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樂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分析論文
【摘要】通常來說,聲樂理論中的一些內容通過普通的教學方法很難使學生有深刻的記憶與了解。然而作為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語言在聲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適當的語言組織與運用,不僅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夠有效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因此,必須重視語言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準確規范的語言、精煉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恰當的肢體運用等方面講述了語言的重要性。
【關鍵詞】語言;聲樂教學;重要性
作為一門歌唱藝術,聲樂教學只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專業訓練,才能夠培養出優秀的歌唱者。一般情況下,開展聲樂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演唱技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與表現力。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是拉近師生關系的重要工具。因此,強調語言的重要性有助于更好地實施聲樂教學。
一、語言是聲樂教學的基礎
作為聲樂教學的基礎,準確規范的語言指的是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教師所采取的學生容易理解的、清晰貼切的語言[1]。從一定程度上講,準確規范的語言有利于抓住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將復雜的理論知識簡單化,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學生發音中出現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有效運用準確規范的語言,能夠幫助教師樹立威信,并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比如,在聲樂實踐教學中,教師所使用的“吐氣穩”、“吸氣深”和“氣息沉”等術語,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的領會其所蘊含的意思。若要實現對準確、規范語言的有效使用,聲樂教師應認真研究各種唱法、表現技法以及各種音樂風格等聲樂要素。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具體的聲樂基礎與嗓音等條件,向學生提出合理、有效的個人見解,以指明學生聲樂學習的方向,進一步督促學生在學習中及時發現并解決其所出現的問題。應注意的是,準確規范語言的有效運用,既應是合情合理的,又要結合學生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語言組織進行教學活動。
二、語言有助于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聲樂教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教授學生各種歌唱技法[2]。然而,學生各種歌唱技法的正確、快速的了解與掌握,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實施多次的練習,才能夠在實踐過程逐步形成良好的歌唱概念。從一定意義上講,所謂精煉的語言,指的是將想要陳述的內容通過使用最少的話來進行簡明的表達,并且所使用的語言不累贅、不冗余[3]。從一定程度上講,對于學生的學習與訓練,教師采用精煉的語言進行點評或提醒,能夠給學生留出更多思考的時間,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的記憶,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聲樂教師自身的教學效率。作為一名聲樂教師,應明確一點,在聲樂教學中,只是單純的進行聲樂理論教學,而沒有安排實踐教學或者實踐教學不足,一方面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進行快速的理解與吸收。比如,在一些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會花費大量時間講授如何運用氣息、怎樣調整發聲器官、如何打開共鳴腔以及怎樣進行不同風格的演唱等等,表面看起來講的頭頭是道,沒有可挑剔的地方,但經過分析可知,其講課內容缺乏重點。我們知道,在一節課堂中,學生很難將所有內容都聽進去。由此可知,教師若只是采取上述教學方法,則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也就無法真正提高其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在實施課堂講授前,聲樂教師應反復推敲、錘煉講課時應用到的語言,結合教學重點,合理選擇較為精煉、學生易理解的語言表達方式,盡可能的少說套話與空話,爭取做到精益求精,以促進聲樂教學課堂教學的高效運行,進而實現聲樂教師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語言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
與樂器教學不同,聲樂教學主要講授的是人體發聲器官的運用與配合,而這些內容都是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4]。再加上,大部分聲樂理論知識與概念都十分抽象,更增加了聲樂教學的難度。總的來說,聲樂教師的有效進行,需要教師的精心準備。而在這一準備過程中,教師所采用的語言對學生的理解程度具有直接的影響。其中,具有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與講解,能夠將那些較為抽象、難懂的理論性術語、詞匯轉化為易于學生理解的語句。這主要是因為生動形象的語言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一般情況下,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時常會采用比喻、夸張和類比等語言表達方式。比如,在講授“氣息運用與訓練”這一內容時,可轉化成“聞花”、“打哈欠”等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并把握氣息的運動狀態。總之,在聲樂教學中,為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應盡可能的適應帶有生活色彩的、與學生相關的、生動形象的語言。
四、肢體語言是聲樂教學的輔助工具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準確規范的語言、精煉的語言與生動形象的語言都能夠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此外,在聲樂教學中,作為聲樂教學的輔助工具,恰當的肢體語言也有助于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5]。這主要是因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恰當的肢體、表情等輔助語言,有助于增強教師教學的感染力,提高教師教學的生動性與直觀性。例如,在聲樂教學中,教師一個恰當的手勢,就能夠使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并做出相應的回應;一個認可、鼓勵的眼神,就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使用恰當的肢體語言,促進學生學習,進而更好的實施教學活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聲樂教學中,準確規范的語言、精煉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恰當的肢體語言等都在教師授課講解與對學生的表現品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聲樂教學對語言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聲樂教師應不斷的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加強實際的語言實踐鍛煉,進而更好的為聲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燕紅.淺談聲樂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4,17:50.
[2]魯慶華.聲樂教學語言的特殊性和歌唱語言的重要性[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06:152-153.
[3]林少杰.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探討[J].戲劇之家,2015,10:214+216.
[4]宋碧.淺析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2,06:59.
[5]胡曄.談聲樂教學語言的重要性[J].肇慶學院學報,2010,06:85-87.
【聲樂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聲樂教學中聲樂表演的設置探析論文04-21
高校聲樂教學的練聲曲重要性論文05-01
微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論文04-20
薩克斯教學中的問題分析論文05-05
高校聲樂教學論文08-07
民族聲樂演唱當中的共鳴的策略分析論文04-27
漢語言文學應用性與重要性分析論文04-15
高校聲樂教學中聲樂表演課程設置研究08-03
高校聲樂教學的開展構思論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