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新任務
摘 要:目前,錄入職業院校的學生知識基礎、人文素養、道德品行均有欠缺,因此,日常的教育教學應堅持“先學做人,然后成才”的教育理念,著力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提高。而語文課是實施人文素養教育的理想載體。關鍵詞:語文 教研 人文素養
培養合格的實用人才是職業院校的辦學方向,掌握一門特定的應用技術是其日常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在明確的方向目標指引下,從事職教事業的人們正在全力奮斗著,業已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實用人才。然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教育教學方法要與現實的發展變化相適應,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真正實用、被社會所歡迎。因此,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與現實生活貼近,與他們將來從事的職業很好地契合。
一、職業院校學生現狀分析
隨著高考逐年擴招、錄取線降低,成績湊合、想上大學的學生都有學可上,成績實在差的就選擇那些不斷創辦著的高職院校。
毋庸諱言,近年來錄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整體上說,在知識水平、品德修養、文明禮貌、合作精神、為人處事、思想意識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嚴重缺陷,不少學生差得令人驚訝。他們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突出地表現為:知識斷鏈,品德低劣,教育缺失,心理扭曲,行為乖戾,不服管理;近一半的學生厭惡學習,不求上進,排斥教育;不具備最基本的行為規范與人文素養。他們在中學甚至在小學時就開始不好好學習,不服從管教,被家長溺愛、放縱、庇護,有的學生在初中已有打罵老師的經歷,家長管不了了,學校不能開除,老師不敢管理。想想看,這樣的學生會是啥樣的?這類學生的絕大部分不可能參加高考,不可能考上大學,只能來到不需要分數或只要可憐分數的職業院校。2011年高職大專錄取線160分,每科不到23分,可謂“不拘一格降人才”了。而五年制高職大專和中專則不需要分數,結果,考不上高中的、完不成初中學業的甚至上完小學就不念書了的都錄進來了。面對這嚴峻的現實,怎么辦?我們職教工作者在教給他們必要的基本技能的基礎前提下,必須教育學生學做人,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否則有再高的知識技能也沒用。
就職業教育來說,是我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時候了。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在校掌握的知識技能是很有限的,只是從事某種職業最基本的基礎與技能。他們必須在與實踐結合當中印證應用所學的同時學習掌握勝任本職工作的科學知識,探索并掌握新的實踐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向前輩和同事學習請教,而以他們目前在校的人文素養狀況看,想做到有效的人際溝通都很難。因此,他們入校后更重要的課程是:學會融入集體,與人和諧相處;學會如何向別人學習,懂得怎樣處世為人。至于畢業后的技術應用能力,那要假以時日,從前輩那里在實踐活動中一點點獲取。我認為,要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讓人喜歡給他傳幫帶,給他迅速成長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看他的人品、德行、人文素養的優劣高下。
二、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
按照原有的思路,職業院校的學生到畢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的熟練的技術工作者了,但是,我們提出的教育培養目標與我們的教育實際存在著相當的距離,尤其在文明、倫理、品德、人性教育方面,我們的職業教育還有大量的功課要做!
我認為,目前對各級各類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應該比傳授知識理論更為重要,有必要使人文素養的培養成為日常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以實現“先學做人,然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人文素養的提高造就,重于知識技能的傳授,抑或先于道德品行的培養。具備相當的人文素養才能理解體會道德品質的內涵、懂得立德的重要。對于毫無人文素養的人要求其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豈不是過于苛刻了嗎?因此,知識積累、品德培養、智力發展、能力提高都應以人文素養的提升為前提。 職業院校學生的人文素養亟待提高,注重這方面的教育是對職業教育的負責。作為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我覺得在職教各學科中,語文課最適宜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它不像理科教學內容的單一枯燥,也不像政治、法律、德育等學科的直接說教,語文教學可以憑借教材所選經典篇章本身所凝聚的深厚的人文素養為依托,通過詩、詞、曲、賦、文章等豐富多彩的樣式吸引學生,千方百計使學生沉浸于濃濃的人類文明的積淀中,吮吸人文素養的乳汁,得到浸潤、陶冶、領悟,寓人文素養教育于生動、有趣、無形之中,收效于潛移默化。
三、語文課是實施人文素養教育的理想載體
語文課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特點,有利于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具備良好人文素養的人才符合社會對人才的培養要求,即有良好的知識技能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灌輸人文素養,語文教學要利用好得天獨厚的條件,優秀的文學作品豐富的文化內容、主觀的情感、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質、正確的號召等功能都能在教學中融入并貫徹人文精神,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做這方面的努力。而這樣的努力應該可以成為那些成長過程中尚欠缺諸多原素的青少年最大的收益,我期盼這種收益將成為他們一生的財富。你覺得這樣是不是更能體現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呢?
語文課在落實知識技能的同時能很自然地滲透人文素養,誘導學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惡,欣賞人性美、人情美、人文美、自然美、生命價值美、高尚品德美。在語文教師深入淺出的評析中能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在感悟、感化的基礎上成為自覺追求的動力,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人格在語文豐厚的文化營養中健全、發展;在人類優秀文化的熏陶中不僅能獲得語文知識還會變得很有教養、富有同情心,成為明倫理、辨是非、重責任的一代,真正成為我們黨和社會需要且倚重的優秀接班人。如此,我們職業教育者或許就可以從教學的挫敗感中走出來,享受成功教育的樂趣,不辱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
四、語文教師要做人文素養的傳播者
教師的學識、修養、道德、人格乃至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影響他們一生人格的形成。選擇了育人職業的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人文情懷與人文精神,在課堂教學和與學生的互動交往中,時時刻刻注意創設飽滿濃郁的人文環境氛圍,使學生沐浴其中,得到感染陶冶,祛除思想雜質,獲得品德美玉。為此,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完善自我,高屋建瓴,站在課堂就是學生的標桿;所以,教師無論在何時何地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用高尚的人格、豐富的文化修養教育感化學生。
五、語文教學貫徹人文素養的途徑
重視人文素養,能夠培養獨立人格,塑造完美人生。語文教學如何培養人文素養呢?凡“素養”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要寄希望于醍醐灌頂式的豁然開朗,不要急于求成,它適于“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教師須有親和力,給學生一點自由度,不要把他們一下子看死,讓他覺得你很重視他、尊重他。但是,一定要有把控課堂的能力,善于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有能力處理好突發狀況,使學生樂于接受、服從。自然會引發學生的尊重、敬仰,從而愿意跟老師學習、模仿。教師適時加以鼓勵,肯定其點滴的進步,這樣,灌輸人文素養就水到渠成了!
語文教材獨有的人文素養內涵,為進行品德素質教育提供了優于其他學科的有利條件,若能使語文教師都認識到這一點,職業院校的學生一定會有很好的素質。
【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新任務】相關文章:
職業院校德育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11-20
職業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論文03-07
淺議職業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改革12-05
論衛生職業院校教學中職業道德的培養03-15
談職業院校舞蹈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論文12-16
職業院校德育論文03-23
淺談職業院校電化教育12-06
生態學視域職業院校項目主題式教學模式研究02-27
高等職業院校商務英語實訓教學研究03-19
- 相關推薦