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范文2000字(精選11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數學教學論文范文20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1
論文題目:
高中數學二次函數教學方法探究
摘要:
二次函數是高中數學的重要部分,學好二次函數對于提高數學的綜合能力及數學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進入高中后,二次函數相對于初中來說難度明顯加大,內容的覆蓋程度也逐漸擴大。如何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高中生學習二次函數的效率,是高中數學教師的重要工作內容。
關鍵詞:
高中數學;二次函數;教學方法
高中數學二次函數相對于初中數學中的二次函數,難度加大了,因而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和學習方法已經無法完全滿足高中階段的函數學習。二次函數作為高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好高中數學課程的重要環節,教師應當積極探尋二次函數的教學方法,并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函數教學,讓學生能夠充分扎實地掌握二次函數的知識,打好高中數學最重要的基礎。
一、從概念著手,讓學生扎實掌握二次函數基礎知識
高中階段的函數學習是通過集合之間的相互關系引入的,與初中階段的函數學習存在極大的差別。引入二次函數課程時,應當充分轉變學生的思維,將函數的定義通過集合之間的關系來解釋清楚,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什么是函數、二次函數的定義及相關的表示,在清晰理解函數的基礎上再進行深入學習。
例如,在函數的概念與表示中,學生要充分理解集合、映射的概念,以及函數是映射的一種特殊形式。弄清楚定義后,對于函數的形式及轉化,要充分應用函數的定義來解答。例如,f(x)=2x2+3x這種一元二次函數,對求相關值
f(1)及其形式進行變化,如求f(2x)。在第一個求相關值的情況下,只需要把握映射的原則,從其定義域到值域的映射,只需將x=1代入方程就可以了。而第二種情況,切不可將f(2x)理解為x=2x,此時自變量已經變化為2x,即求在變量為2x的函數。因此,一個是求函數關于自變量的因變量的值,而另一個是求關于變量的函數公式,兩種情況的求解要特別注意對于函數概念的清晰把握。
二、數形結合,讓學生直觀掌握數學知識
高中二元一次函數的難度也在于其抽象程度,不少函數的特性由于函數的抽象性而不能直觀看出,加大了學生對于函數學習的難度。函數有解析法、圖象法、列表法三種表示方法,如果能夠將解析法和圖象法相結合,做到數形結合,則可以讓學生通過函數的圖象來理解函數公式及其相關特性,克服了其抽象度的困難。同時,數形結合的方法反過來也可以通過數學函數的解釋來補充簡單圖形,讓函數的表示內容更加充實。
例如,對f(x)=x2+3及f(x)=—x2+3兩個函數的相關值域進行判斷時,對于這種比較簡單的二次函數可以直觀或通過簡單計算就能得出結果。如果能夠立刻做出草圖,不僅可以判斷結果,而且通過其拋物線的開口可以立刻判斷出函數值域的閉區間和開區間的所屬。相反,如果在求解函數平移的時候,雖然通過函數圖象位置的變動可以很快了解到相關特征的變動,但對于平移后的函數公式的求解需要花比較大的代價來計算。如果利用原本的函數平移公式來對函數圖象平移做補充,則可以大大減少難度。如向右平移k個單位,平移后表達式為y=f(x—k);向上平移h個單位,平移后表達式為y—h=f(x),這種方法可以簡單地知道函數為止變動后函數公式的變化,而不需要通過圖形費力求解,以此來補充函數圖象的不足。
三、嘗試教學法與啟發式教學并用,激發學生的概括能力
高中二次函數有很多規律潛在于函數的學習過程,如果只是通過教師的普通講解讓學生被動接受,學生難以掌握知識,對于特殊解題方法的`應用印象不會深刻,對于知識點的記憶程度不會牢固。如果在二次函數教學中采用嘗試教學法,讓學生先自行解題,發現不足或困難后通過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一步步求解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新的規律,通過這種方法記憶將比被動接受更加牢固。
例如,對于函數零點個數的判斷,以y=lnx+2x—6這個函數為例,讓學生先自主進行零點個數的判斷。大多數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求解lnx+2x—6=0這個方程來求方程的零點,然后求解出零點的個數。但是,在解題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不能完成對這一方程的求解。學生發現問題時,教師再適時進行引導式的教育,讓學生求解出函數的最值,并作圖于二元坐標系中,最后按照函數與橫軸交點判斷出方程的零點個數。在這種模式下,首先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尋找出傳統方法中的弊端,然后通過指引式教學,讓學生逐步發現求解的特殊方法,最后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再次利用了數形結合的方法。
四、利用信息數據統計,加強針對性訓練
數學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成績,而是需要刻苦鍛煉。二次函數由于難度大,在高中數學中占據的比重高,更需要強化訓練。在數字化的今天,高中數學的訓練不能簡單進行盲目練習,而是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來提高學生在二次函數學習中的效果,最終達到各個班級共同進步的目的。
由于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數字化的設備走進了學校課堂,更新了學校的教學工具。教師在平時的課堂訓練及作業測試中,要做好相應記錄,將知識有條理地分成若干模塊,對各個班級在學習時候的情況進行統計。在二次函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函數的基本概念、基本初等函數、函數的應用等幾個方面進行分類統計,對各個班級在二次函數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各方面問題進行記錄,并在課程學習的復習前進行相關數據的分析,根據數據制作統計圖表等,給各個班級開出一份明確的診斷證明,并根據實際情況為各個班級設計不同的講義,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和糾正,彌補自己的不足,最終讓各個班級都能克服弱點,在二次函數的學習中得到共同的進步。
五、指引學生合理進行錯題記錄,有效利用錯題集
數學的學習以實際的訓練和測試居多,在此過程中,很多學生能夠通過訓練發現自己的很多問題,并以錯題的形式進行記錄。在二次函數的學習過程中,這一方法也同樣適用,尤其是在基本初等函數及函數的應用這兩個章節的訓練中,學生學習的不足會由于知識點復雜,學習不到位而表露出來,教師應當充分督促學生做好錯題記錄,并附上相關的知識點,利用錯題再測的方式定期檢查學生對于錯題集的應用情況。
傳統的教學觀點對于數學的認識在于其嚴密的邏輯結構和實際解題方法的掌握,但在二次方程的學習中,背誦或記憶這個適合于傳統文科學習的方法也同樣適用于二次方程。在二次方程的學習中,有很多經典的知識點或解題方法,可讓學生作為模板來應用于實際的解題中,將解題規范化,避免失去分數。例如,二次函數y=ax2+bx+c(a>0)圖象與零點關系,學生可以通過合理記憶,在以后的解題時將統計的表格應用于解題的實際步驟中,一方面保證自己在判斷的時候不會遺漏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解題的嚴謹性也減少了失分的可能,對于學生在二次方程學習方面的提高有極大幫助。
高中數學二次函數的學習與初中方程學習有很大差別,難度也有所提高,因而對于教學方法的研究更為重要。教師在實際的二次函數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從概念入手,清楚掌握二次函數的基本定義;同時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及嘗試教學法,指引啟發學生直觀的掌握知識點,自主探尋相關規律,牢牢記憶二次函數的知識;最后通過實際訓練及錯題集的應用,幫助學生加強二次函數知識的復習,提高學習效果,為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方面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小波.高中數學二次函數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93.
[2]剛霖.高中數學二次函數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4,(6):60-60,61.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2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行,高中數學新教材已誕生并試用了幾年。它的編排體系、富有彈性的結構、從實際問題引入等特點非常符合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也適合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本文從三大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數學教學 主導思想 新理念 新思維
高中數學新教材已經試用了幾年并取得了最初的認可,但在高考選拔制度未改變的情況下,仍有一些教師無視新教材的變化,教學方法上沒有作相應的調整,還是按照自己多年歸納、總結好了的知識體系進行講授,與當今提倡的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背道而馳。那么,如何科學、合理、正確地使用新教材,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是每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筆者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現將心得總結如下:
一、變動內容與主導思想
高中數學新課改增刪了許多內容,如增加了平面向量、線性規劃、空間向量、概率與統計、數列與函數的極限、導數與微分、算法等;刪除了三角函數的和差化積、積化和差、反三角函數、參數方程與極坐標,弱化了立體幾何中的公理體系。這些內容的變動有助于擴大學生的數學視野,開發其數學思維能力,它的主導思想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去發現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高中數學知識點的增刪更換反映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實用數學與應用型數學占據重要的位置。數學思維與數學方法成為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皵祵W建!薄皵祵W探究”的學習是學生有效性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創造了條件,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新課改體現新理念
本套新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為學生的個體發展,所以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中,全盤考慮,關注每一個學生,力求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要想更好地運用新教材必須要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把重點培養部分學生變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高中數學教學一定要樹立個性化的思維,關注每一個學生,使數學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我們要使絕大多數學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還要使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能夠找到滿足其需要和層次的個性化素材。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也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斷地深化。在教學中,我們提倡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的教師主導學生的師生關系狀況。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我們要力求營造一個和諧的積極奮進的學習氛圍,教師的教學目標是組織學生善于發現、尋找、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教師是數學學習的引導者,要事先設計好學習方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緊緊圍繞教師設計的方案進行。一個優秀的教學設計能激活學生進一步探究數學新理念,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傊,數學學習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的過程,是教師適應新課程、新教法的過程,也是學生開拓新理念新思維的過程。
三、數學新課改鍛煉數學新思維
問題教學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它可以引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思考,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其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大量存在,感受到發現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性。這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問題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數學新思維。數學教學要以問題為核心。因此,問題情境的設置就構成了數學教學課程資源的根本要素。數學模型是中學數學的問題情境的典型表征形態。如果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創意和亮點,但是結果錯誤了的時候,教師應淡化其錯誤的結果,而應對其創意和亮點給予積極的評價。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真實世界,從而取得知識經驗,在參與投入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這樣做可以使學生通過對真實世界的多重感覺增進對數學的思考、理解和符號把握的能力,也可以在參與投入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獨立思考的態度。此外,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思維方式的個性化和多樣性,鼓勵他們主動地學習,培養和發展其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多角度、多樣化地解決問題,提倡學生合作交流。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不應只是停留在觀念上,而應該落到實處。我們要把握教材的變動內容與主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新理念、新教法,鍛煉學生的數學新思維,從而真正地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中,使每一位學生都成為數學愛好者。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3
一、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方法
高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在實際應用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數學課程的內容進行優化選擇。
1.導學案教學方法。導學案是教師為了在課堂當中能夠指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而設計的一套材料體系,通常都包括“學習目標、預習導學、自主探究、自學檢驗、小結與反思、當堂反饋、拓展延伸、總結反思”等不同的部分。導學案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學案中的不同環節,學生在這一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實現對知識的“來龍去脈”的清晰掌握。應用題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通常比較多,通過導學案教學可以讓學生思路清晰地去解決探究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同時還能夠起到復習舊知識點的作用。
2.生活化教學方法。生活化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的思路走向實際生活,強化所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最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方法。教師在講授應用題的解決方法中,常常會列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用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知識基礎,通過合作探究,去解決這些問題。
3.自主學習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教學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是要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為主要特征的。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自主學習的實現在于教師教學情境的創設,如果教學情境創設得當,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就能夠充分發揮自主學習教學方法的優勢。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就是創設一個新穎且結合當堂數學知識的情境。第二個階段,在情境中分層設置探索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解決中獲得成就感,從而自主探究問題。第三階段,總結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指導,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探究活動反思。
二、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解題思路培養的幾點建議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教授學生掌握知識,還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無疑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難題,針對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學生解題思路的培養,提出了幾點建議。
1.給學生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在新課標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是教師教學中的一個任務。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給學生創造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
2.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首先,改編多解題。教師可以通過改編習題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養成一種多元思維的習慣。教師通過一題多解多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可以克服學生思維中固有的狹隘性。其次,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學生思維的惰性是影響學生發散思維形成的原因之一,所以,要通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來克服惰性,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讓學生情緒飽滿地進行探究思考。再次,聯想思維的培養。聯想思維是一種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方式,是發散思維的一種標志。在應用題的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轉化思考問題的思路,比如,有些應用題的敘述并不是工程類的問題,但是特點與其相似,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用工程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去思考這一問題,這種轉化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3.激發學生創新力。創新能力源于創新意識,而創新意識又是一種發現問題并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這種學習環境要以師生關系的平等為前提條件。學生只有在輕松的心理氛圍之內,才能夠對數學知識產生求知欲,進而才能談到創新。其次,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創新就是新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過程,教師要接納學生所有的觀點,正確的觀點鼓勵他們發揚,錯誤的觀點引導他們繼續探究,同時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除此之外,創新能力的激發還可以通過學生觀察力、想象力等的培養來實現。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從高中數學應用題常用的教學方法和高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解題思路培養建議這兩個大的方向進行了論述,其實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應用題解題思路的培養方式有很多種,而教師應該選取怎樣的方式就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具體判斷了。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4
1.參與式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簡介
參與式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在以一定的數學教學理論與數學教學思想為指導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數學教學程序與數學結構框架。是近年來尤其是當下較熱門的教學議題之一,是素質教育得以實施的有效途徑。在參與式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下,教材、教師和學生,此三者分別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關鍵和核心應該充分協調。尤其是教學主體(教師、學生)應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以教材為輔助條件展開素質教育。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見,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力。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討、自主閱讀和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以便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基礎之上,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我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當前,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師教學效率低下等不良教學現象是在我國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尤其是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各種不良教學現象尤為明顯,教學內容枯燥乏味、課堂氣氛壓抑沉悶、測評形式死板單一等種種因素直接導致學生對原本豐富有趣的化學內容失去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下降,并最終降低課堂教學效率。綜合上述各種弊端可見,學生參與意識薄弱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和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可見,“參與式教學”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根本保障,是其改革的必然發展方向和終極目標。
3.高中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具體展開方式
3.1注重情境的創設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據相關數據表明,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其自覺接納知識的積極性與其生活環境和知識本身的貼近程度成正比,即知識越貼近生活則越容易被吸收、學習積極性就越高。由此可見,我們應注重情境的創設以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培養其參與意識。具體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使用學生感興趣的和貼近其生活情境的實物或模型引入課堂教學,教學過程豐富多彩、情趣化,通過生活化、大眾化并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方式傳授教學內容,以便使較枯燥的知識生動化、活潑化,并給學生以熟悉感、親近感,最終誘導學生自主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通過學習,學生發現所學知識與其自身生活環境及與實際問題解決之間的密切聯系,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3.2誘導學生自主探究,加強其獲取新知識能力的'培養。新課標認為將知識的解釋、傳授及應用過程應基于實際問題、學生生活經驗以其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建立的數學模型之上。在數學領域,總結經驗、積累方法、形成概念等都離不開以現有認知體系和數學建模能力為前提的對較抽象的數學知識的本質屬性的具化、分類和理解?梢姡處熀苡斜匾獙W生活動格外關注并以此作參考為其提供感性研究材料,以便促進學生充分利用自身現有知識、能力和經驗及個性的思維方式對其進行初步認識和總結歸納,最終達到誘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增強其獲取新知識能力的目的。舉例來說,我們在講述“二元二次方程”時,可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相關知識展開類比、探討和歸納,由“元”、“次”等基本概念在頭腦中自主形成對“二元二次方程”的初步認識,方便學生對后續教學過程中知識的理解、吸收和運用。
3.3引導學生勇敢嘗試、積極探索、尋求方法。新課標認為數學教學的本質在于“靈活選取并充分利用恰當的方式解決學生數學問題、完成相關數學任務”。針對此觀點和要求,參與式數學課堂教學應將重點側重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勇敢嘗試、積極參與以便培養學生多側面思考問題、多角度理解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勇敢嘗試,最終推動學生在多種問題解決方案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合理的解決方案。此外,還應倡導學生積極探索、善于交流,促進自身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知識體系的形成和不斷完善。
3.4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參與式數學課堂教學之所以與傳統教學不同,主要在于對“探索、經歷、實踐和應用能力”等的關注?梢,在參與式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培養學生對所獲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提高其應用能力。與傳統教學不同,參與式數學教學應摒棄“紙上談兵”的應試教育,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4.結語
本文以參與式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相關簡介和我國國內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普遍現狀為切入點對高中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現實意義和具體展開方式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當然,教學過程的完善絕非靠一次變革和優化就能實現的,教學工作者應不斷探討、不斷努力,不斷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實現數學教學的現實意義。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5
一、創設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新課標要求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應該改變傳統直接暴露式的設計方式,從熟悉的生活中發現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好奇心,形成探究意識。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情境創設要具備可行性,適應高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第二,情境的創設應該具備直觀性,為高中學生提供全面直觀的材料,用具體、直觀的方法進行探究;第三,清靜的創造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學習背景和能力接受水平,盡量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研究中來;第四,情境的創設應該具有探究性和挑戰性特點,情境中應該充滿問題性,同時問題也要有一定的障礙,學生通過認知努力獲取知識和經驗。教師要不失時機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思維環境。
二、緊扣主題,鼓勵學生提出探究問題
新教材為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索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教師應該利用這些空間,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現問題,并且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整個教學過程中,目標問題化、過程探討化、問題設疑化,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空間,不斷學習填充空白。學習數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思考,學生解題的過程就是思維展示的過程。教師在講解例題時,應該有意識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系統化認識,培養學生理性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主題性題目的提出,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和探究的主動性,進而提升學生的探究性能力。
三、強化合作,推進民主探究式學習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處于一種自由的狀態,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在個人探究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協商和討論,對于各小組不同的觀點進行修正、完善和深化,強化對問題的了解,形成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的整體氛圍。例如,教學中,可以采取合作學習方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組,對某個問題進行合作討論。在學習《函數奇偶性》章節內容的時候,任課教師通過創設兩個題目讓小組進行討論:題目1:請列舉哪些是偶函數、奇函數,哪些既是偶函數又是奇函數?題目2:你們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證明你所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通過小組討論,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提出了各自認為的正確觀點,例如:偶函數滿足y=x2……奇函數滿足y=2x……。通過同學們的踴躍回答,對課堂內容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然后任課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指導,真正做到小組之間的優勢互補,強化對課程內容的探究。
四、突出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交流
知識是方法的載體,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新課改環境下,教師應該勇于把問題留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意識。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堅持直入主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解題思路,然后步步深入,幫助學生形成質疑精神,引導學生通過多個角度進行思考,舉一反三,領悟數學應用價值從特殊到一般,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學生除了要自我思考以外,更要學會合作學習,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流,互相討論,總結學習經驗,分享學習樂趣。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學生的洞察力增強,思維的邏輯性增強,思維定勢被打破,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五、積極反思,促進探究式模式的建構
探究式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必須要時刻進行反思和診斷,通過反思評價,找到其中的問題和不足,然后獲取用意義的思想和觀念,不斷提升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實現知識的主動構建。一方面,通過反思,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系統掌握對數學題目解答的思路和方法,不斷拓展思維層次。另一方面,從教學任務來看,通過知識構建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夠解決數學知識的難點。例如,在學習正弦定理的時候,任課教師可以給學生這樣的探究題目:一艘輪船從B港口去往C港口,已經BC之間的距離為m,輪船到達C地點之后又駛向了A港口,期間,由于沒有測到A港口到C港口的距離,假設船上有測角儀,船員們能夠獲得A港口和B港口之間的距離?針對這個題目,數學老師可以給出以下的啟發式問題:
。1)這個問題整體上屬于一個什么性質的問題;
。2)能否將一般的三角形問題和直角三角形問題融合起來?在這種情況很多學生就會先到利用三角形的面積來進行問題的解答。在這個題目當中,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就不斷產生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進而為問題的解決奠定重要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很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同時還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為學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奠定重要的前提基礎。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6
1、引言
高中數學是全國高中生必修的一門學科,也是讓很多高中生頭疼不已的一門學科。主要內容包括集合與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數列、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立體幾何、平面解析幾何等內容。這些是學生無法回避的課程,內容多且有一定的難度,由于數學中許多概念間的聯系密切,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去發現、尋找并分析這些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幫助學生準確的把握概念的本質。
2、互動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任務
2.1學生善學,教師善教。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對于學習應該做到認識、理解、發現、應用四位一體的統一,所以這些對于高中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豐厚的科學文化底蘊,最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的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教育觀和教育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教師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傾向和學習興趣,并能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也是我們二十一世紀教育理念,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作為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在互動式教學高中數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著重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師生間情感交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進而增強他們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學生需要在老師的調動下,啟發自己的學習意識和積極性,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吸收”。對于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理解,教師就是要善于做一名引導者,把學生對原有知識的理解深化為對知識的聯想和再現,最大程度的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最終來指導學生學以致用,達到改善學生學習思維,增強學生自主創造能力的目的。在教師的助力下,學生能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擁有扎實、豐富的經驗來應對各種學習環境。
2.2學生自學,教師指導。由于高中生都處在青春期,是迅速發展的個體,擁有較強的個性和可塑性。在互動式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紀律來約束學生,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必需的教育,還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要求教師做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養成獨立學習的習慣,即便沒有老師的監督也能獨立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要想建立師生感情,在教師和學生間建立相互的尊重和信任,就需要教師對學生不斷的引導,少批評,多鼓勵,努力實現教學活動中的民主平等和寬松和諧。只有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主觀創造性,教師才能有更充分的精力和時間來阻止教學活動,并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真體會如何把握對學生指導的度,只有這樣才能造就一個合格的學生,不僅僅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能夠自主獨立的'完成學習任務和生活任務。根據學生們的反映,大多數學習不好數學的人就是從函數開始崩潰的,到后面的直線和圓的方程、曲線方程等更是摸不著頭腦。試想,如果我們在學生學習函數的階段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數形結合,以方程來表示圖形的思維意識,我相信在今后的直線和圓的方程、圓錐曲線的方程學習中,學生學習起來一定能夠得心應手,輕松不少。
3、互動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要實現教學互動,一方面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知道高中數學并不可怕,使學生能夠“動”起來,否則,互動教學也就無從談起;另一方面,還需要老師充分信任學生和理解學生,高中生都有較強的個性,或多或少都有些青春期的叛逆,教師應該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允許學生表達不同意見,平等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教學,讓教與學二者有機結合,互相作用,和諧發展,相得益彰。
4、小結
互動式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擁有強大的駕馭課堂能力,能夠讓學生緊密的圍繞教學內容互動,避免學生因為互動過度而談話教學主題。互動式教學還需要教師充分預見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能夠及時作出反應,以免教學工作出現被動局面,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互動式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無法掌握互動的度,導致學生太有個性等問題。因此,該教學方法還需要各位同仁在事件中不斷摸索,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7
一、信息技術與大專數學教學整合的方法
1.1使用信息技術加強教師備課
大專數學教學內容對數學教師來講十分簡單,但是,理解、掌握知識和把知識傳輸出去是兩個不同通路的知識應用體系。很多擔負著大專數學任務的青年教師,本身的知識儲備量和思維能力較老教師都優越很多,但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這與教學技能的掌握十分有關系。因此,大多數學校為了培養年輕教師,在幫助這些教師備課方面花盡心思,不僅要求老教師指導年輕教師的教案設計,還組織各種聽課、說課的活動。然而大專數學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時間緊張”,要準備教案、要說課、要上課,青年教師覺得手忙腳亂,要擔負繁重的教學任務,還要指導年輕教師,老教師顯得力不從心。信息科技可以幫助解決備課方面的難題。學校可以建立教師教案數據庫,使數學教師將各自教案上傳至數據庫中,通過互相評閱的方式實現新老教師之間的交流;說課也可以實現不同時空的交流,青年教師將說課錄成視頻,老教師可以在課后時間通過評論或者再找青年教師討論的方式進行指導。這樣能夠減少教學交流的時間,又對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有幫助。
1.2使用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
大專數學課堂時間不夠用,學生對知識理解程度低,很大部分原因來自于數學知識呈現的方式。盡管教師們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探討和改革,但數學課堂始終是平面的、理論性的。如果學校為每個教師配備投影儀和電腦,那么很多教學內容可以快速呈現,減少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對于那些與生活貼近的教學內容,如數列問題,教師則可以通過播放視頻,使學生很快了解到數列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和作用;立體幾何是大專數學教學高中部分的主要內容,很多教師為了展現幾何的立體性費盡心思,而在電腦上可以直接實現幾何的透視、旋轉和各種輔助線繪制,學生可以通過投影直接觀察到幾何的妙處,也就能夠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很多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研究都表明:信息技術能夠對先進的數學教學方法實現起到促進作用,對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1.3使用信息技術指導學生的課后自學
“自主學習”是教育對學生和教師提出的新課題,在大專數學教學中,實現自主學習對學生成績提高和學習積極性、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均有幫助,是目前大專數學教學的主要方法,也是主要目標。但是,自主學習一般都是在課堂外進行的,教師很難像在課堂上一樣對每個學生的學習進行直接的`、及時的點評和指導,自主學習雖然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但是離開教師的指導,自主學習的效果仍然難以展現。信息技術的介入使教師及時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成為可能。電腦是現代家庭的主要設備,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結束之后,以電子郵件、QQ留言或視頻的方式向教師發送自主學習報告,教師在對學生自主學習報告進行點評和指導時,也能夠對教案的設計進行合理的更改;反過來,教師的點評也可以通過電腦文件傳輸反饋給學生,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結果、對教師指導的評價,也就在文件的一傳一遞過程中產生了。
二、信息技術與大專數學教學整合的基本原則
2.1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的原則
無論是在教學備課的過程中還是在教學課堂上,亦或是在指導學生自學時,教師應一直遵循信息技術是認知工具這一原則,在教學安排中,不僅要發揮信息技術的便利作用,還應該盡量使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與對信息技術使用的認知達到同步,如果脫離了信息技術,學生對教學內容又回到原來“難以理解”的狀態,或者在信息技術平臺上不能理解數學內容,那么說明信息技術使用出現了問題。
2.2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原則
信息技術的使用只是將教學推向了方法上的另一個高峰,并不代表學生應該受技術的限制,或者教學應該將重點轉移到如何使用信息技術上來。無論科技發展對教育產生怎樣的影響,學生始終在教學中處于主題地位,是教育服務的對象,因此,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候,應該注意學生是否接受整合過的課堂。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專數學教學中,常存在著由于只是和問題點開始變得抽象,學生接受度差,教師對課堂時間的使用率不高的問題,引入信息技術能夠幫助解決這些問題。信息技術可以與教師備課和課堂教學實現整合,也可以用在學生課后自學指導和教學效果評價中,可以說是能夠貫穿高中數學教學始終的技術。在進行整合時,學校和教師應該遵循兩條基本原則,即信息技術是認知工具,無論使用何種工具和教學方法,學生始終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8
一、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的認識
由于高中數學教學一直處于應試教育的環境里,為了升學不得不以考試為指揮棒指揮教學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一種圍繞考試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里,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地位,而教師是課堂的話語權威,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促進師生的有效交流,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進而導致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依賴性和厭倦心理,由于缺乏興趣的支持,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教學的意義
所謂合作實際上是一種雙贏互惠的行為,既有利于自己的同伴,又有利于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積極地采用合作方式進行教學,其目的在于彌補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有效的互動交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教學可以有效地在學生和教師之間架起一座良好的溝通橋梁,一個彼此交流思想的橋梁。在交流中,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讓學生的困惑及時得到解決。同時將自己的一些缺點、不足暴露給教師,加深教師對自己的進一步認識,比如哪些地方需要彌補,哪些地方需要有效的強化等。進而讓教師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動向,為制訂下一步合理的教學計劃奠定基礎。所以,在教學中進行探究合作,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另外,在合作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包括課堂上的分組教學,同時也包括學生之間學習心得的分享和交流。在合作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之間的感情,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數學探究中。在交流合作中,在對學習心得的分享中讓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和優勢能夠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可以有效地學習別人的優點,進而能夠彌補自己的不足。
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教學的有效性
1.在合作教學中,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教學,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盡管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但是如果缺少了教師在學生活動中的有效指導,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也就缺乏了目的性。那么如何促使學生很好地進行合作呢?在學生的.合作中,一定要充分地發揮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或者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進行自主分組。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對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向給予充分的、明確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合作探討學習而不迷失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比如在講授幾何知識的時候,可以對空間向量法進行簡單的鋪墊講解,而后提出一些問題,將這些問題分別發給各個小組的學生進行討論。為了保證學生能夠解決問題,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和引導,積極地讓學生進行討論,尋求各種方法解答問題。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中,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討論給予充分的關注,及時發現學生在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保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順利開展下去。在合作交流中,教師的指導可以保證學生保持正確的學習方向。
2.關注學生的個體特點,提高合作學習的成效在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但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教師主導也是不對的。在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主導是前提,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就無法達到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給他們充足的討論時間,允許學生出現錯誤,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有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只要他們有一點創新,教師都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對于學生犯的錯誤應多包容,指導學生發現在哪里出現了問題,并給予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3.讓學生體驗成功,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有所增加,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在上課之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查閱資料,然后進行教學設計。而在課后又要花費許多時間批閱學生的作業,還要進行一定量的輔導和答疑。與此同時,由于當下高中教學面臨的高考壓力比較大,教師在思想上還沒有對合作學習重視起來,常常在表面上承認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拒絕采用這種學習模式,認為合作學習耗時太多。故而課堂上的合作學習活動常常出現“綜合網絡資源”和“綜合教案”的狀況,這儼然是一種流于形式的教學活動。因此,一方面要讓教師從合作教學中體驗到合作學習活動對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積極地改變師生之間的關系,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充分發揮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優勢,教師應該認識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教學的意義和有效性。比如合作教學能夠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個體特點,促進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9
一、高中數學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探究學習的意識,轉變了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此模式使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教學內容,創設活躍的教學環境,使教學氛圍不再沉悶,鍛煉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探究能力,以便于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和公式,漸漸地對數學知識感興趣,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使他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數學教學中。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點,并奠定了堅實的數學基礎。它充分體現了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
。ㄒ唬└鶕䲠祵W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并根據數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使他們在合作中共同探究數學知識,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使他們學會合作探究教學內容。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相互補充,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全體學生主動合作探究,逐漸具備合作探究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以便于全體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結合數學知識點設計合作探究的任務,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驅使學生相互探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學會判定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和性質,進而學會與同學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鍛煉了自身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使全體學生更加努力合作探究出數學內容的重點知識,從而逐步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ǘ┎捎锰骄渴浇虒W模式,激發學生求知欲。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數學知識機械地傳授給學生,忽視學生的感受,致使學生一時難以理解數學知識,逐漸對數學教學內容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很多不良情緒,直接降低學生學習效率,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逐漸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時,教師深入落實探究式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探究三角函數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進而全面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點知識,學會推導三角函數的公式,靈活運用三角函數的公式,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逐漸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深入理解三角函數的性質、圖像和公式,進一步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問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依據數學知識向學生提出問題,創設問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驅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全身心融入到數學學習中,進而學會自主解決問題,逐步增強學生探究意識,培養學生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進一步訓練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最終探究出問題的答案,輕松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不等式》時,教師結合新課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一元二次不等式有幾種不同的解法?在此教學情境中,促使學生主動自主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全面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不同解法,逐漸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結語
要想解決以往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注重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使他們在相互合作中共同探究出重難點,快速掌握數學知識,逐步增強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時,創設問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進而扎實地掌握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圖力古爾.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華少年,2016(36).
[2]歐陽熙琴.高中“數學探究”內容標準實施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9.
[3]竇月英.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D].河北師范大學,2008.
[4]劉增輝.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6.
[5]王茜.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5.
[6]陳建,廖燕萍.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10
一、研究性學習的含義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不局限于單純知識的傳授,而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使各方面能力得到廣泛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具體是指教師設計一種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情境,學生從探索中學會收集信息、分析問題,使自身的探索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有效地鍛煉,這也正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目標.研究性學習的學習載體是生活中的各種課題或項目,它是一種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研究并獲得相應知識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與綜合課程和學科教學都存在著差別,一方面,它不是活動課程,也不是一般的活動,因為研究性學習并不是由多個學科構成的課程,而且它是由學生自主參與進行科學研究的活動.另一方面,它不是單純的學科教學,因為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實踐,如收集資料、選題、調查等,提高自身能力的學習方式,不再只是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知識的灌輸.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不僅可以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還可以學會如何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
二、高中數學課堂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機械地傳授數學的相關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似懂非懂,死記硬背,教與學都圍繞成績展開,以提高教學成績為宗旨,為學習而學習,忽視了教學的`真正意義.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出現,對高中數學傳統教學和學習模式來說可謂是一場深刻的變革,該模式為學生創立了有助于其發揮主體能動性,表現自身創造力的學習情景,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數學的研究中,獨立探索,感受探索過程帶來的成功與挫折,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應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力.由此可見,研究性學習模式是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是相當必要的,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繼續地傳授知識,提高成績,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發展、獨立探索的平臺,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魅力.
三、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建議
1.重視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模式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做任何事的基礎,沒有興趣,也就談不上效率.尤其在數學的學習中,高中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枯燥無味、入門困難的學科,是一門需要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中的學科,因此,培養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不僅可以使教師的教學事半功倍,還能使學生真正的會學數學,學會數學.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對知識的無條件灌輸,學生變成被動地接受者,事實上,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是積極的探究者.教師要做的正是扭轉局面、改變現狀,為學生設計一種吸引學生主動探究的情境,引導學生獨立探索,而不是一味地傳授已有的知識,使學生體會到探索中的樂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高中數學的學習增添色彩.
2.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研究性學習方式不僅重視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還重視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倡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完成作業,完全忽視學生間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迫在眉睫.在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設計一些形象有趣、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小游戲或任務,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使學生分組合作、互幫互助,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任務.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對方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成果.
3.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敏感度
問題是一切活動的起源,有問題,才有交流,才能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機械地傳授問題和答案,忽視了對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事實上,高中數學的學習就是一個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和情境是共存的.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創造一個存在沖突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激發學生認識問題的欲望,帶著問題去學習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問題相結合.學生為解決問題,就會調動所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經驗,從自己的觀點出發真正地理解數學,掌握數學,并實現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從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綜上所述,研究性學習模式對高中數學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要想把這種學習方式貫徹實施好,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教師真正理解研究性學習的含義和重要性,設計一種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情景;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對問題的敏感度,并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最后,教師要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知識素養,以便更好的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 篇11
一、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目的
數學課堂提問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橋梁,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和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效能.其目的在于:
1.激發學生根據提問進行積極思考,為學生創造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條件.在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具體要求,給學生提出問題,給學生思考的方向,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有的放矢.
2.通過問題的反饋功能,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對于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指導和評價.很多學生往往因為知識網絡的不全和思維的局限性,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考慮問題不全面或者解決問題受阻等情況.通過學生對問題解決情況的反饋,及時地優化學生的思考,克服問題的難點,從而讓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進行到底.
3.集中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有的學生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只帶嘴和手,缺乏動手操作意識,因而在學習當中,很容易出現聽課的疲軟.適當地設置問題,讓課堂的教學過程豐富多彩,跌宕起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開拓學生思路,啟迪智慧,使學生學會良好地構思和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愛看小說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只有不斷地嘗試寫作,才能提高自己寫作的能力.學生的分析能力、表述能力也同樣要在不斷的訓練當中加以培養.不斷地讓學生在問題當中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學會表達,才是提問的真正目的所在.
二、實施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提問策略,可以使提問成為連接課與課之間和課堂教學各環節之間的紐帶,讓學生沉浸在對教學內容的積極思考中,保持適當的焦慮水平,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大的課堂效率.因此,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就成為提高新課程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那么,如何實施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1.提問設計要準確清楚.課堂問題要能直觀地體現教學想要達到的目的,設計的內容要有針對性地結合教學內容,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所設計的問題必須準確、清楚,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適應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兩可.教學如果不掌握重點,就不會有真正的教學質量.因此,課堂問題的設計尤為重要.
2.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雖然課堂提問老是由一個或幾名學生來直接回答,但提問的目的卻是但愿全體學生都介入進來,這也是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所以,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提出問題.例如,在學了等差數列之后,再學習等比數列,很多學生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此時,可以設計以下問題:(1)等比數列中公比是否可為0?是否可為1?(2)若等比數列的公比大于1,是否該數列必然遞增?公比小于1,是否必然遞減?(3)判定由等比數列各項的相反數、倒數、平方數分別組成的數列,是否仍為等比數列.(4)等比數列所對應的各點是否平均分布在指數函數的圖像上?這幾個問題,看上去并不難,每名學生都有想學好數學的愿望,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機會.這樣,既強化了學生的參與,又做到了反饋和矯正.并且從學生的反饋上,可以透視出學生對等比數列學習的諸多疑問之處,從而促進學生對等比數列學習的理解和把握.
3.提問應采取積極評價.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應從積極一面對學生作出評價,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美國哈佛大學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其《行為管理學》一書中說,同樣一個人經充分激勵后發揮的能力,相當于未經激勵時的3~4倍.可見,“肯定”對學生是多么的重要.在提問后應對回答的學生及時評價,對于回答中的閃光點(哪怕是僅有的一點)應大力鼓勵和表揚,即使回答完全錯誤,也應首先肯定其積極思考,再幫助其分析導致錯誤的原因.總之,課堂提問是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師生進行雙邊活動的重要形式,課堂提問的質量與水平直接影響到數學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要通過進行有效的課堂問題,讓他們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終身受用的數學學習能力,為今后走向社會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高中數學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論文04-28
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8-09
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論文04-28
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分析論文(通用13篇)06-01
高中數學研究式學習存在的問題探究論文08-08
高校教育教學論文11-03
教學論文格式08-28
高校聲樂教學論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