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及潛在問題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三峽庫區的環境問題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偨Y了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分析了其潛在的生態環境問題、植被問題和漁業問題,并提出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關鍵詞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環境;污染現狀;潛在問題;建議
水位的漲落帶又稱消落帶,是由于水庫季節性水位漲落而使周邊被淹沒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區域。它是水生生態系統與陸生生態系統的過渡地段,是一類特殊的濕地生態系統[1]。在人工調控下,三峽水庫的水位漲落速度、幅度和頻率與天然河道明顯不同,增加了消落帶的不穩定性,而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工業污染、生活污水對庫區消落帶的影響逐漸加大。加強消落帶區域的生態保護是三峽工程發揮其作用的前提與基礎,也是庫區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1污染現狀
1.1 工業污染
三峽庫區消落帶最重要的污染是鉛、鎘污染,其主要來自工業廢水、廢渣。鉛能使土壤肥效退化、土質降低,從而讓農作物不能有效順利地生長。此外,被農作物吸收后,這些有害元素將會通過生態平衡中的食物鏈傳送到人體內。鎘在環境中具有穩定、積累和不易消除的特點,通過食物鏈富集使人體產生慢性中毒。鎘污染可能最終引發“痛痛病”。
有研究報道,通過多種方法評價三峽庫區消落帶的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狀況,結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為鎘,生態風險影響因子的順序為鎘鋅鉛銅鉻,潛在生態風險因子的順序為鎘鉛銅鋅鉻,消落帶地段大部分斷面存在中等潛在生態風險[3,4]。
1.2生活污水污染
由于三峽庫區消落帶附近地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中洗菜、洗衣服、沖洗廁所等產生的污水排放量逐漸加大,造成生活用水對消落帶水環境的污染逐漸加大。為了庫區消落帶區域的經濟快速發展,必須加快庫區消落帶地區生活污水處理的基礎設施建設,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1.3庫水的影響
消落帶的形成是由于庫水的季節性水位漲落,這樣就會使消落帶地區的土壤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主要是庫水的污染物通過一系列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不斷地在土壤中富集,進而對土壤的生理性能產生影響。土壤被淹沒時,土壤中的養分、污染物就會被溶解和吸附在水體中,它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被淹沒的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釋放量在第1天達到最大值,大約占10d內釋放總量的80%~90%,隨著時間的增長,釋放量就越來越少。水中的有機物質及部分固體顆粒經過物理或化學變化之后到土壤中,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補充土壤的有機物質,進而改良土性。污水中也有氮、磷等有機元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土壤中養分的含量,保持肥力。但這種情況下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當污染物在土壤中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就會引起土壤的成分、結構、性質和功能的變化,造成土壤污染。在被浸泡過的土壤上栽種的農作物的產量也明顯低于正常水平。水對于巖石中礦物質及營養元素的釋放、運動、擴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同的水分條件下,母巖養分的運輸存在差異。根據試驗研究表明,8%和12%的水分處理與自然狀態下氮、磷、鉀釋放比較,其增幅均達顯著水平。因此,庫水會加快庫區消落帶紫色母巖養分的釋放,使大量的營養物質轉移到水體中,從而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庫區消落帶主要土壤類型中,紫色土壤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紫色土壤保肥能力差也是消落帶農作物產量低的一個原因。季節性的水位漲落會加劇水土流失的趨勢,使土壤中的養分向水體轉移。
2潛在問題
2.1生態環境問題
一是易引發地質災害。整個三峽水庫大部分區域地形陡峻,河岸地層穩定性差,加上庫區沿岸人多地少、人類活動頻繁,是我國環境地質災害的多發區[10]。三峽大壩的建成后,水庫的蓄水量增多,庫岸兩側巖石周期性地浸泡在水中,使庫岸山體吃水比重加大,造成兩岸坡地穩定性減弱,從而誘發滑坡、崩塌和泥石流[11],嚴重威脅庫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庫區安全。例如1998年的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時,就在庫區云陽縣形成了近10處崩塌和滑坡。三峽水庫恢復正常蓄水后,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有5個月的高水位,長時間江水浸泡,再加上三峽水庫在春、夏兩季蓄水位在175、145m近30m的落差,必然會造成沿庫岸大面積坍塌、滑坡,引發地形變異[12]。二是易暴發流行性病疫。消落帶是水位的漲落地帶,會受到水陸的交替性污染。低水位時,垃圾、雜草等污染物直接滯留在消落帶上;高水位時,水流速度慢,污染物不易擴散[13]。這2種環境都易引起各種相關的病原體、致病菌滋生,特別是在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下,污染嚴重的消落帶將成為各種相關病菌、寄生蟲的滋生源及異味和惡臭的散發地,并很可能導致大規模疫情的發生和流行[14]。
2.2植被問題
植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為整個系統提供物質能量來源,是系統穩定的基礎。科學植樹種草是優化消落帶生態環境的一種方式,是減輕地質災害的有效措施,可以更好地發揮消落帶植被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消落帶植被的功能很多,具體的可以分為4個功能:一是減災功能。三峽水庫蓄水后,垂直距離幾十米的陸地被水淹沒,而庫岸多是殘坡積物,含水量的增加就會減少其穩定性,導致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水位的升降導致干濕變化從而引起巖土體的膨脹,導致庫岸失穩。二是經濟功能。消落帶的植樹種草及后期的維護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此外,果樹、蔬菜的種植可為農民創收。三是凈化環境。三峽水庫蓄水后,流速減緩,擴散能力減弱,水流自凈能力降低,環境污染加劇。某些草本植物可以吸收水體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待到一定時段將其收割,就可將污染物帶出水庫。四是美化功能。草木具有美學價值,可以給人帶來視覺享受[15]。目前,三峽庫區的眾多支流及支流入干流的庫灣區可以利用的消落帶區域較大。因此,有足夠的消落帶土地可以用于植被生態保護。
2.3漁業問題
三峽庫區消落帶能夠有效利用的地段多位支流河口區域淹沒后形成的“豬肚”形成灣,部分水域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加之支流河道蜿蜒,水體交換受“肚頭”制約,在此類水域從事養殖,若生產方式不當或生產規模失控,很容易出現局部水質富營養化污染。因此,在規劃、實施消落帶漁業開發時,必須根據有關部門針對各類水域確定的水質標準和區域,認真評估不同養殖方式和生產規模的影響,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以控制污染[16]。
3建議
針對三峽庫區消落帶各種生態環境問題,應首先對不同蓄水點消落帶的形態、范圍、空間分布、生態環境現狀開展相應的調查研究;根據不同區域消落帶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態環境問題和三峽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的要求,制定消落帶生態環境保護與利用規劃,劃分功能區;并依此作為三峽庫區消落帶土地利用和生態保護的指導依據,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礎。在工農業的生產中一定要盡量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勵企業家建立物料循環,這樣就可以讓污染物作為原料得到再次的利用,使已污染的區域環境盡早得取治理與生態修復。
4參考文獻
[1] 涂建軍,陳治諫,陳國階,等。三峽庫區消落帶土地整理利用——以重慶市開縣為例[J]。山地學報,2002,20(6):712—717。
陳梓云,彭夢俠。三峽庫區消落帶土壤中鎘污染調查及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9(4):494—495。
傅楊武,祁俊生,陳書鴻,等。三峽庫區苧溪河流域消落帶土壤重金屬污染調查及評價[J]。土壤通報,2009(1):168—172.
付川,潘杰,牟新利,等。長江(萬州段)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生態風險評價[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7(2):110—113。
魏復盛,張建輝,何立環,等。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的關鍵在源頭控制與削減[J]。中國工程科學,2009,11(2):4—9。
楊鋼。三峽庫區受淹土壤污染物釋放量的試驗研究[J]。水土保報,2004,18(1):111—114。
駱東奇,魏朝富,謝德體,等。長江上游紫色母質養分溶出及環境效應預測[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03,22(2):179—183。
鄒強,劉芳,楊劍虹。三峽庫區消落區紫色土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J]。廣西農業科學,2009,40(3):266—270。
傅楊武,陳明君,祁俊生。重金屬在消落帶土壤—水體系中的遷移研究[J]。水資源保護,2008,24(5):8—11.
[10] 溫銘生,李鐵鋒,王連俊。三峽庫區滑坡災害與地質環境關系分析[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6,33(4):103—106。
[11] 郭躍,楊華,趙純勇,等。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體系構想[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1(1):5—9。
[12] 蘇維詞。三峽庫區消落帶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調控[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4,21(2):32—34,41.
[13] 胡百萬,王曉鵬。三峽庫區重慶市長壽縣大橋滑坡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02(S1):312—313。
[14] 何再超,鄭欽玉,馬杰,等。三峽庫區消落區可持續發展途徑探討[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4):5—7,44。
[15] 任雪梅,楊達源,徐永輝,等。三峽庫區消落帶的植被生態工程[J]。水土保持通報,2006,26(1):42—43,49。
[16] 陳昌齊,葉元土,劉方貴,等。三峽水庫重慶庫區消落帶漁業利用初步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0(1):51—54。
【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及潛在問題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我國發展生態農業問題分析論文02-25
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論文02-26
生態公益林經營管理問題分析論文03-02
潛在汽車客戶開發的渠道方式分析論文11-23
環境藝術設計中生態理念問題分析論文02-25
手機媒體現狀及問題論文02-28
教育失敗問題分析論文03-04
酒店管理服務問題分析論文03-02
體育教學動力問題分析論文02-27
河道治理生態護坡技術分析論文11-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