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豈能目中無人
古人云:“文以載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作為人類文化載體的語文,其語言文字、文學作品中飽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蘊藏著濃厚的文化積淀,閃耀著理性思索的光芒。教學中我從豐富學生的情感入手,以教材為載體,放手讓學生去閱讀,去品味,去交流,去發現,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人生體驗。勇冠三軍、義薄云天的關羽;智勇雙全、英勇無畏的孫悟空;堅強樂觀、積極進取的海倫·凱勒,課文中這些光輝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真、善、美的啟迪與熏陶!敖逃褪菃拘选,當學生的心靈一旦被喚醒,就能和作者的心靈互相溝通,和課文內容發生共鳴,從而以尋求精神家園的執著走進美好的語文世界。
語文教學是“活”的教育。語文課與別的課不同,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方面都是靈活的,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習語文的機會,學習做人的機會。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觀察和感受必然會對其產生強烈的影響,因此要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真善美或假惡丑拿到課堂上來交流。在教室里,我專門設立了“社會焦點”和“我要嘮叨嘮叨”兩個欄目給學生提供交流看法,交換意見的平臺。學生通過交流拓展了社會認知,豐富了個體情感,增強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語文教學是鼓勵創新的教育。教師怎樣鼓勵學生去創造,怎樣讓學生體現個人的真正價值?首要問題是要讓學生具備創新的基本條件和給學生以創造的機會。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應加大中學生的課內外閱讀量,增強他們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另一方面教師要尋找、創設機會讓學生有東西可創造、有時間來創造。
比如我在教授詩歌《將進酒》一課時,主要采用了感悟和探究的方式,結合學生已有的詩歌學習經驗,組織學生積極展開問題探究,對學生給出的答案都認真傾聽,努力做到來者不拒、廣而納之,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通過抽繭剝筍式教學,硬是挖掘出了該詩歌的三大亮點:開闊的境界,自信的精神,豪放的情懷。在誦讀感悟中,在思考發現中,讓學生開拓視野,開闊胸襟,培養大氣,提升自我。
另外,在教育的組織形式上還要努力構造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可平等對話的平臺。尊重、鼓勵、平等、自主、寬容、開放,是這一對話平臺構建的基本因素。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種人文教育。教育的結果不是知識,不是道德,而是一種自我的能力,通過教育,讓學生產生個性化的人生觀念,最后形成自我決斷、自我選擇、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氣。一切從生活實際出發,從人性出發,將“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悉心關注學生人性、個性、情感和道德,讓語文教學真正成為喚醒學生心靈的音樂,才能使語文教學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對生命的至愛。
【語文教學豈能目中無人】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語文教學技巧初探11-28
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感教學02-24
語文教學的思考02-24
語文參與式教學論文01-01
淺談外語文化教學12-20
探析外語文化教學03-29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探究11-30
淺談語文教學的特點03-02
試探語文的“三化“教學03-05
讓語文朗讀教學豐富起來02-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