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的高中閱讀教學
新課標在閱讀教學中特別強調以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為教學目的。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掌握略讀、找讀等策略;預測下文,理解大意,分清文章中的事實和觀點,猜測詞義,推理判斷,了解文章結構;理解圖表信息、指代關系、邏輯關系、作者意圖等基本技能。教師的角色設定為鼓勵、啟發、引導、幫助、監控、參與、反饋與評價。一、整體、分段、討論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檢測“閱讀理解能力”,是指檢測學生從閱讀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對文章理解的速度和準確性。
提到高中課文教學效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很多學生容易忽略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知識點和語法上。甚至有些教師也把每個單元的重點僅放在知識點的講解上,忽略閱讀課,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滯后,達不到閱讀教學的目的所在——能力的培養。如何在高中課文教學中培養能力,是高中教師應努力研究探索的問題。
新課標對課文教學有明確的規定:“課文首先應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在整體教學的基礎上,再進行分段教學。其目的在于掌握各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課文!弊裾者@一要求,筆者認為,為達到培養整體閱讀能力的目的,應實施“課文整體、分段、討論教學”。在課文教學中,把握一條主線,即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帶著問題步步深入,積極思考,直到對課文全面理解。
第一階段:整體略讀課文。通過整體粗讀,領略內容大意,為細讀做準備。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展開的。在進行閱讀課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找出每段的主題句,獲取大意,使學生理解主題與文章的具體事實細節的關系。沒有主題句的段落就引導學生依靠段落中銜接、句間關系來分析、推斷和概括段落大意,從而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獲取文章表達的正確信息。
要求學生盡可能快地閱讀,即默讀,碰到不理解的單詞,不查字典,只要能根據語境悟出它的意義,把握課文的要點即可。在閱讀過程中,還要求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地方,以便有針對性地討論階段的語言操練。
第二階段:分段教學。整體閱讀課文只要求學生掌握課文的完整信息和基本內容,對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概念,但還沒有對課文達到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化理解程度。因此,要在此基礎上應進行分段教學,對其中的細節進行分析。不過,分段教學也要貫徹整體教學的原則。
在分段講授課文時可分兩條線進行:1.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課文大意) 2.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每段大意)。目的是為了從整體上理解課文,保持課文信息的完整性。文章中的每一個段落,乃至每一句話都是文章主旨的一個方面,都圍繞主旨說明了某個問題。分段教學重要的一步,在于閱讀之前教師要預先設計針對細節的若干問題及表格,讓學生在略讀的基礎上找讀。 可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再給養3-5分鐘熟悉課文(可選擇朗讀的形式)。開始階段,題目要難易適當,答案不要過于復雜。形式的設計以問答和正誤判斷(question and true or false)為宜,關鍵在于限時回答,強調即時記憶。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并逐步糾正學生回視的毛病。
在搶答簡單細節題的基礎上,可設計一個關于課文內容的表格,讓學生根據文章的脈絡填上相應的關鍵詞,這樣整個文章的主線便躍然眼前了(內容相對簡單的文章可讓學生自己直接找關鍵詞)。這樣做的目的仍然是強調文章整體理解,同時也為第三階段的討論教學埋下伏筆。通過這個環節,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進而可依照課文寫讀后感或概要。學生在讀、聽、說、寫方面處于積極思維狀態,達到了對課文深化理解與掌握的目的,同時理解分析能力也得到發展。
第三階段:討論教學。這一階段以學生討論為主。通過討論,學生思想的火石得以磨擦,進而產生火花。學生之間的交流是使閱讀能力得以升華的最佳途徑。討論完畢,教師可采用復述、簡寫以及根據文章內容自編對話等形式鞏固閱讀效果。
當然,三個階段的教學都需要適當地應用多媒體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二、整體、分段、討論教學的優點
1.培養聽說能力,體現課堂教學交際化的原則。此方法雖然是以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為其指導思想,但是整個過程是以設疑、釋疑、問答為表現形式,因此決不是抓了“閱讀”而棄聽說不顧。相反,提供了豐富、充實的交際情景,學生一旦進入角色,用英語聽,用英語想,用英語說,就能使課文教學成為教師、教材、學生相互作用的積極過程,從而培養了聽說能力。
2.體現整體教學的原則。由于分兩條線進行課文講授,既保證了課文內容的完整性,同時又不因找讀而把整篇課文分割得支離破碎,從而影響信息的完整性。
3.培養閱讀的能力。文章的題材、體裁不同,對學生的思想活動要求和對文章的理解難易程度也就相應不同。在授課中,應根據材料適時指導學生抓住句中關鍵詞,領會句子大意;根據故事情節發展或以事件為中心,利用標題悟出全文主旨;根據每段的主題句來確定段落大意以及根據每段大意概括全文主題等,這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以及獨立分析文章的能力。每篇課文都要求學生預習全篇文章,試做理解題。這為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創造了條件。
4.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由于對課文問題的設計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題目,從而使更多的學生得到練習的機會。當學生一時無法作答時,教師可適當點撥,啟發學生思路,讓學生會感到原先似乎很難表達的意思其實并不難,因而積極參與的興趣就更高了。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要求教師不僅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只要教師發揮好鼓勵、引導、監控的作用,學生上課認真理解,鍛煉好閱讀能力,閱讀量的積累引致詞匯量和知識面的擴大,閱讀的難題一定能夠迎刃而解!
【新課標下的高中閱讀教學】相關文章:
在新課標指導下如何進行閱讀教學12-11
芻議新課程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12-05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研究11-30
淺議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12-06
新課程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12-02
淺論新課程背景下的閱讀教學的策略12-13
語言磨蝕理論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11-30
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03-05
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12-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