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競爭論文
一,國際比較的標準
中國實行對外開放以來一個重要成果,就是使我國一系列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大為增強,中國的出口總額大體上呈逐年上升態勢,中國已成為一個排位于前十名的外貿大國,國際產業競爭論(下)論文。這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市場擴張力的走向。但是,我國經濟的市場擴張力是不夠正常的,有許多現象要引起我們注意。①我國目前已是出口總量的大國,卻是商品質量的小國。我們賴以占領市場的品種經常是低值低檔的。②許多商品在國際市場上行銷的同時許多商品又被擠出市場,在國際市場上能風光十年八年的企業極少,更不用說百年發展,成為跨國大企業。這些現象表明,我國在涉外經濟中存在著相當大的商品競爭力與產業競爭力反差。
我國今后改進企業經濟素質,參與國際競爭,不能滿足于提高商品的競爭力,而應當更多地從提高產業競爭力的目的出發。
首先一個問題,就是對產業競爭力進行國際比較。產業競爭力的衡量,是一個在經濟學科中短期內還無法解決的問題。不同產業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在進行國際競爭戰略與策略思考時,不能等待這個問題解決好滯后才進行,可以先從國際產業比較中,判別本國該產業與外國同類產業的差距。國際產業比較本身就是一個復雜而需要系統分析的課題,以下所提幾點,僅能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比如,我們在比較中,可以分析:⑴,產業的總規;蛘弑拘袠I中主體企業的規模是否具有規模經濟效益,經濟學論文《國際產業競爭論(下)論文》。⑵,該產業中各類生產能力是否有合理結構,各類企業生產規模是否合理,大中小企業的結構。如上述方面已經不盡合理,新建、改造、淘汰的狀況如何?⑶,產業內的'關聯。有的產業客觀上要成為一體化產業。這類產業存在著足夠大的市場規模和足夠多的相關產品鏈環,使得按照一體化經營所獲得的收益,比按照其他的組合,如獨立生產、分別制造、配套供給和專業化協作更大。
以有色金屬業為例,該產業的國際比較需要測定這些內容:⑴,產品系列化。該產業的產品系列化是緊密聯系著深加工的,需要憑借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財力方能達到。為此,國外大企業把產品系列化納入發展方針。具有產品系列化結構的大型有色金屬企業占該產業的企業總數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產業的水平。各國這項指標為:美國27%,日本10%,德國21%,加拿大14%,澳大利亞5%。 ⑵,產品延伸,具體分為縱向延伸與橫向延伸?v向延伸是選采業向冶煉業延伸,向加工業延伸,向最終產品生產延伸。橫向延伸是一種金屬產品向另一種或多種產品延伸,從冶煉產品向化工、電子、建材或其他可延伸的相關領域延伸。在國外有色金屬企業中,屬產品延伸型的企業占企業總數的比例為,美國46%,日本53%,加拿大62%,德國58%,澳大利亞70%。產品延伸除了表明深加工外,還體現了一業為主、多品種經營的經營方式,這往往與技術延伸和資源綜合利用有關。這些內容未必適合其他產業,但在衡量有色金屬業的競爭力時就很重要。
二,我國若干部門中商品競爭力與產業競爭力的反差
我國的紡織服裝工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資源秉賦觀點看中國正有優勢,是當前主要出口產業。我國出口的服裝數額大,占領的市場多,不能說我國服裝商品的競爭力不強。但是,這種優勢在大量發展中國家都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有供過于求的趨勢。該產業的產品既與其他發展中的出口國形成激烈競爭,又與發達國家維持“夕陽產業”的意圖嚴重沖突,因而出口摩擦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