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者要警惕那些坑人的創業陷阱
臨高一名23歲的大學生,為幫助父母擺脫經濟上的困境,毅然喊上兩名好友走上了自己如何創業之路,三人共籌借15萬元準備開辦一間家裝鋪面。然而,令三人沒有想到的是,鋪面還沒開張,就被人騙了,先前支付的9萬元打了水漂,索要無門。
看著收據如同“廢紙”
家庭困難,兒子下海創業
王金正,今年年23歲。今年6月份他從三亞城市職業學院畢業。王金正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平日里,都是靠兩人做點烤鴨到當地賣維持家庭開支,日子過得十分艱難,還要負擔3個孩子的學費,家庭生活更是難上加難。
“前兩年,我們兄弟姐妹三人都在讀書,父母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王金正回憶,為了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他一邊讀書一邊打工。憑借他的毅力,在讀書打拼的日子里,直到大學畢業他竟然賺了大約一萬元。畢業后,學酒店管理的王金正來到一家酒店上班,工作業績十分顯著,經常得到老板的表揚。就這樣,兄弟姐妹都進入社會后,家庭經濟條件稍有好轉。
2012年8月的一天,王金正遇到了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林威,兩人一合計,打算自己創業,幫父母賺錢養家。說干就干,兩人回家將這一消息告知了自己的父母,父母起先一起反對,認為這是兒子一時心血來潮,事后也沒再理會。
租用店鋪,交9萬元簽合同
王金正打算自己如何創業的想法,并沒有因為父母的反對而放棄,今年9月,王金正從大學同學那里籌借了兩萬多元,父母看到孩子如此堅持,開始支持孩子的事業,于是將家里所有積蓄三萬多元拿給了王金正,好友林威也東拼西湊借了五萬元,兩人隨后又將創業的想法告訴了好友小星,三人共籌借15萬元,準備到海口大展拳腳。
9月15日,王金正三人來到海口尋找鋪面,途經博愛南路時,一則招租廣告吸引住了三人。隨后,三人便根據廣告上的電話與對方聯系。隨后自稱是招租方的兩名男子與他們見面,兩男子介紹了鋪面的價格,雙方約定次日交訂金。
9月16日,王金正三人如約再次來到鋪面,將一萬元訂金交給了兩名男子。對方開具了一張訂金條,寫著如兩天不簽鋪面租賃合同,訂金將不予退換。9月18日,王金正三人再次撥打對方電話,表示愿意租鋪面。“當時對方約我們到皇馬假日酒店見面,說在那里簽訂租賃合同。”林威說,于是三人迅速前往,而此時,他們發現除了前兩次自稱找租方的兩名男子外,還有一名年輕女子,該女子自稱是負責人。
交談中,王金正希望對方能夠提供有關證件,但對方表示當天來得匆忙,沒有帶,于是雙方約好再過兩天簽訂合同。9月20日,王金正再次來到皇馬假日酒店,三人一次性交納了9萬元給那位自稱是負責人的年輕女子。
學生被騙,女子收錢閃人
據王金正介紹,女子名叫黃某芬,合同書中留有對方身份證復印件。“鋪面押金5000元,6萬元的入場費,5個月的租金25000元。”王金正說,當他們將9萬元交到對方手上后,對方向他們開了收據,但惟獨6萬元的入場費沒有收據,于是三人便希望對方能夠及時提供。
“當時,黃某芬說要過兩天才能給。”林威說,他們三人走出酒店后打算回到鋪面進行裝修。過了幾天,三人仍不見對方提入場費收據一事,于是他們就打電話與黃少芬聯系,豈料對方一提到這事,便以各種理由掛斷電話。
“沒過兩天,我們看到門口貼了一張很大的公告,說是這里的建筑沒有報建,而且土地是另一家公司承包下來的。”王金正說,自此以后,他就再也聯系不上了與他們簽訂合同的黃少芬。
10月19日,在王金正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博愛南路他們租的鋪面了解情況。只見上千平米的一個大院里,用鋼筋、鐵皮等材料搭建了許多簡易棚子,大院內寥寥數人,沒有一間鋪面營業。
“按照合同約定,10號就應該全部搞完,讓商戶正常開業。”王金正指著周邊空蕩蕩的商鋪,顯得十分焦急。記者初步了解到,大院里多數商鋪都交了押金,如今都沒有正常營業。
黃某芬何許人?鋪面何時能正常營業?記者隨后與她取得電話聯系。原本還很客氣的她得知記者來意后,說“我現在有事”就掛斷了電話。隨后記者再次聯系,對方便關機了。
一邊是鋪面無法正常開業,一邊是錢無法正常要回,看著父母的血汗錢、朋友的借款打了水漂,王金正等人瞞著家人,不敢告知。大學生創業好項目的9萬元能否要回?其中到底有著怎樣的真相?本報將繼續關注。
【創業者要警惕那些坑人的創業陷阱】相關文章:
創業者需知的創業陷阱03-28
創業者的陷阱和成功03-10
創業者要怎么樣跨過期權陷阱?03-28
創業者應該如何避免陷阱11-16
創業者的天性,為何要創業?12-11
小心融資陷阱!創業者請注意!02-26
2017有關創業者的陷阱與成功密碼03-20
創業者要反思什么02-27
警惕:給創業者的十條糟糕建議12-09
創業者要學會“混圈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