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業長青讀后感悟
基業長青是一本探討高瞻遠矚公司的書,它用大量的實例和數據為我們系統展示了高瞻遠矚公司長期擁有杰出地位的根本要素。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基業長青讀后感悟,歡迎閱讀參考!
基業長青讀后感悟一
《基業長青—企業永續經營的準則》是一本探討高瞻遠矚公司的書,它用大量的實例和數據為我們系統展示了高瞻遠矚公司長期擁有杰出地位的根本要素。該書不同于一般的、市場上大多數的管理類圖書,它超越了諸如戰略、研發、產品、市場、營銷等等管理技術層面的研究與討論,發現了杰出公司出類拔萃的永恒品質,對公司永葆卓越的根源見解獨到、剖析精辟,作者以優美流暢、富于激情的筆觸使我們確信,“創建一家恒久的偉大公司,一個真正值得長青的基業,乃是崇高的使命”。
整部書圍繞打破“12個迷思”展開,即:
迷思1、偉大的公司靠偉大的構想起家;
迷思2、高瞻遠矚公司需要杰出而眼光遠大的魅力型領導者;
迷思3、最成功的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潤為首要目的;
迷思4、高瞻遠矚公司擁有共通的“正確”價值觀;
迷思5、唯一不變的是變動;
迷思6、績優公司事事謹慎;
迷思7、高瞻遠矚公司是每一個人的絕佳工作地點;
迷思8、最成功公司的最佳行動都是來自高明、復雜的戰略規劃; 迷思9、公司應禮聘外來的CEO才能刺激根本變革;
迷思10、最成功的公司最注重的是擊敗競爭對手;
迷思11、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迷思12、公司高瞻遠矚,主要依靠“愿景宣言”。《基業長青》讀后感
破除上述12個迷思,既是作者專注6年的企業研究的成果,更是18個高瞻遠矚公司優秀特質的無聲昭示。
就象龜兔賽跑寓言一樣,高瞻遠矚公司起步時經常步履蹣跚,最終卻贏得長距離的競賽。作者的研究表明:高瞻遠矚公司的領導者更加專注于建構一種大而持久的制度,并不刻意成為偉大領袖,他們追求的是制造時鐘,而不是成為報時人。擁有一個偉大的構想,或身為高瞻遠矚的魅力型領袖,好比是“報時”;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領袖身后很久、經歷很多次產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榮,好比是“造鐘”。一家高瞻遠矚公司的創建者通常是造鐘的人,而不是報時的人。他們主要致力于建立一個組織,一個會滴答走動的時鐘,而不只是找對時機,用一種高瞻遠矚的產品構想打進市場,或利用一次優秀產品生命周期的成長曲線;他們并非致力于取得高瞻遠矚領袖的人格特質,而是采取建筑大師的方法,致力于構建高瞻遠矚公司的組織特質;他們努力的最大成果不是實質地體現一個偉大的構想,不是表現人格的魅力,不是滿足個人的自尊或累計個人的財富,他們最大的創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所代表的一切。高瞻遠矚的公司往往并不是源自一種極為成功的創業產品、一個特別的科技和市場機會,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持之以恒地積累, 堅持把公司作為終極創造。這些讓人動容的研究成果和感奮人心的表述,讓我們走出對“偉大構想”的困惑和對“魅力領袖”的迷信,充滿自信與期待地煥發創業的激情。
該書告訴我們,一個杰出的公司要有超越利潤的追求!拔覀兊幕驹瓌t,從創辦人構思出來后一直維持不變,我們把核心價值觀和實務分得清清楚楚,核心價值觀不改變,但是實務做法可以改變,我們也清楚地表明:利
潤雖然重要,卻不是公司存在的原因。公司是為了更基本的原因存在”(惠普前任CEO約翰·楊) 。對優秀的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根本因素是指引、激勵公司上下的核心理念,亦即核心價值觀和超越利潤的歸宿感。這種理念在長期內是相當固定的。“追求最大利潤”一向不是高瞻遠矚公司主要的動力或首要目標,高瞻遠矚公司追求的是一組目標,賺錢只是之一,而且不見得是最重要的目標,在更多的情況下,他們把利潤理解為在核心理念驅動下所從事事業的自然回報;蛘哒f,高瞻遠矚公司在追求利潤和股東財富的同時,同樣追求更廣泛、更有意義的理想,擴大利潤的目標并不主導一切,他們是在獲利的情況下追求目標的—同時達成兩種目標,也就是同時擁抱理念和利潤。這也恰恰證明了,一個偉大的、長期成功的企業(公司)必須要承擔起社會責任,而絕不能僅僅追逐利潤。《基業長青》讀后感
書中闡述的一項有意思的研究結論是:“我們并未發現任何特別的理念內容和成為高瞻遠矚公司息息相關。研究表明,理念的真實性和公司持續一貫符合理念的程度要比理念的內容重要。”也就是說,重要的不在于公司理念的內容,而在于公司的一切作為都能遵循核心價值觀。高瞻遠矚公司不問“我么應該珍視什么?”,只問“我們究竟實際珍視的是什么?”。高瞻遠矚公司幾乎都虔誠地維持核心理念,很少改變。這提示我們,一個公司的價值觀、使命等等理念,重要的不是是否有“創意”、是否“討人喜歡”,甚至是否“正確”,而在于是否真正能夠貫徹組織上下,“入腦入心入行”,真正指引和激勵公司的人!
關于公司的核心理念,除了“明確”和“固守”兩個要點外,很重要的還有“保持其塑造的力量”,這包括經理人的培養和繼任規劃,即從內部人
才中培養、提升和慎重選擇管理人才;也包括營造“教派般的文化”,極為明確的自我認知、事業目的和要達到的目標,“熱烈擁護的理念、灌輸信仰、嚴密契合、精英主義”,這些讓公司與員工間能夠相互選擇和提升,激發忠心、熱忱和崇高理想的過程中強化公司的核心理念,塑造出卓越的員工,而根本不容納那些不愿或不符合其確切標準的人。
一般來說,變革與穩定、保守與勇猛往往構成沖突和矛盾,不能同時并存。在穩固核心理念的同時,卻要保持追求進步的強大動力,高瞻遠矚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高瞻遠矚公司不受二分法的限制,用兼容并蓄的方法讓自己跳出困境,使他們能夠同時擁抱若干層面的兩個極端。他們堅持理想主義和務實主義的融合,他們愿意和善于調整可以改變和適應無損于核心理念的任何方面,配合保存核心及刺激進步的心態創造有形機制,倡導“先驅精神”和“首創精神”,勇于投身“膽大包天”的目標,從事大膽、具有挑戰性而且經常具有高風險的任務和計劃,以激發進步,實現超越。
而在另一方面,高瞻遠矚公司的大部分成功并不是起因于“先知先覺”的戰略規劃,而是依靠試驗、嘗試錯誤和機會主義,或者確切地說,是靠運氣。這聽來似乎有些難以置信,尤其是當我們學習了“戰略管理”,大講各種“策略”、“謀劃”之際。但高瞻遠矚公司進步的兩種形態:膽大包天的目標+進化式的進步,是本書研究得出的可信結論。膽大包天目標帶來的進步設計確定不疑的既定目標,而進化式進步則和不確定性有關,即多方嘗試、保存有用;膽大包天目標帶來的進步是大膽的和跳躍式的,而進化式進步通常由漸進式的小步驟或突變開始,最后發展為經常是意料之外的策略性轉變。這啟示我們,要保持公司的持久活力、蓬勃生機和不斷成長,就要尊重
首創精神,敢于嘗試、寬容失敗(甚至是“持之以恒”的失敗),保持永不饜足的好奇心和對進步的追求,遠離停滯和僵化,建立持續刺激和強化進化式進步的機制,“增生、變化,最強者生存、最弱者死亡”,保留有用的,拋棄無用的。
一個基業長青的公司其最后的訣竅是“永不滿足的機制”。“如何自我改進,使明天做得比今天好”,他們把這個問題看做生活方式,變成思想和行動的習慣—持續改善是制度化的習慣,是一種有紀律的生活方式,它融入了組織結構,并且用有形的機制予以強化,激發對現狀的不滿及對自我的嚴格要求。高瞻遠矚公司最注重戰勝自己,反而不把成功和擊敗對手當做最終目標。能夠擊敗對手是他們不斷自問的附帶結果。不管他們多有成就,不管他們超前對手多遠,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這些論述使我們得以超越一般的“競爭”,告別自滿、懶惰、遲緩、膽怯和低效,唯有抱著“永遠不夠好”的信念,永不言休地努力工作、追求進步和持續地為未來努力奮斗,方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建立長久之功!
這不是終點,甚至不是終點的起點,但可能是起點的終點。
基業長青讀后感悟二
這是一部有理有據有深度的好書,書中運用大量的事實資料和文字闡述了企業經營和長足發展中的諸多有實但是無形的東西──理念、價值觀、目標;告知人們經營不是短線的賭注,而是理想層面的高瞻選矚。通過分類和對比,書中列舉了大量的知名企業創業和持續提高企業價值過程中堅定不移執行可變化也可持續的經營企業的思維方式。不難看出,書中的企業都是在當今世界上鼎鼎有名、有實力、而且仍然有活力、高速增長、有新的項目,同時幾乎看不出管理瑕疵的典范。這些發達的企業,如果可以這么說的話,不僅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也是能夠學習的,當然也是愿意學習的榜樣。這本書清晰地告訴我們該如何在企業小的時候做大的打算,該如何在企業有危機甚至困境中不忘記企業的初衷?磥恚髽I真是需要功夫的。不僅會站著還要會蹲著還要學會匍匐,但是不論怎樣,都應會前進。
而且,書中的有關追求制造時鐘的人而不是成為報時的人的論術是對經營者的`警示。高瞻遠矚公司在實驗、嘗試錯誤和機會主義當中尋求到了出路戰勝了競爭對手而出類拔萃,是因為它們更相信實踐的力量而不是過多的討論。現實中的管理問題也是如何面對存在的不足,如何解決實施中的紕漏,如何先處理現在再面向未來,而不是忽視當前情況,盲目的展望,這是實用主義的縮影。不能渡過危機的遠見是沒有意義的。
同時,就我們的企業管理而言,這也是在字里行間時時透露著指針式的影響的好書。
首先,我們在創業之初就形成了獨特的人文環境、管理氣氛、發展模式、經營思路,以及機制、規則和觀念,這是我們值得慶幸的地方。因為這與高瞻遠矚公司是接近的,包括我們堅定地執行在畜牧飼料主產業上做文章的經營方向。但是我們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戰略規劃、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步驟,我們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模式、我們還不能完全做到用管理思想指導企業發展而不是用單個的人(管理者)指導企業的發展的方向和速度,讀后感《《基業長青》讀后感》。對于永續經營而言,我們還應該在實質是接觸和吸納外部的智慧。我們都愿意禾豐獲得完美的前景,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因為信任自己而放棄還有那么多的可以借鑒的源泉,我們的動力來自于自己的努力和外部指出不足的同時給予我們的壓力,所以,我們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時時不能忘記的是反思,是回味,是對自己的肯定同時的否定。
其次,是兼容,是在不混合陰陽情況下的協調和共同進步。這里說的不是尋求平衡而是短期和長期的優異表現,也就是在核心價值不改變的情況下,時時不忘記細節實施。要制訂膽大妄為的目標和策略,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方法,甚至某種程度上的非理性的信心。目標是為了刺激進步,但是不能兼容各方利益的行為是不能長久的。因為我們是團隊,團隊的魅力就在于不是為了自己,不是只有自己,不是個優先,而是共榮,共享。我很欣賞書中的語言:“膽大妄為的目標極為明確動人,需要的解釋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解釋。這是因為目標需要每一個人都了解,每一個人都付諸實踐,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以外的愿望去工作而得到輝煌的業績!彼裕谡髽I管理當中,我們需要兼容并畜這也是大企業的內涵。胸懷多大,事業多大,這是我們的從事的根本。
第三,關于創新。我還沒有看到沒有不創新的企業可以成為高瞻遠矚的企業,不僅在本書中,也在其它的材料里。其實,正如書中說的一樣,很多創業者勵精圖治,但是并沒有實現自身的夢想,但是后來的經理人做到了,不是因為年齡、閱歷和歷史的原因,而是因為思路和思維。后者的改善是對前者的繼承但是不是對前者的業績的推翻,這一點已經是不很容易做到,但是他們做到了,但是他們做到了,所以他們成功了,不論是人力資源、內部提升、科技開發、戰略轉移,還是營銷體系、遠景建設、績效考核,我們都可以從書中得到啟示性的語言和斷。但是,我感到改變就是為了進步,雖然不一定進步,但是為進步的冒險也是值得的。從產品,從營銷,從人力資源,從市場定位,從科技進步,沒有一個高瞻遠矚的公司是不創新的公司。創新是這些企業制勝的關鍵,也就是根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策略占領市場,占領消費者的心,占領未來的競爭空間,占領他人不能占領的領域。
綜合而言,這是一本讀來有感、思來有觸、做來有方的好書。
【基業長青讀后感悟】相關文章:
基業長青讀后感2000字06-30
《基業長青》1500字讀后感10-25
基業長青讀后感2000字范文07-24
基業長青讀后感2000字范文精選07-24
基業長青讀書筆記600字10-05
如何打造長青的企業品牌11-15
中國最新關于成長青春勵志電影80后10-01
受家長青睞的少兒舞蹈培訓教學方式11-03
《感悟父愛》讀后感400字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