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創業理念植根大學生創業團隊
公益創業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中央民族大學的梁輝告訴記者,他認為是"分享",并將公益創業的理念概括為"不僅為自己謀利益,也要為他人謀幸福"。
4月19日,"青年恒好——首屆大學生慈善項目方案征集暨KAB創業俱樂部慈善創業項目展示活動"(以下簡稱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高校的10個優秀項目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有8家KAB創業俱樂部獲得優秀組織獎。這次活動是在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國際勞工組織的指導下,由KAB全國推廣辦公室、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
中央財經大學的"擴浩傳媒——讓全國人民喝到健康免費方便的飲用水"項目、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大學生村官創業機構"項目獲得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一等獎,湖南大學的"益創培訓中心"項目、溫州大學的"七彩虹環保維權平臺"項目、同濟大學的"高校社工介入‘陽光下展翅’行動模式創新探索"等3個項目獲得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二等獎,北京林業大學的"朝夕恒助工程"項目、中央民族大學的"青年‘驢友’工作室"項目等5個項目獲得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三等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獲獎團隊的宋佳龍向記者表示:"通過參加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我們開始思考自己身上的社會責任,因為公益創業跟普通創業的受惠人群是不一樣的,它可以讓社會上許多弱勢群體也享受到我們創業的成果,這種創業的高度不一樣。"
慈善、公益創業的理念能否為者所接受?此項活動正是大學生有力的回答。"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自去年12月21日啟動以來,就引來了大學生的積極參與。"KAB全國推廣辦公室總干事張坤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3月18日,在短短3個月內,我們就收到了來自全國80多所高校的160多個慈善項目方案,這說明慈善意識在大學生中有豐厚的土壤,也是當代大學生熱心公益的生動寫照。"此項活動也是旨在推動各高校開展KAB創業教育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具備包含社會責任在內的優秀的創業觀念和技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將社會責任的基因植入中國未來的創業者群體中。
舉辦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也給各高校KAB創業俱樂部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推進KAB創業教育課程與實踐的結合;同時,讓大學生認識目前社會各行業的發展現狀,啟發其對社會人才需求及自身職業規劃的深刻思考。
未來的創業者需要有社會責任感,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忠偉認為,當大學生的公益創業意識被激發的時候,社會上也會有更多的資源向創業者傾斜,關鍵是看大學生自己有沒有信心。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是一次嘗試傳播公益創業理念的活動,它讓公益創業的理念在潛移默化中為大學生們所接受。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慈善不僅是一個人的素質和價值觀,也是一個企業的品格和基因。陳忠偉介紹,恒源祥的每一個慈善項目都有專人負責,"一個企業,要想獲得品牌的成功,不僅會創新,更是要堅持,最好每個員工都明白自己的使命,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好,千萬不要貪多。"如果一個員工在負責一個慈善項目,公司就會跟這個員工去探討,"你會不會做這個事情做一輩子,你會不會把它作為一件事情做下去,如果這個員工退休以后,這個項目還是不是能夠持續下去",為了一個慈善活動項目,恒源祥在做未來10年的規劃,因為他們希望這個活動能夠延續下去。
活動主辦方介紹,10支進入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展示的創業團隊于3月25日在北京進行了現場PK展示,他們不僅展示了項目,還展示了他們從事公益創業的信心與決心。湖南大學益創培訓中心團隊打出了"我們要做創業的黃埔軍校,要活上101年"的口號。這個5年前以滴水恩公益創業基金存在的組織,成功培訓了3期學員,定出2010年上半年計劃培訓5萬名學員的宏偉目標,該團隊成員表示,"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想創業,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會有一種愛心,他們就會想幫助更多的人"。
參加"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的大學生對慈善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們也表現出了對公益創業的極大熱情。公益創業并不是忽略收益,來自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劉龍才表示,之前自己做過一些創業項目,有了可觀的收入,但做公益創業項目后他有所轉變,如今更加看重創業中的社會責任。
中央財經大學獲獎團隊的孫悅表示,這次參與大學生慈善項目方案征集活動,主要目的是通過交流明白自身優勢所在,并完善模式。他帶來的"擴浩傳媒——讓全國人民喝到健康免費方便的飲用水"項目并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群眾提供便利、避免浪費,希望能"為臨時出行的人們解渴"。在孫悅看來,能夠搭建起一個公益服務和廣告盈利結合的平臺,以盈利來促進公益,才是他們這個項目的目標。同時,孫悅也深切感受到了大學生運行公益創業項目的困難,"主要是繼承問題,一旦項目的負責人畢業了,就需要接班人,這很難解決。"他認為,許多高校中已經成立了KAB俱樂部,通過俱樂部選拔人才或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在參加慈善項目展示的大學生眼中,用盈利來推動公益的模式是慈善事業應該探索的`路。溫州大學"七彩虹"環保維權創業團隊帶來的慈善項目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盈利項目,其次是公益項目,盈利項目包括廣告服務、產品代理等,公益項目是環保宣傳、維權服務等。溫州大學法學院的何福蕾把他們運作環保維權項目的公司稱作"社會企業",她認為,他們只有首先作為一個企業具備了造血功能,才能有能力去支持公益事業。"我們現在以公司的形式運作,能夠不斷地挖掘自身的造血能力,這樣可以促進我們公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KAB中國研究所所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李家華表示,剛剛發布的《中國創業教育報告2010》顯示,我國開展的創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因為我國創業教育的發育程度和整體水平所限,其作用力仍顯不足。他認為,公益事業是一個必然的社會目標,如果大學生在創業開始時就樹立社會公益、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的理念,他們將更容易成功。
作為青年恒好慈善項目征集活動專家組評委,北京林業大學KAB老師路軍全程參與了項目征集活動。他認為,大學生能夠有這樣的公益創業想法,是他們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這種責任感不僅是國家需要,各個企業也都需要,所以即使學生們以后不以此創業,這種社會責任感對他們在各個崗位上的工作也大有裨益。目前倡導公益創業的主要困難是整個社會對公益創業的理解不夠清晰,觀念和意識還不到位,"多數學校對公益創業還比較陌生,學生也覺得新奇,師資的問題不好解決,還需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公益創業教育模式"。
大學生KAB創業教育(中國)項目是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根據創新創業的時代要求,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的現實需要,與國際勞工組織合作推廣的創業教育公益項目。自2005年8月起在中國實施,核心內容是國際勞工組織為培養大中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而研發、推廣的創業教育課程。經過4年多的探索和實踐,KAB項目在近600所高校培訓了師資,在341所高校開設《大學生KAB創業基礎》,在56所高校創設KAB創業俱樂部,8萬余名學生參加了學習實踐。
【慈善創業理念植根大學生創業團隊】相關文章:
2.小米創業團隊資料
3.創業團隊成功案例
4.創業團隊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