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探索
內容論文摘要:我國服裝設計教育運行了二十余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對不同服裝人才類型需求的不斷增加,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面臨著市場的考驗。其培養目標、教學形式、教學內容等一系列內容都是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關 鍵 詞:服裝設計 教學形式 綜合素質
一、培養目標的制定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競爭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并使之與社會需要相結合,培養真正具有產品開發能力的設計師,是我們服裝設計專業當前主要的培養目標。隨著服裝業競爭的加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開始增加,而且,有從單純對技術工種的需求向管理型人才轉移的趨勢,技術和管理復合型的“灰領”人才大受企業歡迎。所以結合社會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目標是我們服裝專業教學的首要關鍵任務。
正因為西方一些院校把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所以他們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設計人才。例如,美國的哥倫布美術與設計學院就把“培養心智、敏銳的目光、激發創新性、發揮個人潛能、擴大視野、解決具體問題、認識各種可能性”視為自己辦學的宗旨。我國目前的服裝教育大部分依然還是重表現,學生設計的作品藝術化大于生活化,服裝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市場需求,所以培養目標與市場需求的結合是至關重要的。
二、教學形式需要多樣性和靈活性
1.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服裝設計是應用性設計,是理論到實踐的轉換過程,是由設計思維轉為物化的過程。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不僅教師要明確,學生也要明確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中變被動為主動。課堂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還是教師向學生提供學習環境和學習經驗、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
我們對課程的教學形式可采取多樣化的嘗試。例如,以課題的形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完成設計項目的能力。一種普通的物品往往會成為一個極好的主題,例如,窗外的樹葉、樹干以及窗戶的線條都會成為我們設計的主題。在課程學習中,還可以以案例教學法讓學生組成研究小組,結合公司、企業具體的案例開展市場調研,策劃、討論并完善設計方案,最終實施。課堂教學的一些教學環節,可以采用討論式,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針對學生的設計引導學生反復修改,在設計和制作的藝術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完美性上求得統一。
2.培養學生課后自學的能力
大學課堂教學時間往往是有限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大多由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引導下進行,而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應用幾乎在課后。因此,教師應該不遺余力地鼓勵學生多充實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多提供機會帶領他們去接觸全面而系統的美學、藝術概論、中外服裝史及權威性的時裝雜志等資料。利用節假日讓他們走出校門,對有關國際、國內最新流行趨勢和權威評論進行考查與領會。同時,還要盡可能把課間時間、課余時間利用起來,組織課后學習興趣小組,促使他們多評述、多交流,自我評述或互相評述。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對事物的認識和審美表述能力,還可以互相汲取有用的知識和經驗。
法國藝術家羅丹說:“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發現出美來。”因此學生創作應充分發揮想象力,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問題,從不同途徑探索多種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從而創建設計的理念。
三、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學院派的服裝教學,首先我們要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要研究服裝企業、服裝人才市場的需求,采取院企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企業競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已成為院校必須面對的問題,就調查結果歸納以下幾點:第一,企業需要有實踐經驗的實用型人才。企業一般認為學院畢業生動手能力較差,不能上一線,特別是工藝、制版、材料等方面,而我國目前很多中小型企業純粹是靠加工,工藝制版尤其顯得重要。對企業的品牌特點、發展方向,剛畢業的學生不能全面定位,一般是學院派的設計,一定程度上脫離實際,不太適用。第二,企業需要德才兼備,有敬業精神的設計人才。企業不愿重用畢業生的關鍵是學生在企業沉不下去、頻頻跳槽現象較多。企業對學生的要求首先要有做人的品德,要有與企業同甘苦的敬業精神。作為設計人員,首先要研究企業、研究市場、研究品牌,能準確把握品牌在市場上的定位,這些都要有個過程,需要長期與企業融為一體。所以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要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修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服裝是一門邊緣學科,服裝服務生活、表現生活。如果學生對生活觀念理解不深,也就無法提升服裝品牌的內涵。
四、結合地域特色,培養特色人才
近幾年來,建立中國特色的服裝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們熱衷的話題。目前,我們服裝專業的一些課程教學大都是圍繞國外的資料來進行的,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服飾和文化的認知甚微。其實,振興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精神和理念,是我們每個從事服裝專業人員的責職。
如何將傳統服飾的元素與現代服飾設計元素相結合,這是我們設計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例如,西部一些服裝院校已提出“地域性服裝設計教學”的新思路,以西北、西南地區的民族民間服飾文化為依托,圍繞西部少數民族積聚的地域特色,建立相應的與地域性服裝市場需求、地域性服裝文化相吻合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我們應認真、全面、客觀地了解服裝設計所需求的市場,冷靜、科學地制定教學方法和培養方向,從而將地域性特征和概念融入到教學的各個方面,最終形成教學、科研、產業相結合的具有地域特征的教學模式。
服裝教育作為培養服裝行業專門人才的教育體系,在突破傳統認識觀念的基礎上, 服裝教育方法的改革應運用服裝教學的特殊性和多樣性, 使服裝專業教學課程主動地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真正做到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蘇園園.淺談服裝設計教學改革[J].美術大觀,2006(9).
呂春祥.特色服裝教育體系構想[J].西北美術,2006(1).
陳繼紅.從中西教育比較論我國高等服裝教育的創新[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5).
遲曉琳.服裝設計教學中設計理念的建立[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12).
【對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探索】相關文章:
探索藝術設計專業徒手表達教學方法03-24
探索新時期藝術設計教育的方法11-24
藝術設計專業中實踐的教學模式11-25
CAD教學方法在不同專業教學中的探索11-24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現狀探析02-27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程實踐教學05-29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的幾點體會02-27
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02-27
試論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探索12-1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