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優秀的大學生被選派到基層做“村官”,有力的助推了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當前,在部分“大學生村官”中存在著五種心態應引起重視,這些心態或許都會困擾著大學生村官,從而影響工作。
一是“對比心理失衡”型。
部分大學生“村官”認為,他們中不乏在各方面均有一定特長的優秀人才,但與其他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大學生相比,收入明顯偏低,心里難免失衡。
二是“大材小用”型。
不少大學生“村官”認為農村的工作太零碎。加上一些村干部對“大學生村官”新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節奏處于觀望狀態,且雙方學歷和知識的差距造成了村干部對大學生產生排斥和提防心理;而部分“大學生村官”持材傲物,不愿參與村級瑣事的事務中去。
三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型。
盡管如今的競爭日趨激烈,但有部分大學生對待自己的工作要么總是不能盡職盡責,抱著“混”的態度。要么眼高手低,對瑣碎的工作毫無耐心,一心只想著做“大事”。最終導致進入“得過且過”的狀態。
四是“騎驢尋馬找過渡”型。
目前,大部分地區為鼓勵大學生支援農村建設,都出臺了如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這導致了部分大學生以此為跳板,借助“村官”經歷尋找理想工作。
五是“無所事事”型。
不少大學生村官認為“太清閑了”,“工作范圍有限,未能進入決策層”。大部分時光的“無所事事”,不能怪負責選派大學生村官的政府部門。新分配的“村官”沒有什么社會經驗,只有從基層做起,而對于相對飽和的鎮、村及部門來說,這些大學生村官“可有可無”,致使“村官”太“清閑”而無“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