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學改革探討論文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維修行業逐漸出現許多新形勢。管理電腦化,維修與檢測設備現代化、檢測診斷專家化、檢測資訊網絡化以及將以汽車服務貿易的形式進入國內市場的國外維修企業,沖擊著我國維修企業,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在社會對汽車維修專業人才規格和綜合素質方面新的要求被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陪養人才,提高未來維修企業一線工人的整體素質,進而對整個汽車維修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更大的影響。
1 分析本校汽修專業目前教學現狀
(1)專業課程教學過于偏重學科知識的理論性,但這理論性卻顯得過于陳舊,明顯趕不上現在汽車技術發展的步伐,缺乏職教特色。目前,很多汽車專業的教材內容都是以9 0 年代的車型為主,如國產CA10 9 2 、E Q10 9 2 等,只是著重于機械方面的描述,對于汽車新技術的描述都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現如今,汽車各個部位都被微型計算機為核心的電子技術滲透到,教材明顯已過于陳舊甚至已被淘汰,無法跟上現在教學的需要。不管是汽車發動機、汽車電氣,還是汽車底盤,電子電控技術已經成為了其中教學主流,以往汽修專業普遍采用的教材還來不及對教學內容更新換代,所以無法滿足現在對教學內容的需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講授已更新的專業知識,但考證時的理論考核及技能操作,卻還是以過時的專業內容為主,這使得教師和學生都顯得有些手忙腳亂。
(2)理論講授與技能操作明顯脫節,技能實操無法聯系理論課堂所講授的內容,甚至存在嚴重的不足。目前,本校汽車維修專業實訓安排中,實訓課每學期六周,占3 0 %。但是,這對于偏重技能的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來講,無疑是少了一些。畢竟本校的學生基礎底子薄,上理論課時由于沒有實物,學生一時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實訓教學這一塊還需花大量的時間來對著實物給學生講理論,這樣一算下來,學生得到真正動手的時間就相當有限了。還有,實訓場室里的實訓設備與教材里面的素材根本對不上號,這都是因為教材里面的素材已經過于陳舊了。
(3)該校現有師資隊伍無法滿足職教學生的需求,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嚴重缺少專業實踐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目前,汽修專業的本科學歷的理論課教師少,這導致實訓指導老師都得去上理論課,而使實訓指導老師在實訓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雙師型”骨干教師占的比例少,只有兩位,但是這兩位老師都是較年輕并且相對缺少維修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所以,大多數教師都應該提高專業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技能。特別的是,因為青年教師未曾參加過崗位實踐,缺乏實戰經驗,無法將理論知識聯系到實際當中去。這樣學生學起來只有靠記憶力去背熟很多知識,當用起來了就暈頭轉向。如果教師自己不具備實際工作能力,又不熟悉情況,只會紙上談兵,又怎么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呢?
2 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1)注重教材的合理安排,呈現出一定次序性,以優化課程結構。對于注重技能的中職教育來講,教材的選擇應以崗位職業技能為核心,合理安排專業課程,并根據汽車技術發展的步伐適當增加某些基礎課程的深度,如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因為目前汽車電子技術不斷地發展,不斷地更新換代,但它始終都是圍繞著電工電子為中心,只要學生有基礎,以后就不怕知識跟不上。
(2)加快教材修訂工作,最好能突出學校特色,使用學校自己的校本教材,積極生動地調整教學內容,以優化課程結構。在專業理論的教學中,筆者發現教材里面的內容都相當陳舊,比較重視機械方面的介紹。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個基礎性的東西,但對于現在的汽車維修來講,修理早已不是最為重要的,更換才是維修的主要方式,因此學生主要掌握的不是太多的機械修理,只要理解其原理就可以了,而培養學生判斷故障才是專業教學的突破口。在教育部門還來不及更新職業教材內容時,作為學校應該先站出來,根據目前企業狀況及職業行情,從自己學校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打破原有的課程體系,編寫一些校本教材能把職業特色突出。這種方法既能使基本技能與基礎理論保持相對穩定,又做到死教材活運用也就是把教學內容積極主動地不斷調整、充實和更新。其次,理論教學的難度可在專業課教學中適當降低,使理論教學的時數減少。分各門課程為若干個學習模塊,優化組合這些模塊,專業知識結構因此形成。例如把《汽車電氣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同時組編成一本《汽車構造與維修》和《汽車構造實訓指導書》,這對于理論教學與技能實操更加有利,理論連貫性的存在,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容易接受,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鞏固非常有利。而且,專業課程的教學如《現代汽車電子學》《汽車檢測與故障診斷》等,最能代表現代的汽車新技術的轎車為授課車型應,來適應現代汽車電子化的發展方向。在同一階段,專業外語與計算機的教學力度也應該加大,在培養學生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方面得到強化。在學校,專業課教師應該被選送到企業進行提高和進修,用實踐經驗判斷學校所教內容的多少,已被淘汰的知識和技能盡量避免出現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在教學中被遺漏且需要補上的技能,在教學中及時有效的滲透新方法、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新材料,把現有教材的不足進行彌補。
(3)使實際操作技能水平和專業課教師理論水平提高,加強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第一,少數年輕教師有培養前途但未達到規定學歷要求,應該鼓勵他們在學歷進修方面通過多種方式限期完成,國家教師資格考試要求必須通過。教師學歷是首要必須因素,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是今后聘用的理論教師的條件之一,對于實訓指導老師應具備有某一項專業技能強項及企業工作經驗,然后,將其培養成為技能型的“雙師型”教師。第二,以“走出去,請進來”為方針。“走出去”是指對學歷符合要求,但從未在維修企業崗位上工作過,缺乏實踐經驗的大學畢業生,進入教師崗位擔任專業教師前,學校應適時送他們到企業進修、提高,并實踐技術培訓和“應知”、“應會”方面進行考核,使其達到高級工以上的操作水平并獲得相應的技術職稱;也可以讓專業課教師用一定的時間到高校進行學習和深造,或解決入企業生產一線實際問題,讓他們學習到成功的教學經驗,掌握本行業最新的發展情況,及時地更新知識和調整知識結構。“請進來”即把高等院校專家學者或企業高級技術人員聘請到校進行講課,使教師隊伍結構得到優化,使師資隊伍達到科學組合。這樣既為專業技能教學領域帶來企業豐富、生動的經驗,又可使學校與企業、與市場的聯系增強,學校培養人才的針對性也被強化。
(4)加強實操技能教學,實施模塊化教學,使技能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一起。在修訂校本教材時,也可以將一些系統結構進行模塊化教學,如發動機結構與實訓、汽車空調與實訓、自動變速結構與實訓等。這對實訓場室有一定的要求,須將實訓室與多媒體理論課室一體化,這不僅是方便上課的需要,還可以在實訓教學時,再結合錄像幻燈片、投影、等現代教學手段,生動、直觀地顯現各種機構的工作原理和內部結構,“手、口、腦”并用,“教、學、做”結合,使教學效果大大提高,更容易使學生理解與掌握。同樣,學校也要建立與條件較好的檢測維修企業長期、穩定、緊密的聯系,把企業作為實習基地提供給學生,使學生提前認識企業實際生產情況,以彌補實訓條件的不足,以便畢業后盡快上崗。
(5)將技能競賽培訓整合到教學中去,突出中職學生的特色。中等職業的學生一般都是中考失利的學生,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普遍抱有懷疑的猜測,認為自己的能力都比不上高中學生,甚至一直不學習。組織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的培訓,可以讓他們重拾學習的信心,培養他們獨立自學的能力,使學生的性格更快地穩定下來,從而走向成熟。特別是當他們得到某個獎項,他們會對自己另眼相看,從而肯定自己的能力。因此,學校要多舉辦一些有挑戰性的技能比賽,讓學生知道,中等職業學校需要的就是他們這樣的學生。
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加快了汽車進入家庭的步伐,急劇膨脹的汽車維修市場使得汽車檢測與維修人員短缺的現象也將越來越嚴重。為適應社會的需求,汽車維修專業的各類中等職業學校亟待開設,面對機遇和挑戰,只有提高辦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出受企業歡迎的高素質的汽車維修技術人才,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
【中職學校汽修專業的教學改革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學校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03-13
論中職化工專業教學改革論文03-06
中職學校績效管理問題探討論文11-14
中職學校模塊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11-22
探討中職學校的經典誦讀活動開展方法論文03-13
中職學校一體化教學改革實踐探討11-19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探討02-25
對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改革探討論文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