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現實活動”
論文關鍵詞:幸福;德性;中道;思辮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幸福自古以來就有多種理解。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時期也是整個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幸福觀是古希臘哲學中最系統最完善的。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是“靈魂的一種合于德性的現實活動”。在他看來,幸福就是至善,幸福是終極的、自足的,我們是為了它本身而選取它,而永遠不是因為其他別的什么。幸福是通過德性,通過學習和培養得到的,此外幸福也需要外在善的輔佐和合乎中道行為的保障。
什么是幸福?怎樣獲得幸福?這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問主題。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全面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觀與幸福體系。
一、幸福與幸福的生活
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討論了幸福與善、幸福與德性、幸福與快樂、幸福與思辨活動的各種關系,指出幸福是一種善,是一種合于美好德性的現實活動。在他看來幸福是一種最高的善,是一種最高的快樂,幸福是終極的、自足的,是無條件的。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一切技術,一切規劃以及一切實踐和抉擇,都以某種善為目標。因為人們都有個美好的想法,即宇宙萬物都是向善的。”人們生活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一些是我們為了其他目的而選取的,例如,錢財、長笛,被我們作為達到其他目的的工具。但是“如若在實踐中確有某種為其自身而期求的目的,而其他一切事情都要為著它—那么,不言而喻,這一為自身的目的也就是善自身,是最高的善”。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種最后的東西,只有那由自身而被選取,而永不為他物的目的才是最終的。那么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最高善到底是什么呢?亞里士多德認為這就是“幸福”。只有幸福“我們是為了它本身而選取它,而永遠不是因為其他別的什么。”并且“幾乎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這是幸福”。這是因為,首先,幸福是每一個人都追求的,是每個人生活的目的。其次,幸福只為自身而存在,人們是只為了幸福本身而選擇幸福,而永遠不是為了其他別的什么。再次,幸福是自足和完滿的。幸福僅憑其本身就足以使生活有價值且毫無匾乏,有了幸福,人們就再也不缺少什么了,不需要我們再添加任何東西使之完滿,它本身就是最完滿的。所以得出結論:幸福就是最高的目的,即最高的善。亞里士多德認為,善的事物有三種:一種是外在的善,一種是靈魂的善,另一種是身體的善,而“靈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靈魂的善就是“靈魂的實踐和活動”的幸福,就是善的生活,善的實踐。他說,“我們所要尋求的幸福的各種特質,全都包括在我們關于善的說明中了”。
那么,什么是幸福生活呢?一般人把幸?醋髂撤N實在的或顯而易見的東西,例如,快樂、財富、榮譽等等。不同的人認為是不同的東西,同一個人也經常把不同的東西當作幸福”。一個人在生病的時候,健康是他最大的幸福;當他痊愈后,面對貧窮的生活,金錢就成了他最大的幸福;當他擁有足夠多的財富后,他就需要精神上的安寧與慰藉。亞里士多德分析了人們的主要的三種生活方式:享樂生活、政治生活、思辨的靜觀的生活。在亞里士多德看來那些最平庸的人將快樂與幸福等同,因此他們滿足于享樂生活。他們只是追求眼前的快樂,極力避免肉體上的痛苦,一切為了快樂,為了快樂,甚至把道德看作尋求快樂的工具,這種快樂只是短暫而不確定的,其實是過著寄生的和奴性的生活。而那些崇尚名聲、積極活動的人則以榮譽為幸福,因為榮譽可以說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而“人在本性上是政治的”。但亞里士多德認為“這未免太膚淺了,因為這種善更多地在授予榮譽的人那里,而不在被授予榮譽的人”。這種善更多地依賴于外在的東西,易于被剝奪,很不穩定,所以以榮譽為幸福也是不完善的;人們只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善良而追求榮譽,或為了得到別人的獎賞,或為了其他的目的,但榮譽不是其最終的目的,不是最高的善。而那些把幸福等同于財富的人,其實是在過著不自在的生活,財富只是有用的東西,并且只是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已,所以也不是最高的善。
亞里士多德極力推崇思辨生活,在他看來思辨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完滿的生活就是合乎其本己德性的思辨活動,”這種思辨活動“在自身之外別無目的可追求,它有著本己的快樂,它有著人可能有的自足、閑暇、孜孜不倦,還有一些其他的與至福有關的屬性。”“如若一個人能終生都這樣生活,這就是人所能得到的完滿幸福。”“亞里士多德斷言神最寵幸那些其活動合乎理智和悉心照顧理智的人,最寵幸那些最熱愛和最崇尚理智的人。思辨的范圍有多大,幸福的范圍就有多大。一個人思辨愈多,他就愈幸福”。
二、幸福的來源
幸福這個人類最美好的東西,是怎么得到的呢?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不是神的贈禮,而是通過德性,通過學習和培養得到的。”因為我們只有在實踐德性的現實活動中才能真正地獲得德性,只有在待人接物的行為活動中,才會成為公正的或不公正的人,成為勇敢的或怯懦的人。而且一個人的品質只能從現實活動中得到反映。亞里士多德認為:“在實踐的事物中,對德性只知道是不夠的,還要力求應用或者以某種辦法使我們變得善良。”亞里士多德認為通過學習和培養得到的幸福雖然不是神的恩賜,卻也仍是最神圣的東西。在他看來幸福不是只屬于神的東西,幸福不是不可觸摸高不可攀的東西,“它為人所共有,寓于一切通過學習,而未喪失接近德性的欲求的人”他把人類自己的幸福歸還給人們自己,把幸福歸到現實中來。
亞里士多德反對通過機遇得到幸福,因為將最偉大最高尚的東西托付于機遇是極不恰當的。人們有充足的理由主張,通過努力獲得幸福比通過機遇更好,因為“凡是合乎自然的東西,在本性上都是最好的”機遇本身有多種多樣,好的機遇能使人享受幸福,“機遇的本性就是錦上添花,但對機遇的利用必須美好、嫻熟”壞的機遇會帶來災難,破壞幸福的生活而招致痛苦的降臨,阻礙許多現實活動的進行。但是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作為真正善良和明智的人,我們一切機會都要很好地加以利用,從現有的條件出發,永遠做得盡可能的好。”例如一個好將軍要使用他所掌握的部隊進行最好的戰斗,一個好的鞋匠要利用所給予的材料做出好的鞋子。如果人們真正能做到這樣,那么“一個幸福的人就從來不會倒霉了”,“因為幸福的人將永遠地,至少比其他人更多地合于德性而行動,而靜觀,他能以適當的方式來對待機遇”,能用好的德性來恰當、熟練地利用好機遇,能用他們的寬宏和心胸博大來對待壞機遇,并心平氣靜地承受它。
三、達到幸福的途徑
亞里士多德明確指出幸福不是通過機遇得到的,而是通過學習,培養德性得到的。他通過探討幸福與德性,幸福與中道,幸福與外在善的關系,認為一個人要得到和守護他的幸福必須通過學習和培養德性,力求做到中道,并借助良好的外部條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機遇。
(一)培養人的德性
由于幸福是通過德性而獲得,可見德性在使人獲得幸福的過程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個人若不具備德行條件,即使有最多的錢,有最高的榮譽也不會有真正的幸福。他舉例說,“有些人偶感饑渴便縱飲無度;有些人為了兩個銅元而不惜毀傷自己最相好的朋友;有些人心志愚昧像小兒或神情迷惑像瘋子,這種怯懦、無禮、不義、愚昧和癡呆的人,是不會幸福的。”德性和實踐智慧是幸福的主宰,“每一個人所得的幸福正好與他具備的德性和實踐智慧以及依此行事的能力相等。”
那么,為什么培養德性能夠使人達到幸福呢?首先,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現實活動”。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人的善就在于充分發揮人所具有的功能,而“人的功能是靈,魂的現實功能,合乎理性而活動”因此“人的善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靈魂的現實活動”。優秀地完成了人的功能,養成并實踐了良好的德性,也就是達到了人的善,這樣的人就是幸福的人了。其次,從人和動物的區別來看,亞里士多德強調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過一種有道德的理性生活。他說:“人類所不同于其他動物的特性就在于他對善惡和是否合乎正義以及其他類似觀念的辨認。……人類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為最優良的動物,如果不講禮法、違背正義,他就墮落為最惡劣的動物。”他反復強調合乎德性的活動所帶來的快樂比其他任何快樂都更美好、更持久,“所以,哲學以其純潔和經久而具有驚人的快樂”總之,“最優良的善德就是幸福”。
(二)力求做到中道
“中道”是亞里士多德倫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德性幸福觀的一個重要原理。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德性是關于感受和行為的,而在感受和行為中就存在著三種情況:過度、不及和中間。過度和不及都會產生失誤,破壞道德規范,而中間則會獲得并受到稱贊。過度和不及都屬于惡,中庸才是德性,“德性就是中庸,就是對中間的命中……不論就實體而論,還是就是其所是的原理而論,德性就是中間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極端的美。”大多數人最好的生活方式都應該是行于中庸,行于每個人都能達到的中庸。在這里,亞里士多德所謂的中庸指的是一種“應該”,即“在應該的時間,據應該的情況,對應該的人,為應該的目的,以應該的方式”來行為。在幸福的實踐過程中,遵循中道原則,首先,我們可以更好的運用中道的理性培養善德,而獲得幸福。其次,我們可以通過遵守中道避免人在感情和行為上的過度與不及,避免出錯。總而言之,幸福的獲得需要合于中道的行為作保障。
(三)外在善的輔助
亞里士多德將善的事物分為三種:“外在的善”、“靈魂的善”和“身體的善”。其中“靈魂的善”是最重要的善,心靈善就是幸福。但是幸福顯然需要外在善的輔佐,“因為赤手空拳不可能,或者難于做好事情。”有許多事情都需要使用一種外在的手段,需要通過朋友、財富以及政治權勢等才能成功,而缺少高貴的出身、眾多的子孫、英俊的相貌等就會損壞人的尊榮,也即損壞人的幸福。他論證道:“把一個丑陋、孤苦、出身微賤的人稱作幸福的,那就與我們的幸福觀絕不相合了。尤其不能把那種子女及親友都極其卑劣的人,或者雖有好的親友卻已經死去了的人稱為幸福的。”因為,只有客觀條件得到了滿足,主體才會獲得一種真實的幸福。否則,主體要么得不到幸福,要么得到的也只是一種虛幻的幸福。在眾多的外在善中,亞里士多德把擁有朋友看作是最大的外在的善。在他看來,不管是不幸的人,還是幸運的人都需要朋友。不幸的人,需要有用的朋友幫他減輕痛苦,走出困境;而幸運的人,則需要高尚的朋友來接受這種善,并以此來觀照自己行為的高尚與否,因為此時“朋友就是另一個自我”。總之,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去追求一種“善”的真正的友誼,才可以使彼此共同提高,使我們得到精神上的愉悅與幸福。
亞里士多德所理解的幸福套用梭倫的描述就是“幸福就是具有中等的外部供應,而做著高尚的事情,過著節儉的生活”。亞里士多德追求的是一種人的全面的善,把這種全面的善貫徹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就是一種全面的積極的幸福觀。這種幸福首先要求人們注重內心的德性修養,以德性的標準要求自己;然后以平和中道的態度對待機遇,對待外在的條件,在應該的時間做應該的事情;同時還要盡量提高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擁有協調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必要的外在善作為補充。在現實生活中若能做到如此,我們就能以坦然的心態面對人生變故,以豁達的必境對待得失,獲得一種真正的人生幸福。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淺析幸福是“合于德性的現實活動”】相關文章:
淺析立足現實,志存高遠02-20
淺析現實主義電影與類型電影03-29
情感關照與德性回歸11-16
淺析學生幸福:教育重要的倫理使命11-17
論《周易》德性倫理思想發微11-15
淺析初中數學活動與數學思維的培養11-19
高校體育之德性教育研討論文02-19
教學的道德性在教育倫理學中的作用02-21
探析亞里士多德德性論倫理學06-1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