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法在八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初中英語教材從人教版到Go for it!再更替至外研社的新標準,其內容越來越體現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每個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可持續的終身發展。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學中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和做法時有發生,只注重教師教,而忽視學生厭學的現象,是導致差生大量出現、教學質量不高的根源。許多學生小學各學科成績還不錯,進入中學階段,第一個跟頭就栽在英語上。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對英語的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為此,我們對他們的學習狀態進行了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學生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獨立思考能力較差,知識遺忘率很高。另外,大部分學生都渴望課堂內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因此,更新英語教學觀念,完善英語教學方法,讓所有學生都能學好英語就顯得更加迫切。那么,如何在教學中發揮教材特點,適應學生的差異,使教法改革與教材改革完美統一呢?我們在上海師范大學謝利民教授的報告中找到了答案。他認為現代教學最能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理念的就是差異教學,即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分層,并為其設置好可以在層次上進行流動的階梯的這樣一種分層階梯教學法。每個學生的天賦、品格、智能和體能等情況都不盡相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其發展的多元化等因素決定了學生發展目標的多元化。所以,教法應圍繞“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使多數邁大步,后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化”來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一、學生分層
學生分層,就是根據班級學生對英語科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興趣等方面進行比較,把全班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層主要是那些學習基礎好、學習能力強、自覺性高的優等生。B層則是那些成績一般、思路不是很活躍的中等生。C層主要是那些基礎差、習慣差、自覺性差的學困生。對分類的結果原則上不在全班公布,自己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了,以防止優生自滿、學困生自卑,從而保護學困生的自尊心。同時,這個分類是動態的,并不是永恒不變的。筆者采用了能上能下的競爭機制,根據學生的綜合評定可隨時變更,隨時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鼓勵低層次學生向高層次發展,一旦有同學上升為高一層,就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而對于下滑到低層次的學生則采取鼓勵為主的方法,希望他們不要灰心失望,加倍努力,力爭下次上升到高一層次。做到讓A層次的優生感到有壓力而不是停滯不前;B層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邁入A層生的行列;C層次的學困生覺得只要通過努力,逐漸縮小差距,有希望向B層次甚至A層次邁進。通過這樣的分層,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局面。
二、教學目標分層
為了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應該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學習目標。A層次學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B層次學生重點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力爭不存在缺、漏、忘、記憶混亂等現象,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層次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和提高學習興趣為主,增強學習信心,激發學習潛能。
此外,還要對各單元的單詞、詞組、課文以及練習進行目標分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每一層次的學生要按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出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A層的優等生,每節課要求熟練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全部內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地進行會話、復述課文,創造性地解決一些非常規問題。對B層的學生,要求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掌握基本語法,初步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相應程度的閱讀材料,能熟練進行日常會話。對C層的學生,只要求他們識記最常用的單詞和習慣用語,對課文的理解只要求了解其大意,能聽懂和進行最常見的日常會話,單詞聽寫只要能寫出一半就可以過關了。分層次地給學生落實學習目標時,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好學生吃得飽、差學生吃得了為宗旨;第二,無論對于哪一層次的學生,給他們設立的目標都應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不能借口差異,降低要求,遷就低水平;第三,不可以要求學生只停留在識記、了解層面上,對C類學生要進行適時的必要的思維要求和訓練。
三、課堂教學內容分層
課堂教學分層次不是復式教學,它是在集體教學的框架里,以中上水平的學生為教學重點,帶動學困生,提高優等生。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高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優化設計課堂能有計劃地把學生思維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在設計提問時分三個層次:第一級是記憶級水平;第二級是理解級水平;第三級是應用級水平。提問時要注意必要的鋪墊,形成階梯,以利于中、下學生回答。
如教八年級Unit 7第一課時,筆者就分層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
SA: Would you mind cleaning your room?
SA: Would you mind not playing baseball here?
SB: Would you mind moving your car?
SB: Could you please wash the dishes?
SC: Could you please feed the cat?
SC: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make dinner?
通過這些與教材內容、學生層次相配套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有可學性,又有驅動性。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不斷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并照顧不同層次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教材要一步步呈現,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如教八年級下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時,現在完成時還沒有學過,如果突然讓學生學習現在完成進行時,感覺困難很大,怎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效掌握和理解這課,經過一個晚上的構思,我終于想好了對應的策略。第二天,我以這樣的話題考試導入新課:How many years have you studied English? We have studied English for two years. When did you study English? We studied it for six years.也就是說,從小學至今,你們已經學習英語有六年了。是不是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從小學至今學習英語六年了,目前,我們還要繼續學下去,學生都贊同我的觀點。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ing English? We ha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since we were nine years old. 我這樣引導,全班學生都能聽懂,在沒有學習現在完成時的前提下輕松掌握了現在完成進行時。
四、設置階梯,作業分層
由于每個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決定了教師分層布置作業的必要性,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和進步。如果布置的作業對每個學生都一樣,那就會出現A層次的學生“吃不飽”,B層次的學生“吃不了”,而C層次的學生不知如何“下口”的情況。一提到作業,不少老師常感嘆:每天批改幾十人的作業本,有時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如果再遇到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做的作業,那就更是一肚子氣。講了無數次的問題,照錯不誤;翻譯過的重點語段,有些學生照樣找不到方向。
要解決上述問題,在布置作業時采用作業分層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平時,根據A、B、C三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在布置作業時都各有側重點。對于A層學生,要求做到“一免四重”,即免做一些常規的抄寫作業,重詞匯、重聽說、重閱讀、重作文,這樣他們做起來也頗具挑戰性,更適合他們的“口味”,使得優生更優。對于B層學生,主要是要求他們盡量掌握好當天所學的知識,適當練習聽力和寫作以及一些少量的擴展練習。對于C層學生,則要求他們重“雙基”,對當天單詞、詞組力爭“過手”,所以布置的作業主要是以一些簡單的抄寫為主,這樣也有助于他們強化記憶所學知識,達到復習、鞏固、消化的目的。在每一次單元測驗后,筆者都會根據學生情況分層布置作業。對在80分以上的A層次學生,只需把錯誤的題改正;而對于60~80分的B層次學生,則除了改錯以外,還要把閱讀題重做一遍;最后的C層次學生除了改錯以外,還要把選擇題、填空題等基礎題重做一遍,以便進一步加深印象。
五、考核分層
考查方法可以采用如下幾種方式:
(1)三套試卷中試題相同但難度不同。如C層學生的單詞拼寫是提供兩三個字母的,其選擇題僅提供2個選項,作文給出大致提綱,只需用一些恰當的連詞串起來便可。B層學生試卷參考普通試卷難度。而對于A層學生,附加一些競賽類試題,要求必做,但只算附加分。
(2)同一套試卷分兩部分命題;A題80分,拓展延伸題40分,其計分方法是:C層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B層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100/120,A層學生實得分=100分一扣分。(此方法可用于綜合考查)
(3)試題相同但評分標準不同;A題對C層學生基分高,對A、B層學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識延深擴展題補足A、B層學生的基分滿100分;允許C層學生做拓展題,作為升級的參考因素。(此方法常用于單元考核)
在期末的考核中,采用分層考核,從平時的課堂表現、作業、任務完成情況、單元測驗等方面進行。根據學生實際,按照不同標準考核,而且還將記入期末考試總分。在填通知書時,按照英語總分=平時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80%)的計分辦法。這就使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測驗和任務完成,尤其使一些B、C層學生看到了希望,避免了以前那種單純看期末成績評定一個學生的弊端,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度。除此之外,筆者還在學生中采取“結對幫扶”的辦法,即在實行分層的原則下,開展互幫互助活動。通過此活動的開展,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間的團結互助精神,培養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
六、課后練習分層
為了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提高與發展,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教師還要給學生布置一些適合各層次學生的不同練習題。筆者在設計練習或布置作業時遵循“兩部三層”原則!皟刹俊笔侵妇毩暬蜃鳂I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三層”是指在處理練習時所采用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簡單綜合題,以B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或創新性問題。第二、三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A層學生有練習的機會,B、C兩層學生有充分發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分層教學法在八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相關文章:
探索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12-05
中學英語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12-11
農村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探索11-17
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分析11-20
任務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11-21
分層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作用探究論文12-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