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電子信息業發起二次創業創新

        時間:2024-06-14 23:08:42 創業資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電子信息業發起二次創業創新

          品牌、資金、技術、人才,困擾企業乃至行業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專業鎮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面臨不同的“難題組合”,破解之路也就格外艱辛和漫長。

          如果說諸多專業鎮的發展可以帶來一些啟示,那無非是這么幾個:不能忽視市場的力量,不能錯過升級的“窗口期”,不能放棄政府引導的主動性,尤其不能喪失的是每一個企業家,每一個企業員工,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員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

          從無到有,固然令人欣喜,從有到多,從多到強,則將是另一種風景。創業難,守業更難,在守業的基礎上“二次創業”則是難上加難。如果說白手起家在事實上提供了義無反顧的理由,在既有產業基礎上進行自我變革,往往更加需要勇氣、毅力和眼光。

          打品牌?不是想就能做成

          沿著358省道從新圩鎮中心出發,經過塘嚇、約場,在這10多公里的商業帶里,其間零散坐落的許多廠房,立即給人一種直觀的印象:這里的工業應該不錯。

          只是,看著眼前有些坑洼的路段,另一個直觀印象也跳了出來:有些雜亂。

          若是打開地圖導航,初到新圩的人還會發現,這里是惠州市與深圳、東莞兩市都有交界的惟一鄉鎮,接壤深圳坪地和東莞清溪,有深莞惠“金三角”之稱。

          得益于獨特的地理優勢,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新圩通過承接深莞的產業輻射和轉移,發展“三來一補”產業,成為了惠州市工業重鎮,也是惠陽區惟一的“省中心鎮”。

          在鎮黨委、政府不斷進行工業發展結構優化下,形成了以數碼視聽產業為龍頭的特色工業:2008年,新圩鎮被省科技廳確定為數碼視聽類創新專業鎮。

          目前,新圩的數碼視聽及有關科技企業共有30多家,2014年,新圩數碼視聽產業總產值達41億元,占了同期全鎮工業總產值140億元的 23.2%。新圩鎮黨委委員練錦忠說,數碼視聽產業產值占比高的背后,是該鎮擁有了一批知名的數字視聽企業,如東亞集團、超聲音響等,逐漸形成了數字視聽產業集群。

          既是創新專業鎮,相關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能力是重要標準,“出口量大”、“附加值高”則是數碼視聽產品的重要標簽。1995年落戶新圩的東亞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個代表。

          “我們是全球最大的DVD家庭劇院系統專業制造商,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8%,僅揚聲器一項,產量就占據了世界23%的份額。”東亞科技公司財務總監梁鴻透露,公司主要以國際市場為主,出口量相當大,曾一度占據著全球數碼視聽類產品最大OEM公司的地位。

          可現實的情況是,依賴于“貼牌”的經營模式,加之近年來外部市場環境低迷的影響,這樣的地位也在不斷動搖。截至今年9月,東亞科技公司累計產值6.8億元,同比下降4.1%,貢獻稅收322.1萬元,同比下降56%。

          “我們也想過要轉型,創立自己的品牌,但經過幾次嘗試發現,做品牌不是說做就能做的,把品牌做好更是件難事。”梁鴻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受外部環境影響明顯,正在著手降低國外市場比例,轉向國內市場。

          不過,這樣的轉變并非是創立自己的品牌、將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而是在國內尋找新的“貼牌”供應商,仍專注于生產,用梁鴻的話來說,“始終做好產業鏈條中的一環,也是一種轉型方式”。

          求轉型?升級無奈成轉移

          與東亞科技公司有著類似轉型“苦惱”的,還有同區域內的其他幾家龍頭企業。

          相較于智能手機產業在目前全球市場上的“紅火”,傳統的(固定)電話機行業可謂墜入了行業的低谷。

          “電話機行業在不斷萎縮,這是不爭的事實,前景雖然不好,但市場需求還在。”作為國內最大的電話機生產企業之一,惠州市美思奇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段昌龍坦言,近些年來,公司一直都在謀求轉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原本占比六成的外銷市場縮減為五成。

          當然,僅僅只是縮減外銷市場份額,并不能解決轉型的根本問題。

          段昌龍告訴記者,五六年前,智能手機市場開始火爆時,公司曾試水做自己品牌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但受制于技術水平,最終是“有始無終”。

          “通過手機轉型,我們試過了,拼不過別人,只能找別的出路,找來找去,還是回到了老本行——電話機。”段昌龍說,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平板電腦+電話”的新產品,把此前失敗的平板電腦技術應用到電話機中,主打酒店和辦公市場。

          按照公司的研發計劃,新產品將結合當下的云計算、物聯網技術,尋求新的市場商機。

          與此同時,公司也在機械化生產、工業技改方面投入了1000多萬元,從縮減人工入手,改變過去過分依賴人工、勞動密集型的狀況。

          “其實,想法有了,一切轉變的核心還在于人,人才難進、難留,是個大問題。”段昌龍坦言,目前公司所在的新圩鎮鎮域,規劃問題、配套環境問題成了吸引、留住人才的一大掣肘,為此,公司不得不在“隔壁”深圳投入設立了研發基地。

          于是,一種尷尬局面,就這樣擺在了美思奇等諸多新圩的數碼視聽公司面前:位于新圩的龍頭企業成了單純的生產制造基地,區域內配套的其他中下游企業,也只能停留在“工廠”層面。

          這樣的企業轉型尷尬,新圩鎮地方黨委政府并非“避而不見”。

          練錦忠透露,按照《惠州市惠陽區新圩鎮總體規劃 (2012—2030年)》和《惠州市惠陽區新圩鎮國際低碳城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新圩正在整理“舊賬”、規劃“新城”,目前正在推進205國道改造、358省道改擴建,實現區域交通無縫對接,加快推進“三舊”改造、閑置土地處置和土地空間置換等工作,優化城鄉生態環境。

          同時,還計劃實施“騰籠換鳥”,將產值低、耗能高的企業遷移出去,為高新產業落戶提供空間。

          再創業?鍛造從好想法到好產品鏈條

          勇于變革,主動創新,是“千億產值”陳江街道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在陳江的專業鎮發展早期,臺商和港商在陳江開辦的燈飾和五金工廠,為陳江發展帶來第一次機遇。上世紀90年代,三星入駐,此后不斷擴大規模,產品由錄音筆、MP3逐漸轉向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帶動一大批配套企業在周邊聚集。

          面臨全球產業轉移與國內產業升級的形勢,陳江未雨綢繆,正在進行著“二次創業”——在原有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上,努力向產業鏈兩端延伸。

          陳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成湘東說,從軟件上說,現在的平板等硬件產品缺乏內容,所以要發展云計算應用;從硬件上說,制造產品的機器很多都是歐美的,一臺貼片機就要數百萬,我們很多時候在為這些裝備制造企業打工,因此要發展裝備制造業——這一規劃正在落到實處,以往需要進口的電池自動化設備,陳江已經可以自己制造。

          陳江的未來正與更大范圍內的經濟變革接軌:按照規劃,創客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助推器將在3年內逐步建成,芯片檢測、天使投資等生產性服務也將盡快引入。簡而言之,在陳江,從一個創新想法到成熟工業產品的產業鏈正在變為現實。

          與陳江類似,惠環街道也出臺了專門的電子專業鎮建設規劃方案,目標是以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為核心任務,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突出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點新產品,利用區內的TCL 王牌彩電、LG 電子、索尼等龍頭企業帶動,加大這類電子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力度,培育和發展以數字視聽產品、通訊產品和應用類電子產品等三大類為核心的電子產業集群。

          據了解,為了加快民營電子企業發展,做大做強自有品牌,惠環街道正在扶持億緯鋰能、華星通訊、樂金電子、榮聲電子等企業,特別是提高億緯鋰能股份公司的主打產品鋰電池在國內的占有率。同時,惠環還將加快建設以物流、信息、市場、配套終結體系為重點的產業發展環境,完善配套體系,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建設一批電子信息專業批發市場和物流配送中心。

          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帶來的不僅是鎮街實力的增強,對政府服務也產生變革性影響。

          早8點上班,下午2點半上班,記者在陳江街道辦采訪時注意到,幾乎沒有工作人員遲到的現象。在街道辦工作人員的系統中,記者看到,每個項目每個環節的執行人、任務安排、任務完成度等都一清二楚,以往口頭通知的事務,不僅效率低下,個別時候甚至需要動用人情關系。在辦公系統實行任務管理之后,由于做到公開、透明,效率大幅提升。

          成湘東自豪地表示:“除了企業之外,在街道辦內部也有‘陳江精神’:敢于先行先試。”

          個案

          5萬起家 如今一年訂單5億“重慶又中了?1000多萬?哇,太棒了!”電話里傳來中標的消息,惠州中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燕忍不住雙掌相擊,幾乎從沙發上跳起來。

          臉上的喜悅仍然難以掩飾她的倦容。上一天,她接待了從烏克蘭過來的專家,洽談了一些技術課題方面的合作。

          黃海燕介紹,剛過去的9個多月里,公司已接了4億元訂單,到年底做到5億元不成問題。

          誰能料想,這個坐落于仲愷區惠環街道的公司,創業之初只有東拼西湊的5萬元。黃海燕的先生,如今的公司總經理徐衛東,回想起那段經歷感慨萬千。

          上世紀90年代,兩人還是惠州某地中小學的老師,一個教體育,一個教語文。1993年,徐衛東下海,和朋友做過房地產之類的生意,幾年后轉到了電表行業。早期電表靠人工抄表收電費,偷電情況比較嚴重,供電部門很傷腦筋。后來,插卡式電表出現,要先付費購電才能使用。這給供電部門節省了大量人力,偷電現象也大為減少,但仍有不足之處。

          經過摸索,徐衛東從一名體育老師,變成了電表行業的半個專家。電表這項設備家家戶戶都要用到,在中國城鎮化的歷史進程下更是顯示出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生產商只需和各地供電部門“談生意”,也不用愁收款風險的問題。徐衛東夫婦看到這一點,盡管手里一沒錢、二沒技術,他們仍然決定自己單干。 1998年,兩人借了5萬元開始創業,并組建團隊成立公司。

          “那時候真不容易”,黃海燕回憶時,眉宇間泛起愁容,仿佛又回到18年前的那段歲月。有一次,她獨自去江西和客戶談生意,到那邊已是半夜,只能在一個10元一晚的小旅館住下。人生地不熟,她甚至感到害怕,但也只能硬著頭皮過去。“10塊錢、5塊錢一晚的旅館我都住過”,她說,通過這些努力,公司逐漸開拓了江西、廣西等地的市場。

          對于創業不久的公司而言,除了在開拓市場上會碰到這些困難,在內部管理上也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2002年,因為當時的發展較快,新建廠房花了不少錢,導致連續7個月發不出工資,每人每月只能發200元生活費。那時的情況,徐衛東至今覺得讓人感動,因為當時的40名員工幾乎沒有說過什么意見,和公司一起挺過來了,“當時的員工真的很好”。

          但時間越往后,更多員工進來,問題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2012年,有一條線上的7名焊工集體辭職,要轉投附近的一家公司,理由是那邊月薪高200元。當時,公司總共有約30名焊工,如果突然走7個人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徐衛東無奈只得給他們加工資。但這件事也促使他下決心用機器代替人——實現焊接等工序的自動化生產。

          如今,在公司的生產車間,從投料、焊接、拼裝到包裝,已經有多道工序實現自動化。他們并不滿足于此,作為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準備在東江產業園新建一個智能工廠,計劃2018年以前實現八成工序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屆時爭取做到年產值10億元。這樣的愿景在他們看來不算遙遠,如今,公司的產品不僅面向國內,還賣到了南美,并將向更為廣闊的非洲市場進軍。

          “水、電、氣、熱四種表今后要合一,這是大趨勢”,徐衛東和黃海燕透露,他們正在規劃研制四表合一的設備。市場如何變化、技術如何整合、公司如何避免對人才、技術和資金過于依賴等等話題,兩人圍繞企業的下一個“五年計劃”侃侃而談,從新工廠的投產到謀劃上市進入國內電表行業一線企業。曾經的中小學教師形象模糊不見,敢于創新、不斷突破的企業家形象逐漸清晰。

        【電子信息業發起二次創業創新】相關文章:

        創業創新女性02-26

        二次創業與農村“連鎖”03-07

        丁磊為何二次創業03-27

        創新創業計劃書電子版(通用16篇)02-08

        花店創新創業計劃書電子版(精選5篇)12-27

        電子創新創業項目計劃書(通用6篇)01-17

        創業創新 從我做起03-04

        創新創業政策03-04

        女性創業創新示范03-2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