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目前網絡課程存在的問題談談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網絡課程開發工作如今在各個高校開發的熱情程度越來高,網絡課程的開發無疑對整個學校的教學工作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但經過調查網絡課程開發工作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即沒有使網絡課程優化教學,反浪費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本文旨在通過對目前存在的網絡課程問題分析,提在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這一環節上做出怎樣的改進措施。使網絡課程開發工日趨發展完善。
[論文關鍵詞]網絡課程:問題;教育技術培訓
一、當前網絡課程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理論。
1.混淆網絡課程的概念。將網絡課程與網絡教材等同,認為將教學中應用的教材發布在網上,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就成為“網絡課程”了;將“網絡課程”與“網絡課件”等同起來,認為將教學中應用的教學課件發布在網上,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就成為“網絡課程”了。
2.網絡課程的定位和基本要求尚不夠清楚。一門成熟的網絡課程,可以使學習者主要通過網絡方式學習和掌握該門課程的知識。這要求課程的內容與學習者現有的知識有相應的銜接,同時可以滿足學習者對內容和學習過程的主要要求。定位和使用對象不同,教學環節和教學功能各異,勢必使學習者在使用不同的網絡課程時產生學習的困難,在今后的推廣使用過程中也會遇到障礙。
(二)教學內容。
1.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忽略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大部分的網絡課程都比較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但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的應用還是很少,雖然大部分網絡課程都有諸如課程學時安排、學習方法介紹等涉及教學設計的東西,但多半是過去傳統教學中積累的經驗,并沒有根據網絡教育的特點進行較為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整體的設計,設計者更多地是從教師的角度去考慮課程的開發。
2.教學設計仍強調“教”,忽視學習的個性化。目前大部分網絡課程仍強調“教”,強調知識的傳授,一進去就開始知識教學,而沒有給予一定的情境導入。沒有給學習者設置模擬真實的學習情境,缺少一些讓學習者去解決的現實問題,無法讓學習者進行小組協作角色扮演、討論、問題解決等。學習者在學習時,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或去討論組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3.課程的內容和素材不便更新和維護。沒有維護功能的網絡課程是一個“死”的網絡課程,課程中的內容如果要修改或添加,必須經過專業的開發人員使用專門的軟件,教師不能或很難對網絡課程進行管理。很明顯,沒有維護功能的網絡課程不利于內容的充實和更新。
4.自主學習資源不足。自主學習是網絡教育的一大特色,但目前多數網絡課程在自主性學習方面只是體現了學習者自己學習這一特點,并沒有為他們提供各種有利于進行自主學習的資源。目前大部分網絡課程都提供了網上圖書館和資源鏈接,但基本上沒有基于課程的。
(三)網絡課程的交互性不強。
現在的很多網絡課程,重視教學內容的呈現,包括用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但在設計中卻沒有注重交互性,F在的網絡課程基本上有的只是學習者和計算機(教學軟件)之間的交互,而很少有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人際交互。因此,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很難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倡導的協作學習、合作學習等學習模式。
(四)管理機制。
對學生開放學習的監督程度不夠,網絡課程在關于督促學生課后學習的力度上不夠。通過記錄登陸次數、翻看答案的次數、交作業、提問的情況、討論參與度等各方面,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必要的督促,沒有完成必要的學習任務就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這方面的設計大部分網絡課程沒有太重視,導致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五)用戶界面用戶界面設置不合理,學生容易迷航。
部分網絡課程所用字體的字號過小,行距過密,不利于學生長時間在計算機上學習。另外,界面的布局過于繁瑣,導致學生到了一個頁面之后常常不知道應該繼續做什么,即干擾信息太多,不利手學生自學和教師對網絡課程的管理。
二、引發的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思考
以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為一個平臺,將網絡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力爭給教師制作網絡課程提供一個良好的輔助環境。
(一)關于基礎理論。
課件是指專門為進行教學活動而設計的計算機軟件,包括用于控制和進行教育活動的程序、幫助開發維護程序的文檔資料以及幫助教師和學習者使用程序學習的課本和練習冊等。網絡課件,就是應用于網絡環境的課件。而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教學活動的總和。課程與課件的出發點不同,課件是從教學活動出發,課程是從社會需求出發,但他們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是使學習者的認知結構發生一定的改變,使他們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和學會與人共事。課件把課程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用軟件的方式實現出來,但缺失課程的很多內涵,如社會需求分析、課程規劃等。而這些缺失在教學中不能顯現出來,因此也造成了這兩種概念的混淆。
(二)關于教學內容。
網絡課程與傳統課程相比,具有許多特性,如跨越時空的開放性、多點對多點的交互共享性、教與學時空分離等特性。因此,在利用教學設計理論指導網絡課程開發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網絡環境下教學設計的內涵及作用。既要重視學習需求、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分析和對學習效果的評價與反饋,也要注重基于網絡的學習情境創設和教與學策略的設計,突出網絡學習的自主性,強調資源對“學”而非對“教”的支持作用。對前者的設計主要保證其教學性的實現。
(三)關于網絡課程的交互性網絡課程的交互性設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靈活多樣的互動環境。
學習是在學習者與學習環境的有效交互中進行的,“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的四大要素。優質的網絡課程應能為學習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互動環境,而這種學習環境必須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創設的。良好的互動環境將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并能增強其認知主體的作用。綜合運用BBS、E.mail、在線測試、實時討論、聊天室、常見問題解答庫(FAQ)等多種方式,同時還要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如BBS中與課程內容匹配的專題討論專區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學習者的協作學習和討論學習。
2.提供及時反饋。
讓學習者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有利于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提供學習興趣,延長注意保持的時間,并能不斷增強求知欲。學習反饋具有三個含義,一是學習系統在學習過程中要能適當給予學習者反饋信息,這種信息包括學習者目前正在做什么、處于什么位置或者一些適當的提示信息等。二是網絡課程的各學習模塊中要有及時的反饋系統,學習者能方便地在網絡課程中進行自我練習、自我評價,并能得到及時反饋,如指導性意見、學習建議和要求、適時的強化信息等。在強化反饋中通常以激勵性的正反饋為主,過多的負反饋有可能會挫傷學習者的積極性。學習反饋的另一層含義則是指導教師和其他學習同伴的評價信息,在網絡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習者都是反饋信息的提供者,同時也都是反饋信息的接收者。
(四)關于管理機制。
平時作業和小組學習是實行過程監控的主要手段。能否及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是監控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狀態,實行形成性評價、衡量學習效果的重要依據。作業可分自測練習和評閱作業、書面作業與網上作業、課堂作業和階段作業等多種形式。教師不僅批閱作業對錯,而且要寫出具體的批閱意見,并且堅持及時反饋、雙向交互。組織靈活方便的學習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小組學習,其中多見于圍繞某個具體的學習目標或學習內容開展協同學習、合作學習,還包括傳遞教學信息、傳遞學習資料,對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解釋疑惑、互幫互助,這些都有助于克服遠程教育中師生異地而帶來的困難,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支持服務的一個環節。
(五)關于用戶界面。
針對界面及操作風格不統一,界面布局過于繁瑣,層次不清,含義不明等特點,除首頁外,在進入真正的學習之后,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可有可無的、對學生的學習可能構成干擾的按鈕及操作信息,突出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導航,防止學生迷航。為了提高瀏覽的速度和效率,更好地呈現教學內容,網上多媒體教材的框架建議采用“樹”型結構或“蒲公英”式結構,即所有的主要內容再分別展開,主要內容之間還要有相互鏈接。網絡教材的結構雖然表現形式各異,但結構清晰的導航系統可以讓學生很容易地找到要學習的內容,便于教學內容的閱讀和理解。
三、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網絡課程方面培訓內容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現提出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網絡課程方面的培訓內容:
【目前網絡課程存在的問題談談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10-09
我國初中教育存在的問題淺析論文05-08
關于現時代高校網絡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教育解析論文05-06
幼兒園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教育論文04-14
分析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4-22
中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的論文04-27
開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中存在的問題論文05-06
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