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中醫理論在門診健康教育的應用淺析

        時間:2024-07-03 23:25:36 碩士論文 我要投稿

        中醫理論在門診健康教育的應用淺析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漸成為門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據門診病人的特點,選擇適合的門診健康教育方式,結合中醫學調攝精神,合理適度的運動,飲食起居要有規律,切斷病邪途徑等治未病的理論,開展門診病人健康教育起到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中醫理論在門診健康教育的應用淺析

          【關鍵詞】中醫學理論 門診 健康教育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health awareness gradually increased,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work of the clinic.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patient, select the appropriate outpatient health education,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cuperating spirit, treating disease theory reasonable moderate exercise daily diet should be the law, cut off evil ways and so on,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has played a positive outpatien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Clinic Health Education

          所謂健康教育是指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人群的健康意識及健康狀態。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疾病譜的不斷變化,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健康教育已逐漸成為門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據中醫學理論,亞健康狀態的發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勞逸失度、起居失常、飲食不當、情志不遂、居處不慎、年老體衰等因素引起機體陰陽失衡、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和所致。把中醫學強調“治未病”的理論引入健康教育中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1 門診病人的特點

          門診病人的流動性大;病人停留時間短;就診人的職業、性別、年齡、生理、心理狀況、文化習俗、對醫療的希望、需求無從知曉;每個病人的疾病的病因、病種、愈后各有差異[1]。

          2 門診健康教育方式

          針對門診病人的特點采取簡潔、明快的答復,態度要和藹,以減少、消除病人的急情緒。通過候診教育、口頭講解、設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專欄”、接診教育、門診咨詢教育、健康處方等多種形式以滿足不同就診患者的需求。

          3 應用中醫學理論對門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內容

          3.1調攝精神,強調精神因素與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中醫學認為,真精元氣為生命始生之物質,精神、意志是人的根本,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的關系。強烈、反復的精神刺激可使人體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從而導致發病。在疾病的過程中,情志不暢可使疾病惡化,而精神愉快,則有利于健康。中醫也強調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現代醫學認為,精神因素和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加劇,人們的情緒經常處于緊張之中,許多人出現失眠、健忘等神經衰弱癥狀,甚至導致精神障礙。

          3.2合理適度的運動 我國提倡仿生醫療體操的歷史十分久遠,漢代的華佗創造了“五禽戲”,即模仿五種動物的姿態來鍛煉身體;唐代的孫思邈提出“每日必須調氣補泄,按摩導引為佳”,其長壽的奧秘是“四體勤奮,每天勞動”。此外,后世不斷演變的太極拳、鶴翔樁、易筋經、八段錦等多種健身方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預防疾病的發生。所以動靜結合、勞逸適度、起居有常即可健康長壽[2]。

          3.3飲食起居要有規律 說明疾病與飲食是有關系的,也是“治病必求其本”的體現。“藥以卻之,食以隨之”,所吃食物是治療疾病的,通常稱之為“食療”,使“五臟病各有所得者愈”。孫思邈注重飲食療法,強調“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充分說明了合理飲食的重要性[2]。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于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而去。”指出能適應自然變化的規律,并對飲食、起居、勞逸做出適當安排的人,可益壽延年。

          3.4切斷病邪途徑 我國古代人民早就對傳染病提出了相應的預防措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出:“天行瘟疫,取初病衣服,于曾瓦上蒸過,則一家不染。”清代曾制定了將患天花病者遷移隔離的規定,并設置“查痘章京”之官職以管理此事!吨T病源候論》[2]曰:“人感病氣,轉相染易,乃至滅門,延及外人。”病邪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未病先防除了增強體質、提高正氣抗邪能力外,同時還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如講究衛生,防止環境水源和食物的污染,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留心防范外傷和蟲獸傷等。

          生活環境的質量和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在夏商,我國勞動人民已知鑿井而飲;到秦代時,都市已有了下水道、公廁、灑水車等。我國古代即養成早晨“盥洗”的好習慣。如《禮記•內側》曰:“雞初鳴,咸盥洗”;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載:“食畢常漱口數過,不爾,使人病齲齒”;元代《飲膳正要》云:“清旦用鹽刷牙,無齒疾。”

          中醫學從順應自然、節制飲食、養陰護精、調暢情志等方面重視疾病防治的整體調節,有著鮮明的特色和優勢。中華民族數千年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豐富精辟的攝生康復之道,這些能有效地融于防治,促進健康,并提高患者、家屬及相關群體的健康知識水平,改善健康行為,使身體、心理、社會諸多方面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因此,積極開發中醫資源及中醫學中樸素的健康教育思想,引入門診健康教育中,可發揮積極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 考 文 獻

          [1]李順等.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1,7(5):81.

          [2]趙治友等.中醫“治未病”思想及其在現代醫療保健體系中的重要意義[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0,12(5):400.

        【中醫理論在門診健康教育的應用淺析】相關文章:

        淺析團體心理輔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11-19

        淺析同理心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03-29

        淺析團體心理輔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研究12-10

        應用護理路徑對門診輸液老年病人進行健康教育03-28

        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對策05-31

        淺析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03-20

        淺析新聞編譯的應用03-28

        淺析流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應用03-28

        健康教育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與拓展11-21

        淺析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研究12-09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