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中生厭學心理分析及輔導
摘 要:厭學心理是目前中職學生諸多學習心理障礙中最普遍、最具危險性的問題,已經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阻礙。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職中學生的厭學表現、厭學原因,并結合自身在實際心理輔導工作中的體會,提出了針對職中學生厭學心理的幾點輔導方法。關鍵詞:職中學生 厭學 心理
近年來,隨著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職校學生逐漸成為人才市場的新寵,相對較低的入學門檻和高就業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職業學校,使職業教育逐漸升溫。但在這良好形勢的背后,也隱藏了不少的擔憂,其中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學生的厭學現象非常嚴重,部分學生“坐不住,不想學,學不會”。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等職業學校有厭學情緒的學生比例竟高達74%。這種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嚴重阻礙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所以,如何改變當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厭學的現象,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已是中等職業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職中學生厭學的心理分析
1.厭學的表現。所謂厭學,是指學生對學習否定的內在反應傾向,包括厭學情緒、厭學態度和厭學行為。根據筆者的觀察了解,職中學生的厭學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上課不認真,思想開小差,常常是“人在心不在”;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打磕睡、做小動作、玩手機,或者私自說話,或實行“四不主義”:不動手、不動口、不動眼、不動腦;聽與不聽無所謂,與之談及學習便不耐煩。
(2)學習態度消極,懶惰、散漫,對作業馬虎了事,喜歡抄襲作業或者偷工減料,少做、漏做、字跡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對考試厭惡反感,對考試結果不關注、無所謂,習慣等著不勞而獲或胡亂完成。有的學生期末考試10分鐘就交了卷,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獲。
(3)不講究學習方法,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認為讀書太辛苦。有些同學甚至對學習喪失信心,覺得自己就是讀不好書,不是讀書的料,排斥、逃避學習,繼而逃學、退學。
(4)行為習慣差,貪圖享受,我行我素,一切以“我”為中心,對集體的事不聞不問;對不良現象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明哲保身;性格敵對、偏執,喜歡頂撞老師、家長,同學關系冷漠。
(5)缺乏自制能力,有的沉迷于游戲、網絡,隨便戀愛交友等,抱著混張文憑的想法進入職中學習。
2.厭學的原因分析。針對以上現象,筆者認為造成中職學校學生厭學的相關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從心理層面的影響來講,學生厭學與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之間存在交互影響和相互依賴性。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夫蘭德森(A·N·Frandsen)研究指出:心理健康與學習中的成功是極其密切相關的,在它們之間或在它們的反面,即在情緒的適應不良和智力的低效之間存在著一種復雜的因果關系;心理健康是有效學習的基礎,而各種學習的發現興趣和自我提高則是心理健康的一種標志。職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大多是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 有的甚至是班上成績最差的,較長的學習挫折經歷導致他們自我認識出現了偏差,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強度降低,從而導致低自尊水平,產生了“學習不可控”的認知期待,對自身產生了消極評價,進而影響其在職中的進一步學習。再加上自己毅力不強、意志薄弱等因素, 對學習中的困難感到難以逾越,畏難厭學心理便漸漸產生了。另一方面,職中學生往往缺乏目標和理想,成就需求低,沒有前瞻的憂患意識,學習上得過且過,容易自暴自棄;既自負又自卑,多急功近利思想。在當今社會各種浪潮的沖擊下,學生的理想抱負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少人奉行個人主義,他們的思想行為表現出種種令人擔憂的非科學的人生目的的傾向,如享樂主義,這類學生認為人活著就是一切為了追求享受,所以經常出入娛樂場所,講究吃、喝、玩、樂,根本無心學習,還瞧不起那些專心學習的學生,嘲笑他們不懂生活、不會享受生活,干擾別人的學習。還有的學生“一切向錢看”,認為有錢就有一切,人生就是為了賺錢,別無其他意義。所以這些學生認為讀書是浪費賺錢的時間,但迫于家長或社會的原因,無可奈何地呆在學校里,根本無心學習。
(2)學校方面的原因。首先,在學校管理上,教育家布魯納提出了教學的“非關聯性”概念,認為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教育影響與學生的需要和生活實際相脫離是根源所在。目前,很多職業學校課程的開設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的變化、企業的需求,因而學生認為自己在學校所學的東西對于以后的工作是沒有用的,這樣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此外,部分職業學校因為生源質量差,被迫降低教學要求,文憑的輕易獲得,讓學生學習毫無壓力,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厭學情緒。其次,在教師方面,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在《理解教育論》里說過:“厭學往往緣自厭師”,“要讓學生喜歡學習,先讓學生喜歡要他學習的人”。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學習這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精神財富的交流,是發自內心的善意和相互體貼的贈與!比绻處熢诮逃龑W生的過程中不注重方式方法,會導致學生的反感、對立情緒, 這些消極情緒往往會遷移到教師所教的課上, 造成了“你要我學,我越不學”的“抗拒逆反心理”,從而導致厭學。最后,在教學方法上,不能根據職校生的學習實際,使授課顯得枯燥無味,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忽視了職校生聽說讀寫能力較弱、基礎差異大的特點,強行向學生灌輸知識,強迫學習,使學生無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整日做著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能不厭學嗎?
(3)家庭方面的原因。教育家哈巴特說過:“一個父母勝過一百個校長!备改甘呛⒆拥牡谝蝗卫蠋,也是家庭的支柱,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但筆者在與職中學生家長的接觸中發現,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關心不當或不夠,有許多父母忙于工作而對孩子疏于管教,大多數父母很少能與子女正確溝通交流,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情。特別是見孩子成績差,進入職中學習,覺得前途無望,更是放任其厭學行為,這就給了孩子不良的暗示,加劇其厭學狀況。還有部分學生家庭冷漠、不和諧,家長經常酗酒、賭博、亂發脾氣,使學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愛,甚至害怕和逃避家庭,無法安心學習,產生了厭學心理。
(4)社會方面的原因。目前,社會上的人普遍對中職學校社會地位與形象的認識上存在偏見,在就業時,某些行業過分看重學歷,為中職畢業生設置了高門檻,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職中學生的信心,使他們產生了迷惘和氣餒情緒,引發了厭學現象。此外,讀書無用論依然存在,特別是當前的“就業難”問題加劇,一些學生認為念書都找不到工作,那就不如不學習,提早出來賺幾年錢,厭學情緒也油然而生。
二、職中學生厭學的心理輔導
基于以上學生的厭學現象,多年來,國內眾多的教育者們特別是職業學校教師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善學生的厭學情況,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見解。筆者一直在職業中學擔任心理輔導老師,在工作中也接觸過許許多多厭學的學生案例,下面從學生厭學的心理輔導方面就自己的切身體會談幾點粗淺的見解:
1.從根源入手,抓住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筆者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案例:模具專業高一學生王某,在班里是出名的問題生,經常借故請假逃避學習,上課搗亂,作業不交,經常和老師唱反調,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態度惡劣。班主任介紹到心理咨詢室來的時候,該生還憤憤不平,認為老師故意針對他。在與該生交談后,了解到來職中讀模具專業并不是他的本意,是家長替他選擇的,因此,他將失落和不滿轉嫁到了學習上。筆者進一步引導:“為什么是家長替你選擇專業呢?”答:“我喜歡動漫,報考了另一所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想學動漫設計,但沒考上,父母就替我選擇了現在的學校和專業!痹瓉碓撋鷧捑氲牟皇菍W習本身,而是考試失敗未能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產生了挫敗感,一方面感到失落不滿,一方面又對學習喪失了信心,從而厭倦了學習。針對該生的情況,筆者首先從該生的興趣入手,推薦他去參加了學校的動漫設計競賽小組,并代表學校參加動漫設計大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后,積極鼓勵他擴大優勢,將動漫比賽中獲得的自信帶到專業學習中來,要求他不僅在動漫設計上能高人一籌,在專業學習上也要不落人后,將來才能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走得更遠。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找準學生厭學的根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在學生感興趣的領域往往較容易獲得成功,可利用興趣來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進而樹立學習的信心,消除厭學心理。此外,我們還要積極創造機會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正面引導學生認識社會、融入社會,要讓學生有成功感。每一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要求,希望做好每一件事,希望得到理解、信任和贊賞。如果教師、家長對他們說“你知道用功了”、“你有進步了”、“你的成績不錯,再加把勁”、“我相信你”、“我等你的好消息”、“試一下,你能行”等等,用鼓勵的語言、贊賞的目光、親切的動作來撫慰學生,就會使學生有滿足感,責任感和成就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這樣,他就會加倍努力學習,認真做人。
2.通過“勤學——樂學”的行動改變來消除厭學心理。職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通病就是懶惰,特別是學習上的懶惰思想,是造成厭學的主要因素之一。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人的心理是通過外顯行為表現出來的,同時,外顯行為的改變也可以反過來影響人的內在心理。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行動改變來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這里的行動改變需要先強調“勤”字,在學生養成了“勤學”習慣的基礎之上再“樂學”。例如在我校旅游專業的教學中,老師普遍反映學生學習偷懶,一篇導游詞布置了一個星期也背不下來,不是記性差,而是學生一看那長篇大論的導游詞馬上就泄氣了,根本就不愿意花時間去記。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建議專業老師采取輪流抽查、小組互相競賽的形式來要求學生記憶導游詞,在學生中先形成一種勤于記憶的風氣,對記憶導游詞習以為常。一段時間以后,學生不僅不再排斥記憶那種長篇大論的東西,反而開始主動探索起一些記憶的簡便方法,還在全班進行交流學習,樂在其中。
3.通過課程改革來改善學生的厭學情況。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師創造性地設計自己的教學,倡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運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師生互動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我們應該增加教學方式與學生的關聯性。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已經表明,學生的學習風格各種各樣,不同的學習風格又有各自的強勢和弱勢,要想讓學生真正吸收所教的內容就有必要按他們的方式教學。差生不是缺乏基本的學習能力,而是他們的學習風格被課堂忽視了。新課程教學設計的核心在于課堂重建。傳統課堂教學以教材為主,強調預設課程的忠實實施;而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強調生活課程的自主體驗。學生是自主的,教師也是自主的,那種“課堂以外的所謂的專家牽著教師的鼻子走”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教師要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權利,用心設計與經營課堂,以課堂為媒介,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改變學生對枯燥的書本知識學習的排斥性。一般而言,協同教學、討論教學、探究教學、創意教學是較為常見和有效的。
對一個人的態度及相應的外顯行為加以稱贊或給予獎勵,可以鞏固一個人的態度;相反,如果給予批評或懲罰,則會導致一個人態度的削弱或改變。教師通過表揚與批評來調節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教書育人工作的一個基本內容,這也是現在很時髦的“賞識教育”的核心內容。教育是目的,懲罰只是教育的手段之一。學習,不可否認是件相當艱巨與艱苦的工作,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可能碰到的阻力會更大。面對挫折與失敗,很可能有學生會退縮或放棄,這時,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可能會激發起他們繼續攻克難關的勇氣和信心?梢哉f,以褒為主,獎懲合宜,能很好地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是消除學生厭學心理的良方之一。
4.善于捕捉切入時機,講究方法,做好厭學學生的轉化工作。(1)善于抓住教育契機,做好厭學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例如,進入新學校新班級的時候,厭學學生往往會有在新環境中調整自己的欲望,這是轉變厭學學生的大好時機。因此,我們要提前做好厭學學生情況的調查,因人制宜,主動去接近他們,從開學第一天起就熱情地關懷、鼓勵和幫助他們,促使其將調整自己的欲望變為爭取進步的實際行動。又如,某些厭學學生幾經努力仍然不能改掉全部缺點,而繼續受到一些人的歧視和冷遇時,心靈會受到嚴重的創傷。如果這時老師熱情地關心和幫助他們,他們就會因此感受到安慰和鼓勵而再次振作起來,厭學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也會由此得到新契機。(2)在方法上,針對不同類型的厭學學生和他們所犯錯誤的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針對有意破壞課堂紀律者,可以課上“暫置不理”,下課解決;針對自控能力差者,可用眼光掃視,給以暗示;針對感情易激動者,可以進行“冷處理”。總之,由于厭學學生的類型、特點、成因和所犯錯誤的性質、原因、情節各不相同,因而解決厭學學生問題的方法絕不可千篇一律,必須針對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藥到病除。
當然,學生的厭學問題不單單是一個知識學習的問題,更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個體心理發展問題,還需要我們繼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吳紅 中職學生厭學的現狀調查及管理對策.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傅安球 聶晶 李艷平 金蓓蓓 崔君紅 中學生厭學心理及其干預與學習效率的相關研究.心理科學,2002年,第25卷,第1期。
[3]方雙虎 學生厭學的心理衛生學分析.《教育評論》,1997年,02期。
[4]王淞 職業高中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與對策。
[5]熊川武 《理解教育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年。
[6]蘇霍姆林斯基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第四卷。
[7]陳玲 中職學校學生厭學的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郭啟泉 主編 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職中生厭學心理分析及輔導】相關文章:
獨立學院輔導員心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論文03-08
中職學生厭學心理及生理因素淺析11-21
高職生不良考試心理成因分析03-26
對于大學生厭學行為的類型及原因分析03-09
體育鍛煉影響中職生心理狀況調查與分析11-18
畢業生心理特點分析及對策論文03-03
銷售心理學:客戶心理分析03-28
中職男護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