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1
去年,區政協成立了專題調研組,就我區民營經濟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開展重點調研,經過走訪轄區范圍內的近10家大、中、小型民營企業,召開了各類民營企業家參加的座談會和政情通報交流會,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下調研報告。
一、近年來我區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
近年來我區民營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主要有四個特點:
1、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經濟總量迅速擴大。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全區民營企業總數由年的519戶,發展到現在的3977戶,增長了7倍多。截止去年底,全區共有個體工商戶8691戶,注冊資金3.5億元;民營企業3977戶,注冊資金29.8億元;僅去年,全區新發展個體工商戶2998戶,新發展民營企業895戶,新增注冊資本12億元,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2、規模企業優勢顯著,競爭能力日益增強。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全區的民營個體經濟已由發展初期的主要從事商貿、飲食、服務業等比較單一的拾遺補缺行業,不斷向各類工業、商貿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旅游業、服務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等行業拓展。初步形成了農工商并舉、全方位拓展的民營和個體經濟發展新格局,形成了一批初具特色的產業群體和塊狀經濟。據統計,全區目前民營企業注冊資本達100-500萬元的有366家,達500-1000萬元的有46家,達1000萬元以上的有56家,而年底分別是30家、2家和0家。截止年底,全區民營企業的戶均注冊資金74.8萬元,注冊資金超過100萬元的達468戶,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2%和29.6%。
3、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貢獻份額幅度增加。目前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區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區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已超過三分之二。名列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高力集團的落戶,科技、制藥的崛起,鉛鋅銀礦、金陵石化化工二廠等一批大中型國有集體改制企業的加入,我區建設、房地產、方圓置業、蘇星汽車修理廠的成功改制都進一步增強了我區民營經濟的實力和競爭力。同時,全區民營企業在擴大勞動就業上貢獻突出,幾年來共吸納5400余人就業,成為吸納征地拆遷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重要渠道。
4、政府職能不斷轉變,發展環境逐步改善。去年,區政府按照省、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發展,做好服務,狠抓規范,把加快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中最關鍵的環節來抓,著力引導民營經濟走規模發展的道路,走現代企業的發展道路,走改制發展的道路,不斷拓展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提升民營經濟的發展層次,增強民營經濟的發展后勁,推動了民營經濟增長速度的再加快,總量規模的再擴大,發展層次的再提升,使民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在走訪、座談、調查中,聽到了民營企業家對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
二、在民營經濟發展中必須關注的幾個問題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我區民營經濟在發展規模、質量、環境等方面較之過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省、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創造加速發展民營經濟的最佳環境"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認為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關注:
1、舊的思維定勢依然存在計劃經濟時代民營經濟就是私人經濟、甚至個體經濟的習慣思維普遍存在,認為"一切都是私人經營者自己的事"。雖然民營經濟逐步上升為區位經濟的主體地位,但過去有些管理部門職能沒有及時轉變,觀念沒有調整到位,這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政府部門對民營企業的指導作用。區由于歷史的原因由農業區轉變而來,基礎條件薄弱,傳統的民營企業規模小、技術差、資金少,客觀上需要政府部門的指導。當前政府部門往往"重視大型的、高利稅的民營企業,忽視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行為,不利于中小型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致使我區民營企業處于低層次的發展狀態。
2、產業規劃滯后缺乏對民營經濟總體長遠規劃和相關政策的配套。目前,政府已十分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但究竟如何推進全區民營經濟的發展,如何設計民營企業的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從哪里作為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抓落實、抓實效、抓成果,還沒有可以遵循的長遠規劃和配套政策作支持。
3、管理闕失在對民營企業的行政管理行為中,甚至存在與公有制企業不同的雙重標準,還不能做到主動地關心他們、主動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不合理的收費和不應該甚至非法的亂攤派時有發生。職能部門之間的規范相互沖突,市、區的同性質部門重復收費、國有企業享有的有關國家政策優惠,民營企業不能平等地獲得,政策的不對等、信息不對稱,在很大程度上使民營企業處在一種不公平的政策環境之中。
4、培訓"短腿"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經營者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采用傳統的"家長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現代管理知識匱乏和管理手段落后。加入wto以后,民營企業家迫切需要提高經營水平、管理創新水平,需要熟悉國際規范的知識和與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一些企業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勞資關系處理不好,容易滋生社會矛盾;有的經營者同時也受到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對企業科學管理重視不夠,企業經營狀況起伏波動較大。
企業的員工培訓問題也比較嚴重,引進人才難或引進人才留不住,用人只能降低標準。在民營企業經營者的隊伍中,不乏低學歷者,企業經營者素質的提高沒有部門來管、來抓。因此,導致民營企業短期行為和缺乏發展的長遠眼光。
對勞動力的.培訓還沒有有效的措施,沒有能為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合適合用的勞動力,大量的失地農民沒有現代工業的勞動技能,就連基本的工作規范、法律常識、安全要求、企業制度都不了解,影響傳統民資企業與現代工業的接軌。
5、服務不到位對引導懂管理、精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人才從事民營企業,缺乏獨立運行的政策措施和優惠待遇,有一些優惠政策受到部分執行部門拖延、推諉不能落實而流于形式,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比較突出。我區工業園、創業園、科技園還很少有能真正讓科技人員動心并去創業的優厚條件,與杭州、蘇州等科技園相比,我區民營科技園對高科技項目在資金、地方性收費、土地出讓或批租、人才使用等方面力度不夠,在政策扶持上還缺少吸引力。其結果,使我區的民營經濟多數處在附加值較低的傳統產業之中,民營企業在低層次、低水平上重復擴張,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部門"重結果、輕過程,重口號、輕落實,重形式、輕扶植"的官僚主義作風。另外,在公有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的進程中,政府部門如何引導,使這些企業規范化,理順原有勞資、債務、產權等關系,缺乏一個公正的中介組織(不是政府所屬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幫助促進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規則來規范運作。
6、沒有特色產業群區一直沒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群,象以紡織為代表的鄉鎮企業發展模式,以五金為代表的家庭作坊--家族企業發展模式,廣東(東莞)以外來加工業為代表的產業群。目前全區以整機裝配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農字號的奶業、花業沒有形成產業規模,以汽車建材為龍頭的商業、服務業起步晚,規模效益尚未體現,沒有成為產業鏈。
上述問題的存在,從根本上阻礙了我區民營企業、特別是民營科技型企業的健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區產業結構優化的進程,阻礙了經濟結構調整的順利實現,阻礙了利用民營企業優勢來嫁接公有企業作用的發揮。因此,從我區整個經濟發展的高度重新對民營企業進行定位,不斷改善民營經濟的經營環境和政策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三、關于扶植、促進我區民營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要確保我區民營經濟的發展步入健康的快車道,首先必須解決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和政策環境,引導更多有知識、善經營的高級人才加入民營經濟的行業。同時,從地方政策上完善有關法規,確保民營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規劃要先行
在我區""發展規劃中,將民營經濟發展規劃作為一個專題加以研究,請專家論證,通過人大作出決議,納入我區經濟發展長遠規劃之中。還必須明確規定優先扶植的產業領域或高科技領域,作為鎮街發展民營經濟的依據。
第二,政策多扶持
其一,加強民營經濟的政策制定工作,將民營經濟的發展納入地方法規的保護之下,使民營企業的經營者放心,讓計劃從事民營經濟的人才放心。同時規范政府部門對民營企業的行政管理行為,將分散在不同職能部門有關民營企業的有關規定、優惠待遇和優惠政策以規范的形式固定下來,以便于執行。打破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界限,在科技項目申報、政府資金利用等方面應享受同等待遇。
其二,對民營高科技企業,建議設立"區長專項資金",同時配套專項政策和使用辦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吸引高級人才加入到民營經濟的創業中來,以此帶動我區民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其三,建立我區鼓勵高級人才創辦民營科技企業、或到民營企業工作的特殊政策,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在市人才政策的框架內,建立人才儲備制度,人事部門對民營科技園從事創業或工作的高級人才管理要提前介入。
其四,鼓勵有條件的失地農民自主創業,對失地農民的生活、就業的關注是體現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招商局要引進投資少、技術要求不太高的小項目,或者主動的牽線搭橋,圍繞大企業設置一些加工點,組織聯營性質的合作社,給與小額的貸款,廉租用地等,幫助他們創業,帶動就業,維護穩定。
其五,加大宣傳與指導的力度,做到政策透明,執行規范,改變政府與企業信息不對等的情況,建議政府拿出專項資金,支持簡報、電視臺、廣播電臺辟專欄用于政策宣傳、信息發布,節約民營企業管理、經營、交通的費用。
第三,管理更規范
規范政府部門對民營企業的行政管理行為。
一是政府應為民營企業開辟"綠色通道",對我區的民營企業實行"掛牌管理"。即對民營企業的收費標準、稅收標準、檢查標準、由誰負責檢查實施等,由區政府統一制定。檢查人員憑區政府統一印發的證件從事對民營企業的檢查管理行為,凡是超過規定的任何內容,企業有權拒絕執行。對于與市政府有關部門相抵觸的標準,重復的收費要主動地協調,甚至干預。
二是對民營企業實施"素質創新計劃"。參照國家經貿委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廠長(經理)培訓的做法,對我區民營企業經營者堅持制度化培訓,有效地提高經營者的綜合素質。
三是關注改制以后的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去年以來,全區改制工作進展順利,改制以后的企業情況復雜,區政府應當主動介入,幫助理順產權、勞資關系,健全基本的組織、建立規范的企業制度、跟蹤政策與法規的服務,減少社會矛盾。四是城市化發展中的原工商戶的安置問題。大拆遷以后,本區的常住人口相對集中,在規劃上要考慮劃出一定的區域和空間,作為個體工商戶、小型的民營企業的安置,不能一拆了之,不能一方面鼓勵新人辦企業,一方面又挫傷老業主的積極性,配合城市化的進程,設計功能區,科學指導安置,避免無序的競爭。
第四,思路再拓展
1、對現有的科技園或建設中的工業園區,按照"特事特辦"的指導思想,最大限度地放活、放寬政策,激活一點,帶動一片。梳理存在的問題,重新構筑我區民營科技產業的制高點,不要再錯過時代所賦予我們的發展機遇,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切記"殺雞取卵"。建議組成一個專家團到外地認真考察、取經,重點研究我區民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問題。
2、有計劃、有重點地實施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嫁接工程"。對具備良好發展前景、市場需求較旺、企業管理水平較高、綜合素質較好的民營企業,經過政府部門的充分評估和認定,在自愿的基礎上,按市場規則進行優勢組合。將國有企業部分資產或全部資產與民營企業進行合作經營或合資經營,最大限度地將民營企業規模做大,在充分利用國有資產的同時,加快我區民營企業的發展步伐。針對區位特點,加大引入高新企業、環保企業、對外加工企業的力度。
3、協調并加快政府部門的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策透明度,為非公有制的發展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區政府及組成部門要在互聯網上開設政務信息公眾網站,除涉及《保密法》規定的內容外,政府各部門制定的文件、規定,在按原渠道發布的同時要上網公布,把辦事的政策、程序、內容、制度公之于眾,并受理社會范圍內的咨詢、投訴事項。改善服務不能僅僅體現在門好進,臉好看上,要在推行人性化的服務,一站式、提醒式、上門式的服務上下功夫。
4、加大對民營企業榮譽激勵的力度。現每年評選的我區民營企業"五十強",主要從利稅指標來衡量,而且每年開一次表彰大會。對此,當前社會宣傳力度仍不夠,對提高民營企業知名度影響較小,民營企業興趣也不高。今后要多增加民營企業評選的層面,如增設"發展最快的民營企業前10強"、"民營高科技企業前10強"、"民營企業管理優秀前10強"、"民營優秀企業家十佳"等。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以評促管、以評促改、以評促進、以評促譽,幫助民營企業提高知名度,改善企業的經營水平。
5、多渠道幫助民營企業融資,除了繼續辦好小額擔保貸款外,牽線搭橋引入區外投資者加盟、與外省相關企業合作,形成產業群,改變單打一、體內循環的體制。
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2
近年來,民營經濟總量持續攀升、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地位作用日益增強,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發展現狀
截止目前,**區民營經濟主體40831戶(數據截止xx年底,下同),比xx年增加18432戶(詳見下表),注冊資本金達85億元,比xx年增加45.5億元。個體工商戶33441戶,比xx年增加13237戶。實現增加值93.2億元,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39.8%,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一)綜合素質提高,支柱作用突出。一是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民營經濟的經營領域由以商貿、餐飲、交通、建筑等產業為主逐步擴展到工業、房地產、旅游、咨詢、計算機應用服務、金融保險等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教育等行業延伸,占二、三產業比重繼續攀升。二是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全區共有民營企業6390家,比xx年增加4195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245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6%。年產值上億元企業達63個,比xx年增加57個。三是名牌越來越多。品牌創建取得新突破,xx年新增注冊商標220件,增長30%,有5件商標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13件商標被認定為“重慶市知名商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ǘ┗盍Σ粩嘣鰪姡瑤有@著。xx年,民營經濟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xx年民營企業出口總額達6200萬美元,比xx年增長10倍,占全區出口總額的85%。五金汽摩產業帶動效應明顯,全區五金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0%。
。ㄈ┚徑饩蜆I矛盾,繁榮農村經濟。一是有效緩解就業矛盾。xx年,全區城鎮登記下崗職工數為1726人,其中:民營企業安置下崗職工數達1675人,占97%;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5萬人左右。二是大力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xx年**區擁有國家級重點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7家,區級龍頭企業90家。三是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達16.1萬余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26.4%,占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45.3%。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3502元,從本地民營經濟成分中獲得的收入占本地勞務收入的48.7%。
二、存在的問題及其制約因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營規模偏小。民營企業“星星多,月亮少”,資本1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102戶,5000萬元到1億元的20戶,億元以上的9戶,均低于周邊的江津、合川和永川。民營企業(不含微企)和微型企業戶均注冊資金分別為141.3萬元、218.5萬元和7.6萬元,在鄰近區縣中排名都較為靠后。二是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截止目前,全區民營企業6390家,僅占全市總戶數的4.2%。三是品牌效益低。雖有鑫業船舶件、水曖管件、通達鐵路配件、電工刨刀等幾個品牌遠銷國內外,但其品牌效應都不明顯,缺乏真正引領市場的全球、全國著名品牌。
。ǘ┲饕萍s因素
1、思想觀念遲滯,民營經濟發展氛圍不濃。一是對民營經濟發展缺乏正確認識和有效指導。不能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業務水平較低,不能有效引導企業健康發展。二是對民營經濟地位作用認識不足,存在著“輕視”、“歧視”、“仇視”心理,影響企業發展的人為因素較多。三是民營企業開拓進取意識不強,“小富即安、小勝即滿”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
2、服務與政策不到位,民間投資積極性不高。民營經濟能否順利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執行和措施落實力度的大小。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及《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區政府出臺了落實市委市政府“1+6”和“十個一批”等文件,全面實行“五放開一取消”,稅收減免,推行“綠卡”和規范政務管理,整治“三亂”,對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實行的“1+1”扶持等系列政策,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政策環境,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門服務不到位。對民營經濟的服務重視更多地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扶持幫助少,具體措施少,政策落實不到位。實際工作中沒能很好地為民間投資做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二是市場準入和資源配置不公現象依然存在。民營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方面,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待遇。民營企業進入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還比較困難。三是科技服務平臺偏少,企業自主創新缺乏有力支撐?萍挤⻊掌脚_大多集中在五金汽摩產業,其它產業基本沒有建立科技服務平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技術資源整合共享程度還遠遠不夠。民營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研發經費不足、研發能力低下,在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上,得不到支持和保障,制約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
3、自身素質不高,民營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綜合素質不高,整體形象欠佳。一是經營管理不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許多民營企業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致使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二是缺乏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企業高端人才嚴重缺乏。部分企業主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只是勞動力的雇傭關系,而沒有從思想上真正去重視人才和他們的人格尊嚴,損失了大量“千里馬”。三是民營企業信譽度不高。大多數民營企業不依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很少繳納“三險”,尤其是建筑類的民營企業,拖欠、克扣農民工的工資時有發生。四是無序競爭、資源浪費嚴重。受短期利益驅動,民營企業在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上下的功夫較少,仍有仿冒別人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相互壓低價格現象發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五是企業創新意識不強,核心競爭力偏弱。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不足、功夫不夠,無核心技術支撐,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不多,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生存空間狹小,抗風險能力弱。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區級領導協調機制。建議政府促成各鎮街建立民營經濟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或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議,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解決建設用地、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生活服務等實際問題。
。ǘ⿵娀罄m幫扶力度。多形式、多層次抓好創業培訓和后續培訓。對民營企業實施重點幫扶,采取“商會帶動和大企業帶動”的雙帶動方式開展幫扶活動。積極搭建民營市場主體融資服務平臺。通過組織召開對接會、融資信息發布會等形式,促進銀企交流合作。為金融機構提供民營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動產抵押、股權出質登記等信息查詢服務,向金融機構推薦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信用度高的民營市場主體。
。ㄈ┘訌娒駹I市場主體商標品牌培育。加大商標宣傳培訓力度,增強民營市場主體商標品牌意識,鼓勵進行商標注冊和商標運用。加大民營市場主體著名商標認定和馳名商標推薦力度。支持注冊地理標志,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加強產業集群商標品牌培育基地建設,引導民營市場主體集聚發展,形成產業規模和優勢。
(四)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和區域執法協作網絡優勢,加大對民營市場主體字號名稱、產品特有包裝裝潢、注冊商標和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維護民營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保護合法經營。
。ㄎ澹┌l揮行業協會服務作用。加大對各級企業的指導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協會開展維權保障、宣傳教育、培訓學習、經貿交流等活動,為民營市場主體搭建招商引資、信息交流、管理培訓、人
【民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暑假實踐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現況調研報告12-15
民營企業走訪調研報告范文05-19
關于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關于縣域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關于臨沂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基層經濟發展調研報告04-30
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精選5篇)04-30
民營企業需求調研報告范文(精選5篇)05-19
有關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