻淪落為一個平庸的人,這能不叫人扼腕嘆惜嗎?神通泯然眾人,責任在于誰?
也許責任在于他的父親,一個神通而被父親當作了賺錢的工具,讓仲永“不使學”,白白葬送了仲永的人生。
可是,這責任仲永又怎能沒有呢?他的父親不明智,難道仲永也那么不明智,雖然那時他還小,但是他從小就是個天才,能做出“養父母、收族為意”的詩又怎么能說他不懂事理呢,就算仲永等到長大的時候在學習,也為時不晚那,也不會從一個神通變成一個平凡的人那!
不管先天有多么的聰明,后天不努力,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聰明。
即使先天不聰明,但如果他后天努力了,那他就會成為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牛頓不是神童,但他終身勤奮學習,終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練就的
不努力,又怎能成才。
努力了,肯定能成才
從現在起,我們應即刻起程,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也一定會在我們的人生中踏出一條燦爛的光輝之路。
【傷仲永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傷仲永》讀后感01-08
★傷仲永讀后感01-07
《傷仲永》讀后感01-05
《傷仲永》讀后感01-05
《傷仲永》讀后感12-31
讀后感《傷仲永》12-24
傷仲永讀后感10-10
《傷仲永》讀后感01-15
《傷仲永》讀后感【精】06-22
《傷仲永》讀后感【薦】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