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大學體育教學發展思路論文

        時間:2024-10-28 22:03:33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大學體育教學發展思路論文三篇

          篇一:

          1、大學體育教學目標和使命

        大學體育教學發展思路論文三篇

          遠期目標和核心的使命則是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大學青年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經常參與鍛煉良好習慣和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從而推廣到全民運動和陽光體育的建設,普及熱愛運動、定期鍛煉、終身體育的生活理念,達到改善全民身體素質的目的。要實現并完成體育教育的真正目標和使命,大學體育教學面臨著改革和創新發展,現在教學模式的已經逐漸從舊有的僵硬體制中走出,實現了學生的自由選修和配合學分完成課程的方式,但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仍有需要改進和發展的空間,未來大學體育教育的發展應該立足于其目標和使命,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模式和先進的技術、方法等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達到真正的鍛煉效果,切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長期并終身堅持體育運動的良好生活習慣。

          2、現今大學體育的教學模式

          現在的大學體育教學已經進入到了學生選修和學分制度相結合的發展階段,既能用規定完成的總學分來引導和把握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又能給予學生適當的彈性,實現學生自由選課、擇時、擇師的自主學習。

          2.1、課時安排

          許多高校對體育教學的安排通常是分為兩個階段,一、二年級為必修體育自選課程;三、四年級是自由選修體育課程,也可以不選修。在第一階段時,保證每周有兩個課時的體育教學,一般一學期至少保證30課時的體育鍛煉。這樣的安排給與了學生極大的自主性,保證了高年級實習和找工作的閑暇時間,又能強制督促學生在入學后保持基本體育鍛煉。

          2.2、課程內容

          現在高校已經開展了多種體育項目供學生自主選修,從大類來說,有球類、舞蹈、武術以及新加的定向越野;從小類來看,相比以前傳統的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又引進了壘球、網球等新潮體育項目的教學,舞蹈也分為拉丁舞系、健美操、扇子舞等,武術既有代表傳統文化的太極,又有易上手的散打。同時臨近夏天時會增加游泳課程。豐富多樣的課程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吸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滿足學生增長的多層次的需要。同時在教學內容上采取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專業運動項目訓練是最主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占小部分,同時日常身體素質鍛煉也占一定比例。

          2.3、學分與考核

          采取學分制,能把握學生學習的大致方向,并且保證學生完成學業。對于體育教學,則是對應課時分配學分,同時通過選修和學分完成制,給學生選擇體育教學的主動權。在考核方面,根據教學內容劃分考核重點,有所選體育項目的訓練效果考核,適當的相應理論知識考試、身體素質檢測指標和日常普通運動形式的考查等。充分考慮到理論與實踐的聯合培養,有助于提醒學生注重身體素質的提高和日常的運動鍛煉。

          3、大學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

          3.1教學目的不明確

          從自由選修和學分制度中,可以看出高校對體育教育仍停留在以教為主導,以強制性學習為基礎的階段。只是把體育當作一門課程看待,沿用的是老的教學方案,教學內容上也沒有體現出大學的特色,有的課程安排也不能滿足現在學生的需要。缺乏明確的教學目的和使命,不能實現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熱愛運動,終身體育的興趣和習慣。

          3.2競技體育發展慢

          對體育課程的重視不夠,有時只是進行簡單的跑步和準備活動,很少普及有效的體育理論知識,教授實用的體育技能,使得體育課氛圍散漫紀律松懈,學生不重視也不參加,很難選拔出優秀的體育競技人才。同時對競技體育的重視不夠,沒有恰當的選拔機制,也沒有舉辦相應的競技比賽進行宣傳、篩選以及提高學生興趣。使大學體育不能擔起競技體育的重擔,不能激發學生的競技熱情和激情,也不能選拔優秀的運動人才。

          3.3教學資源用具少

          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單一,利用的教學資源少。當進行理論講解時,主要是引導看書背知識;當進行實戰講解時,則是示范和訓練。這樣教學缺乏活力和吸引力,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來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教學用具的缺乏降低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度,不能保證學生鍛煉的充足時間和運動量,同時也影響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

          3.4改革創新力度小

          滿意于現在大學體育教學的模式和現狀,不重視大學體育的長遠發展,改革力度小,創新思維弱,不能滿足人們對大學體育教學的更高要求,也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現今高校體育教學采用自由選課制度和學分完成制度,仍處于發展改善階段,不能當做最后的模式而停滯不前,不能閉門造車不去了解國外大學體育建設與發展,從而看不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影響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和對教育目標的實現。

          4、國外大學體育教學的狀況

          在國外一些高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設置或放棄必修體育課程,而且對于體育教學是開發式課堂,主要是健身類課程,有些課程面向的人群不僅僅是大學生,還有與大學關系密切的`人群,同時對多數大學體育課程要收取相應教學服務費用。可以看出國外的大學體育教學更具包容性和開放性。特別是步入21世紀,世界各高校都在減少大學體育必修課程,因為在1962年國際大學體育聯盟就提出反對大學開設體育必修課,理由有(1)是中小學己經進行了充分的體育教學,大學應該強調與應用和實踐;(2)大學是傳授知識和研究應用的場所,是高等學校而不是初級知識教授的地方;(3)在體育教學上沒有形成系統的研究或成果,不適用于作為大學專業課程。所以取消必修課的強制性,轉為新型的輔助課形式是大學體育發展的主要趨勢。

          5、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趨勢

          5.1俱樂部模式的簡介

          大學體育俱樂部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以此代替大學體育課程,承擔體育教學的任務和使命。俱樂部的詞典解釋為:進行社會、政治、文藝及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的團體和場所。大學體育俱樂部就是把俱樂部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和內容安排等引入大學體育教學中,實現大學體育教學的重大轉變,改變強制的必修課形式,同時教學對象面向在校大學生和教職工,提供更為開放和寬松的氛圍和場所,在校園內外進行較為自由的各項體育鍛煉、運動比賽、日常健身、體育娛樂以及體育文化交流等。這樣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對運動的興趣和熱愛,根據學生需要開設更豐富多樣的運動形式和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自主運動,以實現大學體育教學的增強學生體質的目標和培養終身體育的使命。

          5.2改善設施提供器械

          要實行大學體育俱樂部模式,首先要提供配備完善設施的活動場所,充足的運動器械和教學用具,這保障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所以學校要重視對硬件設施的購買與維護,增加資金投入,改善場館設施,同時要配備好齊全的專業器械或用具,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為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后勤保障。

          5.3部門構建與管理方式

          大學的體育俱樂部由各類單項俱樂部組成,然后是各級管理人員主要由學生自愿擔任,類似于社團形式,然后是外聘的教練員以及優秀學員擔任的助教人員,下面則是各俱樂部會員。大學體育俱樂部的要實現學生自主形式應該參考學生會以及大學社團的管理模式,整個大學體育俱樂部建立成聯盟形式,實行主席負責制,由學生擔任主席和主席團負責人,教師作為輔助和引導者,整個聯盟可以下設各個職能機構如辦公室、財務部、后勤部、策劃部等,然后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所有登記注冊各項具體運動的單項俱樂部。俱樂部各個負責人員均從各個俱樂部的會員中選拔,參與整個俱樂部的管理和運作,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培養領導能力。

          5.4推行教員會員制度

          對于非管理人員的俱樂部成員則采取會員制度,須辦理相應的俱樂部憑證,以此可參加相應俱樂部的活動。這樣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尊重其自主性。同時要制定出相應的會員管理制度,明確會員在俱樂部內的權利和義務,比如對項目訓練、比賽活動、文化交流的參與度規定和要求,適當約束會員的行為又保障其接受訓練、享受運動的合理要求,維護體育俱樂部的正常運轉和發展。對于高級會員還要求參加嚴格的訓練和競賽,并且參與到俱樂部管理,訓練計劃的制定中,同時加強與教練員和管理層的交流合作。而對外聘教練員,必須要求具有扎實的專業能力和體育執教資格,同時要保持在俱樂部工作的時間,要有專業服務意識,為學生的提供安全合理訓練的保障和技術支持。

          5.5活動安排與獎懲制

          俱樂部的活動安排要適當,既要有日常的訓練,又要有競技和娛樂型的活動安排,這樣一方面保證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增強體育魅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熱情。比如定期舉行俱樂部聯誼增進友誼和交流,或者劃定一個月為體育文化月,舉行各類體育項目的競技比賽和匯演,讓學生和教員充分融入到自主鍛煉積極參與體育的氛圍中。在俱樂部管理中還要注重對教練員、助教人員以及會員獎懲制度。對于優秀的、積極參與的、有明顯進步的會員要及時進行嘉獎,同時對教練員和會員之間進行雙向的評價方式,更為公正公開地評判每個成員的學習和教授。提高俱樂部整體的凝聚力,加強成員間交流和溝通,創造更好的體育氛圍,以實現對終身體育的培養和全民運動的推廣。

          篇二:

          1、體育課程項目化是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

          1.1、根據大學生體育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來制定體育課程項目化的體系結構

          長久以來,大學教育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科教學為基礎的,學科教學的體系結構是學校根據學科內容的邏輯順序進行分類的。從教學上看,學科的結構體系是與學科的教學性能相結合的,所以學校對于學科性能的定位是以培養專業的學術性人才為主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科課程對于教學的主導作用[2]。體育課程項目化是以課程的工作體系作為基礎的,而工作體系就是指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任務,學校需要按照其工作的特點與屬性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達到職業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工作內容與工作順序相互結合所組成的任務體系。該任務體系是以各個職位間的工作任務的聯系性作為基本邏輯關系的。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中,工作的專業知識都是依賴于工作體系而存在的,所以學校在進行體育改革時,工作的實際操作將成為改革的重點依據。

          1.2、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體育課程項目化采用的是知識表征的形式

          根據以往的調查顯示,知識的掌握與課后的聯系對于未來的職業能力有著重大的影響,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足夠多的專業知識,并且利用課后的時間進行反復的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所以學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把“知識的儲備”作為首要的教學目標。體育課程項目化的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把工作任務與知識的掌握結合起來,以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工作問題為情境,指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性[3]。

          1.3、體育課程項目化對于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有著促進作用

          體育課程項目化是符合現在社會發展的教學模式,它把教學內容與實際的工作任務結合起來。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從單純的學習者變成了實際的操作者,讓學生把專業知識與實際工作內容進行了統一,刺激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

          2、體育課程項目化改革實施途徑

          2.1、體育課程項目化的課程設計

          科學的體育項目課程是要預計到課程的內容是否能夠與實際的工作相符合,所講到的知識是否能全部被運用于實際的工作中,所以學校在進行體育項目課程設計的時候,需要進行分析,并且將項目進行細化。學校在進行體育課程項目化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實行的是“綁定式”的體育選課。學校為了給學生提供更為健全的學習環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原來的課程上,開設了新的專項課程,例如武術、網球等。

          2.2、體育課程項目化的課程整體教學設計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學校實施了選項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針對自己的喜好與特點進行選課,而且還能夠同時進行多門課程的學習,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選項教學對于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迫使老師不斷地進行學習,尋找到一套適合自身的教學體系。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是建立在體育項目的專項訓練的基礎之上的。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可以積極地組織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并且要求學生根據其興趣組建體育俱樂部,俱樂部的參與情況將與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有關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建立相關的俱樂部規定,并且把學生的參與情況記錄到學生平時成績中,使學生養成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從而達到鍛煉自己的目的。

          2.3、根據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課程和組織形式

          學校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選擇合理的體育類型、課程設計以及教學形式。在對體育課程進行改革的時候,教師與學生都將被作為課程改革的主體,促進課程改革的進行[4],F在,大多數的高校都想要打破體育課程教學的單一模式,建立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基本需求為基礎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而且還要根據實際工作的可操作性,對于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靈活地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2.4、發揮研究性學習在體育課程項目化改革中的作用

          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還可增強實踐動手能力。將研究性學習運用到大學體育課程項目化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研究性學習與傳統教學相比,在教學理念上有了較大的轉變,研究性學習比較注重挖掘學生的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學生是體育項目研究性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引導并挖掘學生的潛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際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5、加強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評價體系

          由于傳統教育太過死板與單一,學校應將教學模式進行改善,使其變得多樣化與個性化,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應當將體育項目的訓練方法和聯系技巧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體育成績評價體系,從而反映出學生的訓練情況與學習態度。成績評價體系具有激勵學生全面發展體育素質的作用,能夠綜合考慮學生的體能、體育知識、生理情況等。

          3、結語

          大學體育教學主要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將健康運動知識、體育項目訓練技巧及相關原則、方法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建立終身鍛煉的觀念,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情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課程項目化改革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練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觀念。大學體育選項課項目化改革應從課程設計、課程教學模式設計、課程組織形式、建立合理有效的評價體系等方面著手,建立科學、有效的新型體育課程教學體系。

          篇三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南京師范大學2010級選擇形體課的242名女生為實驗對象,實驗對象沒有明顯的認知障礙和運動缺陷。教學內容為健美操跳躍組合、藝術體操和把桿的組合練習。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與本研究有關的論文和書籍,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2)實驗法設立測試指標:800m、立定跳遠、克托萊指數、坐高和體前屈。800m和立定跳遠是我校規定的統考,時間安排在每學期的第12周;克托萊指數、坐高和體前屈第一次安排在第一學期的第2周測試;第二次安排在第二學期的第17周測試(每學期教學時間為18周)。實驗組:課堂教學中,運用運動人體科學的理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練習的內容,每節課的練習有時間和強度的要求。課后要求學生選擇自覺進行有氧慢跑和柔韌練習,每次不少于0.5h,每周不得少于3次,每次體育課前進行統計;或選擇形體俱樂部活動,每周兩次,每次1h左右。對照組:隨機抽取羽毛球、乒乓球和健美操三個班級,獲取期末立定跳遠和800m兩項機能指標與實驗組相對比。(3)數據處理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實驗結果

          (1)一學年的教學實驗后,進行測試結果的前后對比,立定跳遠、克托萊指數、坐高和體前屈四項指標有顯著差異(P<0.01),800m兩次測試結果顯示無顯著差異,統計結果見(表1)。(2)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立定跳遠有顯著性變化,800m與健美操組相比有差異(表2)。

          3、分析討論

          3.1、運動處方教學對身體姿態的影響

          形體塑造應包括兩方面:體型的改變和優美姿態的培養,F在流行的方法有很多,如:芭蕾形體、瑜珈形體等。不同的人群形體訓練的內容、方法也應不同。改進體形有以下三種途徑:(1)通過增加肌肉的同時增加脂肪,使瘦長型的人豐滿起來。(2)通過增加肌肉的同時消耗脂肪,使肥胖型的人消瘦下來。(3)通過局部肌肉的運動壓擠脂肪層,使局部松弛的皮下脂肪緊縮起來,并出現肌肉塊壘。運動處方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很強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所進行的教學。根據健美體形的評分標準,身高-體重的數值:不及格:95分以下,110分以上;優秀:95~100分;良好100~105分;及格:105~110分[2]。本研究組的學生90%都在及格以上的范圍,說明本組大部分學生的體形都符合標準,課的主要目標和內容設計應重點考慮改變身體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和姿態的培養方面。大學體育形體課是屬于體育課的范疇,在教學中以健美操、藝術體操的徒手和球操組合練習;最終的目標是塑造優美的“三圍”和“曲線”;通過靜態、移動、轉體、跳躍等不同身體狀態,培養優美姿勢提高動作表現力,達到矯正不良的身體姿態,培養和強化優美姿態的目的,通過不同節律的運動,以強化運動技能的形成。姿態是指身體的姿勢狀態,分為靜態姿勢和動態姿勢。姿勢是指人體身體各部位(肢體、頭、軀體)在空間的相對位置,或稱存在于空間的人體狀態。優美的姿勢應該是使身體各關節處于充分伸展的狀態。決定關節活動度的因素有三方面:關節的結構因素、原動肌的收縮力和對抗肌的伸展性[3]。許多學生因長年的伏案苦讀,不注意姿勢的正確,養成了駝背、聳肩等不正確的姿勢;具體是指肩關節的活動度和脊椎的正常生理彎曲度受限。其原因是由于原動肌(主要是指伸展肌)的收縮力和對抗肌的伸展性能力缺乏,我們要靠柔韌性練習提高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性;靠肌肉的動力性和靜力性的練習提高伸展肌的收縮力量。為此,每次課安排了7min的按節律進行壓腿和壓肩練習,并要求課后每天進行練習。運動動作的正確與精確地調動運動單位有關,正確姿勢與不良姿勢相比,正確姿勢調用了原來沒有調用的動運動單位,完成動作時的正確、優美應該是對學生學習的主要要求。上體優美的姿勢是頭正、沉肩、挺胸、立腰。上課時在各種練習中通過視覺(鏡子)、聽覺(教師語言)和本體感覺(教師幫扶學生)等多渠道的信息傳入,使學生的身體在靜止、移動、轉體和跳遠狀態下,按上述的要求來調節上體的肌緊張,使動作完成的正確優美。在坐、立、行中上體優美姿態的維持還有一個姿勢控制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講解并讓學生體會正確的上體姿勢,在壓腿練習時采取四拍壓四排控(三位手);在行進間跳躍練習時,不安排手臂動作,只要求扠腰完成,每一個學生練習前教師給予本體感覺強化正確姿勢,同時要求她們平時注意正確姿勢,養成好的習慣。表1顯示學生的坐高和體前屈有明顯進步,體前屈的進步說明柔韌性練習起到了作用;兩次坐高的測試教師均沒有提示語,說明許多學生養成了正確優美的上體姿態。

          3.2、運動處方教學對克托萊指數的影響

          克托萊指數可由體重(kg)/身高(cm)×1000獲得。該指數常用來反映人體營養狀況和肥胖程度。表1顯示克托萊指數有顯著差異。大學生青春發育期已經基本結束,大多數身高不再增加,克托萊指數的減小說明每單位身高體重相當減少?赡苁怯捎谶\動干預后控制的較好的結果。

          3.3、運動處方教學對立定跳遠成績的影響

          立定跳遠能力是反映下肢的爆發、腰腹肌力量和上下肢的協調能力。爆發力是指肌肉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迅速強有力的收縮產生最快加速度去克服阻力的能力[4]。爆發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最大力量[5]。人體的肌纖維分兩類: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快肌纖維收縮的力量大,動用快肌纖維多的運動才能有效地發展最大力量。由于快肌纖維的.興奮閾值高,只有在大強度的刺激時才能動用[4]。形體課教學中安排的行進間跳躍練習和健美操組合練習是為了發展最大肌力。極短的時間迅速強有力的肌肉收縮,體現了神經系統對運動單位的調用和控制能力。形體課的所有組合練習都是在音樂的伴奏下完成的,在音樂上我們進行了時間和節律的重新設計:每個組合的編排控制在5min左右,在新授課上,為了能保證學生5min左右的單個動作練習,用計算機對音樂進行重新編輯,作單個動作音樂的重新組合,期望能提高學生有氧氧化系統的能力;由慢到快改變音樂的節奏,提高神經肌肉的轉導速度,強化運動技能,同時也可提高肌肉快速收縮的能力,發展爆發力?赡苁且驗橐陨系呐,如表1所示,學生立定跳遠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為了更進一步驗證教學方法效果,對立定跳遠成績,我們隨機選取了乒乓球項目學生并與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表2所示第一次立定跳遠成績與乒乓球專項組的對照,形體班學生的成績就高于乒乓球班的學生,是因為第一次測試安排在第12周,12周的練習已使學生產生了良好的適應性變化,也體現了本課練習方法的優越性。

          3.4、運動處方教學對800m成績的影響

          表2顯示,800m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在0.01水平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本課的練習內容和練習方法不能有效地提高800m成績。對800m項目,我們隨機選取乒乓球、羽毛球與健美操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2、3、4)。表2、表3顯示800m與乒乓球專項組和羽毛球專項組的對照也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三個組的練習方法都不能有效地提高800m成績,或說明三個組等效地提高了800m成績。表4說明健美操課的教學比形體課教學更能有效地提高800m成績。依據能量連續統一體的理論,800m主要的供能系統是乳酸能能系統和有氧氧化系統,各占50%的比例[5]。持續訓練法是發展有氧耐力的有效方法,美國的庫珀(Cooper)提出的標準是:運動時心率達到150次/min,并至少維持5min[6]。課的最高心率是180次/min,課上練習時間的安排和課后對學生的要求都符合上述的要求。本課主要目標是放在姿勢的矯正和培養上,姿勢反射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骨骼肌的肌緊張或產生相應的運動,以保證和改正身體在空中的姿勢[7]。姿勢與牽張反射有關,肌緊張稱為緊張性的牽張反射,是指緩慢持續的牽拉肌肉時發生的牽張反射。課的內容設計以強度較低的動作練習為主,強度較大的健美操練習占1/3左右,這樣就不能鍛煉到乳酸能能系統和磷酸鹽系統,所以練習練習只是提高了有氧氧化系統的能力,只占提高800m成績總效果的一半,這可能是800m成績不能有效提高的原因。

          4、結語

          本研究說明,通過控制專項練習的時間和強度能夠達到提高身體素質指標的目的;課上、課后相結合的練習能夠有效地改善身體形態。身體的圍度更能反映人的形體狀況,但圍度的改變是通過降低體重或改變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增加肌肉塊壘來實現的,需要經過有效的系統訓練。本研究樣本的人數較多,訓練的有效性難以保證;每周只有一次課,課后的自我鍛煉難與控制,所以沒有設立圍度指標,在今后的小樣本研究應加以重視。

        【大學體育教學發展思路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思路論文03-27

        高職教學改革發展思路之探究論文03-06

        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思路研究論文02-18

        農業灌溉現狀分析及發展思路探索論文03-10

        大學美育思路論文(精選5篇)01-28

        體育社會學的發展研究現狀及發展思路初探11-22

        家庭體育與學校體育的互動發展論文03-13

        高校古文吟誦教學思路論文12-22

        輸血醫學教學改變思路的論文02-16

        • 相關推薦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