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歷史成語故事

        時間:2020-07-21 17:56:27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歷史成語故事三則

          在歷史上有許多成語故事的意義都值得我們去學習,以下是yjbys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歷史成語故事三則

          歷史成語故事三則一

          【成語】: 乘風破浪

          【拼音】: chéng fēng pò làng

          【解釋】: 船只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成語故事】:

          乘風破浪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船借著風勢,破浪前進動。比喻不畏艱險,奮勇向前。

          這個成語來源于《宋史.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日: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南北朝時,有個年青人名叫宗愨,字符干。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和叔叔舞劍弄棒,練拳習武,年紀不大,武藝卻十分高強。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結婚的日子,家里賓客盈門,熱鬧非凡。有十幾個盜賊也乘機冒充客人,混了進來。

          正當前面客廳里人來人往,喝酒道賀之際,這伙盜賊卻已潛入宗家的庫房里搶劫起來。有個家仆去庫房拿東西,發現了盜賊,大聲驚叫著奔進客廳。

          一時間,客廳里的人都被驚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見宗愨鎮定自若,拔出佩劍,直奔庫房,盜賊一見來了人,揮舞著刀槍威嚇宗愨,不許他靠前。

          宗愨面無懼色,舉劍直刺盜賊,家人也吶喊助威。盜賊見勢不妙,丟下搶得的財物,趕緊脫身逃跑了。

          賓客見盜賊被趕走了,紛紛稱贊宗愨機敏勇敢,少年有為。問他將來長大后干什么?他昂起頭,大聲地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干一番偉大的事業。

          果然,幾年以后,當林邑王范陽邁侵擾邊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討伐時,宗愨自告奮勇地請求參戰,被皇帝任命為振武將軍。

          一次,檀和之進兵包圍了區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將范扶龍,命宗愨去阻擊林邑王派來增援的兵力。宗愨設計,先把部隊埋伏在援兵的必經之路,等援兵一進入埋伏圈,伏軍立即出擊,把援兵打得個落花流水。

          就這樣,宗愨果然替國家打了不少勝仗,立下許多戰功,被封為洮陽候。實現了他少年時的志向。

          歷史成語故事三則二

          【成語】: 城下之盟

          【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解釋】: 指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服的和約。

          【成語故事】:

          絞國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小國,在今湖北鄖縣西北。當時強大的楚國就是它的近鄰。據《左傳·桓公十二年》載,有一次,楚國侵略絞國,集中兵力攻打絞國國都的南門。絞國人堅決保衛,嚴守不出。楚軍一時倒也攻它不下。“莫敖”(楚國官名)屈瑕說:“絞國人輕率,缺乏計謀,我們可以采取誘騙的辦法引誘他們出城。讓我們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護,他們見了一定會出來抓的。”帶兵的將領,依計而行。絞國人果然出來,一下就抓去了30個楚國人。第二天,絞國人更加大膽,爭著從北門紛紛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楚軍預先在山里設下埋伏,這時就一面堵住北門,一面伏兵齊起,把絞國打得大敗。于是強迫絞國訂立了“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指戰敗國在敵人兵臨城下(或大軍壓境)的嚴重威脅下被迫訂立的屈辱性條約。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楚國攻打宋國(在今河南商丘縣)的故事中,也有“城下之盟”這樣的.話。那時,宋國國都被楚軍重重包圍。城里的宋國人,既沒有吃的糧,也沒有燒的柴了,很是恐慌。于是派華元趁黑夜悄悄潛入楚軍主將子反的營帳,用非常強硬的口氣,對子反說:“我們的國君叫我明白告訴你:我們已經到了糧空柴盡的地步了。但是,你們如果以為趁此可以逼迫我們訂立‘城下之盟’,把我們置于死地,那是絕對辦不到的!……”子反見華元這么厲害,當即答應撤軍,平等談判,友好結盟。

          歷史成語故事三則三

          【成語】: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拼音】: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解釋】: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成語故事】: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城門著了火,人們用護城河里的水救火,水干了,魚受連累而死。(一說春秋時宋國有個池仲魚,住在城門附近。一次城門失火,大火蔓延到他的家,池仲魚被燒死。)比喻無辜受連累。

          這個成語來源于《全北齊文.為東魏檄梁文》,但恐楚國亡援,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橫使江、淮士子,荊、楊人物,死亡矢石之下,夭折霧露之中。

          南北朝時,北方的東魏有一員大將,叫侯景,坐鎮河南,擁有十萬軍隊。因為與大丞相高歡之子高澄不和,在東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背叛東魏,投降西魏。高澄派韓軌討伐侯景,侯景擔心與西魏的聯系被切斷,又投降南方的梁朝。

          梁朝許多大臣認為侯景反復無常,不能接受他的投降,損害和東魏的友好關系;但是八十四歲的梁武帝卻相信這是統一國家的預兆,接受侯景投降,封他為河南王。

          這年八月,梁武帝派蕭淵明率領軍隊討伐東魏。九月,蕭淵明的軍隊逼近彭城(今江蘇徐州)。十一月,高澄派高岳和慕容紹宗率軍救援彭城,派杜弼擔任救援大軍的軍司。慕容紹宗用誘敵之計,引誘蕭淵明深入追擊,然后以伏兵夾擊,活捉蕭淵明,梁軍傷亡逃走的有幾萬人。

          大勝之后,軍司杜弼寫了一篇給梁朝的檄文。文中說:“東魏皇帝和大丞相有心平息戰爭,所以多年和南朝通和。現在侯景生了背逆之心,先投靠西魏,后來又說盡好話投靠梁朝,企圖容身。而梁朝君臣竟然幸災樂禍,忘了道義,連結奸人,斷絕了與鄰邦的友好關系。侯景這樣的卑鄙小人,一有機會還會興風作浪。怕只怕楚國的猴子逃亡,災禍延及林中樹木,宋國城門失火,連累池中魚兒遭殃,將來會無辜地使長江淮河流域、荊州揚州一帶的官員百姓遭受戰爭之苦。......”

          正如杜弼文中所說的一樣,第二年八月,侯景發動叛亂,造成梁朝多年政局動蕩,使人民遭受戰亂的苦難。


        歷史成語故事三則相關文章推薦:

        1.少用的成語故事三則

        2.關于馬的成語故事三則

        3.精選成語故事三則

        4.歷史成語故事

        5.歷史成語故事

        6.歷史成語故事

        7.真實歷史成語故事

        8.歷史成語故事2則

        9.歷史成語故事5則

        10.歷史的成語故事

        【歷史成語故事三則】相關文章:

        歷史簡單成語故事08-29

        歷史成語故事15篇01-11

        中國經典歷史成語故事12-03

        春秋歷史的成語故事08-18

        簡單的歷史成語故事范文12-10

        中國歷史成語故事11-03

        歷史典故成語故事15篇10-26

        關于歷史的成語故事(精選)08-17

        關于歷史上懲惡揚善的成語故事12-13

        歷史影視資源歷史教學論文07-2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