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

        時間:2022-11-19 00:55:03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有關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 篇1

          【摘要】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金融風暴直至歐債危機帶來的經濟不景氣,加之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后畢業生逐年遞增,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突顯,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本文從當前就業形勢與環境、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就業對策與措施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與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形勢;對策;措施

          一、當前就業形勢與環境

          (一)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全民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之一,更是我們每一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為之擔憂而令人深思的問題。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暴,直至歐債危機帶來的經濟不景氣對我國經濟和就業產生不利影響的情況下,使得原本嚴峻的就業形勢將延續。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正經受著社會轉型、經濟結構調整、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猛烈沖擊,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國內外復雜的環境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就業問題的產生是必然的。特別是近幾年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劇增,全國高校畢業生從2003年高校擴招后的第一個畢業生(212萬)高峰期的到來至今,高校畢業生逐年遞增,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根據相關資料報道,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699萬人,10年來增加了487萬人,因此,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繁重。

          (二)國家和各地相繼出臺了各項就業政策與鼓勵措施,積極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黨明確提出,努力實現就業更加充分,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工作。為積極有效應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各省級工作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繼續實施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和“到村任職”等已有基層項目。

          (三)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絕大多數畢業生的首選是期望在北京、上海、沿海等發達地區就業,其次選擇內地省會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鄉鎮、農村及邊遠地區卻很少有人愿去。因此,人才過剩、畢業生就業難相對于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沿海、內地省會城市等發達城市而已,在西部地區和市、縣、鄉鎮農村地區,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還是不少。

          二、以我校美術類(含藝術設計)學生就業狀況分析

          從近幾年我校美術類(含藝術設計)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分析而言,就業中反映出以下現象:

         。ㄒ唬┥鐣䦟Σ煌瑢I的需求狀況

          從我院近幾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顯示,美術教育專業就業情況呈逐年下降趨勢,表面上呈現出供大于求現象,但是,據了解我們部分基層中小學事實也上存在著專業結構分配不合理的現狀,尤其是小學美術教師編制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實用性較強,就業靈活的藝術設計類專業就業情況較好,尤其是室內設計專業,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房地產業的興旺,為家裝行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室內設計專業處于供不應求之勢,以此顯示了兩類不同專業的社會需求狀況,從某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高校學科結構不盡合理、專業設置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ǘ⿲W生綜合素質問題

          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一些綜合素質好,工作能力強,有社會實踐經驗,動手能力強的畢業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但是,有部分大學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識脫離實際,專業成績一般,動手能力不強,人際溝通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的同學,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從而就業較難。

         。ㄈ┚蜆I觀念問題

          從近幾年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的就業觀念逐步有所轉變,但是,仍然有少數畢業生對就業期望值過高、自身定位偏頗,沒有正確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具體表現在偏遠地區、私營企業不愿意去應聘等等,這樣無形中也喪失了許多就業機會。

          三、就業對策與措施

          大學生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就業難是諸多原因造成的,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只能立足本職工作,面對實際結合各專業的實際情況與特點,采取有效措施積極促進大學生就業。

         。ㄒ唬┱{整課程結構,拓寬就業出口

          作為我們高校教學改革一定要圍繞著為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在專業設置、課程結構方面要滿足和適應市場所需。在突出自身專業特點的基礎上,適當調整課程結構,增加相近專業選修課程等,例如:美術教育專業適當增加設計類課程選修,以增強實用性技能和就業渠道;鼓勵學生積極報考和獲取一些實用性職業資格證以拓寬就業出口,培養一專多能的應用型人才。

         。ǘ┓e極開展就業指導培訓

          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與培訓。例如:邀請勞動就業服務部門、企業成功人士給畢業生分別以“就業的形勢及法律、法規、就業相關政策等”“企業成功人士的就業、創業經歷”等為主題開展就業宣傳和培訓指導。

          1.勞動就業服務部門側重于法律法規的宣傳與指導,結合當前全國就業形勢的分析;再就業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的'主要內容;當地就業情況介紹;勞動保障部門公共就業的服務等等。

          2.企業成功人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經驗從創業經歷;毅力的堅持;業務技能的掌握與提高;做事的原則性;社交能力的培養;科學經營管理;求職材料的準備等方面以自身的親身經歷和經驗向學生傳授就業、擇業應注意的問題和創業及經營管理方面的經歷。

          (三)加強職業規劃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

          加強職業規劃教育,讓大學生盡早樹立職業規劃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

          1.適實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大多數在校學生因為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導致自我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晰、職業目標不明確、盲目擇業等問題。因此,我們要加強職業規劃教育、要通過多種形式、方法傳播和普及職業規劃理念,幫助在校學生盡早樹立職業規劃意識、競爭意識和自主擇業意識,改變傳統就業思想觀念,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應對新變化;幫助在校學生學習和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方法,將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客觀認識自我、準確的職業定位、科學規劃未來、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職業能力培訓,化“被動就業”為“主動擇業”。

          2.作為畢業生個人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因為,合理的知識結構是畢業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要加強各種能力的培養,包括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提高人際溝通能力,積極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勇于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實習的職業針對性,能在課余時間長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從而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積累對將來應聘有利的職業實踐經驗。

          (四)積極搭建就業交流平臺,利用各種“關系”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精心策劃、充分準備學生作品展覽既是我們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是有效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有效措施,畢業生作品展覽既是展示學生專業水平和技能的平臺又是人才推薦與洽談的有機結合。廣泛邀請相關用人單位、裝飾、設計公司等前來招聘、挑選我們的畢業生,面對面的向用人單位推薦我們的畢業生,讓他們全面、細致地了解我們畢業生的情況,供需雙方充分交流、溝通促成更多就業機會。同時,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重要作用,積極做好畢業生就業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及時提供有效的、實用的就業信息,利用各種“關系”為學生牽線搭橋,促使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結語

          今后,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非常復雜嚴峻,如何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順利就業創造有利的條件是我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齊心協力從多方面開展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在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努力實現更加充分的就業。

          【參考文獻】

          [1]翟振元.大學生就業指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11]16號文件).

          [3]教育部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2]11號文件).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 篇2

          《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

          摘要: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那么,引起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首先現簡要說明了大學生就業的現狀,然后從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目前的就業難提出了幾條解決對策。

          關鍵詞:現狀;就業難;對策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從20XX年至20XX年,10年間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從338萬人增長至727萬人,總數翻了一番還要多,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而來。對此,不少人將就業難歸咎于擴招政策,認為是擴招導致大學生貶值縮水,供過于求。OECD公布的《2012年教育展望》顯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國達42%,韓國達40%,加拿大位居全球之首,高達51%。而我國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還不到5%,按照國家教育規劃綱要目標,即使到2020年,我國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才達20%,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是很低的。事實上,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當前存在的大學生就業難題,實質上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不單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是我國經濟體制、教育體制和社會體制深層矛盾的具體體現,涉及體制機制、政策體系和思想觀念的深層問題,關系到政府、高校、用人單位、大學生和社會等諸多方面。因此,要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必須加強通盤考慮,加強統籌管理,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

          二、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原因分析

          1.結構性矛盾,供求錯位。調查實證研究證明,“就業難”不是供給大于需求,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種階段性社會現象:一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二是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2.高校盲目擴招。我國高校招生規模連年大幅度擴大,雖然實現了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但同時也帶來了高等教育質量下降等問題。主要表現為:高校硬件不足,圖書、教學設備、師資力量跟不上;學生實驗條件簡陋;教學規模擴大,教師授課任務加重直接導致提高自身能力、科研時間不足;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環境得不到及時改善。特別是有些地方性大學和民辦高校,辦學條件差,教師數量不足且教學水平較低,學科及專業結構矛盾突出,管理混亂,最終導致了大學生教育質量下降,學生素質達不到社會認可。

          3.高校專業設置錯位。一些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有較大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嚴重大于需求。一些學校仍然沿襲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一些學生高分低能。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功底不系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也不強。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4.學生就業渠道不暢。目前的就業渠道無非是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和社會的招聘會、人才或就業網站、報考公務員,服務西部等。但是,學校推薦一般是學生干部或成績突出者才有機會;報考公務員受專業、志趣、是否黨員限制,這些只適用于特定人群。對大多數人來說,網站和招聘會才是最主要的就業渠道,還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

          5.學生就業期望過高。大學生就業理念也存在一些誤區,如“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干”“創業不如就業”,“就業難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據2006年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六成大學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單位卻認為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學生對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資難以滿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對他形成足夠的工作激勵,結果必然帶來就業的多次選擇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戒備心理。

          6.就業能力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勢下,一紙文憑已經不足以成為就業的通行證。用人單位對專業知識技能、實踐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應變能力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實踐證明,大學生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盡如人意。

          7.就業觀念沒有迅速調整。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就業市場已由賣方市場悄然轉變為買方市場。然而,對于這一變化,大學生并沒有做出及時反應和調整。一方面是就業期望依舊,大多選擇在東南沿海地區,對于中西部地區不予考慮;另一方面要求離家近、薪水高、工作輕松。過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資,而忽略了自身和職業生涯規范與發展。

          三、解決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一)就業指導教育

          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教育方向應該從基本的就業理論教學轉向更加基礎的就業實用性教學,對于學生的就業觀念,工作觀念進行改變。我國現在就業指導課程包括就業的概念,就業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對于實際的就業技巧,就業方式,自身定位,就業情況等等對于大學生就業重要的課程和信息都沒有涉及,所以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改革應該更加徹底,課程安排上不能把就業指導作為一門課程來教學,更應該向著實踐看齊。

          (二)社會就業環境

          社會就業環境來講,有必要增加我國的就業崗位,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式增加我國就業缺口中高科技,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這樣才能將企業從對于一般人才的需求轉回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上,同樣也可以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再有需要社會進行支持的是,將大學生實習工作落到實處,盡量動員企業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實習機會。

          (三)政府政策刺激

          政府的政策刺激在改革中有相當的重要性。首先政府要做好大學生的分流工作,在考研、出國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分流方式。將創業進行到底,國家再有能力的情況下,要更加鼓勵大學生創業工作,而且我國可以設立一些的國家性質的大學生二次培養機構或者可以鼓勵民辦專業技能學校對于大學生進行二次教育。這樣就可以使待業的大學畢業生在走出校門后接收到更多專業性的教育。事實上我國已經存在一定的民辦職業教育學校,這些學校與傳統的'技校,?撇煌际轻槍τ诖髮W生這一人群,為特定的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員工,而且這些學校的教學內容也更加接近實際工作,這些學校已經想很多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專業人才。但是這些學校的覆蓋程度,專業能力不足,也不夠正規,所以國家應該進行扶持一些更加正規規范的民辦職業學校,為大學生提供轉行的機會,想冷門行業提供更多的員工,減少大學生待業情況。

          (四)高校體制改革

          高校體制改革可以說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最重要的環節。首先,大學教育對于學生的教育必須有一個巨大的變化,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發展教育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模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放一定的大學進行實踐型技術教育,理論教育放輕。雖然這樣的改革必然會減少我國理論研究人才的數量,但是這樣的體制改革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而且也可以滿足社會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減少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再有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要與實際的社會需求接軌。學校不能再盲目的設定專業,而是應該隨時對就業崗位需求進行分析,合理的設置學校的專業情況。只有這樣大學教育才能降低培養人才的結構失衡問題,減少因為專業過于集中導致的大學生競爭激烈,大量同崗位人員沒有工作的機會。最后,我國大學應當注意的是,盲目擴招問題,的確大學擴招使得我國的人口平均素質有了明顯地提升,綜合素質顯著提高,但是如果繼續大學擴招歷程導致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一直不能夠有效緩解,依然會造成社會的嚴重不穩定,這不是提高素質能夠解決得了的。所以大學擴招工作應該更加謹慎,在衡量實際的高考人數的情況下和國家適齡學生數量的前提之下,合理的決定大學應當招錄的學生數量,這樣的才能夠有效控制,進入就業階段的大學生的數量,減輕就業壓力。(作者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姚佩玲.淺析大學生就業困難原因及對策[J].商,2014

          [2]張芳.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

          [3]闞甜.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現狀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 篇3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輔助方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肩負著重要使命。本文針對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學中存在的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教學方式落后、課堂氛圍不活躍、缺少實踐等問題,且藝術類學生較個性化,思想難以管控,因此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如何改革,已經成為高校迫切研究的課題。

          自1987年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程被教育部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他的學科地位、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授課方式等問題均有了落實和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程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關心國家大事、了解時事政治。然而形勢與政策經過了30年的發展,在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方面已經具備一定水平,但是多年的教學反饋顯示,大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認可度不高,而藝術類學生個性化、自律差的特點,使得這門課程在教學過程面臨嚴峻考驗,筆者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者、引領者,通過一定的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踐,總結了以下的問題以及改進。

          一、當前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的設置不合理!靶蝿菖c政策”課程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卻不是很重視,采取應付的態度,課程內容不按照學生特點指導、上課人數過多、對課程的重視度不夠。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采用原有班級成員上課,且人數不統一,有的班級人數過于偏多不利于學生學習。藝術類學生課程繁重,形勢與政策課程基本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時間,學生的課堂出勤率不高,甚至有教師在上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時候在網上隨便找一些過期的資料向學生讀一讀,或者下個視頻播放就可以了。

          2.課程不被重視。目前形勢與政策課程在大學一年級至三年級開設,但是本科之后研究生階段就不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了。這門課程雖然在本科開設,但是大部分高校對這門課程的重視是低于必修專業課程。目前高校開設的專業必修課有思修、馬哲、毛概等,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年年改進,教材也在更新換代,而形勢與政策課程并沒有固定的教材,甚至有一些高校在上課時候都不需要教材,有一些高校即使有教材,但是征訂的教材發到學生手上之后,這些內容就已經不是最新的國家實事熱點問題。

          3.課程師資力量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形勢與政策教室均是由輔導員擔任,大部分的高校輔導員并非思政類專業畢業,本身缺乏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且授課教師年輕化,基本都是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教師,加上大多數高校并沒針對這部分輔導員進行統一培訓授課。由于輔導員是一個任務繁瑣的工作狀態,需要大量的時間去處理學生日常事務,而形勢與政策這個課是一個以國家熱點、時事性強的課程,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積累和掌握相關內容。隨著藝術類招生規模的增大,使得許多高校的輔導員配置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執行,許多高校達到1∶300的比例,甚至出現一些高校是1∶800的比例,這就使得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更加繁忙,學生大量的生活問題需要輔導員花費時間引導,這就造成部分輔導員備課不充分。

          4.課程考核單一。目前很多高校在進行“形勢與政策”課程考核都是采用遞交論文的形式完成,而學生的課程考核是隨堂成績再加上論文的成績而定,而論文的成績一般所占比例很大,很多教師在進行上課的時候基本都不會進行考勤,且藝術類的學生平時專業課程學習較頻繁,在對待公共課學習就會較為松散,所以上課到勤率較低。在課程作業方面,學生一般都會在網上進行復制,然后粘貼成為自己的論文,把別人的觀點直接引用來用。這種考核形式使得學生在對待課程作業就存在隨意性,不利于學生更好掌握最新的國際問題,分析最新政策的積極性。

          5.課程教學手段有待加強。目前大多數形勢與政策課程以理論課的形式開展,授課形式都是教學為主,一方面上課教師基本都是對著課件念字,而且都是生搬硬造,對著概念一字不漏念出來,沒有自己對這個事情的個人見解。另一方面在課程學習當中,缺乏實踐活動,本來就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會顯得更加枯燥無味,學生會更容易疲勞,課堂效果也不明顯,即使在課堂當中想采取互動、體驗式的教學方式的話,最終因為人數眾多或者資金不足而難以實現,導致該課程吸引力不高。

          二、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學改革思路

          1.明確課程授課方式。應該根據藝術類學生特點對形勢與政策內容進行設定,藝術類學生大一對大學生生活不了解,應該在大一期間開啟他們關心社會熱點、國家大事的萌芽,全面解讀我國的安全、經濟、政策、文化和社會等問題,大二、大三藝術類學生相對比較適應大學生活了,而且與本班同學之間有所交流,所以這個階段的年級學生課程可以設置主題小組討論、辯論賽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學習。另外,可以把形勢與政策跟專業課一樣的性質,利用大學生白天的時間進行教學,實現小班上課的形式,這樣大學生的到課率會有所提高。

          2.明確課程長期教育的定位。我們目前都覺得研究生屬于思想境界比較高的階段,沒必要對他們進行形勢與政策的指導。實際上,他們研究生階段只要沒走出社會,還是要進行形勢與政策的教育的,讓他們更加了解社會動態、國家熱點。研究生都是經過再次淘汰從而繼續進行學習,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都是學習中的.佼佼者,但是不一定代表就是思想覺悟教高的學生,他們的社會責任感、理想信念這些都是需要密切關注的,因為在研究生階段很有必要繼續開展形勢與政策課程。另外,形勢與政策應該盡快修訂專門的教材,這樣課程才會被學生引以重視。

          3.精細任課教師隊伍。完善的教師隊伍是確保課程質量的保證,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師除了輔導員之外,應該結合思政類的教師隊伍,共同探討研究形勢與政策的授課方式,通過傳幫帶的作用建設好形勢與政策教師隊伍。在精細任課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原有輔導員教師的基礎上,對于新任教師要進行以舊帶新的方式帶動,等到實習結束才可安排新任教師進行授課;二是鼓勵輔導員教師們多走出去學習跟參加比賽,以賽代練,在參與當中跟其他省份優秀教師交流學習,互相促進,互相提高;三是建立教研室備課小組,通過組長帶動組員的作用,在每個學期開學初以及開學末進行教學體會交流活動,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經驗;四是邀請校外相關研究專家進校開專題報告以及講座。

          4.建立健全的考試考核制度。避免單一的評價體系,可以采用實踐結合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而不是單純的課堂加論文的形式。應該把考核貫徹在不同形式的考試考核當中,學生的上課考勤、課堂回答問題、上課討論積極性、社會實踐活動等情況結合考核。同時,這門課程應該是一個全校性各部門相結合的一個課程,教務處負責提供足夠的上課教室;學工部可以邀請相關專家進校進行講座報告;宣傳部可以利用網絡宣傳和發布相關最新國家熱點、時事政治。

          5.結合新媒體創新教學模式。單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藝術類大學生的需要,在這個科技發展快速的年代,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必然的教學手段,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匯報,通過PPT、視頻來結合某個主題進行課題匯報;另外利用新媒體的方式,通過目前比較熱門的APP軟件,如易班、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采取線上討論或者線上問答的形式開展形勢與政策的教學,另外可以通過藝術類學生喜愛拍攝的興趣設定某一主題讓學生進行創作,舉辦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來吸引藝術類大學生對于形勢與政策內容的了解。

          參考文獻:

          [1]張甜甜.試論高!缎蝿菖c政策》課教學改革思路與實踐[J].高等教育,2016.

          [2]崔大勇.高!缎蝿菖c政策》課程改革探析[J].現代交際,2016.

          [3]鄭勇妮.探析獨立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效果[J].科技教育,2016.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研究論文04-16

        大學生就業形勢與政策思考06-15

        新形勢下的高校成人教育論文05-25

        企業收益分配政策 論文提綱08-04

        新形勢下高校的宿舍文化建設論文04-26

        新形勢下企業會計論文04-23

        公共政策分析論文參考文獻(通用12篇)05-07

        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問題探討論文04-28

        淺析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論文04-27

        新形勢下啤酒企業廢舊物資管理論文04-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